總臺央廣記者鄭軼 通訊員張舒 張克意 伍靜松報導: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速以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以鐵路和航空聯運為基礎的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正成為國內交通發展的熱點。中鐵二院總經理扈森表示,10年時間裡,中鐵二院從海口、三亞,到成都、重慶、貴陽,再到南寧、長沙、昆明,一座座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拔地而起,中鐵二院讓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一步步走進城市空港核心,走近乘客和市民心中,成為每座城市最閃亮的「名片」。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順勢而為
「兩根軌道引出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
中鐵二院是國內最早研究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的機構。身為勘察設計人,二院人發現國內民航與鐵路雖存在壁壘,但卻有著合作的訴求和空間。同時,民航機場有「門檻」,事關資質,直接參與難度大,短時間內無法跨越。
二院人按照自身優勢做,跟著市場走,「由兩根軌道伊始,引出了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中鐵二院在鐵路車站、城市軌道交通、公交系統等綜合換乘的交通樞紐工程設計上擁有絕對的技術實力和實踐經驗,順勢延伸,也是空鐵融合的最佳推廣者和實踐者。2012年,中鐵二院為進一步提升在綜合交通換乘中心領域市場競爭力,以其下建築工程設計研究院為班底,成立民航機場設計研究院,正式開展民航機場設計工作。
2015年12月30日,由中鐵二院承擔設計的海南環島高鐵西段開通運營,並與東環高鐵合攏通車,海南從此跨進環島高鐵時代。在勘察設計環島高鐵過程中,二院人做出了空、鐵融合的首次嘗試,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規劃建設中,中鐵二院設計人員分別在海口美蘭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設站。美蘭機場站、鳳凰機場站由於受既有機場建築和設施限制,採用了近鄰式布局。通過兩站引入機場的規劃,使海南環線鐵路將海南島沿海重要的城市和經濟聚集點與兩個島內大型機場相連接,實現了高鐵與機場短距離換乘,實現全島快速交通的高效接駁,極大地提升了全島旅遊運輸能力。
三亞鳳凰機場站
乘勢而上
「從理念創新到技術突破,我們已經站在浪尖」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鐵路和民航領域對空、鐵融合的理解也逐漸深入,空、鐵融合將鐵路速度快、站點多和飛機長距離快速直達的特徵結合,通過「雙高」互補,拓展航空運輸和鐵路運輸各自的輻射圈。
二院人抓住機遇,將經營視角擴大至全國。幾年間,將西南地區以成都、重慶、貴陽為中心的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幾乎全部包攬囊中。
二院設計人員在貴陽龍洞堡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等項目中嘗試採用高鐵與軌道交通車站合設的方式,與航站樓緊鄰式布局,儘量減少旅客換乘距離。高鐵車站距離機場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從900米、330米到76米,鐵路站房與航站樓越來越近,「零換乘」逐步實現。
工程越做越多,二院形成了獨有的一套理論體系。以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金旭煒、建築院總建築師毛曉兵為牽頭人,建築分院院長殷峻等組成的建築設計團隊,憑藉既有案例和經驗,開展了「一體化構建空、鐵融合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等規劃設計探索,成為了行業的指導性理論。以建築院副總工程師高夕良、土建分院院長王宏偉等為主組成的結構設計團隊,探索建立了一套應對各種複雜結構技術難題的解決方案。
開展了大型機場空、鐵聯運交通樞紐布局優化;高速鐵路下穿天府機場振動影響;減振軌道結構;飛機起降荷載作用下高鐵隧道結構安全性;高速列車穿越車站隧道空氣動力學效應;高速鐵路下穿機場電磁幹擾耦合影響等研究,用於解決鐵路與航空港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以此實現空、鐵融合目標。
從理念創新到技術突破,二院已經站在浪尖。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規劃設計中,二院設計人員在機場周邊規劃了「三橫四縱」4條高速公路,並借鑑國外的鐵路進機場的成功運作模式,規劃3條鐵路進入機場,並在機場候機樓前規劃建設了集鐵路、公路、輕軌、公交為一體的立體式綜合換乘樞紐。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中鐵二院則承擔設計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及相關工程,總規模達到了35萬平米。天府機場段線路和車站創新採用了斜向下穿航站區在航站樓前交通換乘中心設站的方案,這也使天府機場站成為世界上首個高速鐵路下穿穿越機場起降跑道、航站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和工作區的車站,而且還首次研究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下穿航站區。綜合交通換乘中心與航站樓和其他所有換乘交通方式整合規劃構建全通型一體化空鐵樞紐。
獅子山弗裡敦新國際機場
聚勢而強
「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成為一個個城市『名片』」
隨著越來越多項目的實施,二院以高鐵為核心,研究包括地鐵、公交、長途和旅遊大巴、計程車、社會車、網約車,乃至共享汽車的布局和規劃,一攬子在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內解決。從「兩根軌道」延伸到了整個交通體系,力爭設計出「國際化、智能化、人文化、綠色化」的空、鐵融合多式集成的全通型綜合交通中心。
二院開始進入全域拓展階段。2017年8月中標了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2017年10月中標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東擴二期工程T3航站樓和配套項目建築方案設計,具體承擔航站樓前停車樓及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渝長廈高鐵機場段線路方案研究等部分工作;2020年3月,成功中標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T2航站樓及附屬工程設計項目。至此,中鐵二院成功承擔了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等西南省會城市的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設計,在穩紮西南市場的同時,也成功了拓展了華南市場,獲得了長沙、南寧等華中、華南省會城市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的設計任務。
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海外也有碩果。2014年,中鐵二院參與了獅子山弗裡敦新國際機場的設計工作,其中航站樓的設計工作由中鐵二院承擔;後期相繼開展了泰國清邁機場和孟加拉庫克斯巴扎爾機場設計研究工作。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鐵二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敏表示,回首過往,二院是空、鐵融合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的實踐者、落實者、推動者,是技術專家,更是高級參謀。中鐵二院正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民航機場設計領域站穩腳跟,空、鐵融合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工程也以其便捷性贏得了更多機場建設方的青睞。未來,中鐵二院將不斷開拓進取,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