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習近平自述
這是一本由29名採訪對象的口述匯集起來的採訪實錄,受訪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真實的歷史細節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再現了習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經歷。
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穿插選用了76幅圖片,包括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與其他人的合影17幅、知青生產生活場景21幅、實物和文獻圖片30幅、其他知青圖片8幅。這些發黃的保留著時代印記的圖片,與書中的採訪文字相互印證、相得益彰,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少小離家來到陝北的7年磨鍊經歷,從而強化了這部書的可讀性和感染力。自2007年國家免費師範生教育政策實施以來,我校每年承擔國家2000餘名免費師範生培養任務,佔年度本科招生總人數的45%左右,其中近90%來自中西部地區,45%來自西北地區。根據國家免費師範生培養相關政策,這些免費師範生畢業後將回到生源地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對此,我校在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出「東南學藝,西部紮根」的培養理念。免費師範生要做到終生紮根西部服務基礎教育,首先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師範生大學四年第一課就是理想信念教育。
為此,我校於今年9月10日,值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之際,針對2015級、2016級、2017級卓越教師實驗班學生及其他免費師範生,開設了理想信念與卓越師範人才培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導讀第一課。
此課程旨在指導免費師範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代在艱苦環境中磨練意志和品格的奮鬥故事,開展「未來卓越教師學青年習近平,立志紮根西部服務基礎教育」專題教學活動,引導和激勵大學生以青年習近平同志為榜樣,自覺樹立「紮根西部、腳踏實地;愛崗敬業、服務教育;心繫人民、矢志報國」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早日成長為優秀教師,為成為未來教育家奠定基礎。
▎校黨委書記甘暉:選擇了師範,意味著選擇了奉獻,更意味著選擇了崇高。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同學們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以教育報國作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自覺將自己的青春夢融入到偉大的中國夢中,用刻苦與努力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人生華章;要有紮實的知識儲備。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積極踐行我校「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優良學風。更要勤於思考,精於鑽研,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為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打下堅實的學識和思想基礎;要有豐富的實踐積累。能夠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親身參與中不斷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要有攻堅克難的意志品質。培養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歷練不怕失敗的心理素質,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敢於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攻堅克難,一往無前。
▎校長程光旭:樹立「紮根西部、服務教育」的理想信念,為服務基礎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習總書記提出要做「四有」好老師,首先是要有理想信念。樹立「紮根西部,服務教育」的理想信念,對於同學們教師職業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如何樹立「紮根西部、服務教育」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就是一個很好的楷模。在大家開始走上教師成長之路時,學校開設「理想信念與卓越師範人才培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導讀」這門課程,希望引導同學們順利走上卓越教師的成長之路,為今後紮根西部,服務基礎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黨懷興副校長:爭取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卓越教師、未來的教育家。
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實現民族振興的指路明燈。學校希望同學們從進入師大校門起,從這一堂課起,就要堅定教師職業理想,薪火相傳,把「紮根西部、服務教育」的理想信念接過來,傳下去。▎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任曉偉教授:我們需要有千千萬萬個像青年習近平那樣能吃苦、能擔當、有理想信念的青年人去投入新的偉大鬥爭,推進新的偉大事業,實現新的偉大夢想,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這門課程教師團隊配置高,備課過程比較紮實。另外,採取大課講授和小班輔導,學生每15人劃一個小組,由語言派教師進行輔導,教學效果鮮明。
目前這門課還在探索建設中,今年主要讓卓越師範班來上,總結開課經驗,後面會進一步加強對開課方式的探索。從目前的教學反饋來說,教學效果良好!
學生在對習近平知青歲月的學習中,非常受感染,思想上也有許多提升。在推動教學的同時,也組織了教師學習,大家感受都非常深,普遍感覺深受教育。此外,也探索把書中一些重要的內容體現在教學內容中,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用青年習近平精神教育青年大學生,加強我校免費師範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能紮根西部教育,服務社會,養成為群眾去謀事幹事的價值意識,推動我國西部教育的發展。
「開學第一課」開課儀式授書嘉賓
同學們領取書籍
➤ 講座輔導,採用講授形式,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課下閱讀。
➤ 讀書沙龍主題研討,採用小組活動的形式,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開展閱讀後的思考和交流討論,使學生加深認識和理解,達到思想上的共鳴。
➤ 學生自主閱讀。
▎紮根師大,磨練意志,學好本領。以搏得未來廣闊的天地,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宋吉玲副教授
課程選題新穎、主題鮮明,通過對習近平陝北七年的知青生活「口述史料」的細緻梳理與凝練概括,主要從理想信念的生成、青年習近平的紮根精神、謀事思想、報國情懷等四個方面開展精良、有序的專題教學,並突出理論聯繫實際,注重深度挖掘教材中對當代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勵志成才的鮮活素材。在教學形式上,這門課程的開設本身就是對傳統思政課教學形式的一種創新,不僅選用教材新穎,教學組織形式也不同於以往。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門組建了「理想信念建設與卓越師範人才培養」通識必修課程的教學團隊,確保了課程的教學質量。
作為這門課程教學團隊的一員,我很欣慰地看到課程的開設取得了較好的反饋效果。一是,在學生心目中塑造了思政課的新形象,較好地發揮了思政課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功能。二是有效拓展了思政課教學資源,激發了全院教師教學積極性和探究意識,為今後思政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樹立紮根西部、建功基層的志向與情懷。在成長為教師的道路上,做學生的引路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劉力波副教授
青年習近平的紮根精神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植根群眾、立足實際的正確立場和態度。二是堅忍不拔、不畏逆境的可貴品格。三是耕讀不輟、精研苦學的優良學風。
同學們要樹立紮根西部、建功基層的志向與情懷,在學習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勤學苦練、補強短板,實現全面發展。同學們要在成長為教師的道路上,牢記嚴格的授課紀律,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當下,需要千千萬萬個像青年習近平一樣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四有」青年。
習近平的紮根精神,就是把思想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國最廣闊的土地上,扎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上,就是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學習青年習近平的紮根精神,要把握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紮根陝北,深切把握中國國情;在艱難困苦中磨練堅定的意志;樹立為群眾辦實事的堅定信念;確立從政的職業理想;把學習作為精神追求,既向實踐學習又向書本學習。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年學子既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又要仰望星空勇於實踐,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王濤教授
報國情懷的內生動力是基於個人的理想信念、追求抱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基於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習近平報國情懷的基點源於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艱苦環境與生活的磨練使習近平逐漸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思想的武裝、家庭環境的影響和薰陶以及他對中國最基層社會現實、現狀的深入了解和他本人的追求與抱負在習近平報國情懷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青年習近平報國情懷的核心是以人民為核心、為人民做實事。
奮鬥的路上難免有坎坷,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基礎;要堅信知識就是力量;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年學子既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又要仰望星空勇於實踐,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努力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做出貢獻。
董輝副教授
在七年知青歲月當中,通過紮根基層、了解實際,深入實踐、苦幹實幹,習近平樹立了為人民辦實事的理想,建立了同人民的血肉聯繫,立下了報國的宏偉志向和堅定的信念,其愛國情懷得到實踐與升華。青年習近平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希望同學們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腳踏實地,實現人生理想。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以及導讀課引起了同學們廣泛地思考與討論,聽他們說——
➤ 歷史文化學院謝忠真:「青春的楷模,學習的榜樣」,這是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心得。作為青年學子,如今學習條件優渥,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閱讀好書、勤學思辨的態度,要心向祖國四方,胸懷大志,為建設美麗中國、成就輝煌中國貢獻青春力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梁家河村裡依然可以看到陝西第一口沼氣池舊址,習近平總書記虛心求教、投身實踐、敢於擔當的情懷深深感動了我,青年學子要努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勇擔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不忘黨的教誨,砥礪前行,奔赴更大的輝煌!
➤ 音樂學院冉釤鈳:書本上的「知青精神」、「延安精神」、「中國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踐行和奉獻,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追隨革命前輩的腳步,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螺絲釘」的力量。我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七年上山下鄉是一部活生生的黨性教育教科書,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浴火淬鍊不斷走向成熟的他。
➤ 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李蕤:《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從不同人物的不同視角出發,使我們從中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對人民的真切關懷。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每一件事,即便是不怎麼起眼的小事,只要那是有意義的,就是在愛國,就是在奉獻。遇到了困難,不要輕易說放棄,轉變自己的思維,並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 馬克思主義學院陳佳薪:上了這門課,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裡,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學會了「吃得苦中苦」,還學會了如何與人民融洽相處,更讓他讀懂了人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有希望,未來的發展就有希望。我們是青年,應該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成長,激發自身特有的朝氣和活力,堅定崇高的人生理想,腳踏實地,力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文學院李晨陽:聽完老師的課,我對於人生的選擇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青春正當時,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念、敢於吃苦、痴於讀書,讓自己的青春在積澱底蘊、授道解惑中、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徵程中得到最好的綻放,希望我們在回首往事時,可以驕傲地說,記得來時路,不忘夢歸處。
諄諄教誨,縈繞耳旁
新時代的青年,需要這樣的理想信念
懷揣夢想,腳踏實地
新時代的我們,需要肩負責任
我們,永遠在路上
我們,永遠向前方
攝影/ 孔冬
文案/ 景文苑 李怡然
記者/ 王雁 景文苑
編輯/ 孟宇 王雁 孫玉珠
責任編輯/ 張瑩
部分內容來自於陝西師範大學官網
奮進中的陝西師大 | 聚焦立德樹人與內涵建設 推動本科教學跨越式發展
美文 ┊ 紅柯:把文學與人生的距離拉近一點
你知道麼,超甜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主題歌作者是陝師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