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中學習生活,萬象打卡,我是追夢少年。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伴隨著高三學子的學業有成,金榜題名,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則是接過了高考的大旗,繼續為人生大學夢而戰。
人常說:未雨綢繆,謀定而後動。這用在學習上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高考過後,學弟學妹當中不免出現一少部分有先見之明之人:去和高三學長討論學習方法,交流學習經驗,討要錯題本,各科複習筆記等等。
然而,對於多數高中學生來講,對高考的看法總是覺得遙遙無期,以時間還早為理由安慰自己,沉寂在個人世界無法自拔。這一切導致的後果就是:進入高三後,想學學不進去,想提高不知從何下手,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最終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甚至於失利。
這兩天,在翻閱貼吧時,無意中看到一則《高考心得體會》的帖子,是一位早已步入大學的學長留下來的忠言逆耳,毫無保留地分享當年高考時的心得體會。我看後覺得這完全值得高中學生去學習和借鑑,但是瀏覽者少之又少!
分享沉睡在貼吧裡的《高考心得體會》
通過瀏覽,得知這位學長是一位文科生,在為即將步入高三學年的學弟學妹們準備的演講,由於身在外地,不能去母校面對面交流,所以發表在高考吧之中。但正是這一巧合,恰恰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得到學習的機會。
第一,他把進入高中後的學習分為三個方面:對待高考的態度,個人努力的程度,學習知識的效率及效果。
高二年級實際上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鞏固高一的舊知識,又要學習高二的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為即將面對的高考做準備工作。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從行動上反映出來,使學習效率提高起來,進而使成績優異起來。
第二,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他站在一個大學生的角度去解析高考的原因,從高校的資源分配,深造以及個人的格局等方面詳細解析。並闡明你要努力的原因很簡單:高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將來是你找工作還是工作找你。
這句話在很多高中生看來,如果是父母親講給你們聽,可能會是天方夜譚,左耳出右耳進。但是作為同齡人的分享,在剛經歷過高考的洗禮,進入到陌生大學生活後,遇到的某些高中時接觸不到的困擾,發自內心的感悟,可能會對高中學子一些新的啟發。
第三,個人努力對於成績的提高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天下沒有笨孩子,只有懶學生,一部分中學生總是以智商低為理由,無理取鬧,沉寂在遊戲、愛情裡昏昏沉沉,虛度青春歲月。久而久之,到了高三一臉茫然,面對高考只是把專科作為理想。
而這位學長,以自己為例,是通過切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計劃,和無時無刻的努力完成從高一時年級400名,到高考時名列前茅的逆襲。
進入高中後,同學們應當一步一個腳印,每天積累一點點,每周鞏固一點點,在月考中不斷的提高學習水平,這樣面對高考肯定會從容不迫。
第四,《詩經》中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世界上的事,很少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夠善終。這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堅持」,面對高考也是如此。
疲憊感是高中學習時最大的感受,當你累了想去休息時,隨之而來的便是挫折和迷茫。這時候堅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曽記得鍾漢良有句話這麼說:理想是速讀,現實是龜速,享受慢讀的夜晚。
所以當你堅持不下去時,請想想你的夢想,慢慢得去體會學習的樂趣,就又會重新燃起不滅的鬥志!
第五,他接著又傳授了各科的學習方法,希望同學們引以為鑑,從自身出發掌握最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更要懂得和同學、老師、家長去分享,通過分享提高學習上的不足,借鑑一些更好的經驗。
最後用《高考心得體會》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高中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關口,一旦失去這樣的機會,你只有付出十倍於現在的代價才有可能彌補。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心懷夢想,不斷奮鬥,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換來美好的前程。希望高中學生抽時間去看看這篇值得去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