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幼崽是怎麼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不忍直視哈哈哈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凱叔講故事 ,作者凱叔講故事

凱叔講故事

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來源: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

作者 | 安語時

沒生過娃的人不知道,現在有一個流派在人類幼崽間流行。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磨蹭派!

你看:路上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90%都是磨蹭派的精湛技藝傳承人。

磨蹭派僅靠一招「磨蹭功」,便足以在家中引起「血雨腥風」。

最厲害的是,磨蹭派根本沒人教,小學生們卻把「磨蹭功」完美地做到了全國統一,所向披靡!

磨蹭功之——寫作業

據說江湖上流傳的第一大「親子關係」殺手,非陪讀寫作業莫屬。

而全國的小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氣瘋老媽」這項核心技術。

自從我兒子上小學後,我就發現:

你的小孩雖然放學回家了,但他的腦子還沒回家。

每天4點半接回家,到晚上11點前,明明半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非把自己的媽逼瘋才能開寫。

拳王上場前,教練餵水按摩喊「加油奧利給」;

小孩寫作業前,老媽也要做足全套的撫慰。

先是好吃的、玩玩具、看動畫片、玩手機伺候個夠,又是各種催促、鼓勵、安撫、哄騙、諾言,才能讓小孩不情不願地去「臨幸」他的作業。

小孩不舒坦,就甭想他坐到書桌前。

好容易坐到書桌前,磨磨蹭蹭先磨「鐮」。

光把書和本子掏出來擺好,就仿佛用了100年。

再打開鉛筆盒,削好鉛筆,挑好橡皮、尺子,又仿佛用了100年。

你在他背後差點火冒三丈,他還慢吞吞地像個去西天取經的方丈。

當他終於開始捏著鉛筆,盯著書和本子看時,你以為他要開始了,心裡剛剛有點欣喜,他卻開始眼睛癢、鼻子癢、身上癢,像猴兒一樣開始全身抓撓……

除了腦子不動,哪哪兒都在動。

全身哪裡都動,就是作業不動。

終於等到他把自己全身的「風景都撓透」,以為他終於要跟作業「細水長流」時,他卻轉過頭來說:

「媽,我想尿尿!」

「媽,我想喝水。」

「媽,我想吃點水果。」

小孩上課犯困,考試不會,腦子全用在怎麼拖延做正事上了。

三分鐘一口水,五分鐘一泡尿,一個橡皮就能玩幾十分鐘。

我算是發現了:小孩對世界上的一切都愛不釋手,除了寫作業。

你以為你的怒火終於讓他開悟,準備走上寫作業的光明大路,他卻轉過頭來一本正經地說:「媽,我一聽你發火心情就不好,就寫不快作業……」

還都是老娘的錯了?

得得得,給你場地給你自由,看你還有什麼磨蹭的理由!

聽著裡面半天沒有動靜,我內心歡喜,悄悄打開門湊過去,以為能看到筆在作業本上徜徉,卻看到他在草稿紙上畫線畫圈畫翔,而作業才寫了兩行。

最後,所有的教育方法都驗遍,只有一條最有效:

當小孩終於沙沙沙地在紙上開始寫,你以為今天能度過一個相對順利的陪讀夜,他卻突然站起來說:「我要休息一會兒,我累了。」

可眼看著表就要10點了,他還有一科作業和一篇作文沒有寫。

你急得跳腳,他一臉無辜!

你急得火上房,他一臉死豬不怕開水燙。

我把他使勁按在椅子上,「不許休息」!

他開始哭唧唧地說,其實自己想去大便,憋不住了。

看見沒,只要有作業,小孩永遠不會便秘。

最終,眼看就11點了,老母親急得都快哭了,沒想到兒子卻先哭了起來。

當媽後最難的時刻不是哭,而是當你想把小孩揍一頓的時候,他卻讓你哭笑不得。

磨蹭功之——不睡覺

當媽後,有一項技能最難練:就是如何把孩子快速撂倒在床上去睡覺。

因為全國磨蹭派小孩的另一大核心技能,就是在睡覺上把父母逼瘋。

寫完作業已是深更半夜,貓都困了,狗都倦了,可小孩像自帶充電板,還在熊熊燃燒想上天。

懶驢上磨屎尿多,小孩上床照樣屎尿多!

你困得蔫頭耷腦,累得老腰快斷,講繪本講得口乾舌燥,可小孩依然在床上生龍活虎,絲毫沒有睡意。

每個磨蹭小孩都是天生的談判高手,讓父母不得不在心急火燎中屈就。

睡渣睡前磨蹭三件套:聊天,撓背,媽媽抱,一個都不能少。

等到一切都搞定,再也沒有不睡覺的理由,他開始在黑暗中抒情:

「媽媽,我現在還沒有困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睡覺,睡覺沒意思。」

「媽媽,我怕做噩夢。」

老母親永遠無法破解的人類幼崽之謎:

明明大家都睜了一天的眼睛,小孩卻為啥那麼精力旺盛?

發脾氣、喝斥、警告……招數全用遍,但小孩還不肯閉上眼。

最後,往往都會把老母磨得摔門離開,並撂下狠話:不管你了,愛幾點睡就幾點睡!

可當夜深人靜,那屋沒有了動靜,你躡手躡腳走到床邊查看時。

黑暗中,你看到:娃瞪著那雙亮晶晶的眼睛,衝你嘿嘿地笑了起來……

啊,你要問當媽的滋味,就是每天深夜哄睡一次次的崩潰!

每個當媽的都幻想做個慈母,卻總在小孩的磨蹭前原形畢露。

磨蹭功之——早起難

孩子磨蹭不是病,卻要了當媽的命。

每一個當媽的,都是家裡的人形鬧鐘。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可你也照樣叫不醒一個晚睡的娃。

起床、洗漱、吃飯,像壓在老母親身上的三座大山,一個環節出錯,就完成不了準時送娃上學的KPI。

每個早晨,媽媽就像唐僧,不停念咒:

「起起起,要遲到了!」

「快點吃,還有10分鐘了!」

老母親做飯、端飯、叫醒、收拾書包、找衣服、梳辮子、裝水、削水果,找紅領巾……忙得像個太監。

孩子起床、刷牙、洗臉、吃飯、穿衣服……慢得像個樹懶。

「磨蹭派」的武功講究「敵」動我不動,無聲勝有聲:

你強任你強,我就是要霸床;

你喊任你喊,我就是洗臉慢。

指針一分一秒不停在滴答,娃一點一點慢吞吞像在度假。

你急得團團轉,眼睛不停瞄著表上的時間,而小孩還在慢悠悠地用筷子捅著煎蛋。

好容易拉著娃準備出門時,娃卻突然停下來,表情凝重地說:「媽,我要大便,憋不住了!」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要強的老母親,頓時洩了氣。

都說女人為母則剛,實際上,老母親脆弱的早晨,娃的一泡屎就能壓垮。

……

作為一名老母親,每天都有三場硬仗要打:晚上陪讀,深夜哄睡,早上送娃。

白天被老闆折磨,一早一晚被孩子折騰,好容易「敵人」都睡了,老公還想談談心。

生活這廝薅起「羊毛」來啊,對每個下了崽的女人都毫不留情。

好在,老母親就算抱怨再多,本質上還是積極樂觀的,對付孩子磨蹭的方法有很多,不都是正在慢慢摸索。

退一萬步講,

聽說現在心臟支架等醫療器材全面降價了,當媽的也算可以安心地雞磨蹭的娃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37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

原標題:《人類幼崽是怎麼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不忍直視哈哈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類幼崽是怎麼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太真實了,哈哈哈哈
    來源 | 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作者 | 安語時沒生過娃的人不知道,現在有一個流派在人類幼崽間流行。磨蹭功之——不睡覺當媽後,有一項技能最難練:就是如何把孩子快速撂倒在床上去睡覺。因為全國磨蹭派小孩的另一大核心技能,就是在睡覺上把父母逼瘋。
  • 小學生是怎麼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太真實了,哈哈哈哈
    沒生過娃的人不知道,現在有一個流派在人類幼崽間流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磨蹭派!你看:路上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90%都是磨蹭派的精湛技藝傳承人。磨蹭派僅靠一招「磨蹭功」,便足以在家中引起「血雨腥風」。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能哭?
    貌似每個人在剛出生時都會隨著一聲響亮的哭泣降臨世界,從此以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幼崽時期的人類凡是經歷飢餓、冷熱、傷心或疼痛等各種因素,都會化為哭泣的情感釋放出來,你甚至能在任何場景之下都聽到一聲「哇」。反觀自然界的動物,雖哺乳動物都有悲傷的感情,但卻很少會看到動物幼崽的哭泣,甚至在哭泣中發出的響亮聲音。那麼,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能哭?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身體各個部位沒有發育成熟網友經常把小寶寶稱作「人類幼崽,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人類幼崽的幼態持續通常要到小學甚至青春期左右,而動物幼崽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反觀某些動物的幼崽,出生後幾分鐘就可以站起來,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因此,單從身體發育成熟度和速度來看,人類幼崽整體是有些「早產」的。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早產」就代表輸了嗎?人類幼崽的幼態持續通常要到小學甚至青春期左右,而動物幼崽只需要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看上去我們好像輸了。
  • 為什麼動物幼崽都不會嚎啕大叫,而人類幼崽會?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生活在一個大群體中,而且人類沒有捕食者,所以哭泣對於人類嬰兒來說,是一種進化優勢。人類嬰兒尤其無助,需要看護者。然而,與其他動物物種相比,人類嬰兒出生時相對發育不全。有許多科學證據表明,人類生來就沒有獲得充分的發育,出生後的頭幾個月,人類的頭骨甚至還沒有完全融合。根據一項估計,一個人類胎兒必須經歷18到21個月的妊娠期才能在神經和認知發展階段出生,與黑猩猩幼崽不相上下。兩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人類嬰兒出生時發育不全。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不怕招惹叢林中的野獸嗎?我要是野獸我就一口把這家人叼走(開個玩笑)。
  • 沒有哪個人類幼崽可以拒絕一隻仿真貓咪玩偶
    小朋友們對於動物的好奇大概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和什麼小動物呆在一起,我敢保證,那隻小動物絕對逃不過人類幼崽的「魔爪」。無論是幼兒,還是成人,大都對於小動物有著天然的喜愛,不同的是,成人更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會以更合適的方式去表達,而幼兒,卻更懵懂,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表達方式會更加粗暴。
  • 人類幼崽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到了安檢,小朋友主動把自己的水杯遞給了工作人員,進了地鐵爸爸先是給他講解上車等待的區域,後面又在教他怎麼看地鐵進站時間。進化心理學中有一種看法:人類的幼兒期之所以這麼長一方面是因為直立行走使人的骨盆變窄,只能在發育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幼崽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 人類幼崽都屬於「早產兒」?短短九個月就能出生,卻具備三大優勢
    人類幼崽與動物幼崽相比是「早產兒」 但如果將人類的幼崽和整個自然界的幼崽相比,即使足月出生的孩子都是「早產兒」。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而馬和牛的幼崽生下來幾個小時就可以走路,海豚一出生就會遊泳,就連與人類相似的猩猩,一出生就可以緊緊抱住自己的媽媽。
  • 其實這就是人類幼崽的優勢
    但這屬於人類幼崽之間的對比,如果把人類幼崽放在整個自然界,實際上他們都屬於早產兒。瑞士生物學家阿道夫·波特曼就曾說過:胎兒超42周出生仍屬於早產兒,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理性早產」。為什麼要說人類幼崽相對於大自然來說都屬於早產兒?
  • 人類幼崽到底有多可愛!
    真的不知道那時候怎麼熬過來的,所有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看著他一天天長大現在很欣慰。直到四個月了才好帶,整整磨了我四個月。現在晚上要睡覺了。你看看這個小幼崽到底有多可愛。那時候小還可以做一點事,放在車裡面不動。現在11個月了現在都做不了,坐在車裡面要翻出來。放在床上又怕他摔下來。
  • 「大家怎麼稱呼陌生的狗狗?」這個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哈哈哈哈哈
    「大家怎麼稱呼陌生的狗狗?」這個是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哈哈哈哈哈果然是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一些陌生的狗子都特別的興奮。這些小狗狗真的特別可愛,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是怎麼稱呼陌生的狗狗呢?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思索一番,但其實全國的回覆都是統一的,那就是按照毛髮來喊或者是通用的口語。
  • 小學生是如何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無師自通也是厲害
    小學生是如何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 隨著網絡的發展,寶爸寶媽們也都在網上分享起自己的教育經驗,然而話題最多的就是——自己孩子太磨蹭。不少寶爸寶媽也感嘆到:這孩子簡直把磨蹭學習的淋漓盡致。
  • 磨蹭小學生的幾大特徵,你家娃都有嗎?
    沒生過娃的人不知道,現在有一個流派在人類幼崽間流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磨蹭派!你看:路上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90%都是磨蹭派的精湛技藝傳承人。磨蹭派僅靠一招「磨蹭功」,便足以在家中引起「血雨腥風」。
  • 樂兔生活|解鎖一個人類幼崽的可愛瞬間
    人類的幼崽到底有多可愛?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廣告片,一個小男孩看到媽媽為奶奶洗腳,自己也端水為母親洗腳。廣告雖然是公益片,但是其傳遞的孝道也可以順延至今。如果說人類的幼崽到底有多可愛,大概就是在你上班累了一天後,小寶貝自己端起小板凳,自己倒水洗腳,雖然自己洗腳是小事,但是對於爸爸媽媽而言,這是小寶貝成長的第一步。小寶貝有多可愛,更多的是通過小事情來讓我們感動,給我們生活最溫暖的瞬間。比如,幫媽媽把家裡的都摞起來,放在一邊。
  • 論:如何能讓一隻人類幼崽開開心心去學習?
    「開家長會的時候就是最煎熬的時候,別的家長還能跟老師在一起談笑風生,我見著老師都想繞著走,生怕他在人群中喊住我告訴我家那小孩兒學習又怎麼怎麼不好了。」……我後臺收到過不少這樣的私信,幾乎每一個人類幼崽的成長過程都伴隨著家長們這樣的心力交瘁聲嘶力竭,讓我不由得感慨
  • 小學生是怎麼把磨蹭做到全國統一的?網友:這也太真實了吧
    但望著孩子懵懂天真的眼神,你只能告訴自己:忍一忍,再等一等……一、「作業5分鐘,磨蹭2小時」但凡一個人的耐心再好性格再溫柔,只要他碰到熊孩子,百分百會繳械投降。因為孩子這種生物,早已超越了人類正常的思維能力。
  • 人類收養被拋棄的老虎幼崽,多年後,感人的畫面令人難忘
    人類收養被拋棄的老虎幼崽,多年後,感人的畫面令人難忘 2020-11-29 15:
  • 人類幼崽成長圖鑑——0-1歲寶寶發育進程一覽
    眼看著別家孩子能吃輔食了、能爬了、能站了、能走了、會說話了……而自己家娃還是不緊不慢的,難免會有些著急:崽啊,你是不是發育遲緩了?先別急,咱們先聽聽幼崽本崽是怎麼說的,再擔心也不遲~《人類幼崽成長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