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吃飯易感冒?三伏天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千萬要注意了

2020-09-05 小小豆寶媽媽

很多寶寶一到夏季反而出現吃不下飯的現象,一日三餐都吃得很少,還變得挑食。甚至出現長個慢、易感冒、精神不活潑、多動、頭髮稀疏發黃,大便也溏稀不成形等症狀,好像是生了什麼病一樣,很多寶爸寶媽們都很著急。


這究竟是怎麼了呢?是寶寶的身體哪裡出了問題嗎?


其實,這很可能是因為:入夏後,寶寶體內的鋅含量失衡了


夏季寶寶鋅失衡的原因


  • 氣溫高,寶寶出汗多,人體內的鋅元素可溶於水,導致鋅隨汗液大量排出
  • 夏季炎熱,人體內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導致寶寶食慾下降,進而從食物中獲取的鋅減少;
  • 開空調冷熱交替,寶寶易發生腸胃不適,消化不良,進而腹瀉,造成鋅流失;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氣溫高、溼熱。但今年氣候異常,雨水又比較多,寒、溼、熱並行,更易導致寶寶體內鋅的失衡。


在飲食上,家長經常在夏天給寶寶餵各種冷飲降暑,吃冷食,如冰棒、酸奶、奶酪棒、冰淇淋等。加上開空調,此時寒溼就會埋在寶寶體內

三伏天裡氣溫最高,寶寶易受陽光曝曬,又可能引起寶寶體內溼熱內盛

此時,寶寶體外有溼熱侵襲,內有寒溼滯留,溼氣裡應外合,對寶寶的危害更大。

原本寶寶的腸胃就比大人嬌嫩很多,因此更容易出現鋅失衡的各種症狀。


寶寶鋅失衡的症狀表現


當寶寶出現吃不下飯、厭食、挑食的症狀時,不妨讓寶寶伸出舌頭,家長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如果寶寶舌頭出現圖中的樣子,就像下面這種:


再觀察下寶寶的指甲上是否長有白斑,手指是否長了倒刺:


一旦寶寶舌頭和手指上出現這些信號,說明寶寶很可能已經鋅失衡了!寶寶一旦已經鋅失衡,那麼後果非同小可,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有些寶媽可能聽說過「中國 60% 的孩子都缺鋅」的說法,目前已有媒體闢謠說這是2000 年的調研數據,和現在不符


但是,在2013年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顯示:


1~3 歲 鋅推薦攝入量 4 mg(實際平均攝入量 3.2 mg

4~7 歲 鋅推薦攝入量 5.5 mg(實際平均攝入量 4.6 mg


因此,總體來看,我國兒童仍然存在普遍的鋅攝入不足。但很多家長卻對此關注不足,最終影響寶寶健康發育。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鋅失衡?看看下面的症狀,你家寶寶有幾項:


1. 食慾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飢餓感,不主動進食;

2. 亂吃奇怪東西,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髮、紙屑、生米、牆灰、泥土、沙石等;

3. 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低3—6釐米,體重輕2—3公斤;

4. 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 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

6.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7. 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8. 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9. 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癒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10.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


符合的越多,說明寶寶鋅失衡的可能性就越大。到夏季,這些症狀很可能會更加嚴重。


預防鋅失衡,首選食補


兒科醫生認為,鋅的長期缺乏會對孩子生長發育產生嚴重不良影響,並且會一直影響到孩子青春期,導致性發育遲緩


如果不及時預防,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成為寶寶生長發育不良的元兇,更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造成一些極難根治的頑疾。


如何預防鋅失衡是確保寶寶健康發育的關鍵。尤其在夏季,寶寶更易出現鋅攝入不足和過量鋅流失的風險。因此,夏季給寶寶補鋅更加刻不容緩。


補鋅是食補還是藥補好?答案是顯然的,是藥三分毒。年紀更小的寶寶更加需要謹慎。


藥補、保健品補,都應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

自己亂補,很可能會導致鋅過量,同樣會造成寶寶的鋅失衡,形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是預防鋅失衡的關鍵


家長應該多給寶寶吃富鋅食物,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鋅含量較高的食物,配製成色、香、味、美、形多樣化的平衡膳食。


據檢測發現,含鋅量最高的是動物性食物,比如海鮮、瘦肉、魚類、動物內臟、蛋類等,其中牡蠣、魷魚、牛排、雞肉、豬肉、豬肝等鋅含量很高。

植物性食物,花生、山核桃、巴旦木等堅果類食物,鋅含量也很充足。媽媽可以根據食物的含鋅情況給孩子每天做一些不同的食物,注意在一日三餐膳食中合理搭配葷素。


孩子如果夏天胃口變小,在飯前給孩子餵幾片祥明鋅硒康能促進食慾。味道類似於香酥雞蛋黃。飯前吃不會刺激腸胃。優質蛋白質含量也很高,很適合給孩子預防鋅失衡,很多寶寶非常喜歡吃。


溫馨提示:

孩子在三伏天更容易鋅失衡。如果家長長期忽視寶寶的這些細微變化,很可能會造成寶寶鋅失衡的加劇,進而長期影響寶寶的健康。

孩子的健康成長始終需要家長的萬分小心。平時家長可以多留個心眼,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營養補充一定要到位,只有食補才能治根

相關焦點

  • 秋季寶寶易感冒,但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家長千萬別當感冒治
    一轉眼,夏天已經悄咪咪地過去,秋天已經悄咪咪地來了,這個季節更換的時節,是不少寶寶感冒的高峰期,看著寶寶不停地咳嗽、流鼻涕,不少家長捨不得,迫不及待地想給孩子用藥緩解。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是:普通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能替代或輔助免疫系統戰勝感冒,感冒藥的唯一作用是緩解孩子因感冒產生的咳嗽、流鼻涕等不適症狀。看到這裡,有些家長可能會提問:都說普通感冒扛扛就好了,但哪個家長捨得看著孩子難受?
  • 三伏天,寶寶的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悶熱的天氣從此進入了高能狀態為了除熱解燥,許多父母給小寶寶脫去了衣服以為這樣寶寶會涼快些,卻忽略了這樣做容易讓寶寶著涼三伏天天氣悶熱,稍有疏忽寶寶就容易生病下面這三種病三伏天最易找上寶寶,家長們一定要多多注意!
  • 感冒會引發心臟病、腎病?寶寶感冒後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警惕!
    由於抵抗力較差,稍有疏忽,寶寶便很容易感冒。感冒的寶寶通常會有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或者咳嗽等症狀。如果除了這些,寶寶還有耳朵癢痛、聲音嘶啞或者噁心嘔吐等表現,那就不是感冒這麼簡單了,很有可能是感冒引發了其它疾病。
  • 感冒易引起寶寶中耳炎 有這些症狀要小心
    「寶寶嗆奶後哭鬧不休、反覆抓撓耳朵,是哪裡不舒服嗎?」「寶寶感冒了,感覺耳朵悶悶的,聽不清聲音是怎麼回事?」生活中,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如上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中耳炎惹的禍。
  • 感冒易引起寶寶中耳炎,還有這些症狀也要小心
    「寶寶嗆奶後哭鬧不休、反覆抓撓耳朵,是哪裡不舒服嗎?」「寶寶感冒了,感覺耳朵悶悶的,聽不清聲音是怎麼回事?」生活中,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如上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中耳炎惹的禍。 據悉,50%的寶寶都患過中耳炎,如何預防寶寶中耳炎?
  • 感冒爆發季!娃的感冒藥千萬別和這些藥一起吃,尤其第3種!
    另外,《中華兒科雜誌》兒科專家也曾指出:2歲以下寶寶不建議使用複方感冒藥,4歲以下寶寶要遵醫囑使用,4歲以上症狀明顯者可酌情應用。 下面,科大大就來一一揪出它們!
  • 三伏天家長們做好這7點,讓寶寶健康度夏不遭罪
    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新陳代謝快,三伏天氣溫高,幼兒更容易排出大量的汗液,水分的散失就會削弱寶寶的免疫力,中暑、拉肚子、熱傷風都容易找上寶寶,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科學護理,飲食調配,呵護寶寶的夏日健康。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們是不是又要煩惱了呢?不用擔心,下面就給大家奉上三伏天寶寶防暑的7大小妙招。
  • 流感≠普通感冒,家長要警惕寶寶的這些症狀
    但在很多家長的眼裡:流感=普通感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真的如此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李增清主任醫師表示,當然不是。李醫師說,與普通感冒相比,小孩一旦中招流感,往往症狀更重一些,而且還容易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再嚴重一些的甚至還可導致死亡。因此,千萬不可將流感與普通感冒劃等號, 對兒童流感切不可大意。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是要生病的徵兆,有娃的家長來對照下
    剛去學校那幾個月,孩子動不動出現感冒咳嗽腹瀉等小毛病。因為家裡沒有老人,青青經常要請假去照顧孩子。時間久了,青青都有經驗了,每次看到孩子出現一些症狀,就知道他要生病了。「只要他一變雙眼皮,我就害怕」!」青青聊天時跟同事說道,同事的孩子還未出生,自然很不解;另外一個家裡孩子快上小學的同事卻說,的確是這樣。
  • 2歲娃因流感死亡,孩子有這3種症狀,千萬別當感冒治
    因此,對於流感,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扎心的是,流感症狀和感冒很像,爸媽如果沒能正確判斷,在第一時間發現寶寶的異常,很容易耽誤病情,引起嚴重併發症。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2出現這7種情況,別當感冒治!
  • 一周內6個娃進了ICU,都有這些症狀!家長注意…
    他們的症狀、發病過程,與小雨驚人地相似。這些孩子大多有憋喘、呼吸困難、低血氧等症狀。有幾個孩子,還因為呼吸衰竭做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所幸的是,經過全力搶救,這些孩子病情都有明顯好轉,其中4個已轉危為安。這是神馬情況?家長群裡也都人心惶惶——⚬ N多孩子接連中招?有傳染性嗎?
  • 寶寶中暑怎麼辦?家長要避免4大誤區
    現在已經進入三伏天了,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持續高溫天氣。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竹窗》中這樣描寫三伏天:「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在這樣炎熱的季節,中暑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寶寶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護理?怎樣預防中暑?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中暑的相關問題。
  • 這些症狀的出現,說明寶寶身體「生蟲」了,家長千萬馬虎不得
    症狀2、寶寶經常會出現肚臍周圍疼痛,只要稍微用手揉揉可能就會舒服很多。症狀3、寶寶出現食欲不振的症狀,這時候可能還會吃一些不該吃的東西,出現異食癖。症狀4、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無法正常入睡,出現煩躁不安、磨牙、易驚醒等症狀。
  • 3歲寶寶睡覺鼻塞險窒息 換季易感冒家長可別大意
    原標題:3歲寶寶睡覺鼻塞險窒息 換季易感冒家長可別大意【摘要】 在許多家長眼裡,感冒鼻塞吃點藥睡一覺就好了,如果孩子鼻塞嚴重可一定要當心了,近日,重慶渝北兩路的3歲娃就因鼻塞嚴重險些窒息。醫生表示,秋冬季節是鼻腔疾病的高發期,兒童鼻塞一定要注意。如果不得到充分及時的治療,容易發展成慢性鼻竇炎。
  • 為何寶寶不愛吃飯還讓家長追著喂?大多數跟家長有關係,不能怪娃
    文|李知行醫生寶媽們日常帶娃,煩惱不斷。物質豐富的時代,寶寶不乖乖吃飯問題,早就飆升到媽媽們心頭大患中的top!不怕寶寶吃得多,就怕寶寶吃得少營養跟不上。要是瘦得像豆芽,別人看了都要問一句,寶寶咋那麼瘦?跟爸媽不給他們吃飯似的。
  • 三伏天帶娃有講究,這些誤區不要犯,別讓孩子生病遭罪
    入伏後,天氣越來越炎熱,連活潑好動的孩子也不願意出門,只想著在家裡吹著空調吃著西瓜,說到這裡,家裡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了,三伏天給孩子降溫,很多方法都是錯誤的,今天來給大家總結一下夏季帶娃的一些誤區。
  • 寶寶感冒別慌張!GET寶寶感冒應對指南
    為人父最難過的時候莫過於孩子生病感冒、發燒、流鼻涕。這些症狀對於兒童來說十分常見,父母處理得當還好,但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加重病情。那麼兒童感冒該如何治療和預防?感冒是怎麼引起的?一、吃太多,穿太多的孩子易感冒。
  • 三伏天已至,家長必須知道的寶寶注意事項
    ,家長們可要注意了。那麼,三伏天寶寶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呢?三伏天的天氣確實很熱,但在這麼熱的天氣裡吃太多的生冷食物會使得寶寶的腸胃容易著涼,甚至出現腹瀉和腹痛等不適的症狀。所以能不吃生冷的食物就一定不要吃。建議家長們清淡飲食,平時多給寶寶吃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這樣既可以滿足了我們人體所需的營養,又可以預防在三伏天中暑。家長們還可以在寶寶的菜裡加一些醋,這樣可以提高寶寶的胃酸濃度,增大寶寶的食慾,還可以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
  • 冬天寶寶易感冒發熱?這些問題媽媽一定要懂!
    天氣轉冷,作為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們可能是第一次面對寒冷的天氣,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身為新手媽媽的你為寶寶做好防寒準備了嗎?如果寶寶感冒發熱了,媽媽應該怎麼處理?Q:寶寶12個月還小,感冒不能時常吃藥和打針。在家庭日常護理中,需要注意什麼呢?A:即使是大一點兒的寶寶,感冒時也不主張時常吃藥和打針,護理的好可以不用藥自愈。
  • 加長版「三伏天」來了!掌握這些要點,讓寶寶安然度夏
    2020年7月16日正式迎來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天氣的特點為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進入三伏天,各地開啟了「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苦夏」時節。  在高溫的環境下,人難免會感到不適,而對於抵抗力不比成人的孩子們來說,更容易受到受到感冒、發燒、腹瀉、中暑等的幹擾。所以,幫助寶寶預防疾病,就成了各位媽媽們在這個夏季最關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