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了,孩子們手中的「壓歲錢」是不是沉甸甸的?「用點鈔機數壓歲錢」、「壓歲錢該不該上交父母」等話題屢次登上熱搜,如何打理壓歲錢,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用手中的壓歲錢「錢生錢」,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杭州家長,他們說,讓孩子學會理財,學會投資,很重要。不少銀行也盯上了孩子們的壓歲錢,存款、保險等成為主推產品。
壓歲錢理財花樣多
昨天下午,招行的理財經理小王在朋友圈曬出了「壓歲錢大作戰」的宣傳海報,海報上主要有三款保險產品,分別是一款重疾險和兩款教育年金險。其中,這款重疾險每年投入3500多元,保額30萬,20年交,可以享受85種重疾30萬的保障等保障功能,教育年金險每年投入8664元,10年交,18-24周歲每年能領取1萬元,25周歲一次性能領取5萬元,還有85種重疾保障30萬元等保障,而另外一款年交10萬,5年交的招商信諾傳家悅享年金保險,第5年開始就可以每年領取3.71萬元。從朋友圈評論來看,家長朋友的關注熱度非常高。家長劉女士說,自己的寶寶還小,對錢沒什麼概念,如果有一種產品,既有保障功能,又能保值增值,那肯定會考慮購買。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理財經理都在推薦保險產品。兼具保障和投資的教育金保險近期諮詢度較高。平安銀行一位理財經理表示:「雖然大多數教育金保險的純理財收益率僅略高於銀行存款,但作為略帶強制性的儲蓄,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交通銀行一位理財經理認為,孩子的壓歲錢別亂花!「若是3000元左右壓歲包,請給孩子買份健康基金,孩子年齡小保障高保費低,保障時間長。若是10000元以上,建議買份教育金分紅險。若是20000元以上,建議健康基金和教育金分開投保。」
除了年金保險,還有銀行理財經理推薦基金定投。「壓歲錢的投資周期可以很長,作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儲備,不宜選太高風險的品種,基金定投可以通過長期操作來攤薄成本,進而取得不錯的收益。」
「目前我們沒有推出專屬的壓歲錢理財產品,但是有些產品還是不錯的,像風險等級為R1、R2(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大人給孩子們買一點,也是可以的。辦理定期存款業務的也比較多,現在大額存單上浮,收益也不錯。」建行一位理財經理介紹道。
多家銀行推出兒童專屬銀行卡
隨著市民理財意識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為自己的孩子辦一張專屬銀行卡,記者走訪發現,剛過完年,就有小朋友來辦卡存壓歲錢了,而不少銀行也推出了此類服務。
比如,孩子們喜歡的寶貝成長卡,是工行專為未成年客戶及其父母打造的主題卡,該卡以家庭為單位,按照寶貝卡+父愛卡+母愛卡的方式發行。該卡除了具有一般借記卡功能外,卡片還有成長基金成長保障,成長紀念感恩回報等特色功能,如父母可以定期由父愛卡母愛卡往寶貝卡存入資金,為孩子提供零花錢教育金等,同時免收寶貝卡與父愛卡母愛卡之間的異地結算手續費。
小鬼當家卡是民生銀行在全國範圍內推出的兒童理財卡,該卡專門準備了適合兒童及家庭的金融理財套餐產品。
交通銀行太平洋兒童理財卡是專門針對16周歲以下,6歲以上的孩子及父母推出的借記卡。該卡分為兒童男卡和兒童女卡,除具有存取款、轉帳、消費等功能外,還具有適應兒童的理財功能。
招商銀行「快樂夥伴卡」是面向16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為主要對象發行的銀聯標準「一卡通」借記卡。「快樂夥伴卡」可與父母的其中一張「一卡通」建立親子關聯,成功建立後雙方可通過大眾版自助查詢終端的親子轉帳界面,實現兩卡之間的人民幣活期帳戶資金互轉。
寧波銀行推出了針對小朋友的匯通望子成龍卡,但業務上有較多限制,如不能開網銀、不能買理財、每日交易限額500元等。
記者了解到,這些兒童專屬的銀行卡,以16歲以下未成年客戶為主要發行對象。尚無身份證的未成年人,需在監護人陪同下,持法定監護人有效身份證件、戶口本開卡,帳戶名為孩子的姓名。還有部分銀行需要家長提供孩子的出生證明複印件等材料。
不過,這類銀行的兒童專屬卡一般只具備借記卡的基本服務功能,如存取款、消費、轉帳等,而對繳費、網銀、理財等其他功能,各家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具體情況也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