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死記硬背公式,不如玩個遊戲學得快

2021-02-10 邁格教授

讓孩子死記硬背公式

不如玩個遊戲學得快

作品秀

我們一直倡導「通過玩學習STEMA知識」的理念,在玩玩具、做遊戲的過程中,了解科學原理、培養數學思維、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藝術修養。我們相信「死記硬背公式,不如動手玩個遊戲」,這才是讓小朋友學得更快、更好地方法。

那麼這個方法是否可行呢?我們一同來看看麥友「擇善固執」和他們家的小朋友「果果」,每天是如何進行學習和做作業的。

不斷嘗試、深入探索的精神

好神奇,紙花自個綻放》這節科學課,留了三個問題給大家。擇善固執和果果做了多次實驗,記錄下了詳細的數據:


我們今天晚上做了一組實驗:第一個,報紙,八瓣花,我疊的可能太用力,花沒開就沉底了,實驗失敗;第二個,報紙,八瓣花,幾秒開花;第三個,列印紙,八瓣花,一分鐘的時間慢慢開花;第四個,列印紙,十六瓣花,二十二秒開花;第五個,報紙,四瓣花,十一秒開花。
總結幾點結論:1.摺疊的用力程度與開花所需時間成反比,但用力過大可能花不開。2.紙張的緻密度與開花所需時間成正比。紙張緻密則吸水慢,因此開花也慢。報紙明顯比列印紙更易吸水,因而開花更快。3.花的瓣數與開花所需時間成反比。花瓣多,吸水更快,開花需要的時間就短。

相信在試驗的過程中,孩子在爸爸身上學到的是仔細探究、認真鑽研的精神。


回覆:科學課,獲取《【科學課】好神奇,紙花自個綻放了》課程內容。



遊戲中發現數學的樂趣

讓小朋友們學數學,除了背「加減法口訣」、「九九乘法表」,其實不妨玩個遊戲,也能實實在在培養數學思維。《打開火眼金睛,找出跟我長得相似的夥伴》這節數學課,則是要小朋友們在遊戲中轉換思維角度,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任務。

擇善固執鼓勵果果不斷嘗試,並且跟他互動、比賽,讓孩子玩樂中,發現數學的樂趣。

相似圖形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個好玩的事情。第一步我們按照課程做了各種圖形。四個三角形做成相似三角形,四個正方形做成相似正方形……都比較簡單,只有一個有點難度:四個梯形做成相似梯形,試了幾次才成功。

第二步用兩種以上的圖形拼出相似圖形。每一個都有不只一種方案,引導孩子解題的多種方法。這次做梯形,還給我一個驚喜。我們做出三種方案後,果果把三個拼在一起,中間空缺部分加一個小梯形,又出現了一個更大的梯形!

第三步我們開始比賽。用最快的時間,最少的片數拼出指定圖形。然後每一個都找出了答案。最後我們拼出了導入部分的圖形,做了立體的相似圖形。


學習數學並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可以用遊戲的方法,讓小朋友發現數學的樂趣,在玩樂中,有了興趣,自然而然數學思維就玩出來了。

回覆:數學課,獲取《【數學課】打開火眼金睛,找出跟我長得相似的夥伴》課程內容。


分解任務,逐步達成的解題方法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最合適的完成任務的方法就是:先易後難,逐層分解,各個擊破。在小朋友玩玩具的時候,讓他們搭建完成一些造型,可以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這些方法。每節工程課,除了了解科學和技術原理,一般都會要求搭建完成一些我們常見的物體,比如汽車、火車、飛機等等。

在完成工程課的作業過程中,擇善固執則是讓他們家果果學會了如何分解任務、逐步達成、最終完成目標的工作和學習的方法。

我們打算搭課程上的第一個飛機。飛機比較大,我們先把圖上的飛機分成幾個部分:頭和身體算一部分,兩個翅膀各算一部分,尾巴算三個小部分。然後就是按圖做好每個部分。第一張圖是頭和身體,第二張是翅膀,(我們只拍了一個翅膀的圖)第三張是尾巴的三個小部分。最後把幾個部分組合就可以了。沒想到這個飛機這麼大,不過是真漂亮啊。

回復「工程課」,獲取《工程課:有個夢,人類做了幾千年,終於實現》的課程內容。


我們始終相信

在玩樂中可以學得更快、更好

因為這不是背誦下來的

而是學到心裡的


相關焦點

  • 斯坦福教授:數學啟蒙不是死記硬背公式,培養這2項能力很重要
    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會普遍認為這孩子聰明,似乎數學就屬於天才學科,並不是誰都能學得好。但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的數學教授Jo Boale卻不這樣認為,她曾說過:「當老師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好數學時,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 強扭的瓜不甜,不如讓孩子玩得光明正大
    他們覺得詩詞能提升孩子的氣質,讓孩子變得博學,於是開始天天摁著孩子背古詩。 然而,強扭的瓜不甜,效果自然適得其反。詩詞和孩子都沒有錯,可是時代變了,能不能讓孩子在古典文化中得到增益,關鍵得看家長會不會玩,能不能讓孩子玩得光明正大。
  • 記憶力不是逼孩子死記硬背,3個數學遊戲在家也可以玩
    ↑ 立即關注,每天一則數學啟蒙,知識學習、家長誤區、親子遊戲——記憶力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關係重大,記憶力好的孩子,在學習上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就能夠比其他孩子記得快。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呢?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的記憶力特徵,孩子能力的培養要順應成長規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死記硬背只能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
  • 家長們讓一年級孩子學習這個,還不如讓他玩遊戲還比較好
    有很多家長樂意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平十法,破十法的數學教程,其實大家仔細想想,這個真的需要孩子花時間去學習嗎?,在課堂上面,這些老師們也不是重點講的,而有的家長對老師分享的東西總是很樂意去接受,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學習的東西,你們會有那麼一絲質疑?
  • 孩子學成語,只會死記硬背?不如從找「好成語」開始!
    記得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帶她去草原玩,她看見幾個人在賽馬,突然冒出了一句:「媽媽,你看萬馬奔騰!」
  • 有人學化學靠死記硬背,有人竟然靠玩遊戲
    中國家長一直以來都視遊戲為洪水猛獸,玩遊戲等於叛逆、玩遊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玩遊戲甚至誘發犯罪,孩子有多迷戀遊戲,家長就有多痛恨它。此外,人民日報也多次發文痛批遊戲對青少年的毒害,標題直指騰訊遊戲。然而,遊戲必須站在學習的對立面嗎?當然不。
  • 學奧數,不如讓孩子玩數獨
    九宮數獨遊戲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不管是什麼,只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我們讓孩子去學各種才藝,去報各種培訓班,去參加各種訓練營,去各種暑期補課班等等。。。。其實,你可能還沒有明白,這些東西學了以後,能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一定,很大的機率不行!我們要從小教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呢?
  • 了解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就能解決孩子學得快卻忘得快的疑難雜症
    小文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老師說他淘氣靈活,頭腦聰明,學東西也很快,但就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小文沮喪地把老師的話原原本本地轉述給了我,苦笑說,你看,我這7歲的兒子還沒你家18個月的娃記東西記得牢,平時就老是丟三落四的,我還以為是粗心,沒想到學東西也老不長記性。
  • 跟三歲的兒子一起學《聲律啟蒙》,用這三種方法,他比我學得還快
    最近帶兒子學聲律啟蒙,結果他比我學得還快。我從中不僅學到了韻律、生字和典故,還有了一些育兒小體會,忍不住跟大家分享。我用了「帶他學」而不是「教他學」,因為我是在跟孩子一起學習。 比如二冬其中一句「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初讀對我來說便是一個巨大挑戰——「擘」和「氅」不是常用字,我需要先查出他們的讀音和字義,「畢卓」和「王恭」更是兩個從沒有聽說過的人物。我需先經過搜索查詢,理解意思、讀到熟練,再帶兒子一起誦讀,這樣對於他的問題我才能解答。
  • 遊戲裡的搞笑暱稱,遊戲玩得好不如名字起得好
    玩遊戲時都要為自己的帳號創造一個暱稱,有些人起的遊戲暱稱實在是搞笑了,可能他們認為遊戲玩得好不如名字起得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那些搞笑的遊戲暱稱,你會發現遊戲裡真是不缺「人才」這位玩家的遊戲暱稱叫「守護對面水晶」,估計隊友看到這名字果斷說出三個字
  • 孩子記得越多,學得越多,考得越好,從小培養孩子記憶力很有必要
    而事實也表明,孩子記得越多,學得越多那麼考得就越好,從小培養孩子記憶力非常有必要!記憶力好能帶來哪些好處?1.記憶力好的人更自信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記憶力好就等於IQ高,因此擁有記憶力強的人都比較自信。
  • 汪涵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鑑:「把背唐詩變成遊戲,孩子自然學得好」
    汪涵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鑑:「把背唐詩變成遊戲,孩子自然學得好」更是在節目中大方分享幫助孩子學習和背誦古詩詞的方法。汪涵表示:把背唐詩變成遊戲,孩子自然學得好。因此,家長在讓孩子背唐詩時,先調動起孩子的興趣最重要,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讓孩子死記硬背。我覺得這很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和學習。
  • 孩子學古詩還死記硬背?善用這4個技巧,背下唐詩三百首不是夢
    由此可見背古詩對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來說尤為重要,但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背古詩對很多孩子來說又非常痛苦。那麼家長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孩子背古詩呢?孩子由於年齡較小,思維能力有限,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一般只會對形象鮮明、生動的東西更敏感,對於事物的本質他們基本不會進行探究,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果我們想讓孩子記住或認識一種動物,給他講一百遍都不如一幅生動的圖畫和一個形象的玩具有效果。
  • 教孩子認字別「死記硬背」,嘗試這5個方法,養成識字小達人
    教孩子識字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孩子識字上也是如此。但是多數家長在讓孩子識字,採取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方式,孩子既不願意學,還容易對識字產生了「厭煩心理」。其實識字並沒有那麼難,孩子掌握漢字量少,很有可能和方法有關,每天讓孩子通過五個方法練習,孩子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識字小達人。父母看著別人家孩子識字多,就擔心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差,於是也緊逼孩子識字。但是什麼時候學習漢字,和怎麼學習漢字也是有講究的。
  • 教孩子認字別「死記硬背」,嘗試這5個方法,養成識字小達人
    教孩子識字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教孩子識字上也是如此。但是多數家長在讓孩子識字,採取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方式,孩子既不願意學,還容易對識字產生了「厭煩心理」。其實識字並沒有那麼難,孩子掌握漢字量少,很有可能和方法有關,每天讓孩子通過五個方法練習,孩子一定可以成為一個識字小達人。
  • 給孩子做古詩啟蒙,死記硬背可不行,不如試試這套「古詩遊戲書」
    三、教導以鼓勵為主,樹立成就感可以鼓勵孩子參加詩詞節目,這也是個方法。現在的詩詞節目,普遍的特點都要背得,這個考的是儲備量。鼓勵孩子參加,他自己就會要求背很多東西。舞臺上的展示,有利於樹立他的成就感。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在書齋裡學,到大自然中去學,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形下學,可以把詩詞跟書法結合來學。孩子的很多興趣都直接來源於父母。
  • 孩子學數學誤入的「3個區」,家長需注意,不要破壞孩子數學思維
    數學一直是一個在孩子上學的時候離不開的一個學科,並且很多的孩子都會感覺到學數學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其實對於這些問題相信各位家長也是知道的,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將來的更好的學習數學,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進行數學的啟蒙。
  • 英語這樣學,勝過死記硬背100倍
    語言學習需要多聽多說多看,故此,聽英文兒歌、讀繪本、看動畫都是孩子學習英語的好方式。然而,想要最大程度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可能都不如這個方法奏效——玩遊戲。今天想像力英語就為大家分享6個親子互動遊戲,從易到難,適合3-12歲的幼少兒,不僅能讓寶貝學習英語,還能夠增近親子關係,增加學習趣味性,非常實用哦!端午小長假,別再說沒時間啦,快和寶貝一起「玩」起來吧!
  • 3個簡單方法培養寶寶記憶力,讓他記得牢、學得快,腦袋變靈光
    前不久,我的一個朋友給他即將上小學的女兒報了記憶力培訓班,效果不如她想像的那麼好,她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你說現在的孩子學點東西怎麼這麼難,老師教了那麼多遍,就是記不住,這兩天跟著手機學習一首歌《生僻字》,她能記下好長一段,這是為啥啊?」
  • 大學生玩魔方有訣竅 原來是公式用得好
    他最早接觸魔方是在高二下半學期,偶然看到班上有同學在玩,覺得好奇就跟著同學一起玩,誰知這一「好奇」就是三年,就連現在大學同寢室的室友都被他帶著一起玩,甚至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半個月魔友們就要聚一聚,交流心得。  柏楠所說的心得,其實就是玩魔方所必須具備的公式,或者說是「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