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視覺中國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通知》近日發布,各區教育局紛紛轉發下達。通知要求,在滾動推進高中統編三科教材(註:語文、歷史、思想政治)基礎上,2020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數學、英語學科先行實施新課程新教材;2021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圖 / 浦東教育、崇明教育
這個暑假,上海市教委組織了全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簡稱「雙新」)實施管理者培訓。各區、各校也紛紛開展「雙新」教師培訓,保障新課程新教材平穩落地,推動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圖 / 上海中學
不止上海,今年9月,江蘇、浙江等地高中起始年級也紛紛啟用新教材。
那麼,今年為何要使用新教材?上海高中數學、英語新教材具有哪些特點、發生哪些變化?哪些一線中學老師參與了新教材編寫?
2017年底,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了「新課程」,必然需要與之配套的「新教材」。今年7月2日,教育部辦公廳發文,「上海市根據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送審的數學、地理、物理等11個學科12套教材,已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審核通過,列入《2020年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根據積極穩妥、分步實施的原則,今年9月,上海數學、英語新教材率先在高一年級投入使用,其他學科新教材將從明年9月起投入使用。數學教材一套。由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李大潛院士、華東師範大學原校長王建磐教授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上教版」)。一套由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鄒為誠教授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上教版」)。李大潛院士(左)、王建磐教授(右)共同主持數學新教材編制
另一個變化是,因「一元函數導數及其應用」列入新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要求,上海版新教材相應安排了「導數及其應用」一章。新中國首批18位本土博士之一、上海市數學會原理事長王建磐教授強調,該章內容淺顯,涉及面狹窄,關鍵在於讓學生體驗求導的基本思想和導數工具的用途,提醒老師「不要進行超標的教學和訓練」。此外,新教材適當強化了立體幾何,並與空間向量形成呼應。根據國家新課程要求,「概率與統計」主題有較大變化,特別是概率部分內容有所擴充、難度有所增大。上教版英語新教材主編鄒為誠教授教材編制經驗豐富,他主編的《綜合英語教程》自「九五」時期以來被許多大學英語專業使用,目前已出到第三版。這套新教材凸顯「價值觀+知識+能力培養」相融合的理念,強調弘揚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分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承續20餘年「牛津版」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社繼續提供非常得力的語言支持,使新教材語言質量達到高水平。鄒為誠教授(左)、束定芳教授(右)分別主持英語新教材編制
上外版英語新教材主編束定芳教授是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認知語言學專業委員會會長、核心期刊《外國語》主編,因曾兼任上外附中校長而為上海家長所認識。上海升學擁有教育領域資深專家、名師和記者團隊,將在初高中交流群內及時分享最新升學信息,歡迎您申請加入。
現在添加「上海升學小助手」(已加滿)、「上海升學小助手2」或「晨報學記團小助手」為好友,經驗證後即可進群(任意1人即可,勿重複添加)。申請時,請備註「孩子學校+年級+姓名」。(手動添加,請耐心等待通過)
註:本文內容系上海升學綜合整理,資料來源為教育部、浦東教育、世紀外語、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網站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英語教學研究基地」「妙解之慧」公眾號等,轉載請註明出自「上海升學」微信公眾號(ID:shanghaishengxue)。
聯繫郵箱:shanghaisheng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