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一篇報告和毛澤東的六處批註

2020-12-1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鄧小平在長期實踐中,養成了實事求是的政治品格、樂觀主義的精神氣質,也養成了簡練平實的語言風格。《關於西南地區的土改情況和經驗》一文,是鄧小平1951年5月9日寫給黨中央和毛澤東的綜合報告的節錄。這篇文稿,毛澤東極為讚賞。1951年5月16日,毛澤東在向全國各地批轉這個報告的電報中指出:「小平同志的報告很好,發給你們研究。我的意見附註在報告各段裡面,並供你們參考。」

  「附註在報告各段裡面」的意見,就是毛澤東在閱讀鄧小平這份報告時的6處批註。鄧小平的報告共6段,1700多字,毛澤東作了6處批註,達400多字。毛澤東是文章大家,鄧小平的這篇報告是如何打動他的?毛澤東又作了什麼樣的批註呢?我們依據文稿一一解析。

  第一處,第三自然段,鄧小平說:在西南的「淮海戰役」,即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運動的基礎上,我們又在今年2月、3月、4月進行而且完成了第一期分配土地的工作。第一期土改範圍為18個縣又12個區和158個鄉及重慶、萬縣、南充3個市郊區,共1351萬餘人口的地區。各地土改都是結合複查反霸退押,懲治不法地主,發動貧僱農,進一步改造農會領導和鎮壓反革命等內容進行的。毛澤東在此處批註:所有這些都很好,都值得慶賀,一切尚未做到這一步的地方,都應這樣做。仔細閱讀鄧小平的報告和毛澤東的批註,毛澤東在這裡批的「所有這些」,是應該包括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的。

  鄧小平在第二自然段介紹了西南的這個「淮海戰役」實施的各階段情況、成果以及民主人士下鄉考察後的感受。

  第二處,第五自然段,鄧小平說:經驗證明,不鎮壓反革命,封建勢力不會低頭,貧僱農不敢起來,退押、土改也不會這樣順利完成。毛澤東批註:所有這些都是正確的,各地都應這樣做。仔細閱讀鄧小平的報告和毛澤東的批註,毛澤東在這裡批的「所有這些」,同樣是應該包括鄧小平報告第四自然段的內容的。鄧小平在第四自然段總結了西南地區土改的經驗和成果:土改必須在貧僱農發動起來的基礎上去進行,完成了土改的地方,農村基礎更加強固。

  第三處,第五自然段,鄧小平說:關於鎮反問題已作了幾次報告,最近情形,周興同志到京面陳。總的說來成績很大,做得很對,但在鎮反和懲治不法地主兩個問題上,有些地方發生了控制不嚴的毛病。運動愈到後期,愈是轟轟烈烈,下面同志腦筋愈熱,領導機關愈要注意控制,這是我們及各省區黨委應有的教訓。上述兩個運動的後期,事前不請示,事後不報告,不按章程辦事的無政府無紀律的風氣,又在抬頭,我們已告各地注意克服。毛澤東在「又在抬頭」後面批註:「請中南、華東各省嚴密注意這些教訓,堅決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絕對不容許此種壞作風抬頭。」

  第四處,第六自然段,鄧小平說:此外,(一)抗美援朝運動,4月份已普及到農村,籤名者已達3300萬餘人,參加「五一」示威者2190餘萬人,還在繼續開展中。(二)第一期擴兵9萬隻在川東(5萬)、川北(4萬)兩區進行,反映很順利,費力很小。(三)全區幹部從5月起進入整風,總結前一段經驗(包括鎮反),準備第二期土改和布置今後鎮反,方法仍是肯定成績,發揚優點,糾正缺點,並注意糾正無政府無紀律傾向。毛澤東在此處批註:請你們考慮可否仿照西南辦法在六七兩月來一次整風,在冬季再來一次整風,不要等候冬季作一次整風。

  第五處,第六自然段,鄧小平說:(四)注意春耕生產的領導。各地同志反映群眾真正起來了,領導思想往往落於群眾覺悟程度之後。許多同志總以為抗美援朝妨礙工作,是一個額外的負擔,而群眾一搞起來就有聲有色,大大幫助了實際運動,擴兵這樣容易,也出乎意料。鄧小平的報告引發了毛澤東的思考和聯想。毛澤東在此處寫了很長的一段批註:還有兩件事是出於許多同志意料之外的。一件是不敢大張旗鼓地鎮壓反革命,不敢邀請黨外人士參加審判委員會和我們共同審判反革命。結果恰好相反,愈是打破了關門主義的地方,情況就愈好。這是對於人民和黨外人士的積極性估計不足的一個例子。又一件是不敢邀民主人士、工商業者、大學教授、中學教員分批地大量地看土改,看殺反革命。叫他們去看,也只讓他們看好的,不敢讓他們看壞的,存在著嚴重的關門主義。結果又相反,凡去看了的,回來都是好話,都有進步。華東局規定好壞都讓人看,結果很好。這是對於黨外廣大人士的積極性估計不足的又一個例子。

  第六處,第六自然段,鄧小平說:現在比較擔心的問題是今春雨水太多,秧苗腐爛很多,可能影響春耕。今年小春比去年差,各省都有一些地方發生嚴重的災荒。我們擔心各地對這些問題注意不夠,忽視了爭取今年豐收的中心任務,招致嚴重的後果。我們正注意對這一方面的指導。毛澤東在此處批註:此事我也很憂慮,務請你們密切指導,爭取豐收。

  如今我們再反覆研讀這篇集中了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位偉人智慧的珍貴文稿,從中仍然受到多方面的深刻啟迪:

  一是毛澤東、鄧小平把握大局的戰略眼光。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穩定大局是重中之重。從這篇文稿中,我們體會到他們善於把握全局,善於把握主動,善於抓住中心環節,善於解決關鍵問題的膽識和魄力。

  二是鄧小平對真實情況了如指掌,文字之凝練精當。一篇1700多字的報告,講了第二次「淮海戰役」,講了土改,講了擴軍,講了整風,講了春耕生產,既有基本情況,又有中肯分析,又有重要判斷,又有意見建議,簡潔明快,樸實無華,沒有高超的理論政策水平和文字駕馭能力,是寫不出來的。

  三是毛澤東善於把個別上升到一般、善於進行具體指導的高超領導藝術。毛澤東的6處批註,切中要害,明確切實,有對大局的關照,有對關鍵環節的把握,有對傾向性問題的分析,又有具體的措施要求,準確、鮮明、生動,使人知道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早在1950年,鄧小平就曾經講過:「拿筆桿是實行領導的主要方法。領導同志要學會拿筆桿。開會是一種領導方法,是必需的,但到會的人總是少數,即使做個大報告,也只有幾百人聽。個別談話也是一種領導方法,但只能是『個別』。實現領導最廣泛的方法是用筆桿子。用筆寫出來傳播就廣,而且經過寫,思想就提煉了,比較周密。所以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這是毛主席告訴我們的。凡不會寫的要學會寫,能寫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鄧小平的精闢見解,具有長遠指導意義。

  鄧小平的講話和文章,決不矯揉造作,決不裝腔作勢,決不譁眾取寵,更沒有半句空話套話。高屋建瓴而又深入淺出,道理深刻而又語言平實,旗幟鮮明而又要言不煩。鄧小平喜歡查字典,在文字上追根溯源,他講話、寫文章用語總是十分準確;他喜歡看地圖,總是能夠恰當地把握所談問題的歷史和時代方位;他喜歡打橋牌,鍛鍊自己強健的腦力和敏捷的思維;他喜歡用數字說話,談問題、作判斷,有明確的數量界限;他喜歡獨自冷靜思考,因而他總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見解。翻開《鄧小平文選》,斬釘截鐵的論斷、痛快淋漓的表達、生動鮮活的語言,俯拾即是,不勝枚舉,時時給人一種勢如破竹、盪氣迴腸的感覺。

  作為偉大的戰略家,鄧小平以他的巨大智慧、崇高威望和偉大業績,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賴。而他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語言藝術,也繼毛澤東之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政治語言,給後人留下無窮的回味。

相關焦點

  • 薄一波這樣評價毛澤東和鄧小平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就與鄧小平一起度過了極為艱苦、極其光榮的戰爭歲月;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年代裡,他長期在鄧小平直接領導下工作,受益良多;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他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旗幟下,參與黨和國家的領導與決策工作,同鄧小平結下了深厚情誼。 薄一波離開領導崗位以後,專心從事回憶錄的寫作。
  • 毛澤東為誰親自寫批註 號召全黨學習?
    [導讀]全傳毛澤東讀過多遍,批註、圈點濃密,批註達25處之多,有些批註中還加了旁圈、套圈、單圈。如此認真閱讀並多處圈畫、批註,足以表明毛澤東對韋睿的肯定、讚揚是多方面的。毛澤東在這裡為什麼強調我黨幹部要學韋睿作風?學韋睿什麼作風?韋睿是南朝梁武帝當政時的名將。史書記載:他「多建策,皆見用」,作戰能攻善守,有智有謀,英勇果斷,打仗時能親臨戰場,實地躬身調查研究,講究戰略戰術,敢以數萬敵百萬;為人謙虛,不謀私利,豁達大度,團結將領,關愛士兵,以身作則,作風務實。他的行為和表現,深得梁武帝的欣賞器重,成為梁武帝徵討四方、平定天下的有力助手。
  • 彭德懷推薦高崗、鄧小平當總參謀長,毛澤東是如何決定的呢?
    彭德懷深知,周恩來的提議,是經過毛澤東批准,並經政治局會議一致討論通過的,是非常嚴肅而鄭重的決定,也是中央和毛澤東對他高度肯定與信任的體現。要想實現到地方上工作的願望,不再擔任軍職,他必須先向毛澤東匯報,並取得毛澤東的同意。 為此,彭德懷專門去向毛澤東匯報他的想法。
  • 鄧小平最後一次見到毛澤東:1975年一同會見福特總統
    編者按: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鄧小平時代》(傅高義著)。書中記述毛澤東於1975年12月2日會見了福特總統,這是鄧小平最後一次陪同毛澤東會見外賓,摘編如下。 在這期間,鄧小平曾被批准暫時從受批判中脫身,因為他要跟亨利·基辛格,後來又跟吉拉德·福特總統談判。
  • word批註技巧:如何快速添加和刪除批註?
    比如:在學生時期,我們寫完一篇文章,老師經常會在文章中用詞造句不恰當的地方寫一些修改建議,這就是批註。進入職場後,當我們做好一份Word項目報告文檔,發送給同事、領導。他們對查閱的報告內容產生歧義時,也會對這些內容做出注釋、建議等,這就是批註。由此可以看出,Word 批註並不會影響或修改文檔原本的內容,在審閱文檔時非常實用。
  • 鄧小平:文如其人,擲地有聲
    鄧小平戎馬倥傯、治國安邦的同時,留下了諸多個性文章和寫作佳話,毛澤東曾說過:「看了小平同志的報告,就好像夏天吃了冰激凌一樣,很痛快。」倚馬可待「千字文」與毛澤東文採斐然、汪洋恣肆的風格不同,鄧小平的文章、講話,大多樸實簡約、片言居要,但又針對問題、一語中的。
  • 從毛澤東批註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說起 (2)
    "務虛"之用 從毛澤東批註李世民的工作方法說起他曾對房玄齡說:「薛收若在,朕當以中書令處之。」而房玄齡則主修過《晉書》,還是曉暢軍機、長期執掌兵權的宰輔。這些人才追隨李世民,為國家統一、政治穩定和文化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乃至武則天和唐玄宗兩朝,都曾仿效李世民重建過「十八學士」這樣的幹部團隊。對於唐初的人才輩出、濟濟多士,毛澤東也甚為稱賞。他讀《舊唐書》和《新唐書》,常常寫下列傳所記文臣武將的名字。
  • 文革狂瀾初起:毛澤東什麼時候決定撤換劉少奇
    吳法憲只聽到一句:「主席已經決定了……」8月6日夜,周恩來把常委候選人名單報毛澤東審定時附言:「現將晚間在主席處商量的名單(草案)如下,並已報告了林彪同志」。在這個名單中,林彪已名列第二,劉少奇、鄧小平等都排到了後面。毛澤東將名單中的陶鑄由第九位勾劃到第四位。
  • 中央蘇區時期鄧小平思想和實踐研究述評 - 人民領袖鄧小平
    較為人知的著作有:關山《鄧小平江西蒙難記》和司馬長風《鄧小平復職前後》,等等。  此外,中共江西會昌縣委黨史辦公室編有《中共會昌中心縣委的建立及其活動》(待出版)和《中國共產黨會昌中心縣委史稿》(待出版)。惟一見到的一篇文章是,鄒書春撰寫的《鄧小平在中央蘇區紀事》,該文發表在1989年《江西黨史研究》第一期。
  • 領導人讀書:鄧小平愛武俠 江澤民看英文原版
    毛澤東在黨的各種會議上,包括政治局會議上,講秦皇漢武,評說史家著作得失。他給小說人物貼標籤,賈寶玉是「大革命家」,劉姥姥是「農民階級」。他說「《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讀書的方法無非兩條,第一條要學會用聯繫的方法看書中的人物、事件;第二條要學會當評論員。」毛讀書有一個習慣,喜歡在書上勾畫,寫批註。
  • 鄧小平評價毛澤東:整倒大批幹部是他晚年悲劇
    1960年,鄧小平與毛澤東在北京(資料圖)本文摘自《歷史的見證:「文革」的終結》,薛慶超 著,九州出版社,2011.4毛澤東逝世的時候,鄧小平已經失去了人身自由,處於一種活動空間僅限於自己家庭所在的大院內的
  • 毛澤東是怎樣用內參來治國理政的
    報告還匯報了其他問題的處理情況,比如關於句容六區區委書記王百原陷害批評者的事件,早於1952年10月即被縣委察覺,但王始終不肯承認。縣紀委前往調查,王仍寫信恫嚇鄉幹部不要說真實情況。其處分問題已轉交省紀委研究。 新三反運動中,毛澤東寄望於《內部參考》的,不僅是揭發乾部中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違法亂紀,似乎還包括它能長時間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 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在這期間,毛澤東同志還多次致電鄧小平同志徵詢關於大別山根據地創建工作的意見,並批轉鄧小平同志的報告,親自寫按語稱讚道:「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可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進入戰略決戰階段後,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賦予鄧小平等同志更大重任。中央指示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同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 從《毛澤東年譜(1949—1976)》看毛澤東對本人著作和毛澤東思想的...
    2013 年12 月,中央文獻研究室推出六卷本《毛澤東年譜(1949—1976)》(以下簡稱《年譜》),為研究這一問題提供了權威資料和獨特視角。依據《年譜》,從毛澤東本人角度考察這一問題,具有特殊的意義。其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本人著作和毛澤東思想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乃至世界許多地方得到廣泛宣傳和深入學習、研究,毛澤東自己的認知至關重要,《年譜》為此提供了大量權威的第一手資料。
  • 中央首次為鄧小平立傳 鄧小平1975-1997年傳記正撰寫
    「文革」開始後,北京大學內突然張貼出攻擊北大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大字報。針對當時一些報刊的反常舉動和北大出現的混亂局面,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召集會議,決定向《人民日報》社和北大派遣工作組。   圍繞著派遣工作組問題,劉少奇、鄧小平等和林彪、江青等展開了爭論。最後工作組被迫撤回,劉、鄧在「文革」初期的這次抗爭以嚴重受挫而告終。
  • 鄧小平推動冤假錯案的平反
    9月1日,鄧小平在王興要求為父親王若飛恢復名譽的申訴信上批示:「據我所知,王若飛同志在晉綏被捕和出獄問題,肯定是沒有問題的。」1978年初,中共中央為王若飛平反。  11月4日,鄧小平在財政部原副部長戎子和要求分配給他「力所能及的工作」的信上批示:「戎的歷史和入黨後的情況都是清楚的,在政治上沒有可懷疑的地方(入黨時對他在閻錫山處的情況是了解的)。
  • 人民日報回顧鄧小平檔案:曾率先反對「兩個凡是」
    在這期間,毛澤東同志還多次致電鄧小平同志徵詢關於大別山根據地創建工作的意見,並批轉鄧小平同志的報告,親自寫按語稱讚道:「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可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進入戰略決戰階段後,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賦予鄧小平等同志更大重任。中央指示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同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 揭領導人書單:鄧小平愛讀武俠 江澤民博古通今
    毛澤東:尋找革命和鬥爭的指導工具  自打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跟我轉述毛主席關於讀書的佳話,「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貌似劉少奇回敬了一句「一天不用功,趕不上毛澤東」。  據其秘書張玉鳳說,毛澤東的「菊香書屋」藏書凡一萬餘種,10萬餘冊(不一一列舉啦)。光張玉鳳受命主編的《毛澤東藏書》就有24卷,多達5000萬字。
  • 期刊速遞|《鄧小平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摘要〕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總結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艱辛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鄧小平用「小康之家」形象化地概括「中國式的現代化」,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的趕超目標,代之以實事求是的、承認落後和差距的現實的目標。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由其本人進行論述和闡釋、黨和國家重要報告加以歸納和概括,有著豐富而完整的內涵。它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歷史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產生深遠影響。
  • 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在這期間,毛澤東同志還多次致電鄧小平同志徵詢關於大別山根據地創建工作的意見,並批轉鄧小平同志的報告,親自寫按語稱讚道:「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可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進入戰略決戰階段後,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賦予鄧小平等同志更大重任。中央指示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同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