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健康科普堂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

天氣逐漸轉冷了,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讓寶爸寶媽們既害怕又頭疼的手足口病也到了高發季節,所以這個期間寶媽寶爸們一定要高度注意。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病毒性傳染病。學齡前兒童多發,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皰疹,口腔皰疹後期形成潰瘍。部分有反覆高熱,特別是重症患者會高熱不退,少數患兒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等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年齡越小的發生重症機率就相對較高。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多種,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且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體。

得了手足口病有什麼表現?

發病初期,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一般在38-39°C左右,同時會出現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表現。

發病1-2天後,孩子的手上、腳上、臀部和口腔內頰部、舌、口唇內側等處會逐漸出現紅色斑點,這些斑點會逐漸發展為皰疹,潰破後形成潰瘍,造成劇烈的疼痛。很多孩子因為疼痛會哭鬧不止。

絕大多數患兒的皰疹在3-4天後,可以自行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皮膚上也不會留下疤痕。

發病後7-10天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可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怎樣傳播的?

手足口病患者、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病毒可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等向外界傳播。

密切接觸是該病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或直接接觸患者抓破的水皰而感染。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因此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飲食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因此在疾病流行期間,很可能發生幼託機構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

寶媽寶爸們該怎麼防範?

預防手足口病,關鍵是做好衛生工作,切斷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

首先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與飲食習慣。飯前便後及外出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儘量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其次要做好室內室外的衛生清潔工作。勤曬衣被,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每天對幼兒用品及時消毒。對於幼兒的玩具、奶瓶、奶嘴、餐具等生活用品和個人用品要及時清洗、消毒。

加強幼兒免疫力。注意食譜的合理性,注重營養搭配;多帶孩子出去運動、曬曬太陽;保證孩子充足的休息與睡眠。

最後要避免接觸患兒。不與患病兒童玩耍和密切接觸,二胎家庭,如一個孩子發病,要注意及時隔離觀察。

手足口病是一種自愈性疾病,若無併發症,大多數患兒能在7-10天內治癒,請寶爸寶媽們保持冷靜別驚慌。但若產生疑似病症,請不要堅持上幼兒園,避免疾病進一步傳染,應及時護理或前往就醫。

相關焦點

  • 健康科普堂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孩子家長要警惕
    天氣逐漸轉冷了,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讓寶爸寶媽們既害怕又頭疼的手足口病也到了高發季節,所以這個期間寶媽寶爸們一定要高度注意。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多種,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且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體。得了手足口病有什麼表現?發病初期,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一般在38-39°C左右,同時會出現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表現。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日功課」,手足口病發病率有所下降,很多家長開始大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兒就會急劇增加。今年門診接診病例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
  • 嚴重可致死,手足口病高發季來了|手足口病|高發季|致死|疫苗|皰疹|...
    日前,已有多地政府提前發布提醒通知,4月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嚴格防控。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從去年國家疾控中心每月發布的法定傳染病數據可知曉,4月是控制手足口病的關鍵時期,從該月開始,全國病例出現猛增,防控不容忽視。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貴陽醫院裡家長孩子排滿隊,醫生:疫苗非萬能...
    進入秋冬季,又到了手足口病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近期,不少寶媽告訴天眼新聞記者,自己或親戚家的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針對手足口病,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了解最新情況。患者有序排隊掛號醫院:家長孩子排滿隊,接診量較去年同期上升約25%10月20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門診大樓。在門診大廳和急診室前的候診區,帶著孩子來看手足口病的家長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戴著口罩,等待著醫生接診。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二、手足口病如何引起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患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腸道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唾液、汙染物等方式傳播,而發病原因無外乎以下3種。1、被傳染: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傳染性較強,如果孩子和這類患病孩子親密接觸,可能通過口水飛沫達到病毒傳染。
  • 手足口病高發期 孩子投保要怎麼選?
    (原標題:手足口病高發期 孩子投保要趁早)
  • 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 手足口病往往從4月起進入高發期,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陽江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幼兒園陸續開學,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彈甚至爆發的風險。
  • 面對手足口病高發季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預防嗎
    隨著天氣溫度漸漸升高,手足口病也開始在孩子中間流行,手足口病是一種讓每個家長都後怕的傳染性疾病,每年五到七月這段時間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對於手足口病,各位家長朋友們準備好預防工作了嗎?別把手足口病誤以為是感冒!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今天和教育君一起學起來吧這個病專門襲擊6個月-6歲之間的孩子。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它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
  • 孩子不發燒、手足沒出疹,竟然也可能是手足口病!
    粉哥導讀:目前正值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手足口病發病數13306例,3月28856例,4月上升至116941例,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據悉,近年來,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發病呈上升趨勢,重症和死亡呈下降趨勢,報告發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發特徵。
  • 手足口病高發,小心孩子中招 醫生提醒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手足口病高發,小心孩子中招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擠滿醫院兒童感染科;醫生提醒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5月來,僅長沙市中心醫院就接診了近7000例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醫生說自己的診室都要「被孩子包圍了」。市疾控中心提醒,預防手足口病最好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少帶孩子去人口密集和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家長平時和孩子親密接觸時也要多注意。 本報記者吳雯芳實習生袁信禾楊瑩通訊員高琳長沙報導 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 揚州專家:9月須防手足口病 警惕腸道病毒感染
    原標題:9月開學季須防手足口病 初秋還要警惕腸道病毒感染   9月份氣溫仍較高,但晝夜溫差變化大,又逢學生開學,中秋國慶假期。昨天,市疾控中心發布9月份疾病提示,重點關注細菌性痢疾、紅眼病和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預防。同時,要關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疫情動向。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輕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1、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 天熱了,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孩子若高燒別驚慌
    昨天下午,金華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長長的隊伍裡,一溜兒都是抱著孩子的家長。最近,中心醫院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診60來個手足口病的小患者。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是:手足口和臀部有紅色疹子而且周圍有紅暈;高熱不退、頭疼、精神差、表情淡漠、嘔吐。
  • 春季兒童手足口病高發 家長如何有效預防
    每年的4-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據了解,該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口腔及手足出現水皰為特徵,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 手足口病能自愈 家長不必恐慌/圖
    近日,山東臨沂多名兒童染上可致死亡的「怪病」被衛生部證實為手足口病。雖然到目前為止僅有一名患兒死亡,但也引起了不少家長擔憂:「廣州出現了手足口病嗎?手足口病真的會使人死亡嗎?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是否需要第一時間送醫院隔離治療?」
  • 手足口病高發期,早期症狀有哪些,新手爸媽不妨了解
    由於5歲以下的兒童更喜歡與其他孩子親密接觸,其本身的傳播效率更高,因此需要家長更加警惕手足口病的發病情況,並且積極地進行預防和病後治療。而由於手足口病作為一種高效的傳染病,對於嬌嫩的孩子而言,病症進程也更加快速,甚至在1~5天之內,會使孩子出現腦膜炎和肺水腫等一系列威脅生命的問題,因此家長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積極進行預防。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家裡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啦!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由於這種病毒適合在夏季環境下生存,所以每年的夏季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主要症狀是發燒和手足口三個主要部位出現丘疹樣的皮疹。主要症狀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3-5天,一般常見於5歲以下孩童,沒有明顯先期症狀,因此家長一定要時刻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嬰幼兒傳染病,在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傳染。
  • 第105診室|春季是出疹性疾病的高發期!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和水痘?
    日前,已有多地政府提前發布提醒通知,4月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嚴格防控。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從去年國家疾控中心每月發布的法定傳染病數據可知曉,4月是控制手足口病的關鍵時期,從該月開始,全國病例出現猛增,防控不容忽視。
  • 手足口病流行季,要不要打手足口病疫苗?
    之前介紹了手足口病的預防,可點擊進行了解,今日為大家科普手足口病疫苗相關問題,搬好板凳聽課啦~要不要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因為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是輕症的,7-10天可自愈,需要在家隔離2周左右,不需要特殊治療。出現重症感染很少見,那麼接種疫苗的必要性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