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汕尾建成區將新增公園綠地約206公頃

2020-12-13 金臺資訊

7月15日,汕尾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汕尾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從今年3月開始啟動,已提交申報申請,對城市建成區綠地開展了遙感航拍工作,初步擬定老城區9處街頭公園的建設用地位置,大力推進城市綠化、園林景觀、市政公共設施、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城市重點工程建設,重點通過實施5類15項亮點工程和升級改造工程等項目增加綠地面積。預計2021年建成後,汕尾城市建成區可以增加公園綠地約206公頃,全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將大於等於80%。

實施5類15項亮點工程和升級改造工程

據介紹,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分為申報、全面實施和迎檢三個階段,目前汕尾已經進入到全面實施階段,按照工作安排,9月份達到省的初檢要求,2021年完成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目標。

為打造創建亮點,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重點協調有關成員單位,協力推進亮點工程和升級改造工程等項目,共分為5類15項,其中,重點打造奎山植物專類公園、金臺山公園、青山仔公園、明城公園、老城區9處街頭公園等5項亮點工程;海濱公園和奎山河兩側綠化帶2項升級改造工程;大鵬山公園、明珠島(嶼仔島)公園、鳳山公園(鼎蓋山)、玉臺山慈雲公園4項完善配套工程;道路綠化提升和市政設施完善工程2項市政提質工程;白鷺溼地公園、銅鼎山郊野公園2項協調完善工程。這些工程完成後,汕尾城市建成區將增加公園綠地約206公頃。

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大於等於80%

城區作為創建園林城市的主戰場,由該區負責的創建亮點工程就有兩項。金臺山公園項目方面,涉及城區鳳山街道新林社區林埠村和香洲社區夏樓美村,佔地面積約155686平方米。城區負責金臺山林地和園地的徵收與地上附著物補償工作,該項目已於2019年9月30日籤訂徵地協議,目前已完成部分前期準備工作。街頭公園項目方面,已初步確定9個點作為城區新增街頭公園的建設。近日,將聯合技術部門、市住建局、有關鎮(街道)、村(社區)現場進行核准,並委託專業機構進行規劃設計後實施。

公園綠地是衡量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指標之一。當前,汕尾的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實際只有68%,汕尾將通過建設9處街頭公園來提高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屆時,汕尾建成區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將大於等於80%。

國家園林城市不僅對綠地建設有要求,對市政設施也有要求。目前汕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標。據統計,2019年汕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預計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同樣能夠保持100%。

市域綠道規劃總裡程109公裡

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綠色福利」,離不開綠道建設。《汕尾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對市域層面的綠道總體布局作了規劃。汕尾市域綠道建設注重展現汕尾獨特的山、海、河、湖、城等景觀元素,與市域主要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一環兩橫兩縱」五條市級綠道。基於此,市自然資源局結合實際,規劃了集生態、旅遊、文化和歷史保護、運動健身於一體的綠道建設示範段規劃方案,總裡程109公裡。市區環品清湖湖濱海綠道是汕尾綠道的建設重點,現已結合相關道路工程組織實施,環品清湖北岸市政基礎設施已日臻完善,並成為廣東省濱海旅遊公路汕尾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汕尾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中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優化城市園林設計,更好地發揮城市園林的生態作用。據介紹,《汕尾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已經市政府正式批覆實施,以市區為研究範圍,規劃年限為2018年至2035年。該規劃從現狀問題及建設需求分析、海綿城市生態空間格局、源頭雨水徑流管控規劃、水安全保障規劃等方面進行研究與謀劃,提出了實施計劃安排。(記者 鄧良瓊)

相關焦點

  • 出門就是公園、雨天不會內澇!汕尾「創園林城」後將發生這些變化……
    出門就是公園綠地、雨天也不用擔心內澇、品清湖邊可以跑馬拉松……7月15日,汕尾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向媒體朋友們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園林城市畫卷。汕尾著重打造環品清湖濱海綠道。
  • 多了一個奧森公園 北京今年新增公園綠地約600公頃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李嘉瑞、孔祥鑫)記者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今年共批覆建設第一道綠化隔離項目11項,新增公園綠地約600公頃,面積相當於一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北京市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位於中心城區的中心地區與邊緣集團之間,涉及海澱、朝陽、豐臺、石景山、昌平、大興六個區,總面積約310平方公裡。按照規劃,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規劃綠地面積約佔53%,總計約165平方公裡。  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是全市城鄉接合部主要分布區,肩負著控制城市邊界,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的重任。
  • 太原公園綠地面積達4680公頃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平方米
    來源: 太原晚報公園綠地面積已達到468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我市公園綠地系統基本形成,城市生態環境明顯好轉。10月28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公園建設情況的報告。
  • 「探索」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2公頃公園綠地,四季皆有景
    市綠化市容局說,12月底,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42公裡將實現基本貫通 ,綠道也將基本建成。蘇州河兩岸將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今後,沿河將演繹春賞花、夏有陰、秋觀葉、冬賞姿的美景。
  • 昆明將新建20餘個公園綠地 街頭將增添1075萬盆花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昨天,昆明市園林綠化局舉行的2017年全市園林綠化工作會上透露,今年,全市計劃新增綠地330.25公頃,新建盤龍江入湖口溼地公園、三角梅主題公園等20餘個公園綠地項目。主城建成區(含晉寧區)要設置立體花壇15組,長效擺花1075萬盆。
  • 寶山區五年裡新建各類綠地500多公頃,來看看TA們都在哪兒~
    寶山區五年裡新建各類綠地500多公頃,來看看TA們都在哪兒~ 2021-01-08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又一公園建成,即將開放投入使用
    2020年12月31日,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南寧市建設新增公園綠地面積962.5公頃,建成了江南公園、埌東公園等服務功能齊備、生態效益優良、景觀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公園。2020年7月底,埌東公園已完工,近期將移交青秀區政府運營管理,爭取儘早開放投入使用。
  • 鄭州明年要新增1千萬平方米綠地 建設20個5千平方米綜合型公園
    2021年度,鄭州市將新增1000萬平方米綠地面積,僅市區就將新增660萬平方米以上。12月21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鄭州市2021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年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綜合性公園20個,新建5000平方米以下微公園、小遊園180個,完成植物園、南環公園、月季公園、雕塑公園等公園遊園基礎設施提升 (拆圍透綠)工程。
  • 鄭州市又將建成開放270個公園綠地
    這是今年鄭州市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記者10月23日從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推動鄭州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實現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今年以來,洛陽市又有一大批公園綠地建成開放,其中包括30個綜合性公園、240個遊園微公園。
  • 普陀這段綠地面積將增加13.6公頃!未來將形成……
    >蘇州河兩岸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而蘇州河綠道是上海市3號綠道,中心城段42公裡年內將基本建成。在此期間,沿線改建提升綠地面積約32公頃,新增附屬綠地約0.8公頃,新增行道樹約700棵,平均每公裡新增約17棵。彩葉植物「點亮」橋欄新造、改建的綠化點位,如同一顆顆「瓜」,被綠道這根「藤」串起。
  • 北京密雲新增69處公園綠地,明年將建兒童主題公園
    新開放的月季公園成為市民出行好去處。今年以來,密雲區通過「留白增綠」實施綠化83.5公頃,新建提升小微綠地、口袋公園、中型公園69處,大幅拓展城區綠色空間,昔日拆違空地如今變成了市民鏡頭裡追隨的風景。新開放的月季公園成為市民出行好去處。初冬時節的月季公園,黃綠流轉色彩紛呈,各類景致相融成趣。
  • 杉板橋公園聖燈公園將開放 年內建成50個小遊園微綠地
    公園、遊園、綠地是城市裡賞心悅目的一部分,就像家裡的綠植,總會給人帶來輕鬆和舒緩。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成區增建綠地,是一件需要攻堅克難的事情。今年6月,「成都增綠十條」發布,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局長楊小廣在解讀「成都增綠十條」時特別提到,「增綠十條」實現了一些難點問題的突破。
  • 153.4公頃城市公園群+22公頃小微綠地 麗澤將建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
    五大城市公園群,塑造大尺度綠化 「一心、三帶、多點」的空間布局中,將呈現五大城市公園群,分別是中央公園、三環城市運動休閒公園、豐草河生態公園、金中都城遺蹟公園及蓮花河濱水公園,佔地總面積達153.4公頃,約等於3.5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 中央公園,創造商務區綠色活力核心。中央公園位於商務區核心區內中心位置,總佔地面積約5.4公頃。
  • 上海市公園綠地「四化」三年(2019-2021年)行動計劃內容是什麼?
    二、目標和原則(一)主要目標按照上海綠化市容「十三五」規劃和《公園綠地「四化」規劃綱要》的總體布局,力爭到2021年,在公園綠地精品工程建設、綠化科技研發與集成、養護作業能力提升、社會開放服務和公眾參與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苗木儲備、技術培訓、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完善。1、增加全市綠化總量。
  • 石景山區將建成北京中心城區首個森林城市
    這是1月7日記者從2021年石景山區「兩會」上了解到的。據了解,2020年石景山區全面落實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新建改造公園綠地27處,新增綠化面積129.6公頃,超額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任務,實現「五年任務三年完成」。同時,完成「留白增綠」綠化15.79公頃、「戰略留白」臨時綠化任務8公頃、城鄉結合部綠化30公頃等三項市級任務;按照環保要求全面完成裸地治理工作。
  • 把生態「淪陷」區高質量建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
    狼山中心片區項目佔地103公頃,東至城山路、南至永紅河、西至長江、北至花園路。以保護提升為目標,狼山南側片區保留現狀成片植被和大樹,營造佛教禪林,新增綠化面積24.8公頃。劍山東側地塊新增綠化面積40.8公頃,保留水面4.47公頃,新增水面7.03公頃,對生態進行修復,打造與劍山山體共同形成具有佛教文化內涵的植物園林。
  • 又將新建126.3畝綠地公園!
    因此,城市綠地越來越珍貴,越來越成為人們品質生活之必需。大家期望城市綠色越來越多,公園綠地隨處可見。目前大東區的公園配套有平原湖公園。 新增126.3畝綠地公園
  • 上海今年增50餘座城市公園 人均公園綠地8.2平方
    據《勞動報》報導,人均公園綠地達到8.2平方米;新增50座以上城市公園。勞動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上海市綠化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繼續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注重生態空間品質,提高市民獲得感和滿意度。  2017年,上海加大綠化造林,新造林6.5萬畝,綠地建設1358.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830.8公頃。
  • 移步異景,蘇州河兩岸將新增17個大綠地!
    綿延42公裡的綠道也將基本建成 蘇州河兩岸新增公園綠地12公頃,相當於17個標準足球場,新增行道樹約700棵。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工程是今年市政府重點工程,兩岸綠道貫通、提升沿線綠地品質也是重點。而蘇州河綠道是上海市3號綠道,中心城段42公裡年內將基本建成。在此期間,沿線改建提升綠地面積約32公頃,新增附屬綠地約0.8公頃,新增行道樹約700棵,平均每公裡新增約17棵。
  • 松林公園「大修」後重開,石景山今年還將開建23處綠地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經歷了一年多生態性修復和景觀提升建設,松林公園日前正式和市民見面。記者5月14日從石景山區獲悉,截至目前,西長安街城市森林公園群中已有松林公園、復興花園等11座城市公園建成開放。今年,石景山區還將開建社區公園、小微綠地等共23項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