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哺乳期乳腺炎,中醫稱為粉刺性乳癰,西醫也稱為漿細胞性乳腺炎、肉芽腫性乳腺炎等,發病率佔乳腺疾病的2%~3%,是一種多發於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膿性疾病,常見於乳頭先天性畸形的患者。本病多見乳暈部、乳房部腫塊,反覆化膿潰破,形成瘻管,經久難愈,臨床上易與急性乳腺炎、乳腺癌混淆,導致誤診誤治,穿刺活檢是明確診斷的主要依據。
多多了解「非哺乳期乳腺炎」,遠離擔心與憂慮
「醫生,我這個病到底要不要緊?快幫我看看吧!」史曉光教授眼前的這位患者小王一臉憔悴,向教授講述了這1個月來的求醫歷程。1個月前,小王的左乳上方突然出現巨大的腫塊,隱隱作痛。次日,小王趕到家附近的醫院就診,做乳房B超、鉬靶、磁共振等檢查,提示左乳腫塊,乳腺癌可能大。小王又陸續趕赴數家醫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同樣被診斷為惡性腫瘤。聽到這樣的結果,小王幾乎崩潰。因為腫塊太大,醫生考慮先進行輔助化療後再做手術,化療前先行穿刺活檢。2天后穿刺結果顯示「炎症性病變」,排除了惡性可能。看到報告的小王如釋重負,然而幾日來輾轉各大醫院就診,以及患病後的巨大精神壓力,已令她疲憊不堪。史曉光教授結合相關檢查,給小王診斷為「非哺乳期乳腺炎」。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藥內服外敷、乳導管探查等治療後,小王的腫塊基本消散,手術傷口也逐漸癒合。現在,她心情輕鬆很多,繼續內服中藥鞏固治療。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情複雜、病程較長、病勢纏綿、易復發,至今尚未得出公認有效的治療方案。非哺乳期乳腺炎一旦發病,治療過程將會很漫長,患者不僅要承受身體的痛苦,還會遭受較大的精神壓力,因此,預防調攝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臨床追溯的病史及觀察到的發病特點,我們認為,要預防非哺乳期乳腺炎,女性朋友應注意以下幾點。
舒暢情志,避免過於疲勞,保持情緒穩定,月經前期尤其注意。
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膏滋厚味之食物,忌過食海鮮發物。
保護乳房,減少乳房部外傷,避免穿緊身上衣及佩戴過緊的胸罩。定期清潔乳頭,避免乳頭損傷。
積極治療乳腺增生等乳房部疾病,減少回乳期乳汁淤積。
不過,即使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也不必過於擔心。本病為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無資料證明其易惡變。因其病程較長,病情常易反覆,故需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複查。如此,還是能很快治癒疾病並預防復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