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之前的寶寶,這兩件事父母一定不要太早,不然會出現反效果

2020-11-27 雷氏普愛

很多新手爸媽,在育兒這件事上會變得小心翼翼,非常害怕自己的寶寶發育比別人慢上一步,否則就會十分焦慮。

我們經常會看到網絡上許多新手爸媽會問:「別人家的寶寶會走路,我們家還不會,怎麼辦?」「寶寶6個月了,要斷奶吃輔食了嗎?怎麼吃?」

這些問題隨處可見,在許多寶爸寶媽的思想裡,寶寶「長大」這件事,那是越早越好。

注意,這兩件事,對於一歲之前的寶寶來講,一定不要太早,不然可能會出現反效果!

一、經常想要給寶寶補充水分

人體的運行離不開水,特別是到了秋冬,寶媽們時刻會害怕寶寶乾燥,想要多給他們喝水,對身體好。

其實給寶寶餵太多水不光是給自己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工作。

在寶寶6個月之前,母乳是他們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而在母乳成分中最多的就是水,其中的水分已經可以滿足寶寶每天需要的水分量,不需要額外再多補充水分。

寶寶在喝完母乳後,又經常喝水,肯定會多尿,寶媽的工作也會更多,我們要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的時機:

1、外出遊玩時

帶寶寶在外時,不方便餵母乳,或者寶寶運動量較大,可以額外帶瓶水,及時補充一些水分。

2、體溫發熱時

在體溫升高時,身體中的水分會不斷流失,同時如果寶寶生病很可能會不想喝母乳,腸胃不好的話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所以為了避免體內缺水,這時可以給他們餵食一點水。

除了這兩點,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沒有必要額外給寶寶補充水分哦!

二、6個月後開始添加太多的輔食

很多寶媽在寶寶6個月之後,就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好給寶寶準備各種輔食,輔食食譜收藏的五花八門,輔食餵的太多,也不給寶寶餵母乳了。

其實,在6個月之後雖然可以添加輔食,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母乳哦,在寶寶一歲之前的食物大部分還是要以母乳為主。

增加輔食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剛開始時一定不要讓輔食成為寶寶食物的全部,一般可以母乳佔6,7分,輔食在3,4分。

在選擇輔食材料時,也要注意選一些常見的,不給寶寶腸胃帶來太大的刺激。

如果寶寶不想吃輔食,或者不喜歡某樣食物,寶媽不要覺得這是挑食,或者缺少營養就逼迫,可能會造成寶寶的牴觸情緒。

每個寶寶的發育都是有跡可循的,什麼時候能走路,什麼時候能說話,是具有個體差異的,晚一點,早一點,只要在正常範圍之內不需要太過擔心哦!

相關焦點

  • 睡前不要讓寶寶幹這兩件事,影響娃身體發育,不少爸媽還在做
    導讀:睡前不要讓寶寶幹這兩件事,影響娃身體發育,不少爸媽還在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睡前不要讓寶寶幹這兩件事,影響娃身體發育,不少爸媽還在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了寶寶健康成長,這幾樣東西不宜戒太早,寶媽要注意
    所以為了寶寶能健康成長,父母平常照顧寶寶時一定要多加注意,比如說寶寶這幾樣東西就不能斷的太早,否則很可能對寶寶不好,現在就讓我們快看一看是哪些東西吧。紙尿褲第一樣不能戒太早的東西就是寶寶的紙尿褲。因為寶寶在一歲半以前,括約肌發育還不成熟,無法控制自己的生理能力,也就是自主排便,所以在此之前,寶媽只管給寶寶穿好紙尿褲就行,不用費心去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更不能給寶寶把屎把尿,不然會對寶寶的身體有很大影響。而且即使等寶寶到了一歲半,也應該給寶寶一段學習的時間,有的寶寶尿床的習慣甚至會持續到八歲左右,所以紙尿褲實在不宜給寶寶戒的太早。
  • 都說「笨鳥先飛」,但有六件事寶寶不能太早做,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9個月就會走路,這麼明明是一件好事兒,可卻遭來其他寶媽的勸阻,剛開始小趙還不理解,可後來才知道,這其中的嚴重性!原來寶寶過早學習走路,身體的重量會給腿部造成負擔,如果寶寶的腿部骨骼還沒有發育好,就非常容易出現我們常說的「O型腿」、「X型腿」,嚴重的話還容易影響寶寶的脊椎。
  • 家中有1到3歲寶寶的父母,一定要讀下李玫瑾的語錄,不然一生遺憾
    2-3歲左右有很多家長就開始教寶寶數字,讀字母。很多父母總是想讓自己孩子比其他孩子聰明,先掌握一些生字。其實以上的父母還算比較不錯的,我們會發現在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是忙著工作,沒有時間帶寶寶,家裡請了寶媽。倘若寶媽有教育寶寶的經歷,學習過,估計稍微好一點,倘若寶媽沒有什麼教育寶寶的經歷和好方法,那麼孩子教給這樣的寶媽,真的會有一定影響的。
  • 不滿六個月的寶寶,這4件事不可做得太早,不然會很影響身體發育
    01不滿6個月的寶寶,這幾件事不能做的太早,否則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發育1、抱姿不對,或者下地過早寶寶出生後,家人自然愛不釋手,總是想要把寶寶抱在懷裡,雖然這會讓自己很累,但是父母卻會樂此不疲。寶寶的發育都會有其自身的規律,但有的父母明顯操之過急,希望寶寶能夠儘早站立,儘快走路,甚至還會超前對寶寶進行訓練,並且引以為豪。但是如果寶寶骨骼還未定型時就過早的下地,那自然很容易影響他們的骨骼發育,甚至導致體型變形,嚴重影響寶寶的日後形象。2、哄晃孩子睡覺寶寶睡覺一直是讓父母覺得非常頭疼的事情,他們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這讓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 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好嗎?不好,這5件事都不能太早接觸!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給寶寶使用的東西,還有寶寶需要學習訓練的事物都是不一樣的。太早給寶寶做一些事情,反而起到反效果,比如太早給寶寶使用枕頭、訓練寶寶如廁、教寶寶畫畫等等。那麼,哪些事情不能太早做,什麼時候教寶寶做這些合適呢?羊臣羚奶爸就跟大家講講。
  • 醫生:這「4件事」做的太早,會耽誤寶寶發育
    醫生:這「4件事」做的太早,會耽誤寶寶發育! 1.儘量不要豎抱寶寶 新生兒的頭大身小,身體比較軟,頭頸部力量比較差,太早豎抱會傷害寶寶的頸椎與腰部,因此要小寶寶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起頭部前儘量不要豎抱
  • 1歲寶寶近視100度!因早教視頻看太早,父母:怪自己太心急
    1歲寶寶近視就100度,只因父母給他看早教視頻,育兒切莫急功近利江蘇淮安有位寶媽,就因為太早地開啟寶寶的學習生涯,導致一歲的寶寶在體檢中被醫生查出已經近視100多度。這消息一出震驚了很多網友,本來以為小學生近視已經是底線了,沒想到只有一歲的寶寶竟然也會近視?據了解這個小寶寶近視的原因是平日裡父母喜歡給他看一些早教視頻,有時一天會看一到兩個小時。
  • 在結婚之前,這五件事一定要商量好,不然婚後是不會幸福的!
    有一些問題,就是因為在結婚以前沒有商量好,結婚以後就會出現很多的爭吵和矛盾。如果這樣的情況在長時間依然得不到解決的話,那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會破裂,更慘的下場會議離婚這樣的悲劇收場。要想擁有一個美滿幸福長久的婚姻,那結婚之前,男女雙方就應該把一些重要問題坦誠公開進行交談,最好雙方要達成一致。避免結婚以後矛盾激化,那就來看看婚前需要溝通的問題吧!
  • 這四件事千萬別讓寶寶接觸太早,晚點對成長有好處,爸媽要知道
    導讀:這四件事千萬別讓寶寶接觸太早,晚點對成長有好處,爸媽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件事千萬別讓寶寶接觸太早,晚點對成長有好處,爸媽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3歲前,這些「壞毛病」別盲目制止,很可能適得其反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在這個過程會有一些「壞毛病」出現,但是古人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存在一些「壞毛病」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且,有些在寶寶3歲之前最好不要管,不然很容易適得其反哦。趕快對照一下,看看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這些表現吧。
  • 父母三種錯誤的舉動,會傷害孩子的「脊柱」,影響孩子身高發育
    成年人的脊柱有一定的弧度,但是小孩子卻不一樣,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脊柱就像是一條直線,並不會有弧度,等寶寶滿一周歲之後,才能夠形成弧度,等孩子到了6-7歲時,脊柱才能夠徹底定型。 在這之前,家長要把孩子的脊柱保護好,因為孩子的脊柱一旦變形的話,會影響身高發育,還可能會引發其他方面的疾病。
  • 寶寶「認生」不是錯,做過這兩件事的父母才是大錯特錯
    在不知不覺中,給你的寶寶貼上了「膽小」、「見不得世面」、「不乖」、「倒退」等負面標籤。要知道,寶寶在6歲之前,是缺乏自我認知的,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幾乎全都來源於他們所信賴和依戀的人。此時外界的一切,在他眼裡就是能看到就是存在,看不見的壓根就沒這回事,就更不會有所謂的「認生」情況了。8個月-1歲大部分孩子認生是從8個月持續到1歲。
  • 寶寶多大可以吃鹽?聽聽兒科醫生的建議,太早太晚都不好
    穀雨老師也拿這個問題專門諮詢過專業的兒科醫生,醫生的建議是:寶寶1歲之後,就可以在他們吃的飯菜裡添加鹽了,1歲前,原則上是不需要添加鹽的,這主要是因為寶寶不滿1歲大的時候,他們吃的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裡面都是還有一定成分的鹽的,並且這些食物裡所含的鹽已經完全夠寶寶的身體發育需求了。也就是說1歲之前家長根本沒必要單獨再給寶寶吃的食物添加鹽。
  • 這幾件事不要過早教會孩子,不然他的心智跟不上,會影響成長
    凡凡的老公看見了,勸告凡凡,孩子還小,不同的年齡都有要做的事,不能這麼強迫孩子呀。凡凡也發現自己對孩子太苛刻了,讓他受了不少苦。現在社會發展的飛快,媽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小就對他嚴格要求,但是孩子的年齡擺在那裡,心智完全跟不上,會影響成長。過早教會這幾件事看似是對孩子負責,其實是害了他,對後天的影響很大的。
  • 為啥寶寶半歲之前不能「喝水」?當娃出現這3種現象,可適當餵水
    ,都會有焦慮的現象,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小寶寶剛出生,或者是在1歲之前,都是需要家長格外關注的。水量超標「寶寶一歲之後就可以不用在喝任何奶粉了」這意味著二寶寶在1歲之前是一直要和母乳或者是奶粉的,首先母乳本身就是含水的,而且母乳本身也是流食,母乳中水的含量更是直接高達80%。
  • 寶寶多大可以喝牛奶?喝太早、喝不對,沒補充好營養反傷害身體
    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督促我們每天喝一杯牛奶,說喝了能長大個子。牛奶豐富的營養價值使其深受父母們的青睞,為此,有些家長從孩子六七個月大就開始給喝了,認為這樣可以「贏在起跑線上」。不過,這件事可沒這麼簡單,牛奶喝得太早、喝得不對,可能還沒補充好營養,反倒傷害了身體。
  • 寶寶囟門閉合太早,對大腦發育有影響,有這三種情況要重視
    那麼,囟門到底能不能碰? 對於寶寶的囟門,許多老人都主張「二不」,即不能摸、不能洗,不然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使其變痴呆。 許多年輕父母聽到老人這麼說,自然也就謹慎了,生怕造成什麼傷害。 的確,囟門很脆弱,也確實和大腦發育有很大關係,平時家長需要多注意,不要讓孩子的頭部磕著碰著,但不能摸和不能洗就有些過於小心了。
  • 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
    導讀: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的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
    導讀: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件事不宜讓孩子學得太早,學的太早弊大於利,家長必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