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通才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赴港上市。從1986年租賃一間教室開辦自考輔導班,到山西規模最大的民辦本科院校,「三牛精神」帶領下的通才教育用了34年時間衝擊山西民辦教育第一股。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通才教育,但山西工商學院的校友應該不少。山西工商學院是通才教育目前經營的唯一民辦教育高校,也是山西第一所民辦高校。其前身是創辦於1986年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班。創始人牛三平是山西洪洞人,在1986年那個高等教育資源不足,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他租下一間教室,從開辦輔導班起步。
1996年,牛三平在研究美國「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通才教育的設想,「通才教育」的公司名稱也由此而來。2004年,山西工商職業學院成立。2011年,山西工商學院獲教育部批准為山西第一所民辦本科學院,並於2015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從34年前的一間教室,到如今佔地700多畝、開設33個本科專業的山西最大的民辦本科院校,山西工商學院在2011年只有8000名學生,如今在校人數達1.7萬人,不到10年時間擴充2倍。按全日制學生收費總數計,通才教育在山西所有民辦高等教育機構中排名第二。
山西通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5月,法定代表人牛三平,兩大股東為牛三平、牛健父子,牛三平持股71%,牛健持股29%。牛三平不僅是通才教育執行董事及控股股東,還身兼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工商學院董事長(院長)、山西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等多個頭銜。
通才教育的上市讓很多網友質疑教育商業化。事實上,大學教育上市並不少見。2015年,《高等教育法》修訂案刪除了設立高等學校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這一項,為民辦高校上市打開大門。早在山西工商學院之前就有多家集團上市,其中,希望教育、民生教育、中國新高教、中教控股四所上市教育公司擴張最快。
做教育到底有多賺錢?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通才教育收入分別為2.67億、2.66億、2.71億。這幾個數字雖然不驚人,但毛利率和淨利率卻達到了驚人的64.0%、59.3%及60.5%,如此高的純利率與已上市的希望教育、民生教育相比高出許多。要知道,民生教育有11所大學、一所高中,希望教育有12所大學,而通才教育目前僅有一所高校。
山西工商學院也被人稱為「三牛」學院,校園裡有一座由拓荒牛、孺子牛、領墒牛組成的三牛雕塑,可以說,通才教育如今的成就得益於「三牛精神」的指引。但同時,也面臨難以擴張招生規模、實現業績規模突破和可持續成長等諸多難題。
根據規定,民辦學校需要在營利與非營利之間作出選擇。山西工商學院若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將面臨財務清算、土地交易費、相關稅費等,且不能再享受非目的稅務優惠。若選擇非營利,或對公司業務、財務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基於規模和政策風險掣肘,通才教育此次赴港上市融資,對於實施外延式收購做大規模尤其重要。
通才教育能否成為山西民辦教育第一股?民辦教育的崛起將對高等教育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