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演藝《楚騷秀·九歌大典》在秭歸震撼首演

2021-01-08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樂克、通訊員黃善君)9月28日晚8點,大型光影演藝《楚騷秀·九歌大典》在秭歸縣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震撼首演。

夜幕之下,屈原祠的山體、建築群、廣場及周圍的景物都成了演藝的大舞臺。「流體雕塑」表演絲絲入扣,在山門、牆面、屋頂上浮動變幻,《九歌》作品中神與人的唯美呈現,水芭蕾與魔幻光影幻化互動,觀眾置身舞臺之中,成為表演的一部分,傳統舞臺邊界消失了,獨特的「場」與「境」呼之欲出。

《楚騷秀》的內容以《九歌》為藍本打造。三峽平湖旅遊公司負責人馬尚朝說,秭歸是屈原的故鄉,打造專屬秭歸的文化IP,離不開對屈原文化的挖掘運用。《九歌》是屈原詩作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詩篇,內容豐富,表意鮮明,因此景區創作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九歌大典》。後期景區還將陸續推出《橘頌》《天問》《思美人》《漁父》等光影秀系列,全方位展示屈原的作品,打造秭歸旅遊獨特的內容IP。

迷濛的夜色裡,在落英繽紛的花樹下撫琴的仙女靈氣十足,比真人的演繹更具魅力。與傳統演藝不同,這場光影演藝摒棄了演職人員的參與,打破了時空和人員限制,演出更靈活、更新穎。「放眼未來,旅遊演藝既往那種大容量、大製作、重投入、重運營模式將難以為繼,小內容、高頻次、場境化、輕運營的旅遊演藝3.0時代正在到來,《九歌大典》正是『3.0版』的首部力作。」馬尚朝自信地說。

來自湖南的遊客張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師,也是屈原文化愛好者。看完整場光影秀,張先生大呼過癮:「我仿佛看到楚人祭祀天神的虔誠和熱鬧場面,感受到楚國將士抗秦衛國、視死如歸的豪邁,聽到少司命的相思離別吟唱,這種形式一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知屈原,學屈原,傳屈原。

今年是屈原祠建祠1200年,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屈原作品「天問」之年。秭歸抓住機遇推動旅遊在更高水平上恢復與振興,「楚騷秀」解鎖了旅遊夜經濟的新玩法,成為秭歸文化旅遊發展新的嘗試。

今年5月以來,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依託三峽大壩夜景,按照最美三峽之夜的思路,加速夜產品開發提升,深受遊客青睞。隨著《九歌大典》的推出,吹江風、賞江景、看大秀、享夜宴,將成為夜遊景區的顯著特色。

相關焦點

  • 《楚騷秀·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屈原祠首演
    大型光影表演《楚騷秀?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縣屈原祠首演。 向紅梅 攝屈原祠古建築群在夜色中被點亮。 向紅梅 攝《楚騷秀?九歌大典》通過追雷射、彩燈、音樂、歌唱的融合,演繹屈原九歌故事。 向紅梅 攝《九歌》作品中神與人的故事唯美呈現,光與影幻化互動。 向紅梅 攝《楚騷秀》以屈原祠古建築群及其周邊環境為巨幕。 周星亮 攝大型光影表演《楚騷秀?九歌大典》。 周星亮 攝大型光影表演《楚騷秀·九歌大典》9月28日晚在湖北秭歸縣屈原祠首演。該表演以屈原詩篇《九歌》為藍本打造,把詩歌中神與人的故事,以唯美形態呈現。
  • 屈原故裡打造《九歌大典》
    以古建築群做巨幕,打造一場光影大秀,讓古建築群「活起來」,讓觀眾置身舞臺之中,穿越千古與歷史對話……4日,記者從屈原故裡旅遊區獲悉,為慶祝屈原祠建祠1200年,同時也為三峽遊客獻上一份夜遊觀光的盛宴,屈原故裡旅遊區正著力打造的大型光影演藝節目《楚騷秀》第一部《九歌大典》,將於9月28
  • 中科水景將在屈原祠,用光影科技綻放《楚辭》之美
    今年是湖北宜昌秭歸縣屈原祠建祠1200年,作為屈原祠夜遊演藝秀項目的創作設計及承建方。中科水景夜遊研究中心將藉助屈原祠古建築表面,打造一場盛況空前的光影大秀《九歌大典》,慶祝屈原祠建祠1200年,同時也為三峽遊客獻上一份夜遊觀光的盛宴。
  • 大型山體光影實景演藝秀《秘境龍潭》首演
    11月29日晚,大型山體光影實景演藝秀《秘境龍潭》在萬源市龍潭河景區成功首演。市委書記包惠,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胥健,市政協主席康蓮英等與社會各界人士代表一起觀看演出。整場演出舞臺布局獨具匠心,舞蹈編排優美大氣,並藉助高科技光影技術,將民俗文化與自然山體深度融合,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韓淑予 馬發海) 【來源:達州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屈原祠燈光映九歌
    文學作品丨屈原祠燈光映九歌一場震撼歷史的抗疫戰鬥,湖北人民書寫了精彩華章,也讓我對湖北有了更深的認知和崇敬。欣賞完三峽大壩的雄偉壯麗,我們走向了屈原故裡——秭歸。抵達這座有著千年歷史卻容貌嶄新的小城,已是黃昏時分。車子行駛在蜿蜒的道路上,穿過一座座樓群來到了屈原祠廣場。夕陽的餘暉把廣場和周邊景物塗抹上一層金色,顯得格外絢麗。屈原祠歷經千餘年,幾次遷徙重建,飽經歲月風霜越發光輝,足見屈原精神流芳百世和故裡人們對屈原的懷念之情。因三峽水利工程興建,1998年屈原祠再次遷到這裡。
  • 大型實景演出《康熙大典》八周年慶典 全新舞美震撼問世
    大型實景演出《康熙大典》八周年慶典 全新舞美震撼問世 2018-06-19 14:18: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交響史詩《九歌》首演 以屈原11首詩文為唱詞
    旅美作曲家周龍10月18日攜交響史詩《九歌》在京舉辦首演發布會。據介紹,《九歌》是周龍根據詩人屈原同名詩歌創作的,首度以屈原的全部十一首詩文為唱詞創作,通過獨唱、重唱、領唱與大型管弦樂隊為載體對這部中華文明經典進行完整詮釋。
  • 「一張門票 一段歷史」2019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綻放耀眼光芒
    大眾網泰安·海報新聞3月21日訊(記者 李繼澤) 2019年3月20日傍晚,泰山天燭峰景區迎來了「泰山封禪大典首演」的耀眼光芒。「一張門票、一段歷史」。《中華泰山·封禪大典》自2009年開演以來,場場爆滿、影響力日益擴大,在巍巍泰山的見證下已歷經十周年曆程。2018年春節,泰安首次作為央視春晚分會場亮相,封禪大典天地劇場用震撼的舞臺表演讓全世界觀眾近距離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更為節後的泰安帶來火爆人氣。泰山封禪主辦方每年都會在原有節目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版,力爭為觀眾打造一場永遠保持與時代同步、充滿魅力的視聽盛宴。
  • 雲門舞集40周年 林懷民希望封箱《九歌》
    雲門舞集《九歌》    今年2月28日至3月2日,雲門舞集將第三次應邀來到國家大劇院,上演藝術總監林懷民的經典之作、象徵雲門「浴火重生」的《>九歌》。然而就在清理火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九歌》道具箱炸開,但箱子裡的全部面具都倖存了下來。在火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林懷民曾手持「雲中君」的面具許下心願,要讓面具上的飄帶再度在舞臺上飄揚。  2012年,雲門舞集重新製作布景道具,將《九歌》再度搬上舞臺,巡迴港澳、臺灣演出。9月18日,《九歌》更是作為雲門舞集第2000場的紀念演出在臺北上演。
  • 臺灣雲門舞集2月再登大劇院 上演經典《九歌》
    2月28日至3月2日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演藝術總監林懷民的經典之作、象徵雲門「浴火重生」的《九歌》。屈原的《九歌》相傳是根據楚國民間祭神樂歌改編而成。但林懷民強調舞蹈《九歌》不是對屈原的文字解讀,而是以屈原的詩篇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的祭典。在如神龕式的舞臺上,舞者將以豐富的肢體語言,透過《東君》、《司命》、《湘夫人》、《雲中君》、《山鬼》、《國殤》等章節,描繪出情慾、孤獨、操控、抗爭、死亡與復活。
  • 雲門舞集《九歌》_騰訊大浙網_騰訊網
    關於《九歌》然則,神只從未降臨。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舞劇以屈原的詩篇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祭儀。一九九三年八月十日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不少學者認為屈原的《九歌》是美化楚地歌舞祭典的詩歌。
  • 「泉城夜宴·明湖秀」2020首演震撼啟幕!
    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復甦泉城夜經濟,豐富泉城市民的夜間生活,打造時尚化的泉城之夜,「泉城夜宴·明湖秀」2020年首演於5月19日中國旅遊日當天華麗開啟。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遊客早早就來到了園區等候。市民郭阿姨說,她和家人從午飯後來大明湖了,一直待到晚上「明湖秀」開演。「這是我第一次來看『明湖秀』,這也是咱們濟南的一大特色景觀,所以我非常期待。」
  • 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新華社上海7月21日電題:讓老戲院煥發新活力 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新華社記者許曉青、任垚媞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南京路—人民廣場」商圈,正在激活一批歷史悠久的老戲院。去年末,上海出臺《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50條具體措施,其中首次明確提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今年4月,上海進一步啟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提出「培育集聚更多優秀演藝市場主體」「實施好『上海首演』計劃,力爭實現年均演出4萬場次的目標。」
  • 旅遊演藝新黑馬!金馬克《回道張掖》火爆首演折射行業進化密碼
    現場座無虛席、歡聲雷動,全體觀眾被匪夷所思的創新場景、前所未見的演出方式和極具衝擊力的視效表現力所震撼,久久不能平息。新旅界(LvJieMedia)受邀出席啟幕儀式,感受這部大型歷史情景劇、國內首部室內實景「沙秀」的獨特魅力。
  • 《康熙大典》開啟第九個演出季
    4月28日,承德大型皇家文化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開啟第九個演出季。圖為演出現場。記者陳寶雲攝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寶雲 通訊員白子軍)4月28日,承德大型皇家文化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第九演出季震撼復演。作為展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該劇於2011年正式公演,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以其演出時間長、涉及內容廣、群眾關注度高的特點,為承德旅遊贏得了很高人氣。
  • 貴州習水土城古鎮旅遊演藝產品:沉浸式演藝秀《土城往事》片段
    多媒體沉浸式演藝秀《土城往事》於2018年6月16日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文化創意園土城演藝中心首演!從此在此地常態化演出,為國內外遊客近距離直觀地了解土城歷史、感受土城文化打開了一個窗口。劇場所有座椅也配備智能控制系統,隨劇情變化而產生如墜落、震動等互動反應,為觀眾呈現出一場新穎刺激的多媒體沉浸式演藝秀。對於土城來說 ,這裡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鮮明的紅色基因,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也經受著現實的考驗。
  • 宜昌秭歸屈原故裡:三峽文化遺蹟的聚寶盆
    宜昌秭歸,位於長江三峽之西陵峽畔,歷史上有歸鄉、歸州之稱,其中以歸州沿用時間最久。它是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家鄉,歸州改為秭歸也與其有關,《水經注》記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三峽工程後,這裡又興起告別三峽旅遊熱,位於西陵峽畔的秭歸也因旅遊再次揚名海內外,盛久不衰。
  • 實景旅遊演藝《如夢磧口》將首演 360度黃河實景秀
    9月25日晚,實景旅遊演藝《如夢磧口》在磧口麒麟山莊演出場地完成聯排,將於9月28日首演。這臺實景秀約一小時,高科技舞臺技術與歌舞藝術結合,觀眾在露天360度旋轉觀演臺上,聆聽星空下的黃河奔流,追憶晉商的傳奇故事,品味磧口的特色民俗,夢回「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美好。
  • 三峽大壩秭歸換乘中心「重啟」運營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珍)8月25日,隔江相望的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景區再次「牽手」,因疫情暫停的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啟動運營,遊客可以在屈原故裡景區購票,一站式遊覽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兩個5A級景區。當天上午9點,第一趟前往三峽大壩的旅遊專線車從秭歸換乘中心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