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史詩《九歌》首演 以屈原11首詩文為唱詞

2020-12-13 搜狐網

  旅美作曲家周龍10月18日攜交響史詩《九歌》在京舉辦首演發布會。據介紹,《九歌》是周龍根據詩人屈原同名詩歌創作的,首度以屈原的全部十一首詩文為唱詞創作,通過獨唱、重唱、領唱與大型管弦樂隊為載體對這部中華文明經典進行完整詮釋。

  周龍介紹,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屈原的同名詩作,包含《東皇太一》《雲中君》《國殤》等著名詩篇。他回憶第一次閱讀《九歌》是在整整40年前,即使到今天他都不敢說對詩人有了百分之百的理解,「這部作品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有人已經選用了某些詩詞來譜曲,也有人在這詩詞的啟發下創作了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例如管弦樂組曲、音樂劇場或舞蹈作品,但從來沒有人以全版原詩譜曲」。

  10月19日,《九歌》將登陸中山公園音樂堂的舞臺,由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廣州交響樂團,並聯袂多位國內頂級歌唱家共同演繹。

yule.sohu.com true 京華時報 http://yule.sohu.com/20131021/n388562315.shtml report 1682 旅美作曲家周龍10月18日攜交響史詩《九歌》在京舉辦首演發布會。據介紹,《九歌》是周龍根據詩人屈原同名詩歌創作的,首度以屈原的全部十一首詩文為唱詞創作,通過獨唱

");}

相關焦點

  • 神評:屈原最著名作品九歌都有哪些?
    11 《禮魂》《九歌·禮魂》是戰國時期屈原所作的楚辭屈原記錄了這個莊重的祭祀儀式。另一說禮魂為對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屬於九歌之列。10 《國殤》《九歌·國殤》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輓詩。
  • 《楚騷秀·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屈原祠首演
    九歌大典》,在湖北秭歸縣屈原祠首演。 向紅梅 攝屈原祠古建築群在夜色中被點亮。 向紅梅 攝《楚騷秀?九歌大典》通過追雷射、彩燈、音樂、歌唱的融合,演繹屈原九歌故事。 向紅梅 攝「流體雕塑」表演絲絲入扣,在山門、牆面、屋頂上浮動變幻。 向紅梅 攝《九歌》作品中神與人的故事唯美呈現,光與影幻化互動。
  • 光影演藝《楚騷秀·九歌大典》在秭歸震撼首演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樂克、通訊員黃善君)9月28日晚8點,大型光影演藝《楚騷秀·九歌大典》在秭歸縣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震撼首演。夜幕之下,屈原祠的山體、建築群、廣場及周圍的景物都成了演藝的大舞臺。《楚騷秀》的內容以《九歌》為藍本打造。三峽平湖旅遊公司負責人馬尚朝說,秭歸是屈原的故鄉,打造專屬秭歸的文化IP,離不開對屈原文化的挖掘運用。
  •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抒情詩
    一《九歌》(一)《九歌》概說《九歌》是屈原在楚國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改寫而成的一組體制獨特的抒情詩。經屈原再創作而成的《九歌》,仍然保留了歌、舞、樂三者結合的特點。《九歌》之名《九歌》原為古曲之名。在神話傳說中,它是由夏後啟從天上偷來人間的。由此可見,《九歌》之名來源甚古。屈原《九歌》之題乃襲用古曲之名。「九」非實指,乃表多數,所謂《九歌》即指由多篇樂章組成的歌。故屈原《九歌》並非九篇,而是十一篇。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端午說屈原,《九歌》裡出現了哪些神靈?有什麼樣的規律
    端午臨近,我們集中說說屈原作品裡的神靈。《九歌》作為屈原比較重要的作品,通過對天神的描寫刻畫,為我們保留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不過屈原《九歌》已經是「文人」再加工作品,它的體例本身是楚國一組祭神的樂歌。屈原在此基礎上加以抒寫,展現出不一樣的神靈世界。由於《九歌》被認為是第一次放逐時所寫,作品中自然也蘊含了家國憂思。今天我們主要說兩個問題,一是《九歌》為何是11篇;二是從《九歌》裡的神靈體系規律,判斷目前排列的11篇順序是否錯亂。
  • 屈原故裡打造《九歌大典》
    以古建築群做巨幕,打造一場光影大秀,讓古建築群「活起來」,讓觀眾置身舞臺之中,穿越千古與歷史對話……4日,記者從屈原故裡旅遊區獲悉,為慶祝屈原祠建祠1200年,同時也為三峽遊客獻上一份夜遊觀光的盛宴,屈原故裡旅遊區正著力打造的大型光影演藝節目《楚騷秀》第一部《九歌大典》,將於9月28
  • 《九歌》的誕生:悲憤中的屈原與原始祭歌的一場完美邂逅!
    從很多文化典籍甚至楚辭本身我們可以知道,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著一種更為古老的「九歌」,即「原始九歌」。它原為上古虞夏之際,在沅湘民間流行的一種原始祭歌,主要用於祭神時演唱和表演,具有非常濃烈的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比中原的主流文化更富有原始意義。如此可知,「原始九歌」年代久遠,神話色彩濃厚,不僅與中原文化,甚至與楚國的巫祭文化都相差巨大。
  • 雲門舞集《九歌》_騰訊大浙網_騰訊網
    關於《九歌》然則,神只從未降臨。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歌頌愛情,悼念國殤,是萬民的禱告。舞劇以屈原的詩篇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祭儀。一九九三年八月十日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不少學者認為屈原的《九歌》是美化楚地歌舞祭典的詩歌。
  • 古代音樂之國風楚聲和屈原的九歌
    管仲怕魯國有變再殺害他,希望趕快到達齊國,便對拉車的役人們說:「我為汝歌,汝為我和」。就是說,我為你們領唱,你們為我應和(幫腔)。由於管仲所唱的歌很能鼓舞人的精神役人們聽完後不知疲勞,走得很快,所以很快到達齊國。這就是有歌有和的演唱形式。「國風」的曲式,一般比較簡單,有的在曲尾加上一段稱為「亂」的音樂。
  • 屈原《九歌》裡的「東君」是什麼神?或許這個才是東王公
    屈原《九歌》作品中,是集中祭神的組歌。關於東皇太一是什麼神靈,由於這一稱呼的目前僅見於《九歌》裡,爭論很多。但通過神位是「東皇」,名稱為「太一」,結合古代神仙信仰來自於對自然的崇拜,以及對可能是某位神仙的分析,得出來這個「東皇太一」可能就是「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 雲門舞集40周年 林懷民希望封箱《九歌》
    >九歌》。2013年是雲門舞集建團40周年的慶典之年,《九歌》將以國家大劇院作為起點,開啟大陸5個城市的巡迴演出。而在1993年首演時,《九歌》也恰好是雲門建團二十周年的紀念作品。儘管20年過去了,演員更替了兩三批,但當年參加《九歌》首演的部分演員如今仍舊活躍在舞臺上,這次他們也將出現在大劇院的舞臺上。今年,雲門舞集還將為40周年團慶排演一部名為《稻禾》的舞蹈作品,讓人們看到四季更迭。
  • 元代張渥繪《九歌圖》盡顯屈原詩篇《九歌》中的精、美和藝術魅力
    屈原:屈原的《九歌》被人譽為最精、最美、最富有魅力的詩篇。也是先秦的文學代表之一,也代表了屈原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屈原像《九歌》是在屈原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間,雖如此卻仍然忠君愛國,憂國憂民自然使其內心愁苦,但是卻又做《九歌》「蕩志而愉樂」,「聊以舒吾憂心」,「寓情草木,託意男女」,「吟詠情性,
  • 屈原所作《九歌》中,少司命是司掌什麼的女神?
    屈原所作《九歌》中,少司命是司掌什麼的女神?屈原想必大家對其都不陌生吧,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一首離騷流傳百世。著名的端午節就是因為他,對於這麼一位偉人所著九歌,大家了解多少。答對的玩家可以獲得5積分。不知道的玩家不要急,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正確答案。
  • 這首古風歌的作詞者竟然是屈原?
    前段時間,《琵琶行》在抖音大火,不少高考學子表示,早點聽這首歌就不至於背書背得那麼辛苦了,然而,小編在這裡想給各位讀者寶寶們安利另一首歌,它取材於屈原的《九歌》它就是由Winky詩演唱的《山鬼》屈原是中國最早的
  • 回顧《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首演的金色陣容
    2007年6月16日晚的北京保利劇院,《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的首演正在進行,餘隆、譚晶、鄧建棟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餘隆指揮著他的中國愛樂樂團,譚晶是主唱,鄧建棟是二胡獨奏,組曲的創作者、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則坐在臺下,這位曾為多部享譽國際的中國電影大片配樂的大師級人物依然氣定神閒。那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觀眾報以長達五分鐘的掌聲。
  • 屈原《楚辭.九歌.山鬼》鋼筆字練習筆友鋼筆書法習作欣賞
    上一期的題目是屈原的《楚辭.九歌》裡的一篇《山鬼》,恰逢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節日。《楚辭》九歌《文選》卷第三十三 山鬼作者:屈原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 臺灣雲門舞集2月再登大劇院 上演經典《九歌》
    2月28日至3月2日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演藝術總監林懷民的經典之作、象徵雲門「浴火重生」的《九歌》。在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林懷民為媒體解讀了這部對於「雲門」而言有著特殊意義的舞作。  林懷民對祭典一直有極大的興趣,就連舞團名字中的「雲門」二字,也源自黃帝時代的祭祀舞蹈。屈原的《九歌》相傳是根據楚國民間祭神樂歌改編而成。但林懷民強調舞蹈《九歌》不是對屈原的文字解讀,而是以屈原的詩篇作為想像力的跳板,呈現一場劇場的祭典。
  • 屈原真的是自盡而死的嗎,從詩裡探尋屈原之死的真相
    在中國端午佳節的來歷相信沒有人不清楚,這個美好的端午佳節裡,大家都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屈原。相傳屈原因為屢屢進言,不得重用,終日鬱鬱寡歡,借酒消愁。家國不保後更是心如刀割,最後自盡於江中。百姓們為了保護他、紀念他。便有了現在的端午佳節與習俗。人生不如願之事十之八九,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數,悲壯的死亡比痛苦地活著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