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抹黑」原來有專門套路 這背後的水太深了……

2020-12-25 中國網新聞中心

點擊觀看:《起底外媒:「新冠」報導的偽善與雙標》

近兩個月來,武漢頻頻登上外媒頭條。針對這些外媒報導,我們深入調查,發現了一個現象:西方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報導大多數是負面的,即使很多本應是中立的報導,一經西方媒體之手就變成了「負面消息」。

為什麼外媒涉華報導總是「負面」的?我們用一部紀錄片揭露其中的「套路」。

01 病毒名稱之爭的背後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項目主任鄧瑞克(Rick Dunham)教授在紀錄片中指出:

西方媒體對新冠疫情的報導集中在社交媒體的一些爭論,而不是問題的本身。A lot of the western media coverage focused on social media controversies rather than the core issue itself.

新冠肺炎的名字,本來不應該成為媒體報導的主角,但是在這次疫情報導中卻非常「搶戲」。除了丹麥媒體侮辱中國國旗、福克斯新聞主播要求中國道歉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報導外,一些以專業著稱的新聞媒體,也加入到汙名化的「大軍」之中。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評論,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遭到全球華人的譴責。

CNN的主播多次在節目中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武漢病毒」。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的北京站站長Eunice Yoon,從1月21日至2月8日發布了25條之多帶有#Wuhanvirus標籤的推文,而美國政客更是不遺餘力地「協同」利用病毒汙名化中國。

美國新聞評論員Samantha Bee主持TBS新聞節目

美國新聞評論員Samantha Bee一針見血地指出:

將新型冠狀病毒與中國和中國人民聯繫在一起,不僅僅是利用種族主義進行「狗哨政治」, 更是一場匯聚種族歧視聲音的交響樂演出。

Tying coronavirus to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isn't just a racist dog whistle. It's a whole racist orchestra...

鄧瑞克教授在紀錄片中點出了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客如此抹黑的真實動機:將國內矛盾轉移為國際矛盾,甩鍋給中國,這樣就不用為美國政府抗疫不力而負責,進一步獲得選民的支持。

「很多保守黨議員在用『中國病毒』這個詞,這就意味著,唐納·川普不用為此負責。」

Many conservative lawmakers have been using that term - call it Chinese flu, because that means that Donald Trump wi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美籍義大利作家馬意駿(Mario Cavolo)

美籍義大利作家馬意駿(Mario Cavolo)不久前因《各位,這兒有點不對勁》("'Something’s Not Right Here Folks' | A Look at USA 2009 H1N1 Virus Compared to China 2020 Corona Virus")一文走紅網絡,他認為,這是一種故意反對中國的、目標明確的、有組織的、冷戰式的行動,它是西方版本、美國版本的政治宣傳(propaganda)。

There's a very specific and intentional and coordinated Cold War anti-China coordinated campaign. It's the western version, the United States version of propaganda.

熟悉英文語境中propaganda一詞的小夥伴都知道,propaganda不能簡單翻譯成「宣傳」,更多的是指一種帶有政治意味的、洗腦式的教唆。

02 顛倒黑白的「新聞專業主義」

新聞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是西方新聞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即秉持專業、客觀的報導原則,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隨著紀錄片調查的深入,我們發現許多西方媒體操縱新聞報導手法嫻熟,對於客觀、平衡卻視而不見。

其中一種套路就是,掩埋重點。

「根本沒有壞消息,在文章不起眼的地方,他們會告訴你事實。但在大標題中,他們會先指控,這種指控是不實的,但他們依然會那樣起標題,為的是吸引更多讀者。他們使用這種操縱手段時,標題可能是正面的嗎,當然不會,始終是負面的。」Mario在紀錄片中評論道。

There's no bad news at all. And deep down in the article, they reveal the truth. But in the headline, they start off with an accusation. The accusation is false, but they use the headline because they want more readers. And is the headline ever positive, when they utilize these kind of manipulative techniques? Of course not, it's always negative.

以英國《衛報》的一篇報導為例。

《衛報》報導標題截圖

標題"十分肯定"地指出:中國政府的文件表明第一個新冠肺炎病人2019年11月份就出現了。

《衛報》報導正文截圖

然而,在正文中就開始「甩鍋」,標題中看似「確鑿」的定論,其實來自於一份其他媒體報導中引用的,所謂「未曾公開」的政府文件。

而在後文中更是瘋狂暗示,這份文件《衛報》「無法驗證其真實性」,這樣一來就把責任推卸給了其他媒體。

03 政治化一切問題

再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紐約時報》作為國際馳名「雙標」是如何報導封城的。

紀錄片截圖

《紐約時報》相隔兩周的兩個標題:

第一個批評了中國的封城策略對湖北省的影響:《中國也許會戰勝疫情,但損失慘重》("China May Be Beating the Coronavirus, at a Painful Cost");

第二個涉及義大利採取的中國式封鎖,則讚頌義大利的做法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義大利,這個大流行病的新震中,為全世界提供了經驗》(Italy, Pandemic's New Epicenter, Has Lessons for the World)。

Look at these two headline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just two weeks apart. The first criticizesthe impact of China’s lockdown strategy in Hubei province. The second headline, this time dealing with the Chinese-style lockdown in Italy, says that its approach could be a model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雙標」的背後,不僅僅是意識形態「有色眼鏡」看問題的表層驅動,更重要的是,服務於西方政治利益的媒體「專業化」的表現。

但是,讓人難過的是,這種「雙標」將是否封城這個科學問題「政治化」,這背後可能需要付出上千民眾的生命作為代價。

儘管世衛組織多次肯定中國抗擊疫情的做法,但是帶著「政治化」目的進行報導的西方媒體,並不相信WHO專家的科學判斷,並質疑是否是中國要求獲得世衛組織表揚。

如此一來,寶貴的中國抗疫經驗被政治目的所裹挾,中國人民用巨大經濟代價和百姓自律換來的世界「窗口期」很可能就這樣被浪費了。

04 疫情之下 何去何從

疫情之下的媒體危機,新聞報導成為了政治的工具和洩憤的渠道。

在中國人民全力抗擊疫情時,《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衛報》這些國際上知名的新聞機構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人道主義精神,卻舉起了長槍短炮,用雙重標準來抨擊中國的作為。

這些媒體機構對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抗疫經驗的科學判斷視而不見,反而大肆煽動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以聳人聽聞的標題和顛倒是非的論斷博人眼球,達到政治目的。

在中國抗擊疫情期間,西方媒體對中國進行了有組織的汙名化,構建起一套西方的政治宣傳話語模式。這套別有用心的政治宣傳,很可能比新冠肺炎更加兇險。西方世界的「傲慢與偏見」,不僅僅浪費了中國為世界爭取的「窗口期」,更是將全球民眾的生命健康置於險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當查爾斯·狄更斯在19世紀寫下《雙城記》的開篇時,他也許不曾預見百年後的世界會出現怎樣的危機和分裂。當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時,玩弄互相指責的把戲只能讓更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高效應對、同舟共濟才是治癒大流行病的「特效藥」。

編導 孟哲 徐潘依如

記者 孟哲 徐潘依如 趙煥新 韓寶儀

攝影 白帆 張鵬 孟哲 王曉瑩

剪輯 林宸西 黃士承

撰稿 徐潘依如 Owen Fishwick 孟哲

視頻腳本編輯 Owen Fishwick

製片 於熠鐳 雷小峋 紀濤 高天沛 吳勇 張彤彤

特別鳴謝 張少偉 唐曉敏

製片人 南瓜

統籌 張若瓊 何娜

監製 柯榮誼

出品人 王浩

相關焦點

  • 外媒「抹黑」原來都有專門套路,背後水太深……
    在中國抗擊疫情期間,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進行了有組織的汙名化,構建起一套西方的政治宣傳話語模式。中國日報推出調查紀錄片,起底西方媒體的偽善和雙標。鄧瑞克教授在紀錄片中點出了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客如此抹黑的真實動機——將國內的矛盾轉移為國際矛盾,甩鍋給中國,這樣就不用為美國國內抗疫不力而負責,進一步獲得選民的支持。「很多保守黨議員,在用「中國病毒」這個詞,這就意味著,唐納·川普不用為此負責。
  • 為讓孩子愛上閱讀,老人帶娃"看書",背後卻另有玄機,套路太深
    為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爺爺奶奶人手一本書,背後另有玄機套路太深不少家長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也由此想出了各種&34;。有位萌娃的爺爺奶奶,為了讓那孫子愛上閱讀,培養閱讀習慣。爺爺奶奶開始以身作則,一有時間,兩位老人就坐在沙發上捧讀各類書籍。
  • 視頻|起底外媒:「新冠」報導的偽善與雙標
    01病毒名稱之爭的背後清華大學國際傳播項目主任鄧瑞克(Rick Dunham)教授在紀錄片中指出:西方媒體對新冠疫情的報導集中在社交媒體的一些爭論,而不是問題的本身。鄧瑞克教授在紀錄片中點出了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客如此抹黑的真實動機——將國內的矛盾轉移為國際矛盾,甩鍋給中國,這樣就不用為美國國內抗疫不力而負責,進一步獲得選民的支持。「很多保守黨議員,在用「中國病毒」這個詞,這就意味著,唐納·川普不用為此負責。」
  • 代購水太深,小心成為被割的韭菜!
    2020年,疫情讓「無良代購」頻翻車,人們終於看到了一個迅猛發展行業背後的亂象。 01、為什麼在貨源緊張的疫情期間,總有代購能搞到貨?
  • 母嬰店「水」太深,這5個把很多寶媽都坑過,知道套路能少被騙
    雖然自己不太懂,但在店員多次強調下,有種被洗腦的感覺,不自覺就跟風買了一堆產品。花了好多錢後才聽兒科醫生說這其實都是商家售賣產品的套路!說實話,母嬰店的「水」太深,今天幫媽就給大家盤點母嬰店最常見的5大套路,坑過很多寶媽,知道拆招放她能少被騙,避免踩坑。避坑指南在此,大家快來學習。
  • 老鼠:這套路實在是太深了!
    這套路實在是太深了!有一個人生肖是鼠,所以對老鼠很是鍾愛。家裡不養貓狗,而且禁止僕人驅趕或毆打老鼠,哪怕是老鼠在廚房、倉庫裡吃東西也不驅趕。老鼠知道這個人鍾愛老鼠,便相互相告,於是方圓幾裡的老鼠都來了。老鼠吃東西的聲音很大,可這個人就是不驅趕,也不覺得厭煩。老鼠在這裡的過得很是滋潤,可好景不長。
  • 重慶人別再用手機打麻將了 套路太深
    手機麻將看似很簡單,但是裡面暗含的套路卻很深,用戶一不小心也許就深陷「網絡騙局」當中。1、「套路一」:要什麼牌給什麼牌除了要啥牌有啥牌,還可以透視對方下一張牌是什麼,準確率達到90%!!!最可怕的是,有人專門開群招賭,群成員自行組局玩遊戲。開群-組局-打牌-賭錢,通過發紅包償付賭資,不少人跌進這種圈套,最後傾家蕩產。
  • 吃貨:套路太深
    火鍋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就餐形式,很多人都有吃過,也很受歡迎。不過現在因為火鍋店也很多,而且各種各樣的餐飲場所都推出了火鍋,所以競爭也是很大的,想要脫穎而出也並不容易。不過隨著火鍋的發展,還是出現了很多把火鍋經營得風生水起的餐飲企業,比如現在最著名的海底撈火鍋就是如此,雖然火鍋味道談不上很好,但是服務確實不錯,所以受到消費者認可。
  • 安裝窗簾水太深,這5個大坑讓我多花上千元,看完後別再被套路!
    導讀:安裝窗簾水太深,這5個大坑讓我多花上千元,看完後別再被套路!買了新房後雖然會讓人覺得很幸福,但隨之而來的裝修問題還是會讓我們感到頭疼的,畢竟裝修需要我們付出金錢、精力和時間,特別是和各種材料商「鬥智鬥勇」的時候,會讓我們感到十分頭疼,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坑,而且裝修的水很深,一旦被坑,那麼就不是一點小錢的問題了。
  • 這套路太深了……
    這套路太深了……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不少微信用戶收到過這樣的加好友申請:對方原本就是你微信裡的聯絡人,可這位「好友」突然要求你重加,一模一樣的頭像和暱稱,你以為這位「好友」是被自己誤刪的,就隨手通過對方申請。
  • 刺客伍六七:撩妹套路太深?阿七的這幾個舉動,她不想心動都難!
    刺客伍六七:撩妹套路太深?阿七的這幾個舉動,她不想心動都難!我是刺客伍六七,刺客排行榜一萬七千三百六十九位,最擅長剪空氣劉海,一直以優質的服務和親民的價格,深受村民的喜愛,目前的情感狀況是:單身。不如一起去喝杯東西,交流一下刺客心得唄。
  • 火車站附近旅館低價背後暗藏玄機:有「套路」專門針對年輕小夥
    不過除了環境問題,有部分旅館有「貓膩」。火車站附近旅館低價背後暗藏玄機:有「套路」專門針對年輕小夥。據調查,很多年輕小夥在一下火車時會被團團圍住,被一個接一個的詢問要不要住宿,並且招攬旅客的阿姨還會表示價格很便宜,一晚只要30元,環境很好。很多小夥子聽見價格如此便宜就會心動,加上阿姨熱情拉攏,半推半就也就跟著去了。
  • 年底想買便宜的「平行進口車」,朋友都說「水太深」,我該怎麼辦
    #車管所#到年底了,又是買車的旺季,很多朋友會考慮選擇「平行進口車」,因為價格便宜種類還多,不過也有朋友都說,「平行進口車」的水太深了,讓我最好別買,那麼「平行進口車」是什麼?值得購買嗎?不過低配置的車賣出高配置的價格,這也是常常會發生的事情,在這裡貪小便宜往往會自食惡果,比如你想買一臺路虎,還是以為是一輛行政版,等籤完合同都不知道,原來是一輛路虎運動,這樣的「水」實在太深了。如果說一輛奧迪Q5L,銷售商買回來的時候,就是一個低配版的,但是經過後期花幾千加裝一些配件,在賣的時候說是高配版加幾萬塊錢的往外賣,而且一點也看不出來。
  • 打卡杜海濤的自助餐廳,65元一位不算貴,顧客:這套路太深了!
    打卡杜海濤的自助餐廳,65元一位不算貴,顧客:這套路太深了!說起杜海濤,大家都會想起那個在湖南臺蹦蹦跳跳的胖胖的主持人,前一陣子他開了一家自助餐廳,只要65元一位,有牛排有海鮮,很多人一聽,這划算啊,但沒想到去吃了才知道這是另有玄機。
  • 第五人格:冒險家的「爆米花」套路太深了,嚇得小夥伴手直哆嗦!
    第五人格:冒險家的「爆米花」套路太深了,嚇得小夥伴手直哆嗦!第五人格:這就是人皇的套路,就連「爆米花」都能被冒險家利用!由網易遊戲推出的非對稱性對抗競技手遊《第五人格》正在火爆公測之中,玩家們在遊戲中可以隨意選擇求生者或者監管者,還可以跟自己的小夥伴一起進行遊戲!
  • 套路太深!揭央視兒童安全用藥公益廣告內幕
    但昨天,當我們的編輯做每周工作回顧時,我們重新檢視央視的這個宣傳片,才發現我們都上當啦,央視的套路玩得太深!違法的「二維碼」在央視3分鐘視頻的最後幾秒,出現了一個二維碼,讓大家掃描二維碼,去學習兒童安全用藥知識,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如下圖:
  • 這篇「外媒見識中國厲害」報導刷屏 真相極為噁心
    (原標題:這篇「外媒見識中國厲害」報導刷屏 真相極為噁心)
  • 抹黑中國無底線 起底西方媒體三大套路
    在西方國家生活過的人經常有這樣的經歷,當地民眾印象中的中國,往往和現實的中國差距巨大。究其原因,某些西方媒體背棄職業操守,罔顧基本事實,肆意發表抹黑中國的報導。這些無底線的謠言,成為西方反華政治勢力進行政治操縱的工具,同時也加深了普通民眾對中國的誤解。
  • 娃滿心歡喜收到新年禮物,打開卻欲哭無淚,爸媽套路太深了!
    如今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新的一年孩子們也將擁有新的禮物,這可真是一件開心的事,不過有些父母的送禮套路就很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父母那些套路深的禮物!父母套路太深!娃收到禮物開開心心,打開後秒變哭臉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希望收到父母送的禮物的,一些父母為了不讓自家娃失望,又希望能將禮物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便在送禮物時多花了點小心思,成功「套路」了娃。被套路的娃滿心歡喜地捧著新年禮物,打開後笑臉秒變哭臉,一臉無奈讓人覺得好笑!
  • 現在網上有許多送錢的app,其目的究竟是為什麼?套路太深!
    接著他打開了手機上的一個小遊戲APP讓我看上面的餘額,確實顯示有30多元。但是我的職業敏感告訴我,應該沒有這麼簡單,於是我開始嘗試提現。和我預料的結果一樣,無法提現,因為沒有達到人家設定的提現門檻。玩遊戲就能賺錢的套路如果你玩過微信小程序中的遊戲,應該對於遊戲界面上的那些廣告不會陌生,比如XX養豬場、XX鬥地主、XX小說等。這些廣告內容聲稱玩遊戲就能賺錢,看新聞就能賺錢,更甚至於是喝水都能賺錢,而且廣告內容都採用了當下流行的真人出鏡小視頻模式,外加視頻畫面中的紅包和金幣霸屏,確實能夠吸引到玩家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