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開始,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金額正式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這也就表明月工資低於5000的用戶自2019年開始是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除了免徵額度的調整,用戶也非常關心2019年新個稅調整後的對應稅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2019新個稅稅率表:
以上稅率表對應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是用戶總收入減去起徵點後的金額,例如用戶每月收入為8000元,那麼去掉起徵點金額,用戶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全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就為3000*12=36000元,不過自2019年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實行之後,用戶的應納稅所得額=月綜合收入-5000元-專項扣除(五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最後所剩下的部才為用戶應該納稅的部分,因此如果用戶月收入8000元,那麼最終的應納稅所得額肯定是會低於3000元的。
其他扣除的費用其實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很多用戶不太了解專項附加扣除指的到底是什麼費用,其實專項附加扣除就是子女的教育費用、住房貸款的利息費用、租房的租金、贍養老人、大病醫療費用等費用。
新個稅後交稅金額為多少
新個稅執行之後,至於我們具體需要繳納多少稅還需要跟自己的收入有關,因為現在提高了正稅點,並且應納稅所得額還增加了減除專項附加費用的條例,因此最終我們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會降低的。
對於一部分員工工資在3500-5000之前的用戶,在新個稅執行之前是需要繳納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的,但是新個稅執行之後,因為未達到起徵點,那麼則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相關推薦
2020年上海樓市最新消息 1735萬起豪宅大排長龍
深圳放寬落戶條件 深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窗口期?
2020年北京樓市最新消息 北京樓市成交量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