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在2006年上映,這部影片也是備受好評,那麼《夜宴》結局什麼意思呢?在結局的時候,婉兒死了,而殺死婉兒的兇手沒有人知道,也是為觀眾留下了一個懸念。
在電影《夜宴》結尾處,「婉後」章子怡以勝利者的姿態撫摩著手中的茜素紅說:「欲望只有讓我成就了輝煌。」此時,一支匕首從背後刺向了婉後的心臟,驚恐詫異的她轉過身要看看是誰,而電影卻在此時戛然結束,留下一個大大的懸念。
「究竟是誰殺了章子怡?」當向創作此結局的編劇盛和煜提出疑問時,盛和煜幽默地表示:「誰都可以殺死章子怡!不交代真兇是誰,是為了說明章子怡的被殺是一種命運的必然,所有貪婪的欲望到最後都會導致毀滅!這一結局是對全片故事的一次精神升華。」
《夜宴》這部翻版《哈姆雷特》的作品中,所有的主角都死了,在戲中剩下一個可以做女皇的婉後「章子怡」,結果,一把飛刀,結束了這位女人對於「情慾」的掙扎,影片沒有給出答案,也許根本不需要答案。
影片的悲劇色彩非常濃烈,通過很多方式來表現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矛盾激化的高潮到來,《夜宴》是一場人肉宴,塗滿了鮮血的色彩,充滿著人命脆弱的悲哀。
影片雖然色彩不缺亮點,但是場景的陰暗,註定一場悲劇不可避免的上演。
在這場慾海掙扎中,沒有最後的贏者,儘管婉後幾近實現自己成為女皇帝的命運,但是鋒利的劍再次無情的擊穿她慾海難平的希望和夢想。
《夜宴》的悲劇就是一場權力欲望的紛爭,最後大家幾近同歸於盡,影片的結尾讓人浮想聯翩,究竟是誰殺死貪婪的婉後,這是個謎。[page]
影片的主旨很明朗,在欲望的掙扎中,生命變得輕如鴻毛,一切脆弱得經不起輕輕的折損,但是正因為人的欲望存在,才難以避免的悲劇上演。
泰戈爾說:花憐惜蟲,蟲可不是蜜蜂,花的情意,是個大錯也是個包袱。《夜宴》的哀痛就在於愛與被愛,錯與犯錯之間糾結成痛苦的蜘蛛網,集到一定的時刻,一切所謂美好一碰即碎。
《夜宴》是2006年在大陸上映,由馮小剛執導古裝大戲,在2006年,與《夜宴》同一年上映的,還有一個就同樣是講述皇室陰謀和愛情糾葛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因此這兩部電影也經常被拿出來相提並論。
不過相對於滿眼金色,混亂不堪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整體電影的基調還是在還原古代的風貌,加之劇情改編自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所以至少聽起來,整部電影都是頗有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