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微博)內普通公眾無法涉足的「高端活動」越來越多,這是否背離了博物館的公共性質?樊甲山CFP/圖
至今故宮只是部分對公眾開放,未開放場所中還有多少被用於「商業開發」?北方/攝
來賓均為高端政商人士,陳列包括珍貴文物,入會須有「十億資產」,證據表明,復建後的故宮建福宮與普通公眾無關,它是「頂級私人會所」。
故宮的商業化運作正在逐漸背離博物館為公眾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建福宮這一典型案例之後,公眾必須要求:對於每一個人,故宮都應開放無阻。
夜宴紫禁城———這是故宮最新最時尚的用途。只不過,這一時尚與普通人無關,夜宴的朱漆大門只向「擁有尊榮地位的高端人群」打開。4月23日晚,故宮建福宮花園,建福宮會所開幕式舉行。在上百人的來賓名單中,包括陳義紅、沈南鵬、王中軍、梁信軍、蘇芒、虞峰、胡永敏、沈南鵬、朱永興、劉海峰、沈國軍等京城各界大腕,還包括建龍鋼鐵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偉祥、華泰聯合證券有限公司總裁盛希泰、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等商界人士。來賓主體則以長江商學院高級學員組成。
證大投資董事長戴志康是第一個明確承認自己參加了建福宮的開張招待會的商界人士,「三年前我也去過那裡參加韓熙載夜宴故宮演出新聞發布會。」為保護這些尊貴的來賓,故宮保衛人員加班保衛,甚至專門請來二十多個警察在宮外執勤。
一份頗具皇家氣概的「詔書」在晚宴開始前被宣讀:「建福」承運,特昭告曰:在茲辛卯春日,紫禁城建福宮修飾一新,堂皇揭幕!陽春景明,萬象更新。名園落成,喜迎佳賓。當此「四美」足具、「二難」並至,務使社會賢達、精英人士,一體與聞。謹此!辛卯年三月二十一日。
皇家氣度顯然是晚宴的重要基調。在建福宮敬勝齋主宴會廳中,數條江南織造總局的「手織金緞」被分掛於兩側牆體,印有「紫禁城建福宮」的奏摺和紙硯燙紅大字擺放在黃緞覆蓋的茶几上。
在主宴會廳旁的延春閣內,置放多件故宮重器,與這些國寶相伴的則是左右各一名身形剽悍的保衛。珍貴的屏風寶座亦悉數陣列,其中包括人們所熟知的「清乾隆紫檀嵌玻璃畫寶座屏風」。據一位參加了開幕式的人士獲得的信息,這些珍貴文物從故宮博物院借調而來,「準備長期擺放」。
尊貴的賓客們在清宮宮女裝扮的禮儀小姐引導下籤到,之後欣賞民樂表演,晚餐結束後再鑑賞陳列文物,接近午夜,這一尊榮奢華的夜宴終於結束。
事實上,參加開幕式的多數長江商學院學員早已有過進入建福宮的經歷。早在半年前,在建福宮裡,一場隆重的晚宴便已舉行。
一段清晰的視頻資料顯示,這是長江商學院第四期CEO班的年會。在這個俗稱「長江四號」的班級裡,絕大多數人擁有顯赫身家。
2010年11月6日晚,在建福宮靜怡軒門前,不大的院落裡圍出了一間寬敞的玻璃房,裡面排布著數張餐桌。一支名叫「女子水晶樂坊」的器樂組合在玻璃房外的臨時舞臺上,演奏著如《印象中國》、《最愛茉莉花》等曲目。據稱,這次晚宴正是建福宮會所開幕前的最重要的一次「預熱」。
預熱之後,會所籌備仍在進行。先期裝飾一新的延春閣、敬勝齋及積翠亭已經開始不定期的接待,「隔三差五地會請貴賓吃飯參觀。」一位參加過建福宮夜宴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據此人士透露,此次年會由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組織。目的則在於為半年後正式開幕的會所聚攏人氣,「這就是陳義紅為建福宮會所運營所作的預熱」。「那時候會所運作機制尚無定論,還停留在嘗試階段」。
在「4.23開幕式」後,建福宮花園進入正式運營。延春閣作為展覽廳,空間最大的敬勝齋被開闢為主餐廳,其他包括靜怡軒、慧曜樓、吉雲樓等亦為小型宴會酒會所用。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人士介紹,在會所開幕後幾日的一個小型聚會上,當時在場者有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和故宮博物院的相關領導。5月15日,三頁建福宮頂級私人會所「入會協議書」被網友曝光。而故宮博物院方面對此決然否認:建福宮成為私人會所「不存在也不可能」。
從重建到私人會館
建福宮的「復活」得益於香港知名企業家陳啟宗在香港回歸後的捐助。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在1999年春的籤字儀式上說:「建福宮花園的復建將填補紫禁城古建築群的空白。」帝王時代曾經供帝後休憩娛樂的建福宮,焚毀於20世紀20年代的一場大火。此後人們面對的建福宮,僅僅是由基座和石頭構成的青灰遺址。作為一個王朝的角落,它僅僅存在於歷史當中。
歷經五年有餘的重建是超級苛刻的。在捐助方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香港)駐故宮專員的參與下,建築主張一切修舊如舊,施工會按照古法、氣候和古建的節奏而調整。內中延春閣的一種石材甚至在國內尋訪了兩年之久。而在建築的內飾,則依照故宮博物院鄭欣淼院長的意見,採用現代裝修,接待貴賓之地屬於題中應有之義。
人們驚嘆於它重建的質量和中港合璧的方式。時至今日,按照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文物學家謝辰生的評價,復活後的建福宮「本身就是一座文物」。他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兩三年後,未對公眾開放的建福宮迎來了很多貴賓,包括基辛格和老布希。它也舉辦過商業名流的宴會、展覽和交流。僅從內觀而言,一位建成後幾次到建福宮的人士說,當年室內裝飾的設計師以比較灰的色調處理內部裝飾,樸素而低調,沒有特意突出什麼主題,「意在為將來流動展覽或舉辦活動預留了空間」。
古代與現代的衝突,也讓另一位到過建福宮的人士明顯感覺到了異常:建築內部(似乎是敬勝齋)裝修比較現代化,頗具藝術氣息,和中國古建築宮、殿、樓、閣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陪同的工作人員承認,今後可能會搞一些「高端活動」。
對於這種高端活動的屬性,熟悉上流社會的人士早在2009年即已耳聞。有一種說法,在今年5月被曝光的建福宮會所之前,一位廣東人和北京人極盡低調之能事,在這裡開過一個私人會館,但因定位不準和人脈不廣等原因關門大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為了建福宮會所的籌備,它的內部在2010年年底招投標進行了一次重新裝修。
所謂低調籌備還包括,提出收購中外頂級藝術家的作品,以及與外國政商上流人士努力接洽。流傳在上流社會的建福宮會館,正致力於建設一個「全球精英俱樂部」,將更側重於中美政商交流,而對中國名額非常有限,傳言中10億以上的有產者方有資格進入預審。一切都是低調的,僅僅流傳於狹小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