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紫禁城裡的那些太監都去哪了?

2020-12-12 無風卻起念

在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的晚上,紫禁城建福宮突然著火,火勢旺盛,百姓們從紫禁城外向內遙遙望去,火焰沖天,一時難以抑制,一場大火,從靜怡軒蔓延到了延春閣,連著一片宮殿全都付之一炬,裡面珍藏的古董也全部成了灰。

為什麼要說這件事,是因為這個和太監的遣散有關,這也導致了有些太監後來的悲慘。

溥儀退位,清皇室被勒令不可再養太監,命令一下,那些太監們都趁機偷竊宮中的東西,一旦出宮,也好有些錢財保障,但是偷盜太多,溥儀要查,其中有些太監竟然一把火就燒了庫房,也就是建福宮,一了百了,誰都不知道裡面什麼沒了,就查不出來了。

溥儀見此,心中大怒,便尋了軍隊,將全部太監召集,逼著他們把所有私藏的東西全都拿出了,只給他們每個人三五塊遣散費,那些太監出宮門的時候,身上便只有這點錢,一出宮門,天差地別。

就連出路,也是雲泥之別,有的太監本來位高權重的,心中通透,早就未雨綢繆,在宮外偷偷置辦了產業,存了大量的錢財,根本不擔心未來,在宮中是奴才,一出去,卻是老爺,伺候人的太監,成了被伺候的爺。

這些是算得上高層的太監,那些稍微中層的太監,沒有那麼多產業,在年少的時候,就存了大量的錢,年月一久,也有了些積蓄,還有那些主子賞賜的東西,拿出去變賣,也是一份依存。

可是那些小太監,就十分慘了。

稍微好一點的,就去寺廟中的養老義會,在以前交上銀元,年老的時候,就可以在寺廟中住著,機智的一些,年少之時,就拜了寺廟中的師傅,出了宮,就能跟著師傅,或者做和尚,雖然過的清貧,至少,能活下去。

剩下的其他太監,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有些人跑去做了大戶人家的下人,畢竟宮中出身,論服侍,算是上等,另外一些太監,無依無靠,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本事,就做了乞丐,在城中乞討,甚至還有一些做起了小偷小摸的事情。

大量的太監,從清宮出來,有些過得有滋有味,有些苟且度日,從年少時進宮,去了子孫根,服侍著主子,沒有熬到出頭,就被遣送出宮,果真是世事無常。

參考文獻:《清史稿》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
    清朝滅亡後,皇帝的妃子們去哪了?看完後明白了中國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國,秦始皇在將六國統一後,自封為皇帝,由此拉開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序幕,而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皇帝一職被廢棄,末代皇帝溥儀也離開了紫禁城。
  • 清朝滅亡後,那些漂亮的宮女們出了宮,都很難嫁掉,為什麼?
    大清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朝滅亡後,那些王公貴族也都隱匿民間、改名換姓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怕因此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在皇宮中有那麼多的太監和宮女,這些人都去哪了呢?按照大家普遍意義上的理解,這些太監和宮女在宮內好幾年,肯定對於伺候人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漂亮的宮女們,出宮之後應該非常受社會的歡迎,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這些宮女的命運變得慘不忍睹。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就來看一看。
  • 清朝滅亡後,寧古塔的犯人去哪了?
    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清朝初年,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東北是流放不二選擇地。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清朝統治者對東北封禁政策愈發嚴格,流放寧古塔的人因此日趨減少。在清朝時,犯人一聽說被發配寧古塔有些乾脆就自殺了,覺得死了比活受罪強。
  • 清朝滅亡後,14萬皇族都去哪了?答案你可能意想不到
    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300多年,作為中國封建朝代的終結王朝,也算是給中國歷史繪上了一幅燦爛的畫卷。大清朝在統治的300年間完成了封建的民族共和制,愛新覺羅家族甚是龐大,皇帝的3000多個后妃為這個家族開枝散葉,到清末,愛新覺羅家族已經壯大到14萬人口之多,那麼在大清滅亡後這14萬族人去了哪裡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去哪了?你絕對想不到的結局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中國進入共和國時代,而退位時愛新覺羅氏貴族已有14萬人左右,如此多的愛新覺羅後代他們下場如何?等到清帝退位時,已有14萬左右的愛新覺羅氏貴族,但隨著之前「反清復明」和孫中山國父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喊出並深入人心,在清朝滅亡之前,滿族就有有稱名不舉姓的民俗,且部分滿族人原本就有使用漢姓的習慣,他們為了生存,他們都改了漢姓。
  • 清朝滅亡後,殘餘的100萬清軍都去哪了?其中一支到1984年才發現
    面對列強的入侵,慈禧太后掌控下的清朝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讓那些心有家仇國恨的民兵毫無用武之地,那麼在清朝滅亡後,那殘餘的百萬清軍都去哪了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清朝軍隊創辦模式。清朝前期軍隊主要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種,作為清軍入關的最大力量,八旗軍無疑是清朝最強大的一支軍隊,而綠營軍是皇太極入關後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各省改編的軍隊,由於都是用綠色軍旗,故而有了綠營軍的稱號。
  • 清朝太監到底是多大的官?
    清朝早期的太監是沒有官銜品級的。這是由於吸取了明朝宦官專政的教訓,努力控制太監的權力,不能給他們官銜。直到康熙皇帝的後期太監才有了官銜,但是呢最高的也不過是五品的官銜。到雍正朝的時候,太監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了。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後來隨著朝代的發展,宦官的職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專門服侍皇族的僕人,地位也變得十分低下,名稱也從宦官變成了太監。雖然歷史上曾經出過不少名震一時的大太監,甚至宦官專權導致朝代滅亡的例子也時有發生,但是宦官在人們眼中的地位卻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變,仍然是一個人人敬而遠之的職業。在古代,只有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才會將自己的子女送進宮謀個差事。
  • 老照片,末代皇后在紫禁城騎自行車,圖八是一臉膿包的太監總管李蓮英
    老照片,離宮的太監,骨骼清奇,貌似外星人。自清朝覆亡後,宮裡的太監好日子就漸漸到了頭,末代皇帝溥儀將很多太監趕出了紫禁城,這些失業的太監處境艱難,很多還不如要飯的。圖中失業的太監流落街頭,與電視劇裡那些太監「小鮮肉」差別實在太大了,不過這才是太監的真實容貌。
  • 愛新覺羅家族作為一代皇族,其在清朝滅亡後,又是怎樣的結局?
    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滅亡止,後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經歷了11代12位皇帝。在這近3個世紀中,後金、清朝的皇帝,擁有眾多的后妃,他們的子孫也擁有遠超過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到清末,愛新覺羅家族人數已經多達十四萬。
  • 清朝消亡之後,那些沒有人保護的滿族人都去哪了?
    原創聲明:本文是小編原創文章,我們今天講述:清朝消亡之後,那些沒有人保護的滿族人都去哪了?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辛亥革命是結束封建王朝的一個標誌性事件,至今才一百餘年歷史,好像近在眼前。特別是近年來各種古裝劇、穿越劇、宮廷劇等等影視劇都以清朝作為創作背景。甚至連前幾年很火的百家講壇都講了很多清朝的故事,還有把清皇陵都拿來說事。大家通過各種影視劇或者書籍都可以了解到,皇宮的哪些阿哥格格們過的奢靡生活,她們整天無所事事,就是想著怎麼玩、怎麼惡作劇,或者是兒女情長,如果都玩膩了就在一起勾心鬥角。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了哪?從事這個職業的人最多,如今還很吃香
    清亡後,14萬皇族都去了哪?從事這個職業的人最多,如今還很吃香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去世後,清朝也就只剩下最後一口氣,遲早迎來滅亡的結局,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隆裕太后成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後來袁世凱以優待皇室的條件,讓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清王朝落幕。
  • 溥儀晚年回憶,太監們經常給他講紫禁城的鬼怪故事,目的很可笑
    清朝的統治終結,但處於政治考量,溥儀仍生活在紫禁城裡,除了不能發號施令一切照舊。這一年溥儀6歲,陪在他身邊是惶惶不安而又封建愚昧的太監們,這些太監慣於用各種神話故事教育、哄騙小皇帝,那時溥儀的眼裡處處皆是祖宗顯靈的神跡,各個物件都曾成精陪伴他的父祖。落日餘暉下的紫禁城就這樣成了溥儀和太監們的鬼怪樂園。
  • 歷史上清朝的那些守陵人,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去哪了
    清朝的皇陵和別的朝代的皇陵又大又不同,清朝的皇陵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而且裝飾十分的豪華奢侈,就像一座大型的皇家園林,而且裡面的布局也是按照當時大清的等級制度來安排的。在滿族人的眼中,守陵人這份職業是神聖而高貴的,所以清朝的那些守陵人們,不光俸祿高,而且不需要參與朝政,所以就遠離了朝廷的是非曲直,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皇陵裡他們將會擁有一個別院。守陵人的待遇這麼豐厚,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吧?
  • 大臣們凌晨上朝,去哪裡吃早飯?講講紫禁城裡的早點路邊攤
    在京城做官,就免不了定時上朝打卡,雖然皇帝一般都在卯時(五點-七點)後才開始理政,但碰上個別愛早起的(比如雍正),沒事愛住個遠處的(想想頤和園),再算上趕路、列隊、等傳的消耗,上朝的時間只能早之又早,所以要是趕上朝會,怎麼著也得凌晨一點就往紫禁城裡趕。
  • 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的女人都去哪了?
    伴隨著新政權的崛起,自然就會有舊朝代的滅亡。那麼,當一個朝代完結,那些亡國之君後宮嬪妃們的下場會如何呢?一、 被新君主收為後宮比如趙滅了西晉之後,漢昭武帝劉聰就把西晉後宮嬪妃和公主全部佔為己有。三、 成為俘虜比如北宋滅亡之後,徽、欽二帝及後宮三千多嬪妃和公主全部被金人押往北方。結果,一部分人死在路上,一部分人每天都在遭受著凌辱。宋欽宗的朱皇后,因不堪受辱而自盡身亡。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們都去哪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我們知道清政府中皇家貴族大多是滿族人,而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是漢族的,那麼自從清朝滅亡後這些滿清貴族的後裔們到哪兒去了呢?而且為什麼連滿語姓氏都隨之消失呢?對此,小編還查了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了解關於清朝皇家貴族的各種姓氏,今天我們要講的四個比較有名的姓氏,分別是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葉赫那拉氏、愛新覺羅氏。
  • 清朝滅亡後,那些殘餘的清軍去哪了?有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1644年清軍入關,滿族人隨即建立了清王朝,不過他們當初可能也是沒有料到,清朝會成為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們同樣沒想到綿延上千年的封建制度會終結於清,只能說是世事難料。清軍作為清朝的國家軍隊,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支軍紀嚴明的隊伍,不管是由貴族子弟組成的八旗軍,還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戰鬥力都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