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晚年回憶,太監們經常給他講紫禁城的鬼怪故事,目的很可笑

2020-12-18 文史控

文/霧隱殘雲

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隨之崩塌,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的統治終結,但處於政治考量,溥儀仍生活在紫禁城裡,除了不能發號施令一切照舊。這一年溥儀6歲,陪在他身邊是惶惶不安而又封建愚昧的太監們,這些太監慣於用各種神話故事教育、哄騙小皇帝,那時溥儀的眼裡處處皆是祖宗顯靈的神跡,各個物件都曾成精陪伴他的父祖。落日餘暉下的紫禁城就這樣成了溥儀和太監們的鬼怪樂園。

和溥儀接觸最多的是養心殿的太監,其中最親近的是伺候他衣食住行的御前小太監,這些太監都歸大總管張謙和所管。張謙和也是隆裕太后指派給小皇帝的"諳達",負責照顧和教育皇帝。可以說張謙和是年幼的溥儀最熟悉和最親密的人。這個五十多歲有些駝背的老太監和他的前輩們一樣,盡心竭力地服侍著皇帝,借一切機會表達自己的忠心。通過張謙和,溥儀早早的知道了袁世凱的兇狠、孫中山的悖逆以及民國是大清讓出來的,民國的官僚們過去都是大清朝的奴僕等等。

也許這是滿清皇帝教育的一部分,也許僅僅是溥儀的愛好,總之據溥儀的回憶,張謙和與其他太監總是給年幼的他講故事,講的故事主要是兩類,一是宮中鬼怪,一是"聖天子百靈相助"的神話。在他們口中,宮裡的每一件物件,銅獸、金瓶、水井,哪怕是一棵樹、一塊石頭都成過精顯過靈。至於供奉的關帝菩薩、真武大帝等泥塑木雕那就更是庇護江山的忠臣了。少年溥儀從這些故事裡學到了一個道理,一切鬼神對於皇帝都是巴結的,甚至有的想巴結都巴結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貴的。

太監們給溥儀講,儲秀宮前那隻銅鶴,在乾隆下江南的時候成了精,跑到皇帝身邊去護駕,不料被乾隆射了一箭,討了一場沒趣,只好又溜回到宮門前站崗,那左腿上生了紅鏽的凹痕就是乾隆射的箭傷。又說御花園西魚池附近有一顆古松,在乾隆某次下江南時,給乾隆遮了一路的太陽,乾隆龍顏大悅,寫了一首詩誇這顆忠誠的大樹,至於詩的內容是什麼,這些不識字的太監就說不上來了。

溥儀小的時候住在長春宮,西廂房臺階上有一塊石枕,溥儀聽太監說附近中正殿頂有四條金龍,有一條常在夜間來此喝金缸裡的水,於是某一代皇帝就命人造了一塊石枕,供金龍休息。太監們的鬼怪故事讓溥儀既自大又敏感。慢慢長大的溥儀明白他是有名無實的假皇帝,外面的紛紛擾擾也讓他越來越沉迷於太監們編織的玄幻世界,因為在這裡他是滿天神佛的主人。

其實太監們講這些故事給溥儀聽並不是單純的奉承,實際上他們自己也迷信非常,大總管張謙和便是如此,他每次遇到事情猶疑不決都會求助於《玉匣記》,這是一本匯集各種佔卜方法的古書。底下的小太監不識字不能看書,能做的就是虔誠的供奉著"殿神",既蛇、狐狸、黃鼠狼、刺蝟這四種動物,這與過去東北地區廣為流傳的"保家仙"供奉的動物一樣,顯然二者是存在一些淵源的。

紫禁城裡供奉的各路仙神非常多,除了常見的佛道儒,還有"五爹爹""五媽媽",坤寧宮外的"神杆" 上駟院的馬等等。但只有殿神是太監的保護神,據說那時的太監是不吃牛肉的,他們認為吃牛肉是犯了五大葷,殿神會罰他在樹皮上蹭嘴,直蹭的皮開肉綻為止。太監如果要去無人的宮殿,一定要大喊一聲"開殿"才能開門,以免驚擾殿神。

祭祀也是少不了的,每逢節日,太監們都要給殿神上供,貢品主要是雞蛋、豆腐乾、燒酒和一種叫做二五眼的點心。儘管底層的太監們非常貧困,但依然願意均攤貢品的費用,畢竟在這紫禁城裡,上面的微風細雨,吹到他們身上就有可能變為腥風血雨,唯有向神靈祈禱才能獲得一點內心的平靜。

相關焦點

  • 溥儀晚年上街買燒餅,剛吃一口,大喊:死太監騙了我20年
    導語:溥儀晚年上街買燒餅,剛吃一口,大喊:死太監騙了我20年 眾所周知,中國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時期,這種封建社會對我國的民族性影響很大,不僅禁錮了國民思想,軟化人性,還容易使上層統治階級腐化不思進取,出現暴政和昏庸,導致國家混亂,民不聊生。
  • 溥儀為何不能生育?看看他小時候,宮女們都對他幹了什麼「奇怪」的事情
    但是袁世凱和清王朝籤訂了《清朝皇室優待條例》,溥儀每年還可以拿到四百萬的生活費供其享樂。他仍然可以無憂無慮的過著帝王生活,在日軍侵佔中國開始之後,他被扶持到了長春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到了晚年,溥儀成為了一名普通人,在北京植物園做一名普通的職工。溥儀生活在新舊社會交加之際,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整個時代的縮影,但他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一生沒有子孫後代。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他晚年的時候回憶:「皇后喜歡熱鬧,總是拿著一大把糖給我們一起吃,我以前不知道她怎麼這麼愛熱鬧,後來我知道了,好像是皇上有點「那個」。」溥儀一走,皇后就趕緊讓太監宮女陪她一起玩,緩解面對皇帝時的緊張和尷尬。孫耀庭還說自己和幾個太監宮女聊天,就說到了溥儀的事情,結果都被溥儀聽到,把他抓過去打了一頓,還說要槍斃了他,不過那時候是民國了,溥儀不能隨便殺人。
  • 溥儀晚年去破廟看望在世的太監,僕人大喊3字,溥儀聽後老淚縱橫
    可作為愛新覺羅家族成員,清朝亡在他手裡,那便是他對不起祖宗。所以溥儀得復闢,北京事變中,他被趕出紫禁城。                                 面對馮玉祥的緊逼,只有日本人同情他,願意收留他,無權無勢,溥儀又能如何呢?
  • 老照片,末代皇后在紫禁城騎自行車,圖八是一臉膿包的太監總管李蓮英
    老照片,離宮的太監,骨骼清奇,貌似外星人。自清朝覆亡後,宮裡的太監好日子就漸漸到了頭,末代皇帝溥儀將很多太監趕出了紫禁城,這些失業的太監處境艱難,很多還不如要飯的。圖中失業的太監流落街頭,與電視劇裡那些太監「小鮮肉」差別實在太大了,不過這才是太監的真實容貌。
  • 富麗堂皇的紫禁城,為何「鬧鬼」的傳聞不斷?
    根據末代皇帝溥儀的回憶錄,最早和他講鬼故事的,都是宮裡的太監:「我和別的孩子一樣,小時候很愛聽故事…張謙和以及許多其他太監講的故事,都是鬼怪故事。」 根據溥儀回憶太監所講的故事,紫禁城裡鬧鬼的地方有: 「永和宮後面的一個夾道,是鬼掐脖子的地方;景和門外的一口井,住著一群女鬼,幸虧景和門上有塊鐵板鎮住了,否則天天得出來;三海中間的金鰲玉蝀橋,每三年必有一個行人被橋下的鬼拉下去。」
  •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空襲,炸的竟然是紫禁城和溥儀
    段祺瑞馬廠誓師後,秦國鏞立刻致電他,表示「率飛行員與討逆軍取一致行動」。7月7日這天,秦國鏞帶著教官,駕駛飛機從南苑機場起飛,其目的地是象徵帝王權力的紫禁城。他們在皇宮上空盤旋,投下了三枚炸彈後才離去。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空襲作戰。
  • 溥儀小時候的「癖好」,讓太監哈哈大笑,宮女羞紅了臉
    其實溥儀作為一個亡國之君還是比較幸運的,最起碼生命沒有危險,而且還從紫禁城裡面帶出了很多的珍貴財寶,退位後的小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舒適的,當時的國民政府還每年給他錢花,後來更是當上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可以說是一個很幸運的亡國皇帝了。
  • 溥儀一月一千大洋聘請英文老師,因他而同前清遺老對立
    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莊士敦後來寫了一本叫《紫禁城的黃昏》的書,記載他跟溥儀的交往,他在書中寫道:「1919年3月3日,我第一次從莊嚴的神武門進入了紫禁城,從此,我便進入了一個新的時空世界面對這種腐敗的氣息,莊士敦決定轉變溥儀。莊士敦教溥儀英語,也開始改變他的思想和生活。莊士敦講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講西方的科技成果,甚至講了專制與民主的區別。溥儀驚訝地說:「那麼我的祖先都是不負責的專制暴君了。」莊士敦在授課的同時,還關心他的健康。莊士敦發現溥儀很可能患有近視,建議溥儀接受檢查。王公太妃們炸了鍋,義正詞嚴地指出:皇上正值青年,眼睛怎麼會有病?
  • 紫禁城失火後毀掉無數寶貝,原因都怪溥儀,因為他想做一件事
    、石器、金銀器、珍寶、琺瑯、雕刻、陶瓷、外國文物等等,奈何中國近代史太過屈辱,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太監偷盜、火災、溥儀賞賜流失不少。6歲的溥儀宣布退位,溥儀退位後,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清室的優待條件,並且承諾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每年給皇室400萬兩銀元,這就造成一個事實,溥儀雖然還是名義上的皇帝,但他卻沒有了屬於皇帝的權力,因此紫禁城的小朝廷就變得非常混亂,首先是裡面的太監抽大煙和賭博,甚至偶爾還有人行兇殺人,這些事大都不了了之。
  • 溥儀曾去看望伺候他的宮人,他們仍高呼著3個字,讓溥儀很難堪
    民國八年(1919年)二月二十二日,大英帝國蘇格蘭籍軍官莊士敦至北京紫禁城,擔任溥儀帝師,教育溥儀英文、數學、世界史、地理。師生感情甚篤,傳為佳話,為人津津樂道。溥儀因此眼界大開,開始穿西服,並且剪辮,但是遭到陳寶琛、鄭孝胥等保守人士的反對。溥儀本人離開紫禁城的願望更為迫切。
  • 溥儀英文老師莊士敦回憶:紫禁城內的幾件轟動性事件
    王公大臣要在莊和太妃的金棺之前匍匐行禮,同時,一群穿著孝服的太監也伴著跪在地上哀號。但我對著金棺只行三鞠躬禮,未能入鄉隨俗也。莊和太妃的金棺,是5月中旬出殯,奉移山陵安葬的。太監們的哀哭是否出於真誠,欲衡量這一程度,最好不過的就是請看這個事實:莊和太妃斷氣不久後,伺候她的太監,早已把她的金銀珠寶私下瓜分了。
  • 溥儀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看看他小時候每天晚上在幹什麼就知道了
    溥儀晚年回到故宮溥儀一共有5位妻子,皇后婉容、淑妃文秀、祥貴人譚玉玲、福貴人李玉琴、晚年的妻子李淑賢。但是依舊過著皇帝尊貴的生活,吃飯時擺的排場也是讓普通人望塵莫及,還是有大量的宮女和太監在伺候著他,同樣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
    如果您想每天都閱讀一個有意思的歷史故事,請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 lishigushi, 關注我們,我們會每天給發一個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寓居京城廣化寺的老太監馬德清過世,孫耀庭成為末代太監中僅存於世之人。孫耀庭一生嘗盡了酸甜苦辣,他伺候過端康皇貴太妃、「皇后」婉容,與溥儀也有頗多接觸。
  • 學者:溥儀畸形戀母 常讓人把太監脫光了暴打(1)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稱「帝」,最終在新中國成了普通公民。然而他的傳奇人生又有多少隱秘?哪些故事才更接近歷史真相?溥儀身上還有哪些聞所未聞的歷史細節?
  • 他是溥儀的老師,晚年因為一本書大賺了一筆,後來還買了一個島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經典人文之旅」,小編今天要講的是溥儀的老師,他是一個英國人,是負責交溥儀英文的,他叫莊士敦。小編在查閱他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他在中國時並不是很富有,但在回國後卻突然就變得有錢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溥儀無法生育,晚年想領養一個孩子,孤兒院為何要拒絕他?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位置在歷史中地位特殊,他是一個不幸的皇帝,但他幸運的成為了新中國的公民,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好在中央領導人對他多有關注,他的晚年生活過的不錯。
  • 溥儀晚年逛故宮,見解說員講解一古董花瓶,他笑稱:那是皇帝夜壺
    而最能對這句詩感同身受的一個人,莫過於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了。溥儀的一生,對自己的王朝,對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過自主的機會,他一直是各個勢力的「吉祥物」,任由別人主宰自己的命運。光緒三十四(1908年),被幽禁在西苑瀛臺光緒帝抑鬱而終,沒有留下子嗣。當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宗室子弟溥儀,在一幫大臣的簇擁下,在太和殿即位,第二年改國號「宣統」。
  • 清朝滅亡後,紫禁城裡的那些太監都去哪了?
    在一九二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的晚上,紫禁城建福宮突然著火,火勢旺盛,百姓們從紫禁城外向內遙遙望去,火焰沖天,一時難以抑制,一場大火,從靜怡軒蔓延到了延春閣,連著一片宮殿全都付之一炬,裡面珍藏的古董也全部成了灰。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割後昏睡三天,醒來得知大清亡了
    事實上,古代有許多太監都是出身於平民百姓之中,與普通人一樣,他們也都承載或者遭受過許多普通人的苦澀與辛酸。不過,這些人的故事卻往往不會被記錄在史書典籍,後世的人們也就無從得知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太監,他並沒有過手握權勢的經歷,也沒有做過為虎作倀的事,卻成為歷史長河中尤為重要的一筆。他就是中國的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