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發炎導致腎病復發,割掉?給你2點建議,避免加速腎衰竭

2020-12-24 騰訊網

扁桃體炎看似與慢性腎病「毫無瓜葛」,實際上是導致腎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也是誘發腎病復發的因素之一。

扁桃體發炎究竟與腎病有什麼關係?先來看看

扁桃體炎的發生主要是與細菌感染相關,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上皮細胞防禦機能減弱或腺體分泌機能降低時,扁桃體就會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扁桃體還會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質,如白介質2,誘發全身炎症。相比普通人腎病患者免疫力更低,因此更易受到感染的攻擊。由此可見扁桃體炎也是慢性腎病發生的預警信號。

反之,腎病的發生本身是腎臟內存在炎症反應導致的,加上免疫力低,如果患者平時不太注意口腔衛生,發生扁桃體炎的風險會更高。

此外,免疫力較低,頻繁發生感冒導致呼吸道感染,也會引發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具有反覆性

其中讓不少腎友最困擾的問題,則是扁桃體炎具有反覆性,反覆發作會導致體內炎症分子活躍,加速腎臟的損傷,加重血尿、蛋白尿、水腫等症狀。對腎功能的穩定十分不利。

有些患者情況不容可觀,為保證腎功能的穩定,不得不割掉扁桃體。但這對身體免疫力影響比較大,因此一般不建議首選割掉扁桃體。

如何防止扁桃體炎症對腎臟的威脅?

及時給予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增強免疫力治療,反覆感染的癥結就是腎病導致免疫力下降。腎友可以服用一些提升免疫力的藥物。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油膩的食物,合理攝入營養;多運動鍛鍊,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二抗感染治療。一般扁桃體發炎為鏈球菌性感染,需服用抗生素如青黴素來進行消炎治療,如果檢查出有其他病毒誘發,還需要增加抗病毒藥物。

注意口腔衛生,降低復發率

口腔疾病從來不是小病,尤其對腎病患者來說,口腔內發生問題對腎功能的影響也是致命的。腎友們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洗牙,每天三次刷牙,飯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衛生,以減少口腔內細菌感染,繼而誘發扁桃體炎症。如果出現口腔異味要警惕腎病變化。

正因為扁桃體與腎臟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故慢性腎病的患者切記要注意預防急慢性扁桃體炎症。一旦發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將其控制。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扁桃體發炎會導致牛皮癬嗎?
    很多牛皮癬患者,尤其是臨床治癒的患者,都會擔心復發的問題。最常見的感冒發燒到底會不會誘發牛皮癬死灰復燃呢?濟南中研皮膚病醫院邱玉清主任介紹,導致牛皮癬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局部病灶的感染是引起牛皮癬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都是因為扁桃體發炎或者是慢性咽炎而導致牛皮癬,對於這種情況引起的牛皮癬,患者需要加深了解,做好預防。
  • 平頂山哪裡治腎病尿蛋白不容易復發?
    核心提示:很多腎友好不容易把尿蛋白降下來了,可算鬆了一口氣,但往往又「東窗事發」,尿蛋白又會捲土重來,患者在降蛋白→復發→降蛋白→再次復發的怪圈中毫無喘息,苦不堪言。尿蛋白長時間漏出,反覆發作,只會加速腎病的惡化進程。不想沾上腎衰竭、尿毒症,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孩子扁桃體反反覆覆發炎,到底要不要割掉?
    經常聽到媽媽們說:家裡孩子經常扁桃體發炎,動不動就發燒,讓很多家長既心疼又頭痛,這可怎麼辦吶?那麼扁桃體它到底是什麼?家長該拿它怎麼辦?該不該把它切掉?讓我帶大家了解一下。扁桃體炎是什麼?本病常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導致本病的主要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患者常常會有咽喉疼痛、發熱、噁心、全身不適等症狀,檢查能發現患者的扁桃體明顯腫大,咽部慢性充血,扁桃體上有明顯的膿點或者膿膜。為什麼兒童易發扁桃體炎?
  • 肉眼血尿小心這類腎病,年輕人最常見!預防腎衰竭,注意3點
    由於對腎病了解少,不少腎友在初次確診病情時,並不了解自己的病理類型,對於病情的防治做得不到位,導致治療不理想,反而耽誤病情。什麼是IgA腎病?發病前有哪些徵兆?較常見的就是反覆扁桃體發炎的患者,存在數小時甚至數天血尿,同時還有少量蛋白尿的出現,部分患者還有血壓高的情況,確診為IgA腎病的機率較大。反覆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說明患者本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抵抗力下降,抗病能力差,導致腎病乘虛而入。
  • 扁桃體發炎不要輕視,嚴重時連累心臟和腎!這些情況必須要切除
    一般急性扁桃體發炎可以抗生素治療加上飲水休息得到治癒,在消炎之前,我們都不建議手術治療。 慢性扁桃體發炎: 慢性發炎其實就是急性扁桃體發炎反覆發作造成的,它會導致我們的扁桃體隱窩及其實質發生慢性病變,常見的症狀有扁桃體腫大、口臭、咽部腫痛、感冒反覆等。
  • 女子扁桃體發炎後,出現尿血,究竟是怎麼回事?
    第二天一大早患者便趕來醫院,被診斷為IgA腎病安排住院。女患者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血尿。可是究竟什麼原因讓患者出現了血尿?在一系列的詢問下發現,患者三日前出現了扁桃體發炎並伴有發熱,她自己當時並沒當回事,簡單服用了消炎藥、退燒藥,誰知緊接著就出現了上面說的尿血。很多人都曾有過扁桃體發炎甚至是化膿,也沒見出現這樣嚴重的情況,它會是患者出現尿血的原因嗎?
  • 腎病想尿蛋白降得快,4點秘訣收好,是避開腎衰竭的關鍵
    降蛋白必須要掌握四點,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而不是只追求一時的下降。第一點:先明確診斷病理類型腎病病理類型較多,且大部分腎病都要尿蛋白的症狀,那麼要想更詳細的針對性治療,明確診斷病理就更有益處。目前診斷病理的方法主要是腎穿刺。
  • 扁桃體肥大能治療好嗎?怎麼樣治療以及治療方式有哪些?
    無論手術還是中醫灼烙技術各有各的好處以及優點吧,李醫生和大家分析一下,具體怎麼選擇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即可:扁桃體手術的話優點是見效比較快,簡單直接的解決了扁桃體問題,直接把扁桃體消融掉,有些的話直接就割掉了,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扁桃體發炎、肥大甚至化膿等情況。
  • 扁桃體發炎怎麼辦 這些水果可緩解扁桃體發炎
    扁桃體發炎怎麼辦?哪些水果可以緩解扁桃體發炎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扁桃體發炎怎麼辦1.當扁桃體炎的售後,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這樣可以防止一些細菌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後果。2.一定要注意個人的衛生,主要是口腔衛生,早晚都要進行刷牙,要保證口腔的清潔,有的時候可以用淡鹽水漱口,這樣的效果是很好的。
  • 扁桃體發炎切除後,你不知道的危害
    有專家建議:如果一年內發作超過7次,或是連續兩年內發作超過10次,就可以考慮摘除了;如果扁桃體發生增生腫大,睡覺時打呼嚕,睡眠時會被憋醒時,也需要進行摘除治療;還有些扁桃體炎會轉為慢性炎症,反覆誘發呼吸道感染,或是引起鼻、耳、眼等相鄰器官炎症,還有的可引起心、腎、關節等部位發炎,也需要考慮摘除。
  • 扁桃體發炎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扁桃體發炎的情況,一般來說,扁桃體發炎大多發生在感冒或發燒期間,且扁桃體發炎這種情況並不會經常發生,然而有些人卻經常出現扁桃體發炎的情況,患者對此感到十分擔心,所以大家有必要對於扁桃體經常發炎的原因進行深入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治療。
  • 扁桃體發炎是什麼意思 扁桃體發炎注意這些
    扁桃體發炎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出現扁桃體發炎的時候,對於身體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扁桃體發炎是什麼意思還有很多人對此不適很了解,小編給大家講講扁桃體炎飲食禁忌有哪些以及扁桃體長期發炎的危害。扁桃體發炎是什麼意思扁桃體炎屬於口腔黏膜疾病,作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門戶」,當細菌侵入時,扁桃體首當其中。所以,一旦出現感冒、消化不良、便秘等,就會導致身體的防禦能力下降,細菌就會大量繁殖,引起發炎,發炎的扁桃體會出現充血、化膿。
  • 腎炎成腎衰 禍首竟是扁桃體
    核心提示:最新數據顯示,扁桃體發炎不願意做手術的患者高達30%,患者大多以為扁桃體炎只是小毛病,因此導致扁桃體炎由小病並發為腎炎的例子極為多見,更甚者,有的患者還導致腎衰竭。 <br>   說起扁桃體炎,通常很多人都覺得是小毛病,不是什麼大問題。
  • 扁桃體發炎怎麼辦 扁桃體發炎這些食物不能吃
    扁桃體發炎怎麼辦一、扁桃體發炎是因為平時沒有多運動,導致抵抗力下降,或者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導致感冒感冒久久不治療就會引起發炎,長時間這樣就會經常發炎,扁桃體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免疫功能。二、平時多多運動,鍛鍊好身體,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面,如果不鍛鍊好身體,就是再好的身體條件也會生病,所以,為了預防扁桃體的發炎,就應該多出去活動。三、感冒導致扁桃體發炎一定要吃藥,很多人覺得沒事,會自己好起來,但是遇事就一天拖一天,但是越拖越久,還是不好,發炎還是越來越嚴重了。因此應該注意及時吃藥。
  • 腎病長期有血尿會腎衰竭嗎?不一定,但3種情況仍需多加小心
    哪些類型腎病可能存在單純血尿?接下來就詳細看看第一類:不起眼的病理——薄基底膜腎病部分腎友對這類腎病比較陌生,甚至壓根沒聽說過。這類腎病又稱為家族性再發性血尿或良性家族性血尿,典型症狀即為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特點是具有遺傳性,主要是基因問題。病理主要表現為腎小球基底膜變薄。這類腎病因為只有血尿的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尿蛋白,因此常不易發現。
  • 扁桃體反覆發炎,怎麼辦?醫生告訴你如何做
    在正常情況下,扁桃體會不斷地分泌粘液性,這樣可以將病菌排出,從而保持機體的健康。但是如果因為過度的疲勞或者是受涼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這時候就給了病菌繁殖的機會,扁桃體就會出現發炎腫大的情況。 而有些人常常會出現反覆的扁桃體發炎,這可能是和自身身體素質或者是扁頭體內有異物存在有關。
  • 扁桃體發炎會導致心肌炎和腎炎?哪些情況應該進行扁桃體切除?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扁桃體發炎的經歷,比如發燒、嗓子疼、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扁桃體位於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匯處,是咽淋巴循環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免疫性。但扁桃體也會容易潛伏一些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就會容易引發感染,甚至誘發心肌炎、腎炎等疾病。
  • 腎病尿蛋白量很少,一定不會腎衰竭嗎?答案耐人尋味
    那麼,蛋白尿越少就一定不會腎衰竭嗎?不一定,這些病理類型腎病預後差異大,看你屬於哪種?早期如果尿蛋白能維持在0.3g以下,且兩年時間沒有復發跡象,可以達到臨床好轉。但蛋白的漏出說明腎小球等細胞已有受損,即使各項症狀及指標恢復,也不能大意,注意預防反覆的情況。
  • 不想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腎友要抓住5個關鍵時間點,減輕腎臟負擔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擔憂的是發展到腎衰竭階段,這就代表著病情惡化且壽命縮短。一旦確診腎病需接受科學規範性治療,抓住治療黃金期就能防止病情惡化。 腎友抓住哪5個關鍵時間點,可避免腎衰竭纏身?
  • 避免孩子扁桃體發炎,就要做切除術?只有這三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
    每年到了交替季節的時候,溫度的變化導致很多孩子都很容易生病,對於抵抗力脆弱的孩子來講,就很容易被細菌感染,其中患病率最高的當屬扁桃體炎。寶寶在一歲的時候就有了扁桃體,等到二歲時扁桃體就開始逐漸發育,六到七歲時最為明顯。那為什麼孩子扁桃體總愛發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