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產婦在生產時選擇了剖宮產。雖然剖宮產可以大大減輕產婦在生產時的痛苦,但它也存在著另一個弊端。剖宮產是要在產婦的身上動刀子的,在後期的恢復中相較於順產來說,它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也更容易發生一些意外。
近期網上就有一則新聞:產婦小夢剖宮產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婆婆見了心生歡喜,對小夢可是照顧有加。在小夢當天剛生完孩子後,不到半個小時,護士過來小夢的病床給她壓肚子。由於沒有經驗,心理上也沒有準備,小夢疼的是冷汗直流,婆婆看了也是心疼不已。
等護士走了,小夢告訴婆婆說自己太疼了,不想按了,婆婆就順著她的意。等護士再來的時候,小夢婆婆死活都不都讓她按。結果護士怎麼勸說都不同意,無奈之下,只能放棄給小夢按肚子。
原以為這也沒什麼大礙,結果過了三天,小夢因為大出血被再次推進了手術室。醫生在了解情況後,對小夢的婆婆一番訓斥「你這哪是在幫她,而是害了她呀!」婆婆對此也是後悔不已。
類似這樣的情況的出現,大都是對剖宮產的產後護理不了解造成的。如果剖宮產的產後護理不到位,將來很有可能給寶媽的身體留下隱患。那麼對於剖宮產的產婦來說,如何更好地進行產後護理工作呢?
一、注意傷口護理
在剖宮產後的兩周裡,儘量不要讓產婦的傷口碰到水。因此建議兩周內產婦不要選擇淋浴,可以用溼毛巾擦身體。在惡露未排乾淨之前,禁止使用盆浴。孕婦的產後活動也要注意,不要有大動作,以防牽扯到腹部的傷口。產婦笑或咳嗽時應用手撐住傷口或用枕頭頂住胃,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疼痛感。如果發現有發燒、傷口紅腫的跡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醫,千萬不要自行處理,避免因為操作不當而引發傷口感染。
二、注意飲食
在剖宮產的六小時內,因麻醉的作用,寶媽的胃腸功能會比較弱。腸道的蠕動減慢,腸腔內易積氣。因此在胃腸功能恢復前,寶媽應該禁食。在手術六小時後,可以食用一些流質食品,比如說一些排氣類的湯,既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氣,也可以補充水分。
等到了手術過後24小時,胃腸功能逐步恢復,可以適當地喝一些半流質食物,比如說湯麵、稀粥等。一些容易引發脹氣的食物禁止食用,例如:甜食、水果等。同時這個階段也要切忌喝一些下奶湯,比如雞湯、肉湯等。
三、注意觀察惡露
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在產後都應該仔細觀察惡露的排出情況。在剖宮產手術後,由於出血過多,應特別注意陰道內的出血量。如果發現有大量出血,高於平時月經的量時,應及時通知醫生。正常情況下,在產後的三四天內,惡露的顏色會由鮮紅色轉變為棕紅色、或粉紅色。大約10天之後,就會變為淡紅色,持續時間會在四到六周。如果在這期間,有發現惡露排放異常情況,例如:量多、有異味、惡露不盡等,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總之,照顧產婦是一件費力費心的事。媽媽們在經歷了生產的痛苦後,丈夫們一定要細心觀察,仔細照顧。千萬別小看了產後護理這件事,希望每位媽媽都在產後既收穫到可愛的寶寶,又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