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英語課堂如何學與教?專家談教育信息化教師的作用

2020-12-11 多知網

  近日,由教育部課題的重點子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雙師在線聽說教學模式建構》課題組、微語言英語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8首屆全國中小學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

  會上,中學特級英語教師劉兆義分享了題為《教育信息化如何為英語學與教賦能》的演講。他提到,信息化時代經歷了從IT、DT向AI發展的過程,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在於提升老師的信息素養。

  劉兆義認為,老師是促成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而教育信息化帶來了O2O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讓過去單一教師的促成因素,變為多種基於網絡的教與學形式,從而能更高效地促進教與學。

  另外,在演講中,劉兆義提到,語感對於學生學習英語以及促進心智發展都十分重要。目前,教育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多模態教與學」的方式,已經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浸入式的環境,比如「中外雙師課堂模式」以及「在線一對一」英語教學,讓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外教,提升語感。

  「微語言創新的中外雙師互動直播英語課堂能夠很好的貼切英語教學的發展經驗,能直接真實的獲得口語交流體驗,英語能真實應用心態更好表達更自信,有助於語感的培養和形成。」劉兆義拿微語言的中外雙師課堂模式為例解讀了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培養語感。

  劉兆義是中學英語特級教師,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專家,教育部《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課題組專家,對於英語教學頗有研究。

  多知校長對劉兆義老師的演講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

  教育發展速度與信息化發展速度不匹配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這個時代經歷了從IT網絡時代、DT大數據時代向AI人工智慧時代發展的過程。

  歷史再往前推,我們可以發現,石器時代的歷史有20000年,發展緩慢。中國實力雄厚,屹立於世界之林的鐵器時代延續了2000年。機器時代只有200年歷史,發展非常迅速,也正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走向文明、科技繁榮、教育興旺,班級教學也正是產生於這個時代。

  信息網絡時代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儘管到現在只有短短20年的時間,但發展速度不可同日而語。就在這彈指一揮間的20年裡,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信息網絡時代的發展就如同飛機起飛一樣,是迅速飛到了幾萬米的高空。

  我從事英語教學已經有50多年,我在學校教書的經歷,基本都是處於「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三一老師」狀態。後來有了錄音機、電腦、電子白板、投影、多媒體等信息化設備。

  但是,我去調研發現,有的老師教學跟我們當初一樣,有電腦、投影、白板,但他們都不用,這就是說,教育的發展速度與信息化發展速度十分不匹配。

  歷史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前進,人類社會和文明加速發展是必然的。人的知識、技能從個人來看,進步是很緩慢的。當今時代,很少有教育家能有孔子的思想和情懷,很少有科學家和發明家能擁有愛因斯坦、牛頓的智慧。

  儘管個人進步緩慢,但是,知識的總量卻是呈幾何倍速的遞增,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幾乎改變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信息技術似乎對於教育的影響很小,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程度較低。

  由此產生了賈伯斯之問:「Why computers changed everything, but making such a small impact on school education?(為什麼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

  實際上,教育領域的從業者甚至教育部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改革關鍵在於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今年4月份,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此前的1.0時代,主要是學校購置類似電子白板、投影儀、多媒體等信息化設備。而2.0時代,則不僅僅在於硬體設備上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順應智能環境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目標是「三全兩高一大」。其中,「三全」是指教育信息化的應用要覆蓋全體老師,全體學生、全體學校,「兩高」是要提高學生和老師的信息素養,「一大」是形成「網際網路+教育」的大平臺。教育信息化2.0時代是將優質資源經濟地,有針對性地投向老師和學生,最終實現智能化。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網際網路+英語教與學」是必須要採取的途徑,「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必須要進行變革和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於提高學生和老師的應用水平和信息素養。

  老師是什麼?老師是「midwife」,直譯為「接生婆」,可以說是中介,準確的說是促成(因素)。老師是促成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而教育信息化帶來了O2O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讓過去單一教師的促成因素,變為多種基於網絡的教與學形式,從而能更高效地促進教與學。所以「教師」這一角色在教學中十分重要,教育改革的關鍵是老師,而就目前而言,老師的信息素養相對較低,迫切需要提升。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核心理念是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基於TPCK框架的基礎英語學與教數位化平臺及資源的開發與實驗正在進行當中(TPCK是指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

  有一個調查顯示,未來有340種職業會消失,最後會消失的是藝術家,而老師處在239位,短期內不會失業,這是因為教師這一職業是具有靈活性、創造性的。同時,這也意味著老師需要不斷與時俱進。

  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教授提到,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時代,教師的地位要從過去講臺上的上帝轉變為信息化教學的導師、諮詢師、幫助者。

  教育信息化時代,多模態的教與學方式誕生

  教育信息化強調的是「泛在學習」,即「天天聽,天天看,天天說,天天讀,天天處處能實踐」。這同時能滿足集體性的大眾教育、個性化的大眾教育以及個性化的大眾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英語教學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伴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中外雙師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和外教直接進行學習,而一對一再讓學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

  語感的培養對於學生學習英語、促進心智的發展十分重要。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提到,語感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又是形成更高言語能力的基礎和初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讓學生可以通過「雙師模式」以及外教一對一來進行英語學習,幫助學生從感覺、情感、感知、感悟四個方面來培養語感,提升英語水平。

  例如,微語言創新的中外雙師互動直播英語課堂能夠很好的貼切英語教學的發展經驗,能直接真實的獲得口語交流體驗,英語能真實應用心態更好表達更自信,有助於語感的培養和形成。

  學校層面,在進行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緊扣課程。課程是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體現,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以課程標準為統領,統籌課標教材,教學評價,考試等環節,才能讓教育與信息化發展有效配合,相互促進。

  (本文由王敏王上整理)

相關焦點

  • 兒童英語要怎麼學?專家:浸入式課堂是未來趨勢
    兒童英語要怎麼學?專家:浸入式課堂是未來趨勢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11-30 浸入式教學能讓孩子廣泛接觸不同文化和環境,刺激左右腦的發育,思維更活躍
  • 一起教育科技韓鵬:英語教師如何用好信息化產品?
    近2000名包括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全球會員在內的海內外高校、中小學英語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大會,共同探討「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英語教育」發展之路。
  • 一起教育科技韓鵬出席TESOL大會:英語教師如何用好信息化產品?
    近2000名包括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全球會員在內的海內外高校、中小學英語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大會,共同探討「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英語教育」發展之路。
  • 健全英語思維 創新英語「浸入式」課堂
    參加本次英語「浸入式」觀摩課活動的專家有陝西省英語浸入式指導專家遲教授、高教授,兄弟院校如陝師大實驗小學、銘城小學、綠地滻灞小學的老師們也參加了本次活動。此外,來自西安歐亞學院的近20名英語專業大學生也前來參觀學習。 課外,執教老師先後介紹了自己的課堂構思和設計,並就此次觀摩課進行了反思,同時,也就自己在浸入式英語課程實施中的困惑向專家老師們請教。
  • 少兒英語怎麼學?專家:浸入式學習是關鍵
    原標題:少兒英語怎麼學?專家:浸入式學習是關鍵   12月13日,小小地球高端少兒MBA英語
  • 校長專訪丨陳清茂: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關鍵在於教師隊伍的信息素養
    本屆「骨幹研修班」的主題主要圍繞教育信息化與高效課堂展開,對於這個主題,您怎麼理解?陳清茂:參加第13屆中學骨幹英語教師新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以及第三屆網際網路+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收益良多,感受頗深。這次會議為我們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對我們起到了很好的解惑啟迪的作用。
  • 陳清茂:更新教育理解,讓英語教與學真正飛起來丨對話一線
    本屆「骨幹研修班」的主題主要圍繞教育信息化與高效課堂展開,對於這個主題,您怎麼理解?陳清茂:參加第13屆中學骨幹英語教師新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以及第三屆網際網路+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收益良多,感受頗深。這次會議為我們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對我們起到了很好的解惑啟迪的作用。
  • 西安滻灞生態區舉辦小學英語浸入式觀摩研討活動
    滻灞生態區教育局基教一組教科研負責人郝陽,英語浸入式教學專家、西安外國語大學遲延萍教授,原陝西師範大學外事處處長姜開君教授,湖居筆記小學高紅健校長等參加了此次活動。、英語教學活動開展、具體經驗做法及取得榮譽等方面和與會教師進行了分享。
  • 奇速英語雙師課堂信息化教改走進四川省蓬安縣羅家中學
    教育科研方面,《「一標四環」教學實踐研究》、《農村初中生自主學習策略的實踐與研究》獲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農村初中化學有效課堂研究與實踐》獲南充市第三屆普教成果二等獎,省級科研課題《農村中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獲四川省第三屆基礎教育科研成果 獎。《南充日報》《南充晚報》、南充教育電視臺、蓬安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導學校的先進事跡。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推動時代變革,教育能否跟上腳步?教育部在2019年發布的《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中提出,要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 [睛彩教育]「浸入」才能「進入」:中小學英語「浸入式」教學的西安實踐
    整隊時,老師踏著節奏一遍遍地用英語重複著一句話:每天一點努力,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十來遍後,周圍參觀的外校老師也能脫口而出。「英語早操是學校浸入式英語教學的一小部分。不僅英語課堂上教師全部使用英語,還給孩子提供『一切』使用英語的『環境』。」綠地小學英語教研組組長王楠說:「學生從一年級進入學校,就要起好英文名字,在學校時必須用。
  • 兒童英語如何浸入式教學?這個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兒童英語教育方式如何從單純語言學習轉變成浸入式課堂?11月22日,由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主辦、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承辦的「兒童英語浸入式教學與實踐研究研討會」召開。廣東省語協外工委副會長、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植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康葉欽就兒童雙語學習及浸入式學習方法作了主旨報告。
  • 「浸入式學科英語」滿足少兒英語高端需求
    中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最近,「浸入式學科英語教學法」成了少兒英語教育行業和孩子家長們廣泛關注的一個話題。在近期的一項網絡調查中,83%的家長認為,在少兒階段應該引入「浸入式學科英語」等國外先進語言教學方法;93%的家長認為,中國的少兒英語教育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未來領導力」。
  • 提升教學能力 助力魅力課堂 ——黃島區職業教育中心舉辦全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
    點擊「黃島區職業教育中心」,關注職業教育,引領青年成才!      為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水平,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學資源庫建設能力和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幫助教師打造魅力高效課堂,2017年8月22日至23日,我校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了全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班由學校教務處孫玉章主任主持。
  • 專家手把手教推進策略,這所農村學校擁抱教育信息化2.0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張珊珊)教育信息化2.0正為湖北農村課堂帶來改變。12月9日上午,記者在黃石市陽新縣富池鎮中心小學看到,陽新學校老師認真觀摩黃石市民主街小學教師陳丹、楊丹帶來的兩節課。
  • ...教館成功舉辦全市教育信息化應用PPT、微課、課堂實錄製作培訓班
    本次培訓班邀請到了湖南省電化教育館專家分別就PPT高級製作、課堂實錄及專題片拍攝與後期製作、微課製作等進行授課。PPT高級製作班上,肖慧卉副科長從PPT常見誤區、PPT製作的規範和九大攻略入手,並示範了一些實用技能;課堂實錄及專題片拍攝與後期製作班上,王勁松科長講解了「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活動中部優課的拍攝技巧,並示範了圖片、音頻和視頻的處理技巧;微課製作班上,王子權主任從微課的規範和如何製作進行了解讀和演示,獲得了在座參培教師的陣陣掌聲
  • 教育信息化為「學在柯橋」提供技術支撐
    12月10日上午,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柯橋區湖塘中心小學承辦的2020年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專項培訓活動在我區舉行。中央電教館、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等的領導專家以及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地的150餘名骨幹教師參加活動,共同研商教育信息化發展大計。
  • 當希沃易課堂走進英華完全小學,解讀信息化教育新趨勢
    校方領導、一線教師、教育行業專家與希沃(seewo)團隊齊聚邢臺英華教育集團英華完全小學,觀摩希沃易課堂教學新模式,探尋智慧課堂的實際應用與未來發展,共同探討如何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希沃易課堂智慧課堂解決方案的引進,讓校園信息技術環境更加優化,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未來,英華完全小學將進一步優化信息化環境下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推動學校新的發展。
  • 丁俊華:全方位營造一種浸入式英語學習環境
    因為培養目標是培養國際化人才,我們的課程體系又是國際化的課程體驗,國際化的課程體系,因此我們整個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孩子將來在國際上使用英語這門語言來設計他在小學階段如何學習英語。簡單來說,為以後在國際職場上迎接挑戰,不僅僅把英語作為學習課程,而把它當成工具,在跟國際友人交流時,需要的能力也是比較高,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這個特點也在我們瑞思學科英語當中得到了比較大的體現。
  • 魯子問:信息化英語教育促進認知發展的建議
    在第三屆英語教育信息化應用名師優課展示研討會上,魯子問就:「信息化英語教育促進認知發展的建議」作了一場專題報告。專家介紹魯子問: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外語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