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不束縛,讓孩子學會「做夢」,擁有夢想,追尋夢想的能力

2020-11-08 陌上媯

你是否還記得你年少時擁有的夢想?

夢想著成為一名學者;夢想著成為一名醫生;夢想著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智者;還是擁有一個「英雄夢」——夢想著拯救世界?

《貓海盜》中的小耗子是一隻看似平凡無奇的小貓崽,卻擁有著大夢想的。她希望自己雖然是「小耗子」,但有所作為,能成為英雄被記載在《永恆之書》中。

《貓海盜》是俄羅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阿尼婭·阿瑪索娃與丈夫維克多·扎帕連科共同創作的作品。它作為經典的兒童作品,不僅僅是為了孩子在閱讀書籍的時候能夠擁有愉悅的心境,作者還希望能從自己的作品中去引導孩子去「做夢」,去擁有自己的夢想。

這是一個追尋傳奇的冒險故事,故事中有兩個小女孩,一個叫親寶兒,一個叫小耗子,外加一個水手麻杆兒,三個人一起尋找消失的巨人文明,傳說那裡的巨人可以點冰成金,還能馴服強大的鐵龍,所以,三人各自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上路了……


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章魚怪」,「飛蛇與千山人」,還拜見了流浪貓暴君。最終,在現實世界中,這些「探險家」是否能夠如願,現實真的存在著人們傳說中巨人與「點冰成金」嗎?那些馴化的鐵籠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書中的三個小主人公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被稱為「小耗子」的小貓崽,她出生在一座小漁村,那裡的人們早已甘於平凡,就連曾經燃燒的理想之火也被現實吹熄滅了。

雖然小耗子生於平凡,但是卻不甘平凡。


儘管家裡的人總是警告她:「這很危險。別亂動,你會受傷的!你會迷路的」,「你還小,不能這樣」,「你不能……你不能……」

上面這些聲音你是否也覺得十分熟悉呢?這些看似「為你好」的話語,最為家長的你是否也常常出自於你的口中?

我們製造出許許多多的條條框框,像一條條的繩索,捆住了孩子飛向夢想的翅膀。讓孩子待在「安全的角落」,不敢做夢,不敢去擁有自己的夢想;或許,她是敢做夢的,卻只僅僅是「做夢」,而不敢去追尋夢想,在我們思想的灌輸下:「外面的世界太危險了」,以至於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氣,不敢去嘗試。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外面的世界是如何,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看看,就算會撞得頭破血流,這也是他們成長必須經歷的。我們講得如何天花亂墜,遠不如他們親自去體驗,去感受重要。


家長呀,不要讓那些看似溫軟的話語,成為一把利劍,斬斷了孩子們的英雄夢。讓孩子敢於做夢,擁有勇於做夢、追尋夢想的權利。

就如書中的小耗子一樣。儘管小耗子的耳邊總是大人們這樣那樣的勸說,儘管這些都來自大人的「經驗總結」,儘管,外面的一切看似那麼危險……但是小耗子想去追尋自己的彩色夢想,於是,她離開了故鄉,踏上了屬於她的冒險之旅!

看完此書,我覺得,書中更多表達的是讓孩子能夠勇於歷險,敢於去打破常規,就算是成長中遇到了困難,也始終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擁有勇敢無畏的心,勇氣、責任、擔當與毅力,最重要的是一顆善良的心。

這些,難道不正是我們所希望孩子擁有的嗎?


相關焦點

  • 擁有夢想比擁有高分重要,讓孩子為夢想而讀書。
    我們作為父母,要有慧眼,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隨波逐流,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天賦去培養。比如有些人的形象思維能力特別強,適合畫畫;有些人的抽象思維能力不錯,就適合搞科研;有些人天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強,適合做語言工作,做主持人;有些人呢,不會說,只會蒙著腦袋寫。那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呢?
  • 重拾做夢的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第四周回顧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年歲漸長的我們卻逐漸喪失了做夢的能力。我們開始模仿大人的樣子瞻前顧後、深思熟慮,在他們的世界中「想」似乎比「做」來得更加重要,我們的夢想被一次次擱淺,直至沉入海底,消失在一片深海的黑暗之中。為了生存我們延續著工作、賺錢的無限循環,一切都顯得那麼的理所當然,除此之外我們所剩無幾。
  • 瑪法達看世界:小孩擁有大夢想很可笑嗎?別再打擊孩子的夢想了
    01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主動學習 故事中六歲的瑪法達有主見,從不盲從,她敢想敢說。 童言無忌,天馬行空,多麼美好的年紀,然而很多孩子會因為不敢說,不敢做將想法放在自己心中,成長對於他們而言是盲從與聽信。
  • 麥當勞2020點亮夢想再升級!讓孩子做探月工程的參與者
    作為麥當勞的年度活動,"點亮夢想"以點亮孩子夢想,守護孩子夢想,為孩子夢想助力為初衷,同時通過與更多夥伴的戰略合作,為"小夢想"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此次與中國探月的合作,讓中國普通孩子有機會成為"中國探月"工程參與者,麥當勞相信,這一定能夠激發更多孩子"敢夢敢想"。
  • 孩子的夢想不切實際怎麼辦?家長要注意這兩點,助力孩子圓夢
    如果父母此時依舊堅持傳統的觀念,恐怕會破壞孩子對於追求夢想的熱情。面對孩子口中說出的夢想,家長要學會理性對待,要多多注意一下以下這幾點,守護好孩子脆弱的夢想之花。家長在忙碌的工作結束之餘,身心疲憊還要去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有限的時間裡,家長的重心往往會放在學習上,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心裡話。面對孩子認真地向家長訴說自己的夢想,家長不應該輕易地用幾句話搪塞過去,而是應該學會認真地傾聽。
  • 孩子的夢想不切實際怎麼辦?家長要注意這兩點,助力孩子圓夢!
    面對孩子口中說出的夢想,家長要學會理性對待,要多多注意一下以下這幾點,守護好孩子脆弱的夢想之花。 有限的時間裡,家長的重心往往會放在學習上,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心裡話。面對孩子認真地向家長訴說自己的夢想,家長不應該輕易地用幾句話搪塞過去,而是應該學會認真地傾聽。
  • 《銀河補習班》淚崩,父母如何保護孩子夢想?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其實生活中有多少家庭因為孩子的夢想而爭吵,有多少父母正逼著孩子走著不一樣的道路,從這兒便是可以看出。劇中有很多經典臺詞不得不讓人驚嘆,比如馬皓文經常對兒子說的&34;,&34;等等。這些對話中可以看出馬皓文自始至終鼓勵兒子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局限於教科書的教學內容。
  • 《最初的夢想》:比起教孩子怎麼「贏」,更重要的是學會「輸」
    像是《最初的夢想》這部電影,影片內容貼近現實生活,雖然電影內容跟實現夢想有關,但是這個實現夢想的過程稍微有點慘烈。電影講述的是父親帕塔克對自己的兒子阿加夫寄予厚望,一直希望他能考上一個好大學。阿加夫也不辜負父親辛苦栽培自己的苦心,每天拼了命地學習,一天可以學習十八個小時。
  • 給孩子一個夢想的房子
    編入本書的5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好地體現了楊紅櫻科學童話的創作風格:有故事、有知識點,有優美的語言和意境,有深入淺出的哲理意味,還有愛的教育蘊含其中,配圖十分精美,能夠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助於鍛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暗合了兒童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慾、想像力和心靈成長的需要。
  • 「我的夢想就是發財」,小學生演講火了!爸爸驚嘆完了完了…|網友...
    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當教師」、「當警察」、「當科學家」5月16日,在杭州西湖府苑小學《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比賽上一位小學生卻說:「我的夢想就是發財!」男孩上臺後直接說,夢想顧名思義,做夢都想。做夢都在想的事情一定是一個人內心最渴望的。只有最渴望才能花全部去追尋。
  • 動畫《無翼鳥》:孩子童年時的「夢想」,足以支撐一生的「高飛」
    經過了這麼多的努力,無翼鳥終於體驗到了飛翔的感覺,就算沒有翅膀,但它依然懷抱著飛翔的夢想,並為這個夢想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換取飛翔。每個生命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即便前方困難重重,它也能衝破阻礙,為夢想而不懈奮鬥。
  • 夢想離你遠嗎?你會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夢想嗎?
    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堅守住自己的夢想,就一定會成功,當有了寶寶後,才發現人生不一定要有夢想。女人的想法並沒有錯,有了寶寶後更多問題都會接踵而來,用到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在沒有做好打算的時候,她並不想給孩子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其實大部分家庭都有這樣的問題,對於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來說,孩子的到來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 學會感恩 放飛夢想——魏家泉小學十歲成長儀式溫情來襲
    十歲,人生中的第一個十年,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塊裡程碑,也是孩子開始樹立自己的道德觀、家庭觀、團隊觀以及學習觀的關鍵時期。十歲成長儀式,亦是「八禮四儀」中很重要的儀式。2019年5月22日下午,秦都區古渡魏家泉小學成功舉辦「學會感恩,放飛夢想」十歲成長儀式。通過隆重而莊嚴的儀式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與家長、老師、同學一起見證自己成長的幸福與快樂。
  • 跟隨真愛夢想,追尋詩和遠方
    為了加強夢想沙龍的建設,推進夢想課程的開展,姜堰區「樂學園」夢想沙龍開放觀摩暨讀書交流活動在10月24日於運糧中心小學舉行。為了更好地加強夢想沙龍建設,推進夢想課程的廣泛開展,鼓勵更多的教師申報二星教師,10月24日下午,姜堰區「樂學園」夢想沙龍開放觀摩暨讀書交流活動在運糧中心小學舉行。陳志明主任全程參與指導,全區各校夢想中心主任和夢想教師骨幹參與活動。
  • 電競是碗青春飯,分清夢想或做夢!孩子沉迷需謹慎
    由於自己的孩子喜歡玩遊戲,原本從未接觸過網遊的父親想自己親身體驗網遊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不料自己深陷其中,比自己的孩子還瘋狂。據他自己說,沉迷網遊那會,自己一下班就跑網吧,一玩就玩到深更半夜,有時太累就直接在網吧的椅子上睡著了!而後玩的時間越來越長,連自己都沉迷網遊,更加教育不了孩子!導致家庭矛盾增多。
  • 讓夢想指引他前進--對孩子的夢想多一些理解,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沒有聰明和笨之分,只有有夢想和沒有夢想的區別。我們經常指責孩子學習不夠努力,成績永遠達不到我們的預期。我們何曾想過,我們對孩子的這些要求,經過他的同意嗎,他也和我們一樣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嗎?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測試,回到家問問孩子,他的夢想是什麼?你會驚奇的發現,孩子原來相當飼養員、生物學家、寵物醫生等等,而不是你一廂情願給他策劃的醫生、教師等等。
  • 教育專家:11歲是孩子「夢想成真」的分水嶺,家長做好助力
    我單獨去問女孩,她說:「我也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其實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不是他們沒有夢想,而是沒有人告訴他們夢想是什麼。那麼孩子擁有夢想的因素有哪些呢?這樣才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未來才會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 追尋科學家足跡 鑄就新科技夢想
    追尋科學家足跡 鑄就新科技夢想 ——2020年量子信息技術進校園啟動儀式暨院士報告會在合肥46中南區舉行
  • 孩子不切實際的夢想
    其中閨蜜嵐說:追夢的路上,需要有很多條件,不是只有一顆夢想就能到達彼岸。(一)夢想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夢想有很多,誰來為孩子的明天買單?誰來為孩子的夢想把關?答案是:父母!因為孩子往往缺乏判斷能力,這時候需要父母來幫忙,父母的意見其實是經驗的預判,所以,夢想有沒有必要堅持,需要父母的幹涉。
  • 孩子的夢想依然需要計劃
    有人說,孩子怎麼會有夢想?也有人說,孩子的夢想千變萬化。可我知道,不管夢想是什麼,現在的孩子一定是在走在夢想的路上,一定是在想辦法擁有實現這些夢想的魔法。鼓勵探索的心這一點很重要,前期家長需要有兩個鋪墊:提前知道孩子的夢想,二是對探索有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