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馬
在「後疫情時代」,新冠疫苗何時可以投入大規模使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於美國、印度等疫情「重災區」來說更是如此。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全世界只有中美俄以及歐盟這四個國家和組織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研製出真正安全可靠的疫苗,欠發達國家的政府只能通過加入一些疫苗共享計劃來獲取疫苗。
當然,也有一些地區雖然沒有自主研發疫苗的能力,但是口氣卻不小,試圖通過開「空頭支票」的方式來欺騙民眾以穩定局勢,海峽對岸的民進黨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據臺灣媒體報導,作為臺灣地區此次疫情防控「總指揮」的陳時中在近日的一次採訪之中透露了一個重磅消息——臺灣已經和某藥廠達成了進口一千萬劑新冠疫苗的訂單,定金目前已經交付。
然而在面對臺灣社會各界對於此次交易細節方面的提問時,陳時中卻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僅用「還在談判過程中不方便透露」的理由搪塞過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臺灣媒體對臺灣獲得疫苗的所有途徑和前景進行了分析,最後得出的結果是臺灣最早拿到疫苗也會是明年6月份,陳時中的表態只不過是為了穩定民心所說的謊言。
陳時中此前不斷叫囂不會使用大陸疫苗,因此即使是大陸願意為民進黨提供充足的疫苗民進黨也不會接受。
而除了大陸之外最有可能為臺灣提供疫苗的國家無非就是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這四個國家。這其中和臺灣關係最為緊密的美國已經明確表示疫苗研製完成後將首先供給本國人民,而民進黨和德國企業的談判也在今年11月宣告失敗。如此看來,臺灣目前最靠譜的獲得疫苗的方法就是世衛組織的統一分配,而且這些疫苗很可能會來自大陸。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