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社會熱點事件背後是情感諮詢人才的缺失

2020-10-21 檸檬報告

近些年來,在網絡上各種關於校園霸凌現象、高校學生情感糾紛層出不窮。

與此相伴的,則是不斷攀升的離婚率和婚姻家暴事件。

藏族姑娘拉姆悲慘離世沒過多久,又有女性家暴事件被曝出。

對於頻繁發生的負性社會熱點事件,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表示:

即便現在的年輕人都受過很好的學歷教育,但是因為在情感教育上存在著重大缺陷,他們的人生之路往往走得也並不是那麼地順暢,這樣也導致了各種負行社會事件的頻發。

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源 在於家庭中的情感教育

不久前,短跑名將張培萌的妻子Roxana髮長文控訴丈夫家暴、出軌。

她曬出了自己遭家暴的受傷照,並稱家暴過程貫穿了婚前和婚後,甚至包括孕期、月子和哺乳期。

在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看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源,在於家庭中的情感教育 ,一個人的情感問題,開始於青春期。

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成長來說,兒時接受怎樣的情感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直接決定了這個人的人格和情感。

在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受三大體系的影響,家庭、社會以及學校。

但是在青春期的中國孩子,主要忙於學業,家庭、社會這兩塊對於孩子的情感教育基本缺失。

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想要解決情感困惑,大多是來自於同伴和網絡世界。

而當缺乏正確而科學的參考時,則更容易導致情緒以及行為上的負性衝突。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群體中,性安全、疾病防護、心理安全、情感傷害、人身安全、暴力衝突並不少見。

這也說明了,青春期未曾得到正確引導的問題很大可能會輻射到青年期,忽略情感教育,則會培養出人格缺失的成年人。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離婚和結婚的比例已經達到1:3,大量的青年滯留在婚姻之外,很多人正在退出婚姻。

中國逐年攀登的離婚率和家暴事件,也當然和從未成年起就建立的關係處理能力有極大的關係。

對此,心理專家盧悅則表示:家庭和社會的問題,也從側面說明了家庭和社會對於情感諮詢行業的極大需求。

「健康人格」是好婚姻的基礎 情感服務有繁榮也有泡沫

在歐美國家,平均1000個家庭就有1名婚姻家庭諮詢師,而在日本甚至還有專業的婚前培訓機構。

總而言之,婚姻經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人格基礎的,而這當然離不開個人的成長和學習。

從生理到文化,從愛的維護到親密認知,從情緒管理到人際尊重,從表達方式到兩性思維差異,好的婚姻諮詢往往有著更寬泛的意義。

盧悅認為:目前中國情感服務正處於初級階段,一方面因為網際網路的到來,情感服務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完成了情感產業化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當下情感服務的繁榮,也是有泡沫的。

主要問題出在兩個方面:

第一,大量的心理情感知識沒有進入市場:傳統的心理諮詢師以及心理工作者市場意識,導致大量有用的情感三觀和理論以及情感經營方法不能和大眾需求有效結合起來。

第二,大量的山寨版情感理論充斥市場:有的情感網紅作家,用粗製濫造的情感理論,迎合當下功利化的思潮,用「莆田遊醫」式的服務方式,賺取暴利,傷害客戶和市場。

有些所謂的情感服務機構,利用用戶在情感挽回方面的急迫心態,讓用戶付出天價的服務費,但卻只能提供無用乃至有毒的服務產品。

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表示:「最後用戶罵的不是這樣的服務機構,而是我們整個情感服務行業。」

心之助:助國人解決情感問題 用行動支起社會健康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高效、快捷的信息傳播速度,相信,情感諮詢這個概念也將很快被大眾接受,情感諮詢師行業必將成為未來的朝陽行業。

心之助心理專家趙悅辰表示,自2015年起,涉足情感諮詢行業的企業數量增加,情感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倍增,截止2017年上半年,中國情感消費總額已達960億元。

這一數字足以說明國人對情感諮詢的接受度和認可度已得到飛速提升,國內情感業務升級已被提上日程。

按照國外經驗,一般平均每300個家庭就有1名婚姻家庭諮詢師,而我國目前情感諮詢師從業人員的數量遠無法達到這個標準,這就意味著國內許多需要解決兩性情感問題的人群無法得到相對的服務。

「到目前為止,我國情感諮詢師的職業缺口至少存在25萬。」

趙悅辰表示,這得益於人們對情感需求與情感諮詢接受度的穩定上升,國內情感消費市場的需求額度逐年增加,這就需要行業內不斷的輸送出更多的情感諮詢師,來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量,提升情感關係的質量。

「幫助萬千中國人解決情感問題,讓天下的男女都能好好相愛,一直是心之助女性情感心理平臺的服務宗旨,而幫助行業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情感諮詢師,對億萬中國百姓的價值觀以及精神訴求作良性引導,引領行業的創新發展,更是平臺義不容辭的責任。」

她表示,希望通過創建專門的情感諮詢師培育體系,為行業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情感諮詢師,真正的幫助國人解決情感問題,用實際行動支起社會健康平衡點。

相關焦點

  • 生命之花隕落的背後,當代青少年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青少年自殺 事件屢屢發生,生命之花隕落的背後,不禁讓我們反思——當代青少年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面對網上一大片指責男孩母親的罵聲,家庭教育問題再次被網友推上風口浪尖。母親的教育方式固然有錯,公眾場合之下不顧孩子自尊心當中扇孩子耳光,的確成為了孩子跳樓的直接原因。但孩子跳樓的背後,僅是家庭教育的悲哀嗎?
  • 《一個母親的復仇》之痛:悲劇之下,隱含重組家庭情感交流的缺失
    一次被侵害事件,不僅讓繼女身心深受傷害,而且正義得不到伸張,兇手卻逍遙法外。這位母親在深切母愛的支撐下,憑藉一己之力將四位嫌犯得到應有的懲罰。本片在國內影市的表現搶眼,取得了1.1億元的票房成績,口碑看漲。之所以觀眾會買帳,其背後的社會現實意義和戳中淚點的故事起了決定性作用。
  • 《幸運是我》:「假親人,真親情」背後是情感缺失和對溫暖的渴望
    影片中一老一少兩個主人公從陌生到相互陪伴的過程,背後卻是兩個人情感的缺失和對溫暖的渴望,給觀眾帶來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對親情的共鳴。因此,本文將從敘事結構、鏡頭畫面和題材選擇三個方面解讀《幸運是我》的獨特魅力,而在第四部分,我將進一步分析導演試圖呈現的對於生活的思考和現實意義。
  • 平頂山事件:13歲女孩無知的背後,暴露了孩子"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或者教育不當和親子關係的惡化,都是讓這類事件發生的助推器。自我價值感,是指個體看重自己,覺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會重視,在團體中享有一定地位和聲譽,並有良好的社會評價時所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有此情感體驗者通常表現為自信、自尊和自強;反之,則易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
  • 輕生的背後,是生命教育的缺失
    6月9日大二學生作弊被抓而跳樓自殺的事件餘波未平,就發生了6月13日小繆可馨作文課後跳樓自殺的悲劇。大家的目光似乎都聚焦於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老師行為的是非之上,而忽略了這些事件背後所體現的 我國生命教育的缺失。何為生命教育?
  • 心之助:「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統計還顯示,接受諮詢的大學生中,越來越多的學生將「情感困惑」和「情緒問題」作為尋求幫助的問題,而不是家庭糾紛或學術困難。對於,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實情感教育其實是人格成長的教育,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教育。包括人際關係、愛與親密、平等尊重、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不單單是學校,太多父母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 論合作學習實踐中的情感缺失
    但若要進一步推進合作學習的深層次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過多關注合作學習的課堂實踐而忽略了合作學習的另一重要因素,即情感要素。情感缺失不僅會極大地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人們對真正教育的理解。情感缺失是當前合作學習發展的瓶頸問題,亟須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對合作學習實踐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進行深刻反思,以期回歸合作學習的本真意蘊。
  • 情感缺失是什麼?
    情感缺失指的是某一部分人群對世界缺乏安全感,他們主要表現在情緒經常低落,缺乏自信,有自卑感,不擅長交際,經常感到孤獨寂寞,並且伴有狂躁心理。他們處在社會邊緣,也被稱作邊緣性人格,是缺少關愛的人群。因此這類情感缺失的人在尋找伴侶的問題上往往都是一大難題,多數都是單身貴族。以上兩種情感缺失的類型完全不同,其實原因就是情商不一樣,第一個情感缺失的人屬於高智商,高情商,雖然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但是生存能力強,很容易適應環境,能觀察到周圍的千變萬化來改變自己的模式,很像變色龍,雖然弱小,卻不容易被發現。
  • 平頂山事件:13歲女孩無知的背後,暴露孩子「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然後在當地的天馬大酒店KTV唱歌到晚上11點半,某某人以太晚,沒有回市區的車為理由,帶著兩個13、14歲的兩位女孩到賓館,從而發生了欺辱的事件。回顧案件的發生,讓我內心越發沉重,對於我們很多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教育不當和親子關係的惡化,都是讓這類事件發生的助推器。
  • 許可馨的不當言論甚至構成犯罪,是情感的缺失還是父母的疏於管教
    情感缺失,會導致沒有安全感,變得孤僻。許可馨在網上發布引人注意的言論,懟天懟地,懟大眾,吸引了大批人的注意,最後大號被封。人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孩子的人生觀從小是從父母來說的,不禁讓人懷疑,許可馨的父母是否利用職務為自己斂取錢財,而5萬美元的生活費對於她的家人來說輕而易舉,背後說明了什麼!?公職人員的工資水準什麼時候如此高了?許可馨時至今日,父母的失責至少要佔據百分之50。國家培養的人才如蛀蟲一般腐蝕著。
  • 【熱點作文素材】夫妻用餐廳杯子替兒接尿,你怎麼看?社會道德缺失...
    【熱點事件】(原標題:夫妻用餐廳杯子替兒接尿被怒斥後還兇狠回擊)日前,有一對男女在香港餐廳內發生爭執,原因是一名香港男子在吃飯時,發現鄰座的女子竟然把吉野家茶杯當尿壺這說明這個女人是有意為之,缺乏道德感。見到這樣的行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站出來制止,否則社會公德就不會存在了。元芳你怎麼看?
  • 貴港教師罵人,事件背後是道德與教育的缺失
    與之相關的是去年陝西商洛一老師長期辱罵學困生,被學生錄音,也是人盡兼知。為什麼現在形勢這麼嚴重,還有大批公職人員頂風作案,我覺得大環境是依法治國了,但是法不嚴,不重,犯罪成本太低每次處理結果出來公眾都感覺是被袒護了!
  • 一點資訊2019年度生態盛典,心之助榮獲「才貌並重」獎
    一點資訊 CEO 楊宇翔、一點資訊總裁陳彤、一點資訊高級副總裁金治、新京報社社長宋甘澍,《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李鴻谷、北青網總裁楊濤、日本國駐華使館參贊伊藤直人、36 氪總編輯全昌連、新榜創始人徐達內、中國青年報編委曹林,知名演員柳巖、心之助情感心理平臺聯合創始人盧悅和 300 多位國內頂尖媒體嘉賓悉數蒞臨。
  • 你所經歷的「情感諮詢」是心理諮詢嗎?當然不是
    情感諮詢到底是不是心理諮詢」。 即從服務內容專業性角度講,心理諮詢師能夠提供真正行之有效的心理諮詢,但從商業角度講,情感導師是製造焦慮的一把好手,會讓來訪者意識到自己的無助,然後給出所謂的套餐和包月服務,這個在心理諮詢中是不存在的。
  • 一個「進退維谷的乖孩子」的背後,是社交情感教育的缺失
    我想要有自己的力量,而不僅僅是什麼都不做,也不在乎任何事情的無名之輩。」 基於這個,我們可能就更加理解什麼是「社會情感學習」,它本質上就是致力於改善學生在學校的人際、情感和文化體驗,回應學生自我探索、建立連接的需求。 不過這個學習一點都不容易。
  • 什麼是情感教育?專家提醒:缺失的情感教育刻不容緩
    近年來因情感糾紛而產生傷害的事件,在高校學生中層出不窮。這些事件都反映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即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情感教育缺失。專家提醒,愛情關係是一種難以琢磨的非常感性的人際關係,所以更加需要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青少年的不同成長階段裡對於情感教育給予正確的有益的指導和教育。
  • 深圳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別讓心理問題成為婚姻的"化糞池"
    杭州來女士失蹤事件,朋友圈開始玩梗,&34;因日常生活裡的矛盾的累積,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Comment by @韓亞萌: 熱點事件莫魯瓦說過,沒有衝突的婚姻,幾乎同沒有危機的國家一樣難以想像。哪怕是同事朋友甚至是素昧平生的人都可能起衝突,更何況朝夕相處的夫妻呢,婚姻問題的關鍵在於雙方如何去溝通和解決。
  • 心之助趙悅辰:「夫妻共同成長」才是育兒觀的核心
    心之助心理專家趙悅辰表示:這些話題的興起,不單單是關於女生生育、女性地位、經濟壓力等議題,更是關乎兩性關係的如何溝通和維護的婚姻問題。生兒育女 對於女性來說並不簡單根據每年對1%人口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女性在育齡期間的平均生育水平,在2018年僅為1.05個孩子。
  • 苟晶背後的事件營銷實戰心理解讀
    最近一個姓苟的(不是東西,特別申明是人),因23年前的高考被「冒名頂替」事件火了,火的一塌糊塗,成為當下絕對的熱點。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個很專業的事件營銷案例。從她抓住熱點事件「山東陳春秀被冒名頂替」開始,就已經一路展現超常的專業打法,我們先簡單復盤一下苟女的運作策略。第一步:熱點捕捉。
  • [熱點話題]「苟晶被頂替上學」事件背後,暴露了怎樣的人性弱點?
    最近網上一波又一波炒得火熱的「苟晶被頂替上學「事件,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是無疑是相當有意義的作文素材。第一,此熱點事件關乎教育選拔考試的公平;第二,春暖老師根據苟晶事件編寫了一道作文題,並對這道作文題做解析和分析,希望能夠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