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之都導入功能農業-農業大健康·李喜貴:蘆筍謀定金衣_綜合...

2020-12-27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村裡土地流轉以後,還有一些村民擁有土地,因擔憂種植蘆筍效益不穩而繼續種植小麥,在鄉村兩級幹部和蘆筍種植專家的講解、引導下,以及針對村民擔心的蘆筍銷路問題,當地蘆筍加工企業會按每年的行情敞開收購蘆筍。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採編:"品種是基礎,在種植環節推廣機械化、標準化種植是關鍵。"廣州市微量元素科學研究院院長、中科微量元素(國際)科學研究院院長李喜貴表示:蘆筍作為健康蔬菜的典型代表,品質最重要。導入功能性,強化農業大健康,按農業3.0方向發展是必然趨勢。同時,曹縣著力推廣蘆筍標準化生產,生產綠色優質蘆筍,呵護曹縣蘆筍品牌。

2020年9月7日,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住萬祥軍和李喜貴,廣州中海外國際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百花一行,在菏澤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顧問、菏澤市發改委原副主任朱志徵,菏澤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菏澤農投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遼的陪同下來到了曹州考察蘆筍產業,並走進了巨鑫源集團公司進行調研。

目前,曹州蘆筍在國外市場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屆中國(曹縣)國際蘆筍節舉辦後,海內外客商已達160餘家、500多人次,可以說,曹縣蘆筍的當年價格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全球蘆筍的『身價』。曹縣是我國優質蘆筍主產地和加工出口基地。2007~2010年,成功舉辦四屆中國(曹縣)國際蘆筍節,蘆筍產業化發展加快。″萬祥軍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表示:曹縣蘆筍在全國率先脫掉「洋嫁衣」,成為在國際市場樹立自主品牌的先行者,打破國際進口商的壟斷,將產品直接打入銷售終端。

脫掉「洋嫁衣」樹立自主品牌

謀定研究:對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喜貴說:「蘆筍作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蘆筍是一種高檔營養保健蔬菜,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價高貨缺。」他表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蘆筍種植、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全國蘆筍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產量80多萬噸。種植蘆筍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致富之路,蘆筍生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曹州龍頭企業巨鑫源集團公司在西班牙設立辦事外,通過股本置換控股西班牙艾雅貴公司,使產品進入家樂福超市,直接分享銷售環節30%的利潤,遠超過加工環節的利潤。該集團公司通過與加拿大西華公司股本置換,已拿到進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敲門磚」。2009年初,該集團公司在澳大利亞成功上市,使蘆筍產業由品牌、資本、人才和研發的國際化,向市場國際化邁進,為品牌立足國際市場、實現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產業化經營撬動數百億產值

曹縣蘆筍,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曹縣蘆筍」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區域範圍為南至黃河故道、北臨成武縣,蘇集、青堌集、閆店樓、朱洪廟、磚廟五個鄉鎮,地理座標區域面積1860平方千米。

調研考察中,萬祥軍說:"近年來,曹縣向現代科技要配方,縣政府成立蘆筍產業領導小組,安排專項資金,在土地、稅收、資源配置上實行傾斜,為國內外客商來曹縣從事蘆筍加工打了一針興奮劑,蘆筍加工龍頭企業風生水起,蘆筍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曹縣蘆筍種植面佔全國蘆筍種植面積的六分之一。蘆筍主要品種有Uc800、Uc157、蘆筍王子、冠軍、碩豐等。其優質蘆筍實行無公害、標準化種植,已獲得國家綠色認證,2003年12月8日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命名為「中國蘆筍之鄉」。

「菏澤巨鑫源食品集團公司在曹縣蘇集鎮建立了高標準的蘆筍加工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蘆筍4萬多畝,全鎮3萬多農民從事蘆筍種植和加工。"菏澤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德林說,僅此一項人均增收就在3000元以上。「身長鬚為17釐米,直徑約是1釐米,顏色純白,不老不嫩。」在菏澤曹縣巨鑫源食品工業園區,每天都要上演一場精彩而苛刻的「選秀」。

經過層層篩選後,符合要求的「選手們」將躋身罐頭瓶中,以倍增的身價開啟它們的環球之旅。作為中國蘆筍之都的曹縣,目前優質蘆筍基地面積已達到20萬畝,年產鮮筍18萬噸,相關加工企業20餘家,並迅速崛起為中國最大的蘆筍種植、研發、加工和出口基地,年創匯超過2億美元。調研考察中了解到,該縣蘆筍產業的蓬勃發展,與其品牌化戰略的推進息息相關。

「萬人村」打造全國最大蘆筍種植園

曹縣西南、魯豫兩省交界處的朱洪廟鄉楊堂村,這個 「萬人村」通過流轉土地打造萬畝蘆筍種植基地的故事。從2013年開始,村裡啟動種植蘆筍。萬畝蘆筍落戶曹縣「萬人村」。朱洪廟鄉位於曹縣最南部,楊堂村在朱洪廟鄉最南部,與河南省搭界。這片蘆筍種植面積達11800畝。    

楊堂村有14個自然村,人口8800人,是遠近聞名的大村。由於地處黃河故道,多年前村裡多戶人家種植果樹,可效益並不好,後來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村中剩下的多是老人、兒童,很多田地逐漸荒蕪。當地政府開始著手土地流轉,引進蘆筍種植項目,萬畝蘆筍已基本栽植完畢。這裡己經成為全國最大的蘆筍種植基地。    

″就地打工,在村裡也能掙工資。當時村裡一部分人種小麥,收入一般,還有一些人外出打工,地都荒了。既然有人肯按小麥的價格租地,大夥都樂意。」當時時任楊堂村黨支部書記夏正銀說,土地流轉非常順利,村裡開始種植蘆筍。    

小小蘆筍,讓「萬人村」摘掉「貧困帽」。村裡土地流轉以後,還有一些村民擁有土地,因擔憂種植蘆筍效益不穩而繼續種植小麥,在鄉村兩級幹部和蘆筍種植專家的講解、引導下,以及針對村民擔心的蘆筍銷路問題,當地蘆筍加工企業會按每年的行情敞開收購蘆筍。有了後盾,村民再也不發愁了,土地流轉後村民手裡剩餘土地也陸續種上了蘆筍。人口過萬、位置偏僻的楊堂村之所以能擺脫貧困的帽子,得益於萬畝蘆筍基地落戶當地,使人力、土地、環境等資源得到了優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他媒體或為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具體行為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郵箱:783207631@qq.com

相關焦點

  • 蘆筍之都導入功能農業-農業大健康·李喜貴:蘆筍謀定金衣
    2020-12-24 12:22:39 來源: 中國城市在線 舉報   蘆筍之都導入功能農業
  • 湖南十大農業品牌·沅江蘆筍:如何逆襲市場成功轉型?
    沅江蘆筍已被加工成凍筍、醃筍、口味蘆筍、蘆筍麵條、蘆筍餅乾、蘆根飲料等多種產品,附加值陡增。沅江蘆筍,古稱「蒹葭」,與野芹菜、野藜蒿、蓼米被譽為「洞庭四珍」。昔日,蘆葦造紙產業是當地經濟的支柱;如今,蘆筍食品業方興未艾,踐行傳統食品、功能保健品到藥品「三步走」戰略,當地力爭在10年內,「沅江蘆筍」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 小小蘆筍助力長興鄉村振興
    2010年,莫國鋒註冊成立長興許長蔬菜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蘆筍種植、銷售、冷藏、加工、科研、技術引進、推廣示範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現有社員200戶,種植面積2200畝。自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後,許長蔬菜專業合作社不僅被列為省級農業標準化推廣示範基地、省級示範性合作社,還多次獲得省農博會金獎、省級名牌農產品等殊榮。
  • 休閒農場越來越多,為什麼德國克萊斯託蘆筍農場就能脫穎而出?
    休閒農業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城鎮化的發展而興起,農業所承擔的不再只有農產品生產的功能,還具有農業知識教育與休閒娛樂的功能。當一個這樣的休閒農場模式從市場上出現,成千上萬個休閒農場就會湧現。1983年,德國修訂《市民農園法》,其主旨轉向為市民提供體驗農家生活的機會,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園之樂,經營方向也由生產導向轉向農業耕作體驗與休閒度假為主,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的經營方式,並規定了市民農園五大功能:提供體驗農耕之樂趣;提供健康自給自足的食物;提供休閒娛樂及社交的場所;提供自然、綠化、美化的綠色環境;提供退休人員或老年人最佳消磨時間地方。
  • 莫國鋒帶著蘆筍產業的長興模式走上省級舞臺
    作為長興主要農業產業,蘆筍年產量達1.6萬噸,產值2億元,居全省前列。 按照縣域特色農業「一業一聯」的要求,以構建利益共同體為目標,推動專業性服務資源向產業農合聯聚合,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特色農業專業性服務體系,2017年4月,長興縣供銷社牽頭組織建成長興縣蘆筍產業農合聯,53家會員單位從此一條心,莫國鋒也因此多了一重身份:縣蘆筍產業農合聯理事長。這位被稱之為「長興蘆筍代言人」的中年大叔,對蘆筍事業的熱情就如同室外炙熱的陽光般有增無減。
  • 蘆筍價跌可獲賠--浙江頻道--人民網
    湖州長興最大的蔬菜專業合作社之一——許長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莫國鋒說,加上低溫陰雨天氣影響,蘆筍可謂雪上加霜,若是往常可要急壞了,如今心裡的陰雲早已被一份保單驅散。 這份保單就是長興大棚蘆筍價格指數保險。2月26日,莫國鋒從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長興支公司副總經理張建軍手中接過了長興大棚蘆筍價格指數的第一張保單,意味著浙江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價格指數險正式邁開第一步。
  • 蘆筍的功效與作用 常吃蘆筍僅有這些好處
    蘆筍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事實上蘆筍的功效有很多,經常吃對於人體是很有好處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蘆筍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蘆筍的食療方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蘆筍的功效與作用蘆筍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它有很多的功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蘆筍的功效與作用,蘆筍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蘆筍是一種味道比較鮮嫩的綠色蔬菜,也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養生蔬菜之一。
  • 清炒茭白蘆筍
    杭州市農科院蔬菜所的專家說,現在市面上的茭白,最多的可能是從南方運來的;經營茭白的杭州華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韓省華說得更具體:現在的茭白,大部分產自浙南的麗水。至於更「本」一點的杭州本地茭白,大多種在餘杭、桐廬、德清等地。或者可以更「宏觀」地說,杭州周邊的水鄉,都有種茭白。大約再過一個星期,這些本地茭白就會大量上市。不過,茭白也講究「生辰」。
  • 扁鵲中醫藥文化論壇-農業大健康·李喜貴:謀定艾草功能性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採編:「湯陰艾草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市場價值。據我們廣州市中科微量元素科學研究院、中科微量元素(國際)科學研究院最近對湯陰艾草中所合有的元素進行了檢測,結果讓人吃驚。重金屬含量不超標,並且其主要微量元素組合合理,滿足了艾草深加工的進一步開發。」
  • 德國農場主:誰都可以,來幫我們挖蘆筍吧!
    4月是德國的蘆筍季,理論上說,這應該是德國農場主們的收穫旺季,然而今年,很多德國農場主都遭遇危機——根本找不到工人來挖蘆筍! 在德國的一些農業地區,90%的採摘工作都是由這些東歐勞工承擔的,每年採摘季都有近28萬的東歐勞工趕赴德國。 然而,讓農場主們沒想到的是,疫情期間,歐洲各國封了邊境,今年跨越國界務工的季節性勞工都過不來了!
  • 「蘆筍多糖提取分離及生物活性研究」項目通過成果鑑定
    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趙兵研究員主持的「蘆筍多糖提取分離及生物活性研究」項目,於1月9日在北京通過了技術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由北京工商大學孫寶國院士以及來自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 蘆筍:繽紛而濃烈的春日氣息
    我們吃的蘆筍是它的嫩芽部分,所以最重要的是新鮮和保留其原有的風味物質。蘆筍買回家最好儘快吃掉,如果下部的莖變老了,多切掉一點或者用刨子刨去外皮都可以讓它的口感更嫩一些。煮蘆筍的專用鍋。圖片:kitchencritical.com以前綠蘆筍被認為是春季蔬菜,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現代人一年中很多時候都可以吃到它。中國也是蘆筍的第一大產國。而在西北歐,人們越來越推崇食用白蘆筍。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鄒城市香城鎮:念好「蘆筍經」夯實振興路
    2019年7月,王福義入駐龍水村後,對龍水村土壤、氣候、水質等進行檢測,發現龍水村的土壤、氣候、水質等方面特別適合種植蘆筍,並找到了蘆筍種植銷售一體化的鄒城市立曉農業科技公司徵求合作意向,雙方經過充分調研論證, 決定使用濟寧市派第一書記資金修復2014年山東省水利廳「庫區移民」項目建成的32個廢舊大棚,打造蘆筍育苗種植基地,並於2019年12月將大棚全部修復完畢,配套了監控等設施。
  • 莒縣小店鎮:走到「中國蘆筍之鄉」嘗一口舌尖上的「春天」
    據展位工作人員介紹,小店鎮的綠蘆筍經加工已出口到日本、美國、英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棚蘆筍、保鮮蘆筍也暢銷到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多個大中城市,現在綠蘆筍產業已經成為小店鎮特色產業的象徵。
  • 香城鄉村振興服務隊:蘆筍種植「博士工作站」揭牌
    近日,香城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第一書記村——龍水村與濰坊農科院蘆筍研究所、中國蘆筍研究中心共同建設的「香城博士工作站」順利揭牌。「香城博士工作站」建站後,中國蘆筍研究中心、濰坊農科院蘆筍研究所將派出博士駐站,對蘆筍育苗、種植、產品採收進行全面指導。
  • 浙江邁出農產品價格險第一步:蘆筍價跌可獲賠
    價格直接決定收益,所有人都希望蘆筍價格越高越好。只是蘆筍也難以逃出農業靠天吃飯的圈圈。「辛苦一整年還要看幾天的銷售,如果行情不好,再多努力也白費。」呂山鄉長興百榮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敖百華說出了眾多種植戶的心聲。  去年這時蘆筍價格就曾大幅下滑,讓種植戶驚出一把冷汗。當時,敖百華的70畝蘆筍正好大量上市。
  • 免疫調理——蘆筍杏鮑菇炒雞蛋
    小朋友很喜歡蘆筍翠翠的綠,總會將它形容成「竹子」。隨意與家中常備的食材搭配快炒就是一道有營養的美食。鹽-製作過程1,準備食材(蘆筍、杏鮑菇、雞蛋)2,雞蛋打散加少許鹽,杏鮑菇洗淨切條,蘆筍洗淨去掉老根部分後切斷3,熱鍋導入適量的油加熱,然後倒入蛋液炒出雞蛋塊4,重新起鍋,熱鍋冷油下蘆筍翻炒
  • 農業大健康·萬祥軍: 謀定功能性農業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採編:在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全民戰疫之後,2020年全國兩會終於向我們走來。歷史關頭,年份殊為關鍵,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展望兩會,您在關注什麼、期待什麼呢?
  • 巴中農業企業走出綠色發展新模式
    大自然的豐澤水潤造就了馳名中外的「中國銀耳之鄉」「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天然富硒茶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核桃之鄉」「川東北脫毒馬鈴薯種源基地」。現有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縣2個,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3個,全省現代農業示範區縣3個,全省千億川茶產地重點縣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