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民諺有曰:「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眼下正是蓮藕採收時,我省多地的荷塘裡正是一派繁忙豐收的景象,然而今年的蓮藕市場卻遇到寒流,蓮藕銷售市場價格持續低迷。肥西縣豐樂鎮蓮藕協會負責人曹成飛分析,蓮藕缺少深加工,銷售渠道單一,容易受到市場行情影響。要想改變這種局面,蓮藕深加工是方向。
[宿松]20多萬斤蓮藕埋水下
在宿松縣匯口鎮西湖村的蓮藕田埂上,村民張宗銀望著一片片的藕田,愁容滿面,9月份已經成熟的蓮藕至今沒挖,2個多月來蓮藕價格持續走低,讓張宗銀感到絕望,這20多萬斤蓮藕至今仍深埋在水中。
四處尋找蓮藕的銷路,但蓮藕的批發價仍舊維持在9毛錢左右,這樣的低價對張宗銀來說已經保不住本錢了。張宗銀算了一筆帳,土地的租金、藕種錢、肥料錢,一畝藕田的成本就要3000多元,他家的蓮藕每畝能產蓮藕大約5000斤,「如果按9毛錢一斤賣的話,一畝要虧一兩千元,而且這還沒考慮到挖藕的成本。」因蓮藕深埋水下,將蓮藕挖出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力挖藕,費時費力而且效率還很低,所以只能請專業的氣泵機器來幫助吹走淤泥,但氣泵挖藕,成本需要5毛錢一斤,這樣一算挖得越多等於虧得越多。」
張宗銀原本滿心希望等冬天到來時,冬藕的價格會賣高一點,但現在看來冬藕的價格還在一路走低。
張宗銀在聯繫銷路時,四處碰壁,「我前幾天剛去過江西、湖北多地的菜市場看了看行情,淺水藕的銷路很不好,我連一斤都沒賣出去,這20多萬斤的藕全都留在田裡,如果都再賣不出去的話,這大半年的精力就算是白費了。」
政府幫忙也打不開銷路
張宗銀一家是西湖村的貧困戶,一直在尋找脫貧的出路,去年得知鄰村團結村張大哥在南京大範圍種植蓮藕效益還非常好,就特地去南京考察了一番,在研究完本村的種植條件後,張宗銀覺得種植蓮藕是一條脫貧的好路子。之後,等申請的5萬元小額信貸到手後,張宗銀便開始忙碌起來。先後承包了100多畝田地,除了種植60畝棉花和十幾畝的稻麥外,剩下的40畝用於種植蓮藕。
得知張宗銀一家遇到的困境,當地鄉政府也在積極想辦法幫忙,「鄉政府找到了周邊各家學校以及菜市場,讓他們都從我這買蓮藕,每次能賣個一兩百斤,但這對我的20萬斤蓮藕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起不到根本作用。」
現在,他寄希望於得到社會的幫助,具體情況可聯繫張宗銀本人,他的電話號碼是18055699035。
[肥西]蓮藕種得越多虧得越多
肥西縣豐樂鎮是合肥地區傳統的蓮藕種植大鎮。
入冬以來,肥西豐樂鎮的蓮藕種植大戶周冬霞每天都會有近萬斤成品蓮藕對外銷售。每天都有各地牌照的大貨車前來運藕,但是剛剛採收上來的蓮藕,只有質量上乘的才能上磅裝車,而稍微差點的藕頭、藕尾則被隨手丟棄,即使這樣上乘的裝車蓮藕,價格還是比往年低了很多。前來豐樂鎮採購蓮藕的客商錢先生表示,今年的蓮藕產量比往年略有提升,所以有大量蓮藕可挑選。「我每天都能接到各地種植戶的電話,所以現在品質稍差的蓮藕根本就賣不出去。」
種植戶周冬霞說,由於行情太差,導致農戶種植蓮藕的利潤大幅降低,周圍村民的種藕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
種植戶丁師傅告訴記者:「往年最便宜的價格是每斤蓮藕一塊二三,前年都賣到兩塊五一斤,但是今年恐怕連本錢都保不住,種藕的成本太高,但是銷售價卻上不去。」
蓮藕扎堆上市銷售渠道單一
[分析]為什麼今年蓮藕的價格會跌得這麼多呢?
農產品市場分析師李濤表示:一方面是前兩年蓮藕價格相對較高,一些種植戶擴大了種植面積,帶動蓮藕今年集中上市,導致跌幅比較明顯。另外,蓮藕是不太耐儲存的產品,所以集中上市也加劇了其價格下跌。李濤表示,據目前的市場來看,後期蓮藕價格繼續下跌是大趨勢,預計品質較差的蓮藕價格仍會維持低位。
針對蓮藕行業的困難,目前豐樂鎮蓮藕協會正在積極拓展銷路,同時在蓮藕的深加工上動腦筋,力爭改變蓮藕的單一銷售渠道限制,確保農戶種植的效益。「現在的蓮藕,基本都沒有好的深加工,蓮藕長成後也主要銷往農貿市場,深加工不夠,銷售渠道單一,容易受到市場行情影響。 」曹成飛說。(記者 許家權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