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1至3日,歷城二中辦學60周年成果展暨亞洲基礎教育年會在歷城二中舉行。屆時,國際具有影響力的學者、課程與教學專家與歷城二中以及眾多亞洲名校進行高端對話,以中國根基、亞洲探索與世界教育實現深度交流。
此次年會邀請到著名世界未來趨勢分析大師奈斯比特,與大家面對面交流對話。
約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1929年—),美國未來學領域的著名作家和公共發言人。甘迺迪總統任期內曾當過助理教育專員、(類似教育部副部長)。奈斯比特夫婦被授予201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並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接見。
曾成功預言貨幣電子化、中介交易網絡化、健身運動興起以及中國崛起的奈斯比特,對於教育的未來,他說,我們去讀詩吧!
看過《三體》的讀者,也許會記得書中提到一個「未來史學派」,在危機初年就成功預測了之後幾百年人類社會的演變。
其實,作者的這一描寫受到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中「心理史學」的影響。而在阿西莫夫那個年代,現實中就已經誕生了一個稱為「未來學」的學派,目的就是以科學的方法預測未來。雖然未來學是否是科學尚未有定論,但其在現實中對人類社會已經產生很大影響。
在這些「未來史學家」中,最有名的之一,或者說最為中國人所熟悉的,就是現年已經90高齡的美國作家約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1982年,他的成名作《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出版後,在全球銷售上千萬冊,被視為「未來學」三大巨作之一。
奈斯比特的厲害之處,在於經過十年、二十年以至更多年之後,他的預言仍能經得起考驗。
在《大趨勢》中他提出人類社會面臨的十大趨勢: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從強迫性技術到高科技與高情感相平衡,從一國經濟到世界經濟,從短期考慮到長期考慮,從集中到分散,從向組織機構求助到自助,從代議制民主到共同參與民主,從等級組織到網絡組織,從北向南,從非此即彼到多種多樣的選擇。
此外,他還提出了許多具體的預言,如貨幣的電子化,中介交易的網絡化,維修工人緊缺乃至健身運動的興起等等,其中大部分都已經成為現實。
著名世界課堂設計大師佐藤學也將親臨現場,發表主旨演講。
佐藤學(さとう まなぶ,195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育學博士。歷任三重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東京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東京大學教育學部學部長,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研究科長。現任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育學科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客座教授。
曾經有一位教授告誡自己的博士生要保持20本書的閱讀量,博士生不以為然地說:「一年讀20本書不是難事。」教授微微一笑回答:「我說的是一個月」。
如果你認為這位教授是只知道在象牙塔中「死讀書的學究」,那就大錯特錯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位教授每周堅持用兩天的時間去中小學聽課,他曾走訪過3500所學校,見到超過10000名教師。並且這些學校絕大多數都是薄弱學校。
這位教授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學者佐藤學。在中國,這位教授的專著幾乎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的必讀書目,他的著作位列「2012年影響中國教師的100本書」前十名。2006年,他更是獲得「中國的朋友、當代的杜威」獎章。
佐藤學教授對於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而言可謂家喻戶曉,他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學校見聞錄》等幾乎成為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必讀書目。
會議主題
1. 以亞洲典型國家基礎教育改革之路為樣本,如日本超級科學高中,探索中國科學高中發展模式,分享名校辦學模式探索之路和實踐智慧。
2. 2035 年中國教育現代化,應該成為影響和引領世界教育改革發展的現代化,是為世 界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的現代化,本次大會立足中國學校本土特色,探求亞洲教育智慧。
3. 在全球化背景下,從實際出發,分享中國式學校的創新之路和經驗智慧;具有60周年辦學經驗的濟南市歷城二中,已經通過堅守與創新的中國教育之道在創造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蹟,探索教育現代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發展模式,歷城二中值得期待。
4. 以濟南市歷城二中,濟南稼軒學校初中部、小學部為基礎,搭建國內小學、初中、高中發展經驗共享的專業平臺,以成果共享、智慧碰撞、戰略合作為基礎,邀請國內外一流名校校長、名師現場論道、論教。
會議安排
參會時間、地點
2019 年 11 月 1 日—2019 年 11 月 3 日(1日報到)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
擬邀嘉賓
1.約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美國未來學領域的著名作家和公共發言人。奈斯比特曾就讀於哈佛、康奈爾和猶他州大學。甘迺迪總統任期內曾當過助理教育專員(類似教育部副部長),在芝加哥辦有「沒有圍牆的高中」。「沒有圍牆的學校」這個概念非常成功,後來有很多人效仿。
奈斯比特在2009年,出版了《中國大趨勢》一書,分析中國的崛起。作為對中國有傑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奈斯比特夫婦被授予2013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並受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接見。
2.佐藤學 (さとう まなぶ)
畢業於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育學博士,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歷任三重大學教育 學部副教授、東京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東京大學教育學部學部長。現任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育學科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客座教授。
3.徐長發
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現任中國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委員會理事長。
4.張新洲
原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現任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未來教育研究會會長,《教育部教育家成長叢書》主編、《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叢書》主編。
5.徐啟建
校長會全國理事長,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創始院長,寧波華茂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全國多地教育局、教科院、名校高級顧問。教育部《教育家成長叢書》副主編,致力於學校整體改革、國內著名教學流派、教師發展、學習型組織建設等研究。
6.李功毅
原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現任校長會總編輯。
7.姜添輝
臺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Cardiff University哲學博士,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前理事長,教育部頂尖人才彈性薪資,北京師範大學985客座教授,希臘克裡特大學國際榮譽教授,美國國務院Fulbright Senior Scholar,主要從事教育社會學、比較教育、教育政策、課程知識社會化、全球化等研究。學術研究成果顯著,在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4篇,主持各類國家級、國際級課題多項。
8.蓧原清昭
教育學博士,現任日本岐阜大學教職大學院教授,中部學院大學教授,日本著名教育學者,日本超級科學高中深度研究者,主要領域教育法學、教育管理。多年關注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教育,主要著作有《高中升學綜合考評制度的研究》、《世界主要國家中小學校長培養的方法》等。
9.張華
國際課程研究促進協會(IAACS)主席,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出版學術論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譯著5部。所承擔的主要課題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堂教學重建研究;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研究。
10.袁桂林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哲學社科攻關項目「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研究」主持人,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1985年以來,共出版著作(譯著)11部,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項。
11.王水發
現任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教育學博士,中學特級教師。曾任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局長,南山區教育局副局長、教育督導室主任,深圳市教育局師資管理處處長等。
12.牛志奎
原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曾任北京師範大學985基地研究員,日本上越教育大學研究員、日本仙臺大學教授。主要論文著作有「日本特色高中與超級科學高中——以立命館超級科學高中為例」、「日本教育公平的保障機制」、國家級規劃教材《教育法學》、國家級校長培訓教材《中小學危機管理案例與實務》、《東亞學校教育》。
13.陳雨亭
天津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學博士,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未來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擔任全國多地名師名校長工程的指導教師和多所學校的發展顧問。
14.張兆芹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行政與政策系教育哲學博士,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深圳市張兆芹學習共同體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和英國女王大學訪問學者。
15.於莉莉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師從佐藤學教授,歷任埼玉工業大學基礎教育中心講師東京福祉大學講師。
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簡介
歷城二中始建於1958年,六十年薪火相傳,學校從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發展成為享有較高社會美譽度的全國名校。2018年9月,歷城二中新校區正式啟用,位於歷城區唐冶新區。2016、2017、2018連續三年,學校在新浪山東舉辦的「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網上投票評選活動中都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先後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全國十佳創新型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等百餘項榮譽稱號。《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各大媒體對學校辦學成果進行了跟蹤報導,每年有眾多國內外教育考察團到校交流。
六十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學校經歷了初創與鞏固、「文革」十年、恢復與發展、爭創省規範化學校、全面優化升級、跨越發展六個時期。二中人謹遵「人生在勤,志達天下」的校訓,秉承「為每一位師生搭建發展階梯」的辦學理念,勵精圖治,拼搏進取,學校實現了跨越發展。
中國首個中學生太陽能實驗室;全省率先實現後勤服務社會化;率先將「發明創造課」作為必修課列入課表;成為全市第一個中國教育學會實驗學校;濟南市首家進行電子備課、網絡教研的學校;濟南市教育局「五個一」優化升級工程的第一所高中學校;2004年創建民辦初中部;2008年,逆勢而上對學生進行奧賽培訓,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途徑……諸多「率先」「首家」「第一」,彰顯出二中人敢為人先、改革創新、志達天下的膽識與氣魄,成為學校不斷鑄就新輝煌的最強大推動力。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春風,2018年8月,歷城二中搬遷到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東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冶新區,總投資17億元、總建築面積約30.17萬平方米,初、高中兩校區依河而建,遙相呼應,由卿雲橋連接,將圖書館、科技館、藝術館及體育館作為整個校園共享開放空間,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遷建後的二中新校力爭打造成辦學條件全國一流、辦學水平全國知名的品牌學校,並充分發揮名校輻射帶動作用,把唐冶新區打造成全市的教育高地,讓區域內的孩子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
近年來,學校在注重常規管理的同時努力打造鮮明的辦學特色,「科技創新、陶藝和藝術體育」已成為三張響亮的名片。
收到學生創意80多萬份,申請到國家專利4267項,成為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教育基地,學校的教學成果「普惠創客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榮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級特等獎,學校也是連續兩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高中學校;師生共同創作的「藝海拾貝」「陶藝壁畫」等成為學校文化的靚麗景觀;舞蹈團多次參加濟南市、山東省及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連續三屆均獲山東省藝術展演一等獎,連續兩屆獲山東省舞蹈賽一等獎,兩個原創舞蹈作品分別獲「泰山文藝獎」和「泉城文藝獎」;學校國樂團、合唱團連續兩屆在山東省器樂及合唱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常年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和頂尖舞者進校園活動,中國舞蹈家協會、山東歌舞劇團、山東呂劇院、山東省京劇院、甘肅歌舞劇院、山東省愛樂交響樂團等眾多專業和大學團隊到學校進行專場演出;學校成立二中藝術團,積極投身藝術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沉澱,引入名家,創設平臺,鑄造藝術團獨特的文化品格、文化精神、文化魅力。毽球隊、排球隊在全國、省、市比賽中嶄露頭角。
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學生學業成績得到大幅度、大面積提升,同時,在優秀生培養尤其是學科競賽方面更是取得了在全國具有很大影響的優異成績。自2010年至今,共獲得國際奧賽金牌3枚、全國金牌36枚、銀牌25枚,是全省獲得國際和全國奧賽金牌最多的高中學校。
2018年曆城二中入選濟南市領航學校培育學校,借勢發展、高位提升,學校將建設「普惠創客教育體系」,打造全省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創客中心,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模式,讓學生得到個性而充分的發展。實施「教育集團+優質學區」辦學模式,肩負起名校的使命擔當,促進區域優質教育均衡發展,讓更多老百姓的孩子享受到高品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