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25日訊(記者 曾瑞鑫)2015年11月24日,馬承英語教學法推廣30周年盛典暨第十屆全國校長年會在北京黃河京都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年會,從形式到內容,精彩紛呈,給校長們帶來了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
下午兩點整,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北京馬承英語創始人、董事長,中國著名英語教學法專家,中國著名英語教材編寫專家馬承老師致歡迎詞!
課程改革,是中國教育發展的航向標。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是體育課程改革的3個核心環節。在這3個核心環節中,價值選擇有著決定體育課程改革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因為「人類認識,是個極其複雜的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的過程。
講座一開始,教育改革研究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處長喬玉全先生就通過中西課改的對比,給大家帶來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變革的演講,為校長們深度剖析課改方向。他指出,世界教學改革的走向從知識導向到能力導向,已發展到素養導向。我國的教學改革走向,也從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到三維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發展到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2015年,新常態是經濟的核心詞彙。企業的「新常態」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基礎,突出的特徵表現於:企業「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微利」時代已經到來。對於中小教育機構來說,也和中國的大多數企業一樣,面臨著一樣的機遇和挑戰。能否轉變發展方式,是中國教育機構關注的重大問題。
會上,鄭州睿源教育機構董事長,華禾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君學投資諮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教育培訓聯盟理事會主席牛新哲老師帶來了2015年新常態下中小教育機構「穩增長」策略的演講!他從作為一個從自己辦校的校長的切身體會,就大家關心的成本高,招生難等問題進行了解疑答惑,並幫大家分析了當前民辦教育的形勢。他指出,當前民辦教育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同在,優勢與困難並舉。在機遇方面,有政策機遇,有市場機遇。我們大家要敏銳地發現機遇,及時地抓住機遇,科學地用好機遇。同時充分與新媒體結合,大力促進學校發展。
參加本次年會的嘉賓有:
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張新洲先生。
著名英語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英語教材編委會主任、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劉道義女士。
中國教育培訓聯盟理事會主席牛新哲先生。
教育改革研究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處長喬玉全先生
北京現代教學研究所副所長梁衛東先生
中國網教育頻道主編曾瑞鑫先生
人民網教育頻道主編商亮女士
毛小武及王雲和、劉興巖、羅曙光、李明華、黎定炎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家人們蒞臨此次大會。
本次與會嘉賓還有:馬影女士、蘭素珍女士、陳楠女士、閆邵新先生、盧鴻飛先生、吳俊先生、張錦超先生
劉道義老師一直是馬承英語最有力的支持者,共8次來參加年會,並給與了我們很多的指導。雖已年過古稀,但是劉老師對工作的執著和對生活的熱情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後還有一位神秘嘉賓,因臨時工作調整,沒辦法親臨現場,但是他拍攝了一段VCR來表達對馬承英語教學法推廣30周年和對年會的祝賀,他就是來自北京新東方學校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俞敏洪老師!
讓我們堅守初心,守護最初做教育夢想的毅力和勇氣,共同為推動教育事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