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說的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2020-12-12 史海泛舟談歷史

常說:「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說的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家,她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和憂愁;她是一潭清水,可以洗滌繁雜的心靈;她是一束陽光,可以融化心頭的積雪;家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的歸路……

家是溫馨的港灣,也是我們永遠的歸宿。自古以來,一個人安家落戶就備受人們的重視。古人云:「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一處住宅的布局和設計,能直接關係到一個家族的興亡。常說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也是講的這個道理。

「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早期出現在農村,有不少老百姓在建屋之初,由於經濟狀況都因素,當時只蓋了一層房子。隨著日子越過越紅火,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增加住房面積,於是想出了直接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

早期的農村,老百姓對房子的力學物理知識了解甚少,對於房子地基的承受能力也有所忽視,出現了很多樓上樓騎樓房,造成房屋的坍塌的現象。後來,人們總結出了「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的說法。

古人認為,住宅的營建是一門極深的學問,「非博物明賢」者是不能深察其奧妙的。古人云:治國先治家。好的住宅配合人文教化,方可達到「家代安昌」,進而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最終抱負。

當然說到房屋地基的承受力,我們要先從土質說起,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樣,氣候多變,土壤多種。按土壤的機械組成,土壤大致可分為砂土類、壤土類、粘土類三種,它們的含水量、耐壓性、承受力均有差異。

按現代地基力學要求,各類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是有所差異的。房屋的地基的承受力,要綜合土地的承載力、滲水性、含水量等因素分析。

砂質土壤,土質緻密堅固,承載力大,含水量低,較粘土乾燥,滲水性和透氣性好,利於土壤的淨化,防汙性較好,並易於開挖施工,因而建築土質以砂質土為宜;

壤質土地(有機質土),結構疏鬆,承載力小,房屋易發生沉降塌陷;

粘質土地,結構過於緻密,滲水性能差,房屋易發生潮溼,不利於人體健康。

雖然「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後半句所提到的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誇大,怎麼說呢?這畢竟是古人經驗的總結。

這句話的目的也是起到一種預警的作用,意在提醒大家,房屋的布局和設計與地基的承受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地基的承受能力又取決於土壤的性質。

「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什麼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千萬不能因為貪圖眼前的小便宜,而忽視了家的大安全。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有長遠的目標,有遠大的追求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很多時候,目標的實現也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那些只顧眼前忽視長遠的做法,得到的結果多數都是事倍功半!

不知道各位看客是否知曉這樣的鄉裡俗話呢?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常說寧舍錢萬貫,不舍房屋向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不少人手裡都有錢了,所以有的年輕人在看到自己家鄉的老房子時,就感到非常不滿意,於是一些人決定將自己的老房子推了,重新蓋一個新房子,所以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發現了現在農村有不少的地方家家戶戶住的房子都是兩層小洋樓了吧。
  •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按農村老話來講「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選地基蓋房子的時候不要選在樹旁邊建造房屋,建完之後也不要在不知道承重的情況下盲目的往上加層高,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有「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樣的說法。看看各位網友們對這句是如何理解的?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所以這句話的說法完整語句是「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其實,說到底,農民是最關心最後一點的,這也是農民蓋房的忌諱。 馬上到年底了,農民們蓋房熱已經到衝刺階段了,因為從上半年動土蓋房,到新年的時候喬遷新居住進新房,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事情呢?所以在農民高興之餘,也要對房屋構造要有所認識,房屋周圍的植樹美化環境也要做好規劃。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所以這句話的說法完整語句是「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其實,說到底,農民是最關心最後一點的,這也是農民蓋房的忌諱。馬上到年底了,農民們蓋房熱已經到衝刺階段了,因為從上半年動土蓋房,到新年的時候喬遷新居住進新房,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事情呢?所以在農民高興之餘,也要對房屋構造要有所認識,房屋周圍的植樹美化環境也要做好規劃。
  • 樓房8樓有什麼說法 樓房層數講究有哪些
    現如今對於房產有想法的人,要比之前多出不少,畢竟在人口方面,已經是有了大量的增加,若是這種情況下,還不去關注房屋購買,以後想要再來注重,也是很難處理,當然購房也並非是一日之功,想要辦理的很好,不管是層數還是價格,都得清楚到每一個細節點,那麼樓房8樓有什麼說法?樓房層數講究有哪些?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樹夾房所謂的「樹夾房」指的就是房子兩邊各有一棵大樹,房子被夾在了大樹中間。「樹夾房」到底有啥不好呢?在農村種過地的都知道,大樹的樹冠有多大,地下的根系就有多遠,如果兩棵大樹把房子夾在中間,也就說明房子下面全都是樹根,隨著樹根的不斷生長,就會導致房屋牆壁開裂,時間長了還可能會導致房屋倒塌。如果房子在兩棵大樹底下,樹葉肯定會遮擋住陽光,首先家裡會比較陰涼。
  •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大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有很多古老的習俗,你們知道多少,像這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自古以來,只要是有宴席,關於飲食文化,尤其是在餐桌上,都是有很深的講究的,要注意各種禮儀和規範。在商周時期,禮儀制度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禮儀已經在宮中開始流傳了,後來到了民間,再後來,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開始推動,禮儀制度就上升到了社會的高度了,一直至今日。
  • 33層樓房的黃金樓層為什麼27樓好 買房屋樓層有什麼講究
    27樓好和買房屋樓層有什麼講究。2、一般來說33層樓房27樓算是蠻高的樓層了,離頂樓也近,如發生火災時,可以從房頂施救。買房屋樓層有什麼講究1、注意噪音問題。影響噪音大小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情況下,樓層越高噪音就越小,但這也不一定,許多人以為身居高樓就能「遠離噪聲」了,可事實上,住在二十樓也是難避免噪聲,所以大家在挑選房屋樓層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一下噪音的問題。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遞的,當某層的高度正好達到該噪聲聲波波長的整數倍時,噪聲就會表現得十分明顯。2、注意採光通風。
  • 33層樓房26樓為什麼是黃金樓層 選擇樓層有什麼講究
    那麼33層樓房26樓為什麼是黃金樓層和選擇樓層有什麼講究?33層樓房26樓為什麼是黃金樓層看該小區的總體配置是否26樓是屬於採光,通風,出行各方面都很有優勢的。選擇樓層有什麼講究1、洋房的頂層不能買。很多購房者都很喜歡頂層的房子,頂層的房子視野好,採光和通風條件也好,但頂層的房子存在的問題也很多,頂樓的房子很容易漏水,夏天屋裡很悶熱,開空調的話會特別的浪費能源。
  • 「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句農村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大家好,我是紮根農村的小土豆,專門為大家介紹農村的風土人情,希望大家對農村有更全面的了解。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農民世世代代的經驗和教訓總結,不光念著順口,背後還有很深刻的含義,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
  • 「農民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為啥農民反感住樓房?有何不好?
    導讀:「農民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為何農民反感住樓房?看完懂了進城買房,這是前幾年農村人最熱衷做的一件事,有些人為了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進城買房。有些人為了結婚而進城買房,還有些人則是看到別人都進城買房了,然後自己也跟著買房了。
  •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有無科學依據?領悟了有好處
    引言中國人對風水二字並不陌生,很多人把這門學問當作迷信,其實不然,風水的意思是「藏風聚氣,得水為上」,一塊好地風吹不到,所以生氣就能在此聚集,如果還有水就更加適宜。即使不懂風水的人也明白這樣的道理,因為這是與自然和諧之道。
  • 農村俗語「庭院對門開,家敗主斷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雖然生活的苦些,但是卻十分的安逸,在城市中,樓房迭起難見一抹綠意,自然煩躁厭倦佔領了人的身體!而農村,一派生機,林間小溪下,獨有趣味!生活在農村,自然免不了熟悉農村的文化,在俗語貫穿其中,由於其通俗與趣味性,有很大的群眾基礎,這也是俗語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在農村,對於房屋的建造,不僅在堅固、實用及美觀上有所考究,在寓意上也可見一斑,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你了解嗎?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在農村對於人們來說蓋房子是個大事,因為蓋房不僅代表著傳承,更是代表著祖祖輩輩將在這裡「紮根」,對於人們來說房子更代表著安全感,因此人們在蓋房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農村年長的老者來說,聊天成了時下農閒時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三三兩兩談論著今年的農事,以及村莊的新鮮事,時不時在他們口中飛出幾句經典的俗語,引起眾人的深思,其中有三則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我們一同討論。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狗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的意思就是一隻土狗在人身邊養了十年,如果你平時經常訓練他,陪伴他,十年之後,這條狗就會特別的通人性。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人類活了七年,如果這條土狗你養了十年,它就相當於活了七十歲左右。
  • 樓上開淘寶店,樓下稱吵得睡不著覺,上去一看,住戶有話要說
    家住福州後溪新苑的潘先生反映,他家樓上的房東不知道將房子租給了誰,每天中午都傳來噪音,嚴重影響到他的午休。那麼潘先生的樓上究竟是做什麼的呢? 潘先生說, 他找過業委會和樓上租戶進行溝通, 但是都沒有解決噪音問題。 而關於樓上租戶具體是做什麼的, 他其實並不了解。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農村人常說45歲為「腌臢年」,「腌臢年」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對於北方的農民來說,農忙結束,生活有歸於平淡!天氣的轉冷,很多村民也找出了厚厚的冬裝,生怕被寒風吹到,閒暇之時,午後很多村民走上了街頭,聚在一起嘮家常,說裡短,儼然沒把寒風當回事,也許是衣服穿的厚的緣故吧!
  • 不瞞你說:老祖宗常說:「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指哪四樣?
    他們也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但也依然阻止不了小編清洗的習慣。這個習慣也是我無意間養成的。:「家有四樣,不敗也亡」,究竟是指哪四樣呢?可以說。有蘿蔔皮的蘿蔔乾。他們也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