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45歲為「腌臢年」,「腌臢年」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2020-12-17 豬友巴巴

十月金秋已過,立冬後冷空氣開始活躍,最近一周一股橫穿南方的冷空氣來襲,多地降雨明顯,溫暖的格局也被打破!在農村,對於北方的農民來說,農忙結束,生活有歸於平淡!天氣的轉冷,很多村民也找出了厚厚的冬裝,生怕被寒風吹到,閒暇之時,午後很多村民走上了街頭,聚在一起嘮家常,說裡短,儼然沒把寒風當回事,也許是衣服穿的厚的緣故吧!

村裡王大爺細數著近期村裡的新鮮事,前不久做煤炭運輸的肖哥酒後心梗希望,才45歲的年齡實在讓人嘆息,王大爺說,這45歲在咱農村被稱為「腌臢年」,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腌臢」是很多北方農村流傳的一種說法,它的含義是不乾淨,骯髒的意思,在「水滸傳」中有提到「腌臢潑婦」的詞語,也表示壞,不好的意思!在農村「腌臢年」也常被看作不吉利,穢氣的意思,因此,在北方的農村,當家人到45歲時,就會格外的小心,而且,身上多穿紅來寓意吉祥!

為何在農村45歲時被稱為「腌臢年」呢?其實,俗語說「古人逢九,雲是年必有災殃」,在農村有「明七暗九」之說,所謂暗九就是年齡是九的倍數,而「45」歲正是「暗九」,在老人看來,「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關口」,暗九之年一般咱農村人很少過生日,這一年很容易出現變故,因此大家都十分的小心!

在農村,「九」這個數字是最大的奇數,古語有「九九歸一」的說法,也有駕鶴西歸之說,因此,很多人都對「暗九」之年有所忌憚!在農村,「暗九」之年,有何習俗呢?

在村裡老人看來,「暗九」之年,要格外的小心。人到「45」歲後,也到了不惑之年的中期,身心俱疲,每日忙於奔波,身體大不如前,也要為子女的婚事考慮,心態難免出現波動,也很容易煩躁,猶如拉磨的毛驢一般,很是腌臢,因此也被戲稱為「屬驢的」!在腌臢之年,很多子女會為父母買上紅色的腰帶,或一身「紅裝」希望父母能過的安心!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人過45歲時,被戲稱為「腌臢年」,你們那麼有這種習俗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係,歡迎大家分享您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腌臢
  • 揚州方言詞語「腌臢」「桀紂」收進多部詞典(圖)
    本報新媒體將建「揚州方言庫」,揚州話「代言人」今起獨家獻聲  【核心提示】  近兩周,本報連續報導了揚州市民自發保護家鄉話,並為之編纂「草根」字典的故事。昨日,58歲的老讀者袁鶴庭聯繫本報記者稱,揚州方言不少都是有典故的,且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中都有收錄。
  • 紅樓中這個丫頭死的最剛烈,盛大哀榮的背後,數不盡的腌臢
    盛大哀榮的背後,數不盡的腌臢然而紅樓中卻有一個丫頭,甚至沒有怎麼出場,不過是別人口耳相傳中,就壯烈離世,死後享受了極大的哀榮,但是這份哀榮背後,卻隱藏著賈府數不盡的腌臢之事,這個丫鬟就是瑞珠。盛大哀榮的背後,數不盡的腌臢說起瑞珠可能很多人沒有印象,她就是在秦可卿去世後那個撞柱殉葬的丫鬟,賈府的人認為瑞珠剛烈忠貞,於是賈家將瑞珠認作了乾女兒,以小姐的規格下葬,這在賈府中的丫鬟中,是獨一無二且非常榮幸的。
  • 趙本山久違露面,罕見出面發聲,卻是為了徒弟的「腌臢」事
    孟令宇也是趙半山眾多徒弟中的一位,但是名氣可能沒有像宋小寶和小瀋陽那麼大,但是有才華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次估計趙本山是看走眼了,這個孟令宇貌似人品很不咋地,那麼孟令宇是誰呢?有什麼作品呢?能讓趙本山如此的看重?
  • 專升本學生被培訓班「侮辱」,住腌臢宿舍,沒電沒網有異味!
    專升本學生被培訓班「侮辱」,住腌臢宿舍,沒電沒網有異味!現在教育行業實在是國內一大產業,國家往教育裡投錢不少,家庭為教育也是傾盡所有,教育可以說是國家和家庭的一大支出之一,所以造就了很多「聞風而動」的校外培訓機構,雖然目前國家在整治針對中小學補課班的培訓機構,但是針對大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卻還沒有開始整頓近日,河南省鄭州市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兒,我想和大家說一說,要不是學生爆料或許很少有人知道還有這樣昧著良心的教育機構
  •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
    農村常說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的意思是什麼?有何講究?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大國,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時間,有很多古老的習俗,你們知道多少,像這個「菜不擺三,筷不成五」,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自古以來,只要是有宴席,關於飲食文化,尤其是在餐桌上,都是有很深的講究的,要注意各種禮儀和規範。在商周時期,禮儀制度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禮儀已經在宮中開始流傳了,後來到了民間,再後來,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開始推動,禮儀制度就上升到了社會的高度了,一直至今日。
  • 盤點仙俠甜文:他捨不得她見那腌臢之地,只好為她建一片海晏河清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推薦仙俠甜文:葉蘭昕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君子琢死!君子琢從來都是低賤、骯髒、卑微的代名詞,他過夠了螻蟻般的生活,他要拖著整個世界下地獄。結果半路殺出一朵嬌花,細語溫言,香嬌玉嫩,和地獄格格不入。他捨不得她見那腌臢之地,只好為她建一片海晏河清。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我們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每每傍晚時分也是農村最為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吃完晚飯,手拿蒲扇,慢悠悠的行走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古道。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一、寧住荒墳,不住古廟在過去,由於經濟水平有限,很多人免不了走夜路!對於走夜路我們知道「黑泥白水,黃幹道」!但是你知道住宿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 常說:「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說的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常說:「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說的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在人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一處住宅的布局和設計,能直接關係到一個家族的興亡。常說的「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也是講的這個道理。「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早期出現在農村,有不少老百姓在建屋之初,由於經濟狀況都因素,當時只蓋了一層房子。
  • 我讀陳情之119:什麼壞事爛事破事腌臢事,都可往夷陵老祖頭上扣
    本文開寫懷桑所見69:什麼壞事爛事破事腌臢事,都可往夷陵老祖頭上扣;十六年不見,藍湛酒量見長,可以當狐朋酒友了?櫟陽城,一雙璧人,一個翩翩素裳清冷如仙,一個玄衣難掩腳步靈動,風姿綽約地飄將而來。藍湛腳步微微一凝,其實他一直惦記著被劍靈肆虐打斷、不得深究的惡詛痕。
  • 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按照公曆紀年,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2020年不僅是鼠年,還是雙春年,對於人們來說,鼠年和雙春年剛好在一起的年份並不多見,所以在農村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那麼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到底好不好呢?所謂「雙春年」指的是一年中出現了兩次立春,年頭一次年尾一次,比如2020年鼠年,正月一次立春,臘月一次立春,這就是「雙春年」。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啥意思,有何道理?自古以來,農村人都是靠種地為生。聽爺爺奶奶說,在他們那個年代,一年四季都要在地裡幹活,那個時候,在地裡幹活也是可以掙錢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生前,女怕生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時光如逝,轉眼間2018年早已過半,進入8月以來,期待著秋季第一個節氣的到來!立秋時間,對農村來言,雖然豐收季節未到,但也要做好農田的抗旱防澇,以及土壤追肥,可以說為了今年的豐收,大夥都忙得不亦樂乎!一、男怕低頭,女怕抬頭在農村,俗語「男怕三點頭」意思是說男人做事沒主見,只會說「是是是,好好好,行行行」!這樣的男人比較內向,不善於交流,雖然肚子裡有,但是表達不出來!
  • 農村老人常說:「搬一次家窮三年」,這話啥意思?搬家有啥講究?
    不得不說,我們每個人心裡對於家的觀念都佔據了很多位置。在結婚時,我們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為此我們希望盼個好彩頭,請風水師看看風水。要是自己建房子,那程序更加複雜。等房子建好後,又會選個好日子住進去。房子住久了,主人就會對房子產生感情,如果要搬家的話,還是會有很多人抗拒的。
  •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又到了年末的殺年豬季,老輩們常說的「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而真有「五爪豬」或殺了「五爪豬」又會出現什麼意外呢?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在祖祖輩輩的農民心中,春節「殺年豬」,做臘肉,那絕對是一道別樣的風景,而鄉民鋒哥所在的河源紫金某地區在春節期間就有帶豬(臘)肉作為禮物而去走親訪友的習俗。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
  • 農村俗語「庭院對門開,家敗主斷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廣袤的農村大地,孕育了勤勞善良的人們!雖然生活的苦些,但是卻十分的安逸,在城市中,樓房迭起難見一抹綠意,自然煩躁厭倦佔領了人的身體!而農村,一派生機,林間小溪下,獨有趣味!生活在農村,自然免不了熟悉農村的文化,在俗語貫穿其中,由於其通俗與趣味性,有很大的群眾基礎,這也是俗語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 「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啥意思?19年除夕逢立春,有何說法?
    農村老話說「臘八臘八,凍掉下巴」,村中老人說這是老輩人提醒大家,這個時節是冬季最為寒冷之時,伴隨著臘八節的到來,我們馬上將會迎來農曆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節氣。不對於2018年來說似乎這個表述又有些不準確,因為大年三十日還有一個農曆24節氣立春日。村中王大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農民人家不提前為農事打算「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並強調老話「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值得深思。
  • 農村人常說「一對牙三歲口,兩對牙四歲有」,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的農村沒有如今的機器化作業,像耕地、拉磨等體力活都是依靠牛、驢、馬等牲畜的幫助。如今的農村基本上很少能再見到這些動物了,因為時代的發展,機器成為了主角,不過農村人把如何分辨好壞牲畜的方法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