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2021-01-13 鄉民鋒哥

又到了年末的殺年豬季,老輩們常說的「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而真有「五爪豬」或殺了「五爪豬」又會出現什麼意外呢?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在祖祖輩輩的農民心中,春節「殺年豬」,做臘肉,那絕對是一道別樣的風景,而鄉民鋒哥所在的河源紫金某地區在春節期間就有帶豬(臘)肉作為禮物而去走親訪友的習俗。

儘管對豬來說是很殘忍的,但老百姓們在過春節時卻很開心。農村的年豬肉通常都會在年前就提前醃臘好了,所以就直接導致了每年的豬價在年前都會有一輪上漲之勢。想起兒時爺爺為我們做的臘肉味道,就直咽口水了,可這也只能是回回味而已了。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大多數孩子都有見過殺年豬的場景,在村子裡找幾個壯漢,當然各家家裡殺豬的話都會互相幫忙,屠夫會先用布遮住豬的頭部,幾個人就會默契地合力把豬抬在條凳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還有豬嘶心裂肺的慘叫聲,想想都會讓人覺得害怕。

提起殺豬,在農村的老一輩人的心中,其實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祖輩們相傳下來的這句「屠夫不殺五爪豬」俗語。看見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覺得莫名其妙,但作為屠夫天天宰殺生靈,在以前他們總是被認為是有損陰德的。因此,屠夫為了累積一些陰德,若碰上了五爪豬是絕對不能殺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其實,我們通過細想就知道,在自然界中長有五爪的是什麼動物呢?恐怕只是有生靈的靈長類動物了,而靈長類的動物就包括我們人類。因此,屠夫會認為五爪豬的上輩子就是人,是由人投胎轉世而來的,殺不得,損陰德的事當然不要做。而另一種說法呢,說龍其實也是五爪類的動物。龍的五爪就是天生的,若是也生了五爪的豬,這就有可能是龍的化身了,屠夫若殺了他,惹禍上身肯定是在所難免的。

依鄉民鋒哥認為,「屠夫不殺五爪豬」 這俗語雖然就帶有一點迷信色彩,更沒有科學依據, 難於讓人信服。但從行業上的道義來講,任何行業都會有各自約定俗成的規矩,有禁忌,也有敬畏。農村老一輩的匠人,就是靠這些輩輩相傳、口口相授的老規矩及禁忌,來時刻自律、約束、安慰及警醒自己。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也不怕有鬼來敲門,這也是最好的處世原則。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除了「屠夫不殺五爪豬」這上半句外,而下半句「不做齊頭料」你又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木匠在攬到做木質家具的活時,首先就要根據家具來準備合適的木料。而在準備木料時,木匠通常會遵循一條準則,就是「不做齊頭料」。那麼,什麼叫做「齊頭料」呢?即所準備的原材料尺寸,不能和所做家具想要的尺寸一致,通常都會稍微預留多一些尺寸。「不做齊頭料」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其實啊,「不做齊頭料」的原因不外乎就有兩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繼續往下了解吧!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其一,每次攬到做木質家具的活後,是不可能都會碰巧現存有尺寸剛剛好,且放置已久的陳年舊木的。假若是剛剛砍下來的木頭,木材都會含有一定的水分,而水分在後期被蒸發後,木頭的尺寸會因為縮水而自然變短,你說這辛辛苦苦準備好的「齊頭料」,不就這樣白白地浪費掉了!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其二,以前木匠在製作家具時,採用的基本上都是卯榫結構。也就是在不需要用釘子、膠水等任何附加物的情況下來銜接固定接口,而是經過多道工序,如鋸木、鑿眼、削榫和拼接等工序來實現固定。而在此加工期間,選的木材有時難免會因外力或者自身材質的原因,導致選材出現開裂或者崩開等不可預測的情況。若事先將選材的尺寸預留足夠,完全可以將開裂的部位去除再重新加工,也不會因此而浪費木材,而且也不會影響到家具的整體美觀性。

簡明點來說吧,木匠就是在給自己在做家具的過程中預留一些犯錯的空間,來儘量避免木材的浪費。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以上是鄉民鋒哥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屠夫不殺五爪豬」「木匠不做齊頭料」這兩句俗語的釋義及看法。對此,各位朋友們你認為我解釋得有道理嗎?你們所在的地區老祖輩們又留下有什麼寶貴的農村俗語呢?歡迎你在評論區內留下你家鄉的老俗話,與各位朋友們共同分享!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相關焦點

  • 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五爪豬有什麼說法嗎?
    臘月到了,各家各戶都要開始準備年貨,而養得白白胖胖的豬也是要拿出來殺了吃肉了。說起殺豬,也是有一定的講究。一般農村裡要殺豬了,都會提前約好殺豬匠,再準備一個梯子,準備一個大木桶。這些都是殺豬所必備的工具。說起殺豬,這可是農村獨有的樂趣。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農村人都知道以前農村有三大吃香的手藝人,木匠、石匠、鐵匠,尤其木匠最受尊重,傳說是因為魯班留下《魯班書》的原因,農民子女結婚做家具都要找他們打制,我叔就是一名木匠,日常打制板凳、桌子、柜子,到了春節,我就纏著他做木刀、木劍,別提多高興了;屠夫也很多,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殺豬過年很喜慶,但是他們也都非常講究
  • 農村老俗話說「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這句俗語說明了行有行規,如果有些事情做了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那時候結婚做嫁妝,蓋新房子,置辦家具的時候,都要請上好的木匠來家裡做工。木匠做工有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要做就做好,不合適寧願不接活,就比如這句話「木匠不做齊頭料」,齊頭料指的是尺寸剛剛好的木料,這種木料木匠都是不願意做的。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鐵匠」,就是說木匠準備做家具的原木材,所留的尺寸比設計的尺寸都要稍微長几公分。
  •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齊頭料是指啥?值得一看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很多老手藝都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手藝人在農村依然存在,比如木匠和屠夫,在農村依然很常見。有句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年關殺豬,為何村裡老人說:不能殺五個爪的豬?有道理嗎?
    在我小時候,村裡誰家殺豬宰羊,幾乎都要經過他的手,有他操刀解決,乾淨利索。老話說的:「夜路走多了,難免會遇到鬼」。大爺殺了那麼多年豬,從他年輕的時候接手村裡老屠夫的殺豬技能開始,到他「金盆洗手」退出屠夫的江湖,少說有三十多年時間。在他殺豬的江湖裡,第一次遇到五爪「金豬」,也是心裡打哆嗦。
  • 臘月到了,為什麼農民說守村不守有廟村,其中有什麼含義?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新春佳節,在千家萬戶心中「殺年豬」,做鹹肉,那當然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儘管對豬來說很殘忍,但是老百姓在過年的時候卻很高興。
  • 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經常被用作兩種不同用意的比喻,一種被用作離不了,而另一種則是地球離開誰也是照轉不誤,這是啥意思呢?其中一個就是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這是指新老跟替,老的事物消失不但不會停止,新的反而會做到更好,也是5通過這一句話來描述。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啥意思?農村老輩人感觸深
    農村俗話「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輩人感觸深!文/農夫也瘋狂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而在農村裡如果家中養豬、養羊的話,有的人家已經開始宰殺豬宰羊了。從豬叫聲的來源,村裡的老人一般都能準確地判斷出是誰家在殺年豬了。如今,農村裡養豬的不多了,估計再過幾年殺年豬這種場景也只能是在電視裡才能看到了。農村裡還流傳著「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這樣一句俗語,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這句話很對的年輕人不懂,但是農村的老輩人感觸最深。
  •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啥意思?燕子真不去屠夫家築巢嗎?
    舊時,屠夫是一種最讓人瞧不起的職業,沒有人願意從事這種職業,凡是家裡經濟稍好的人,都不願做屠夫。農村有一種傳統的迷信說法,一是說十個屠夫九個命不長,說屠夫殺生過多,壽命不會太長;二是說屠夫因殺生太多,死後要進地獄受懲罰。舊時,農村人大多迷信,屠夫種手藝就是成了農村人的禁忌。只有家裡貧窮的農村男人,才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拿起殺豬刀給村裡人殺豬。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年遇牛,九屠共豬」,這是什麼意思?
    明年是牛年,在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所以還是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年遇牛,九屠共豬」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寡年遇牛,九屠共豬的意思是,當牛年和寡婦年相遇時,農作物會迎來一個好的收成。九屠共豬指的是九個屠夫屠一頭豬,意思是人多豬少,市場上豬肉緊缺,豬肉價格會很高。寡年指的是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又被叫做無春年、滑年、黑年等。
  • 老輩常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道理?
    其實在農村不是逢年過節很少串門更少留宿,所以這據「野花進房,家破人亡」的俗語老話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自己家的女人留宿在自己家裡,儘量兩個人不要同房,同房會影響到主家的風水。 有人就提出質疑了,閨女回娘家,也要遵守這個規矩嗎?
  • 農村老輩人說的「無傻不成村」是啥意思?為何以前村裡都有傻子
    在你的村子裡現在還有「傻子」嗎?在20年前的時候,在農村裡大多數的村子裡都或多或少會有一個傻子,對於這種現象,似乎農村人都習以為常,認為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哪個村莊裡沒有傻子,倒反而是不正常了。很多的老輩人對於這種現象,常常用「無傻不成村」這句話來解釋。所謂「無傻不成村」的字面意思是說,在一個村子裡基本上都會有傻子,如果沒有傻子那這個村子似乎就不像個村子了。這句話確實不誇張,反而有點寫實。在過去,很多的村子裡都有傻子。而且村民都一般不會記得他們的名字,往往都會給他們取同樣一個外號「大傻子」。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大鍋飯小鍋菜,緊鍋粥慢鍋肉」什麼意思?看完長知識
    農村俗語「大鍋飯小鍋菜,緊鍋粥慢鍋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如果不吃飯就沒有力氣,那幹什麼都沒有勁。而說到吃,在民間就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都是過去老輩人長期的經驗總結,從這些俗語中也可以看得出來,古人對吃甚至比現在人研究更加的深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農村流傳的和美食相關的俗語,喜歡烹飪的朋友們一定要看看,會讓你漲知識!
  • 農村老輩說的「牛屎馬屎不是糞,姑父姨夫不是親」,這話如何理解
    在農村裡,對於走親戚都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每天的「行程」都是安排得慢慢的,初二去哪裡,初三初四去誰家等等。這樣的走親戚模式基本都是每年都一成不變的。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先去舅舅家,然後再去姑父、姨夫家。
  • 農村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啥意思?老輩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被流傳至今,俗語叫俗話、老話、常言、老人言等,它是一種特殊民間語言,字語間並沒有華麗的的詞語也沒有古詩詞中那些難以理解的語句,俗語簡單易懂,更容易讓人熟知,對於農村文化不高的農村人來說,這些俗語要比那些古詩詞更適合他們。
  • 農村話「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是真的嗎?有何含義?
    專門收集農村俗語,才發現農村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有的農村俗語雖帶有唯心的思想,卻又有幾分教育意義;有的農村俗語具有很強的唯物觀,能夠給我們的生產活動帶來很強的指導意義。不過今天這條農村俗語,叫做「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我還真沒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長者,長者說這句農村俗語應該這樣去理解:一、俗語裡的「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鳥類剛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還以為「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人類
  • 冬至過後,湘西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濃濃的年味越來越重了!
    距離2019年的春節不到一個多月了,農村的景象也越來越熱鬧啦!今天阿妹就帶大家去湘西農村看看村民的殺年豬!這裡的豬,從年頭餵到年尾,吃豬草和五穀雜糧長大,粗糠、淘米水、米湯、洗碗水、剩飯剩菜和幾瓢豬草,紅薯和玉米成了豬的主食,這一個月是豬長膘的時候,豬就是這樣吃大的。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