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

2021-01-09 鄉村黑土哥

農村人都知道以前農村有三大吃香的手藝人,木匠、石匠、鐵匠,尤其木匠最受尊重,傳說是因為魯班留下《魯班書》的原因,農民子女結婚做家具都要找他們打制,我叔就是一名木匠,日常打制板凳、桌子、柜子,到了春節,我就纏著他做木刀、木劍,別提多高興了;屠夫也很多,農民家家戶戶都養豬,殺豬過年很喜慶,但是他們也都非常講究,比如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呢?

一、木匠不做齊頭料

齊頭料就是不多不少的料,在農村手藝好的木匠做家具很少用釘子,早些年木匠都是在自己家裡做活,一條大板凳、一個墨盒、幾把鋸子,幾把鑿子、一把斧子、一把錘子就搞定了,把需要製作的柜子打個樣,刨光的刨光,打眼的打眼,相互交插就固定的妥妥噹噹,家具也就成品了。

但這樣製作過程中,難免出現板材裂面或者截取長短不適的現象,若沒有多餘的木料,強行使用,家具做好後,看上去不美觀,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對這個木匠手藝的評判,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丟了品牌,所以好的木匠不做齊頭料。

二、屠夫不殺五爪豬

七八十年代,養豬是農民一年日常花銷的主要經濟來源,年前抓只小豬仔,年關將近的時候直接賣掉或殺豬過年,這個時候就是屠夫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幾個年輕壯勞力摁住豬,屠夫就可以把豬給殺了,然後主人好好款待屠夫,除了給錢吃飯走時還要送一塊豬肉。

可是,屠夫也不是啥樣的豬都殺,若是遇到一隻五爪豬,豬的蹄子有四瓣,五個瓣的就是五爪豬,屠夫是不會屠殺的,因為他們認為五爪豬是人投胎變的,不能殺生,那樣會折壽,一般建議放生或繼續養著,所以屠夫不殺五爪豬。

綜上,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是手藝人從事工作中的禁忌,如今這兩類手藝人很少了,所以這類的俗語很少能聽到,你們認為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俗話說「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這句俗語說明了行有行規,如果有些事情做了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那時候結婚做嫁妝,蓋新房子,置辦家具的時候,都要請上好的木匠來家裡做工。木匠做工有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要做就做好,不合適寧願不接活,就比如這句話「木匠不做齊頭料」,齊頭料指的是尺寸剛剛好的木料,這種木料木匠都是不願意做的。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鐵匠」,就是說木匠準備做家具的原木材,所留的尺寸比設計的尺寸都要稍微長几公分。
  • 「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齊頭料是指啥?值得一看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很多老手藝都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手藝人在農村依然存在,比如木匠和屠夫,在農村依然很常見。有句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又到了年末的殺年豬季,老輩們常說的「屠夫不殺五爪豬」什麼意思?而真有「五爪豬」或殺了「五爪豬」又會出現什麼意外呢?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在祖祖輩輩的農民心中,春節「殺年豬」,做臘肉,那絕對是一道別樣的風景,而鄉民鋒哥所在的河源紫金某地區在春節期間就有帶豬(臘)肉作為禮物而去走親訪友的習俗。
  • 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五爪豬有什麼說法嗎?
    臘月到了,各家各戶都要開始準備年貨,而養得白白胖胖的豬也是要拿出來殺了吃肉了。說起殺豬,也是有一定的講究。一般農村裡要殺豬了,都會提前約好殺豬匠,再準備一個梯子,準備一個大木桶。這些都是殺豬所必備的工具。說起殺豬,這可是農村獨有的樂趣。
  •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啥意思?燕子真不去屠夫家築巢嗎?
    農村俗語「燕子不入屠夫門」,是一句古老的俗語,對現在的人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主要是現在農村的屠夫家裡都不窮,有的屠夫家裡還建了漂亮的小樓房,買了小車,過上了小康生活。屠夫,即民間從事殺豬的人,農村稱殺豬匠。舊時,農村屠夫與城鎮、集市以經營肉鋪為生的屠夫是有區別的。
  • 農村俗語「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是啥意思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是啥意思農村俗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來源於普通的農民之中,通俗易懂而富有一定的寓意。「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農村「四不摸」。那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木匠斧子:斧子是木匠師傅幹活的工具,也就是說是吃飯的家當。
  • 農村俗語:「鐵匠短,木匠長,石匠是個巧手郎」,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鐵匠短,木匠長,石匠是個巧手郎」。當我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後,著實是仔細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鐵匠短,木匠長鐵匠是指那些打鐵或鍛造鐵器的工匠。在我國,鐵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臘月到了,為什麼農民說守村不守有廟村,其中有什麼含義?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新春佳節,在千家萬戶心中「殺年豬」,做鹹肉,那當然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儘管對豬來說很殘忍,但是老百姓在過年的時候卻很高興。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在我們平時吃的飯菜當中,可以吃肉菜也可以吃素菜。
  • 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直流傳著許多有趣的俗語,被世代人所吟誦,只是由於農村發展的速度太快,好多俗語已經逐漸被人模糊,記不得到底是什麼意思了,這些俗語是農民長期社會生活總結的寶貴經驗,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特別押韻和諧,今天咱們一起說說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到底是啥?
  •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到底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老一輩人為了方面農事,把一些日常的生活經驗編成了俗語,方面人們進行勞作。其中有一部分俗語說的就是天氣方面的,比如「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這也是今天咱們要說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這數字有啥講究?
    當然在過去的多年裡,農村人對木匠的尊重可是非常高的,每次建房的時候,村民們都會將那些木匠請到家裡來,對房屋的構造進行研究,確定好門窗的尺寸。之後才會請上泥瓦匠,幫忙計算著材料。而在上梁的時候,木匠也都是在右邊的位置,這樣也能體現著地位的尊重。農村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這數字有啥講究?
  • 農村說的「木匠的斧子,光棍的行李」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自然也就孕育出了多種多樣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很多的俗語都蘊含著巨大生活的道理。那麼,俗語是怎麼產生的呢?事實上,這些俗語並不是所謂的聖人們講出來的,而是普通的民眾們在經歷了數千年的生活經驗而得來的。在我國的農村,農民們很少有可供娛樂的基礎設施,大多數人都只能在吃過午餐或晚餐後,到鄰居家嘮嘮嗑兒,於是,他們就在愉悅的交談中得出了很多大道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俗語了。大多數的俗語,我們都還是知道它的意思的。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這是啥意思?
    在農村地區,人們都是很講究風水的,做啥事都要先看看風水,無論是店鋪開張、建造新房或者拆遷,都要拿著生辰八字去算命,想以此來改變命運。其實,像這種風水學的道理,他們也都是從書裡看到而得知,為求心安可以算一下,但不能完全相信,而風水先生和算命先生多數都是順遂你的心意去說的。
  • 農村話「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是真的嗎?有何含義?
    專門收集農村俗語,才發現農村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有的農村俗語雖帶有唯心的思想,卻又有幾分教育意義;有的農村俗語具有很強的唯物觀,能夠給我們的生產活動帶來很強的指導意義。不過今天這條農村俗語,叫做「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我還真沒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長者,長者說這句農村俗語應該這樣去理解:一、俗語裡的「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鳥類剛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還以為「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人類
  • 農村俗語「兩人不賭錢,三人不買鋤頭,四人不掰火柴」,啥意思
    農村俗語千千萬,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總結。細細品讀,總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所在,多年來,這些農村俗語也在指引著農民生活的方式。關於農村俗語,分為很多種類型,有專門預測氣象的、也有說人情世故的,數量之多,說不盡道不完。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啥意思?農村老輩人感觸深
    農村俗話「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輩人感觸深!文/農夫也瘋狂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而在農村裡如果家中養豬、養羊的話,有的人家已經開始宰殺豬宰羊了。從豬叫聲的來源,村裡的老人一般都能準確地判斷出是誰家在殺年豬了。如今,農村裡養豬的不多了,估計再過幾年殺年豬這種場景也只能是在電視裡才能看到了。農村裡還流傳著「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這樣一句俗語,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這句話很對的年輕人不懂,但是農村的老輩人感觸最深。
  • 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人常說:「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經常被用作兩種不同用意的比喻,一種被用作離不了,而另一種則是地球離開誰也是照轉不誤,這是啥意思呢?其中一個就是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這是指新老跟替,老的事物消失不但不會停止,新的反而會做到更好,也是5通過這一句話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