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首先聲明:
本文不適用於以下兩類人群——
1、想報啥課報啥課,已實現「報課自由」的「壕門」;
2、想學啥直接自學,已實現「升學自由」的「天牛」。
如果照照鏡子、掐掐臉,確認自己不是第一類;再摘下濾鏡、回頭瞅瞅自家娃,確認不屬於第二類;好,那這篇乾貨文章就是寫給你的了
後臺無數家長問過米粒媽這樣的問題
寒假到了,又是雞娃好時節。
大語文、閱讀、寫作、英語啟蒙、KP衝刺、外教、思維、計算、奧數……別說你們暈,連米粒媽這種自己研發課程的「老司機」,一開始都跟劉姥姥逛大觀園似的,眼花繚亂。
這還只是線上的語數外哈,還沒說到美術、樂高、編程、機器人、棋類、運動等等呢。可娃的一天只有24小時,跟時間一樣少的還有爹媽餘額寶裡的餘額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沒錢,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生存還是死亡算個什麼鬼問題。人類的終極問題不應該是:AI課和直播課怎麼取捨?語數英怎麼混搭嗎?
拯救一個雞娃老母親,就是拯救背後的一個家庭,拯救一群雞娃老母親……哈哈哈哈,這麼一想,米粒媽忽然覺得身負大義,必須加班加點趕出這篇「米粒媽獨家選課全攻略」
為了寫得更系統、更深入一些,這回咱們先只說語數外網課(線下課和興趣拓展也是個大工程,下次再詳細跟你們說哈)。
米粒媽今天也不會分析具體品牌,不推薦具體課程,無贊助、無廣告、天然綠色純公益,只給大家一個非常清晰的選課模板,
確保每個媽媽都能給自家娃選到性價比最高、最適合的網課。
選課維度
為了寫這篇文章,米粒媽深入研究了市面上50多門網課,有些是米粒上過、正在上或打算上的,有些學齡前孩子的網課,我還特地挨個品牌試了課。
不僅對比了課程理念、難易度和課程大綱,更重要的是,我跟實際報課的媽媽們詳細探討過(畢竟很多課,試的時候千好萬好,上了幾次之後才發現有多雞肋)。
隔壁朵媽(就是之前跟你們提過的「雞娃屆最會寫段子,搞笑屆最懂雞娃」的海澱老母親)報課無數,痛定思痛之後,寫了一篇《關於選課外班,必須跟大家瞎說一些大實話》,全是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建議你們到她公眾號「朵師傅闖黃莊」坐坐,準保坐下就不想走了,哈哈~
這篇文章,為了方便你們對號入座,米粒媽打算按照下面這幾個維度去幫你們理順思路,確定最終要選的網課
年齡3-4歲(啟蒙)
4-5歲(進階)
5-6歲(幼升小)
6歲以上(小學)
學科語文(大語文、識字、拼音、閱讀、作文)
數學(思維、計算、奧數)
英語(閱讀、外教、KP衝刺)
形式【AI課】可以理解為高配版錄播課,可以自己選擇上課時間,基本是動畫+真人相結合,趣味性更強,一般每周4次課起步,周末一般還會安排複習、遊戲等內容。
【直播課】真人直播,固定時間,有互動,每周課時少,一般會搭配課後練習。
其它考慮因素家長雞娃時間
家長雞娃能力
孩子的長短板
關於語數外怎麼學,米粒媽之前寫過一篇《海澱媽媽現身說法:「不偏科」竟是雞娃最大的坑!》,其實選網課也是基於這個前提。
作為一個過來人,米粒媽想說,報課絕不能圖「一時爽」,它表面上只是個花錢肉疼的事兒,但如果課沒報對,浪費了孩子的寶貴時間,消磨掉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家長陷入被動雞娃的模式,全家人被搞得人仰馬翻……真的得不償失。
接下來,米粒媽會以年齡來劃分,在同一年齡段內,按照其它選課維度來逐一分析,大家可以對照自己家的實際情況,直接跳到符合的年齡段去看哈~
3-4歲
孩子不到3歲,用不用上網課?米粒媽覺得,大可不必。
3歲以前的首要任務就是:養成中英文閱讀習慣;英文兒歌、古詩詞磨耳朵(古詩詞不必強調背誦,重要的是感受韻律);生活中多玩一些培養數感和思維的小遊戲。
3-4歲可以正式開始網課衝浪啦,但是作為初級選手,課不能貪多哦,要考慮孩子用眼問題、時間規劃、理解力、專注力等等。
所以米粒媽建議3-4歲的孩子,網課數量不要超過2個。
.語文:×
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匹配得上的語文網課,基本就是AI課。
生字、古詩、成語、傳統文化等等融合到一起,就是一節語文AI課,20分鐘左右,孩子能坐得住嗎?坐得住,但3、4歲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很多內容未必理解得了,本著總網課數量不超過2個的原則,pass!
不過,不上網課不等於什麼都不做,大量閱讀!虛構和非虛構同時進行。具體可以戳這兩篇哈
小學家長的肺腑之言:三年級數學差是語文惹的禍
不重視這類書,再多的繪本都是讀個寂寞
再就是練習表達,記口頭日記,這個也有不少米粉問過,大家感興趣的話,下次我看看單獨寫一篇哈。
數學:?3-4歲的數學課主要就是思維課,線上課有兩種,AI課和直播課,很多品牌都是既有AI課,又有直播課。
好多媽媽跟我說,看見這麼多課就頭大,AI課和直播課到底有啥區別?
AI課,前面我也提到了,高配版的錄播課,一般每周至少有4節,但課程不是一股腦全給你開放,需要循序漸進,每天解鎖一節看一節。
【優勢】
上課時間靈活,因為是錄播的嘛,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價格比較便宜,一年的課程不到2000塊錢,性價比相當高了;課程形式活潑,不枯燥,動畫元素多,能吸引孩子注意力;【不足】
課程比較基礎,沒有太多拓展和拔高,適合沒做過思維啟蒙的孩子;雖然有真人,假裝互動,但經常孩子明明點錯了,老師也會豎起大拇指說「太棒了」,是不是有點尬,哈哈哈~直播課,就是直播嘛,有老師有同學,真人互動,一般每周1-2次課,固定時間。
【優勢】
有真實的老師和同學,更有課堂氣氛,會全面調動孩子的專注力,雖然每個班有不少孩子一起上課,但老師會輪流點名發言,互動效果更好;課程相對於AI來說,難度會更高一些,每堂課信息量都很大,拓展比較多,老師很講方法;課後老師會給家長講解當堂課知識點,爸爸媽媽可以按照老師的方法給孩子做課後的鞏固練習,一般也會有配套實體練習冊和教具,讓孩子做複習用;【不足】
上課時間是固定的,稍微有點受束縛;因為比AI課課時少,所以每堂課內容更多,需要孩子有一定理解能力,也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做課後練習來鞏固知識點;每課時比AI課要長,對孩子專注力和用眼時間有一些挑戰;費用比AI課要高出不少,一年的課程大概要六七千塊。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講了這麼多,米粒媽再結合家長的實際情況,給大家總結一下哈:
3-4歲這個年紀!
如果爸爸媽媽有時間有精力有能力,可以經常在家陪玩思維小遊戲,也就是可以自己做思維和數感啟蒙,那麼3-4歲這個年紀可以不用考慮思維課,把米粒媽這些啟蒙方法吃透了完全夠用
【數感啟蒙】幼升小打怪升級,數學這樣學等於開了外掛!
【邏輯思維】研究過各種XX思維後,我來告訴你邏輯思維到底是個什麼維?
【幾何思維】輔導小學數學作業後,真慶幸2歲起培養娃這種能力!
【撲克數學】一副撲克牌,輕鬆解鎖0-7歲寶寶數學啟蒙!
【數學動畫】看動畫片學數學,媽媽再也不用為我的智商著急了!
【國外資源】9個國外最牛的數學網站全免費:3-18歲一站式搞定!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時間也不太知道怎麼給孩子做思維啟蒙,可以選擇AI課,性價比高,動畫形式孩子又喜歡,家長壓力不大。
如果孩子思維很活躍,自己愛琢磨,又有一定的專注力,坐得住,直接上直播課,因為比AI課難度大一些,又有拓展,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
英語:√米粒媽經常跟你們說:英語學習的最佳年紀是一出生,其次就是現在。
如果孩子之前英文啟蒙做得不錯,3-4歲可以繼續在家裡自己做,讀繪本、分級讀物、磨耳朵、看英文動畫片。
如果家長沒有時間,之前啟蒙做得不好,這個年紀可以上AI課,26個英文字母,常用單詞,簡單的英文對話,還可以跟讀,動畫形式孩子也喜歡,這樣的英文啟蒙還是不錯的。
另外,零基礎不推薦直接上外教直播課,肉疼,孩子沒有大量輸入,根本輸出不了什麼,上外教課基本也是跟讀。
4-5歲
4-5歲這個年紀,可上可下,比較靈活,主要看孩子的狀態。
語文:×4-5歲依然重閱讀,可以開始識字,但不用這麼早學拼音,關於識字和拼音米粒媽寫過
一年級自主閱讀《哈利·波特》?如何讓孩子識字量大增
幼升小,拼音是壓垮親子關係的最後稻草?
另外還記得米粒媽說過的嗎?要練習孩子的表達能力哈,複述故事、編故事、口述日記等等。
所以4-5歲,同樣不著急上大語文網課,但日常閱讀一定要跟上。
.數學:√
4-5歲孩子如果之前沒做過什麼思維類的啟蒙,米粒媽覺得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孩子坐得住,或有些基礎,可以直接上直播課;
如果孩子零基礎,可以先學一年AI課,性價比比較高,讓孩子過渡一下。
英語:√4-5歲孩子,如果之前英文啟蒙做得不錯,可以開始上線上外教課了哦;
零基礎的孩子,還是可以從AI課開始,培養對英文的興趣。
但是英語學習真不是報一兩門課就能搞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營造環境,多聽多讀。什麼是語感?語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它其實就是長時間浸泡、薰陶出來的。
5-6歲
5-6歲進入幼升小階段,孩子的理解力、專注力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所以課程選擇上就可以更大膽一些。
語文:√有時間精力的孩子,可以聽聽大語文的課,先AI課就好,性價比比較高,從課程裡聽到的各種故事、典故等等,孩子也開始慢慢理解了,這還能激發他們閱讀的欲望。
至於拼音,如果家長搞不定,可以在上小學前的半年左右(不需要太早),讓孩子跟著線上課學,畢竟什麼都靠媽媽教,學費是省了,醫藥費要超了
.數學:√
至於思維課,5-6歲直接上直播課就好了,簡單粗暴,這個年紀理解能力和專注力完全ok,AI課勁兒不夠,課時多,戰線拉得長,有點浪費時間(省出的時間還能學點別的)。
再說,馬上小學了,不可能學什麼都用動畫的形式、遊戲的形式,孩子要慢慢去適應課堂上跟老師的互動。
直播課一般還會有課後作業,這些都更貼近小學生的狀態,正好可以用直播課給孩子做個過渡。
哦對了,如果娃牛,直接線下奧數,別猶豫,千萬別問米粒媽:我家娃XXX樣的程度,算不算牛娃?恕我直言,問就不是,因為牛娃是不容懷疑的
.英語:√
米粒媽相信,5-6歲仍然有很多孩子是英文零基礎,怎麼辦?AI課+閱讀+磨耳朵三管齊下。
做過一段時間英文啟蒙的娃,外教課必須安排上了,每周至少2節,但不是上了外教課就不用閱讀了,閱讀是輸入,跟外教的交流是輸出,如果輸入沒跟上,跟外教只能聊個寂寞。
6歲以上
上了小學,說實話,家長還是更看重孩子的吸收情況,所以米粒媽的原則是線下為主、線上為輔。
米粒班上的同學基本也都是這個戰略戰術。
語文,好的線下課太難搶了,搶不上就用線上課補位,大語文、閱讀、作文,大家根據自己娃的情況,哪個需要提升就報哪個;
奧數一定會以線下為主,如果有餘力,尤其疫情期間,額外再加線上課。
如果娃太普了,沒有餘力學奧數,把課內學好就是王道,課內數學難度不大,家長配上網課基本就能搞定,如果娃太渣了,還是線下補吧,針對性強,起效更快。
英文我們基本靠自雞,效果不錯。
除了外教課,我們其它都沒上。米粒周圍的同學上的更多,除了外教課是標配,還上了原版閱讀、KET/PET/FCE考級衝刺等等。
但老實說,線下機構還得看地區,一二線城市靠譜的線下課多一些,可選擇的就多一些,而有些地方基本找不到靠譜的線下機構,那反倒不如選擇靠譜的線上課。
所以6歲以上,真的要看娃實際情況,畢竟作業、手抄報、刷奧數題、中英文閱讀已經佔用大量的時間了。線上課並不是多多益善,總的來說還是宜精不宜多,以補孩子短板為主。
說了這麼多,最後米粒媽給大家總結一下,這樣媽媽們給娃選課思路會更清晰。
選課確實是件非常非常燒腦的事兒,因為可選擇的太多,所以總是在比較中迷茫。
其實只要按照米粒媽這個大的選課原則,基本花不到什麼冤枉錢,也走不了什麼冤枉路,至於同一類型不同品牌的課,差別其實沒有那麼大,試聽、試看後,選一個娃喜歡的、接受的,然後堅持學下去,一定會有收穫。
雞娃,最怕的是錢沒了,時間沒了,娃的興趣沒了,還沒有任何收穫,以米粒媽過來人的經驗來說,很多課程,尤其是小齡娃的課程,真的需要家長步步緊跟,放手完全交給孩子自己上課,不現實。
所以咱們得結合自己的時間、能力去綜合考慮,不能為圖省事,報太多課,錢包吃得消,娃也吃不消哇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雞娃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