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義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網絡世界,容易被情義所蒙蔽雙眼,為兄弟兩肋插刀。近日,王某某以涉嫌詐騙罪被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我交你一輩子兄弟。」「這份人情我永遠記得」「我會珍惜這份友情的」「以後你有事,儘管跟我說,我認定你是我哥了。」2019年初,Z先生在一個名為「blued」的直播平臺上認識了一個網名為「W」的青年。「W」在平臺上給主播刷禮物,很是大手大腳,天天住酒店、出入酒吧,讓Z先生覺得是個大老闆。「W」在聊天時,透露自己是開廠的,在「blued」平臺上已經刷了將近150萬的禮物,不在乎錢。在接下來半年多的時間裡,「W」編造「過生日」、「做手術」、「被催債」、「生意資金周轉」等理由向Z先生借錢,本著「知遇之恩,不圖回報」的Z先生先後給對方轉帳了近10萬。一邊是平臺刷錢、耍闊,一邊是向Z先生借錢、拖欠。兩人最終翻臉,「W」表示自己早就是黑戶了,還錢看心情。氣憤的Z先生發現自己成了「冤大頭」,遂報案。
經審查,「W」(王某某)以所謂「情義」為誘餌,「挖坑」造人設,編造生意資金周轉等理由,通過「blued」交友平臺先後詐騙了深圳、武漢、山東等地的多名男性人員,期間詐騙所得十四萬餘元。
「如果我沒有幹活,他們肯定不會把錢借給我的。blued圈子小,很容易騙取他們信任。並且我之前在blued消費的比較多,等級是20多級,達到這個等級要消費幾十萬元。」就這樣,「W」通過「借錢」,拆東牆補西牆,一直過著沒工作、高消費的生活,直到騙到的錢再也不能把漏洞補上。
Z先生的經歷不是個例,如今網絡交友門檻低,特別是轉帳、發紅包的出現,使得錢財詐騙變得更加容易,而一旦出現涉騙等糾紛,當事人則要付出更高的維權成本。檢察官認為廣大青年應增強防騙意識,不輕信不盲從,畢竟網絡的隱蔽性使人無法得知對面究竟是翩翩公子還是摳腳大叔。
近日,區人民法院對王某某作出判決,以其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個月,並處罰金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