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供電:全國率先!電力機器人藉助雷達完成自主作業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抓取導線、剝除導線絕緣皮、放置接地環……12月11日下午,淮安市清江浦區韓泰路一處10千伏杆線附近,一位特殊的「電工」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是國網淮安供電公司機器人作業中心的帶電作業機器人,地面操作人員只需動動手指便可遙控機器人進行高空帶電作業。

接地環是線路檢修時常用的安全保護裝置,有成人巴掌大小,主要用於驗電和掛設接地保護線,以確保作業人員及電網設備安全。以往,接地環安裝作業一般由人工完成,電力工人需戴上3層防護手套、穿上近3斤重的絕緣衣,再搭載絕緣鬥臂車登上十餘米的高空,危險係數非常高,且費時費力。

與傳統的人工作業相比,機器人作業步驟十分簡單,只需2名操作人員在地面遙控機器人和鬥臂車,即可完成全部作業,風險近乎為零。

「機器人可以自主識別並抓取導線、剝除導線絕緣皮、放置接地環,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安裝3個接地環只需1小時2分。」淮安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專業工程師張冬說,「利用帶電作業機器人在10千伏雙回垂直線路安裝接地環,在全國尚屬首例。」

此前,10千伏單回線路上已實現機器人自主安裝接地環作業,但由於雙回線路結構特殊,垂直排列的雙回線路上下間距僅有0.8米,而機器人機械臂完全伸展開則近2米,操作空間受限,因此作業難度和危險係數遠高於單回線路。

「機器人要想在雙回線路作業,就必須要有更加精準的雷達定位系統。」國網淮安供電公司運檢部五級職員季劍介紹說:「此次作業的成功主要得益於雷達定位系統的創新,創新後的定位系統,除了能幫助機器人建立起更加精準的作業現場三維模型外,還能通過模型引導機器人的運動軌跡,實現機器人自主作業。」

據了解,淮安供電公司機器人作業中心於今年6月30日揭牌成立,是國內首個集研發、設計、實驗於一體的機器人作業中心,目前已開展機器人帶電作業近150次。下一步,淮安供電公司將繼續探索機器人在垂直雙回線路上的線路搭接作業,提升機器人泛用性。(郭玲、王佳慧)

相關焦點

  •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帶電作業機器人大顯身手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應用「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開展作業。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供圖「力矩螺絲已擰斷,線夾安裝工具成功脫離線夾,內邊相引線搭接完成!」近日,在天津空港經濟區經二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應用「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成功完成10千伏帶電搭火作業,在不停電的情況下,為空港經濟區中通快遞中心二期工程進行送電,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在作業過程中,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機械車鬥臂慢慢抬升,在靠近供電線路的地方自主識別到導線位置,自動剝切導線絕緣層,順利完成10千伏帶電搭火作業。
  • 我省首次利用機器人完成帶電接火作業
    「力矩螺絲已擰斷,螺栓緊固到位,線夾安裝工具脫離導線,邊相引流線接火完成。」12月14日,在西寧市城東區韻家口鎮朱家莊路,國網西寧供電公司員工首次利用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10千伏勝十二路7-8號杆新建變壓器帶電接火作業。標誌著配網單臂帶電作業機器人在2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的配電網首次成功應用,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向智能化邁進一步。
  • 淮南供電:配電作業雙臂機器人實現自主帶電接火
    近日,國網淮南供電公司配電作業雙臂機器人成功完成10kV洛陽15線胡圩支線#25桿帶電接引工作。據了解,國網淮南供電公司配電作業機器人為雙臂協作機器人,是與中國科技大學共同合作研製,該機器人通過全景掃描三維建模、自主目標識別、路逕自主規劃、自主操作等功能,可代替人工實現更換避雷器、帶電接火等多種帶電作業。近日,國網淮南供電公司使用配電作業雙臂機器人開展10kV洛陽15線胡圩支線#25桿帶電接引工作。
  • 浙江慈谿市供電公司自主研發全國首套配網不停電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
    浙江慈谿市供電公司自主研發全國首套配網不停電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12:0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周勝 岑益冬
  • 柏壹科技率先推出商用AMR機器人無線供電產品,功率可達千瓦級
    其一是全自動化,即商用移動機器人能夠在完全無人化的場景中自主完成工作,使用有線的供電方式,不但會因為機器人移動電源引線過長而幹擾其工作效率,還需人為操作充電而增加人力成本與人工幹預風險。而無線充電是可以讓智能產品在充電工作兩種狀態自主切換的關鍵性功能,企業再也不需要在充電環節進行接觸式人工幹預。
  • 江蘇洪澤供電:率先完成高壓客戶負控「量改費」
    江蘇洪澤供電:率先完成高壓客戶負控「量改費」 發布時間:2016-12-27   來源:中國電力網
  • 響水供電:帶電作業「新兵」助力配網運行維護
    響水供電:帶電作業「新兵」助力配網運行維護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23
  • 數經聯理事單位國辰機器人助力國網台州供電公司推進「無人化...
    01探索供電服務新模式開啟智慧「無人化」營業廳隨著「網上國網」線上服務的快速推進和「三型一化」營業廳的縱深建設,國網台州供電公司率先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進「無人化」營業廳轉型創新與實踐。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了一整套「卓越345」無人廳轉型建設模式。
  • 帶電作業機器人助力抗寒潮保供電
    帶電作業機器人助力抗寒潮保供電 2021年01月12日 11:13:43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攝影 楊冰傑 孫鳴 為緩解居民用電壓力,確保生產以及抗疫工作的平穩進行,國網溫州供電公司開展新增公變布點項目。首次採用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運行線路上開展帶電接火作業。圖為1月11日在甌海區潘橋街道陳莊村進行的作業現場。
  • 石獅供電首次帶電開展直線杆改耐張杆作業
    石獅供電首次帶電開展直線杆改耐張杆作業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7
  • 全省首臺雙臂式全自主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寧波...
    據了解,作為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的試點應用單位,寧波供電公司走在前、作示範,開拓創新,首次將配網雙臂式帶電作業機器人應用實踐。作為全省首創項目,浙江地區實現了該領域從「0」到「1」的突破。帶電作業是以不停電的形式進行清障、檢修、用戶接入、網架優化、隱患處理等工作的一種施工方式,是「不間斷」供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網鄒城供電著力提升「獲得電力」水平
    今年以來,國網鄒城市供電公司緊緊圍繞持續優化優化營商環境,突出利民、便民、惠民措施落實,創新實踐「一點融合、一點便捷、一點實惠、一點速度、一點分享、一點保障、一點責任、一點創新、一點特色」「九個一點」典型工作法,著力提升客戶「獲得電力」水平,辦電環節、辦電時限進一步優化,辦電便利度取得紮實成效。
  • 國內電力施工領域首創!反違章智慧機器人上線「監工」緊盯現場作業
    (陳泉峰 攝)同安區西柯鎮附近,福廈高鐵電力遷改工程施工現場,一臺身形纖巧的「反違章智慧機器人」靜立在角落,緊盯現場作業一舉一動——近日,國內首批電力施工「反違章智慧機器人」在廈上線。「以AI監控輔助人工監控,明顯感覺現場施工安全更可控。」施工現場,工程項目經理黃順安這樣告訴記者。
  • 雙語:昆蟲型機器人誕生了,不靠電池供電
    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和安妮塔·弗林(Anita Flynn)寫道:「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數百萬微型機器人或將藉助低成本的優勢佔領地球。」他們在論文《快速,廉價和失控:機器人入侵太陽系》中認為,快速移動、微型自主的昆蟲式機器人很快就會變得足夠便宜,可以通過規模化解決問題。
  • 溫州電力織就「不怕颱風的電網」
    通過大力開展集中檢修、不停電作業,供電可靠性達99.9643%。「家裡最近一次停電是什麼時候,我都想不起來了,就連今年颱風期間,供電也是正常的。」參訪的市人大代表林煉回憶,多年前,停電在溫州是常有的事,許多居民家裡都會常備蓄電池或小型發電機。隨著溫州電力的飛速發展,這些場景已經成為歷史。為什麼營業廳裡人不多?
  • 廣西融水供電電力護航蔗糖飄香
    廣西融水供電電力護航蔗糖飄香 來源: 2020-12-14
  • 南京師範大學學生走進淮安供電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17日,國網淮安供電公司與南京師範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聯合開展為期4天「走進國網基層,感受工匠精神」的暑期參觀學習活動圓滿結束。「本次邀請學子們來公司參觀,旨在讓孩子們走出校園,走向基層,走近勞模,提前讓孩子們感受將來的工作氛圍,通過基層學習掌握更多本領,以便增加就業機會。」國網淮安供電公司變電運維室主任曹莉介紹。
  •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縱深推進 電力企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這一成果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杭州供電公司、國網浙江杭州市臨安區供電有限公司聯合完成,體現了供電企業在經濟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電力體制改革的發展形勢和背景下,為提升供電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所開展的創新實踐,同時,該成果有效應用「大雲物移」等新技術,顯著提升了配電網智能化運營管理水平,彰顯了供電企業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之下堅持創新引領的思想理念。
  • 智能電網方便生活 臨安青山湖科技城率先嘗鮮
    試點的智能家居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小區安裝智能電錶和相關採集設備、自助用電服務終端、光纖複合電纜和光纖通信網絡設備、電動汽車充電樁、分布式電源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實現智能雙向互動,高速網絡接入、個性化供電方案制定、電源自主選擇、家電自控遙控等功能。通過互動化的智能設備,在智能家居系統下,電燈的控制也頗有個性。
  • 合肥供電公司:幸福可靠電力 溫暖城市新春
    新春佳節將至,合肥供電公司提前落實各項春節保供電措施,加快電網建設,提升整體供電能力。24小時「網格化」服務不間斷做好應急保障,「走村訪戶」服務貧困戶和返鄉民眾,幸福可靠電力溫暖城市新春。本項目的及時竣工投運將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能力,優化電網結構,保障春節期間城市用電安全可靠。    今年春節期間,合肥電網將「全接線、全保護」運行,整體供應能力充足,預測最大電力負荷在500萬千瓦左右。「城區整體負荷較輕,巢湖及四縣農網區域由於返鄉人員激增,大功率電器集中使用等因素,年三十晚間將出現短時負荷激增。」合肥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洪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