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抓取導線、剝除導線絕緣皮、放置接地環……12月11日下午,淮安市清江浦區韓泰路一處10千伏杆線附近,一位特殊的「電工」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是國網淮安供電公司機器人作業中心的帶電作業機器人,地面操作人員只需動動手指便可遙控機器人進行高空帶電作業。
接地環是線路檢修時常用的安全保護裝置,有成人巴掌大小,主要用於驗電和掛設接地保護線,以確保作業人員及電網設備安全。以往,接地環安裝作業一般由人工完成,電力工人需戴上3層防護手套、穿上近3斤重的絕緣衣,再搭載絕緣鬥臂車登上十餘米的高空,危險係數非常高,且費時費力。
與傳統的人工作業相比,機器人作業步驟十分簡單,只需2名操作人員在地面遙控機器人和鬥臂車,即可完成全部作業,風險近乎為零。
「機器人可以自主識別並抓取導線、剝除導線絕緣皮、放置接地環,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安裝3個接地環只需1小時2分。」淮安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專業工程師張冬說,「利用帶電作業機器人在10千伏雙回垂直線路安裝接地環,在全國尚屬首例。」
此前,10千伏單回線路上已實現機器人自主安裝接地環作業,但由於雙回線路結構特殊,垂直排列的雙回線路上下間距僅有0.8米,而機器人機械臂完全伸展開則近2米,操作空間受限,因此作業難度和危險係數遠高於單回線路。
「機器人要想在雙回線路作業,就必須要有更加精準的雷達定位系統。」國網淮安供電公司運檢部五級職員季劍介紹說:「此次作業的成功主要得益於雷達定位系統的創新,創新後的定位系統,除了能幫助機器人建立起更加精準的作業現場三維模型外,還能通過模型引導機器人的運動軌跡,實現機器人自主作業。」
據了解,淮安供電公司機器人作業中心於今年6月30日揭牌成立,是國內首個集研發、設計、實驗於一體的機器人作業中心,目前已開展機器人帶電作業近150次。下一步,淮安供電公司將繼續探索機器人在垂直雙回線路上的線路搭接作業,提升機器人泛用性。(郭玲、王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