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市的吳豔傑自出嫁後,先後兩次懷孕,卻兩次自然流產,正當她和全家人為生育感到擔憂時,今年,她再次懷孕,到醫院檢查後,令她和全家人難以置信的是,她懷上了極為罕見的四胞胎,驚喜之餘,因擔心她的身體,全家人都陷入了兩難境地,但吳豔傑卻堅持將肚子中的孩子留下來。
11月11日上午10時08分,吳豔傑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早產生下了第一個寶寶,接著,分別於10時09分、12分、13分生下一男三女四胞胎,四個寶寶的體重分別為1.9公斤、1.7公斤、1.6公斤、1.25公斤。「只要俺兒媳和孩子們都健康就好。」吳豔傑的婆婆激動地說,今後,她一定照顧好兒媳的身體和四個孩子。吳豔傑的婆婆告訴記者,為了這四個寶寶,她的兒媳承受了太多的痛苦。
婚後遭遇兩次流產
2004年,24歲的吳豔傑嫁到了蓬萊市徐家集南荊家莊,她的丈夫是獨生子,婚後,孝順的吳豔傑和丈夫便與公公婆婆住在了一起。一家人的生活雖然比較清貧,但相處和睦。結婚第二年,吳豔傑懷孕了,全家人都沉浸在了喜悅之中。不料,美好的前景很快被殘酷的現實打破,懷孕後的第4個月,吳豔傑竟莫名其妙地流產了。此次流產,吳豔傑和家人雖然感到意外,但並沒有太往心裡去,善良的婆婆甚至還勸兒媳說自然流產是常有的事。
在婆婆的悉心照料下,那次流產並沒有對吳豔傑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2006年,吳豔傑又有「喜」了,全家人喜出望外,考慮吳豔傑有流產的歷史,全家人什麼活也不讓她幹,都以為這次可萬無一失了,就在全家人準備迎接小寶寶時,孰料,上天好像故意在難為他們一家,在懷孕3個月時,吳豔傑又流產了。此次流產,真的引起了全家人的恐慌和擔心:以後還能懷上嗎?即使懷孕能保住嗎?為查明流產的原因,吳豔傑的婆婆曾帶著兒媳多次到不同的醫院看病,卻始終沒有檢查出什麼問題。然而,兩次流產,還是讓全家人為小吳的生育問題感到憂心忡忡,吳豔傑本身也感到巨大的壓力,因為,她的丈夫畢竟是家中的獨生子,在老輩人和全村人眼裡,她無疑擔負著傳宗接代的「重擔」。
第三次懷孕卻取捨兩難
正當全家人都在為吳豔傑能否再次懷孕擔心時,今年2月份,吳豔傑第三次懷孕了,一家人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因擔心再次發生意外,全家人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兩個月後,他們到當地醫院做檢查時,卻讓全家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矛盾之中。檢查結果顯示,吳豔傑這次懷的是極其罕見的四胞胎,面對這一結果,面對收入不高的家庭狀況,全家人不知所措,更讓全家人感到無比擔心的還是吳豔傑的身體,同時懷了四個孩子,這在他們家鄉還是第一個,更何況吳豔傑還曾經兩次莫名流產。
吳豔傑的婆婆一家人基本靠種5畝地解決生計問題,她的公公在41歲時得了腦血栓,雖然病情比較嚴重,但因經濟條件所限,僅住醫院一周就回家療養了,半年後才可勉強下地幹農活。由於治療不徹底,至今還有後遺症。日子剛剛有點好轉,2005年,她的公公又遭遇車禍,造成顱骨骨折,在醫院昏迷了5天,因無錢醫治,住院18天就回家了,今年秋天,她的公公才能下地幹點輕活,重體力活主要靠小吳的丈夫做。去年,她的丈夫在當地一家工廠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收入不到600元,微薄的工資只能解決家庭基本開銷,丈夫即使上班,也得抽時間把地裡的活收拾利索。這樣的家庭條件,如果繼續妊娠,一旦四胞胎降生,撫養費的確難以承擔。如果終止妊娠,又擔心以後再也懷不上孩子。「我一定要把孩子都生下來,我的身體能受得了。」看到全家人都在擔心自己的身體,吳豔傑斬釘截鐵地說,全家人幾經權衡最終還是選擇將孩子生下。
婆媳艱難度過十多天
既然決定生下四胞胎,全家人都悉心照顧吳豔傑,生怕再次流產,婆婆每月帶兒媳去醫院檢查一次。可越擔心什麼就偏發生什麼,明明預產期是12月底,10月23日,懷孕不到32周時,吳豔傑卻出現先兆流產,當地醫院考慮是四胞胎,受條件限制,建議到大醫院檢查,看能否保住孩子們的性命。婆婆當即就帶著兒媳來到了煙臺毓璜頂醫院。
婆婆從親戚那裡借了兩千元交了住院費,平時,婆媳倆總是省吃儉用。婆婆常常無奈地開導媳婦說:「咱家裡條件不行,就將就點吧。」吃飯時,兒媳得加強營養,婆婆就給她買一碗餛飩;婆婆自己花5角錢買一個餅充飢,有時也「奢侈」一次,那就花1元錢買兩個餅。吃飯的時候,婆媳倆你看我,我看你,婆婆看著兒媳吃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飯,心疼的淚水總是在眼圈裡直打轉;兒媳看著年過半百的婆婆天天不離左右照顧自己,辛苦得又瘦了許多,僅以白開水加餅填肚子,心裡也是打翻了的五味瓶,不知啥滋味。就這樣,她們婆媳兩人在醫院度過了艱難的十多天,但讓她們高興的是,每次檢查時,四個寶寶身體狀況都是「良好」。
四個寶寶陸續出世
11月11日上午10時08分,吳豔傑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早產生下了頭胎,接著,分別於10時09分、12分、13分生下了孩子,四個孩子體重分別為1.9公斤、1.7公斤、1.6公斤、1.25公斤。由於四個嬰兒因每個體重都不到兩公斤,出生後須立即到特護病房,放在暖箱裡,由現代化的設備為嬰兒營造一個近似母親子宮的生活環境,在醫護人員24小時的監護下撫養,直到每個嬰兒體重都增至兩公斤以上,達到撫養條件後,方可出院。
編者按:身為農村家庭一根「獨苗」的妻子,吳豔傑必須承擔起這個家族傳宗接代的「重擔」,兩次懷孕兩次流產,不但讓全家人憂心忡忡,也讓她倍感壓力。再次有孕竟獲四胞胎,人生際遇,殊難預料,然而這對於一個有點貧困的家庭來說,既喜且憂,如何養活這四個孩子,讓他們能夠有較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成了這家人最需要考慮的問題。記 者 張作亮 通訊員 復德 天一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