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遼寧 2020年11月28日 18:40
中新網遼寧新聞11月28日電 (沈殿成 宋麗麗)11月27日,記者從瀋陽市遼中區人民醫院了解到,當日零時醫院信息系統全面升級上線應用,這標誌著醫院信息化建設脫胎換骨、涅槃重生,邁向現代化網際網路+智慧醫院發展的嶄新起點。
「大叔,現在您掛號只需辦理一張就診卡就可以了,這樣您就不用來回跑到收款處繳費啦!」醫院導診人員和志願者微笑著引導患者辦理就診卡,解答各種疑問。
區人民醫院信息技術中心主任宋明智告訴記者,所謂「一卡通」,就是在一張卡上實現患者身份識別和預存繳費等多種功能,其核心內容是利用卡片的物理媒介完成業務數據生成、採集、傳輸到匯總分析的信息資源管理的規範化和自動化。
「以前,到醫院來看病,手裡拿著一堆病曆本、現金、檢查單,很容易丟失,而且要跑很多次收款處和檢查地點,反覆循環,這次來只需開始在收款處交一次費,之後都在醫生處直接劃費,就到藥局取藥,縮短了看病時間,而且還支持醫保卡和微信支付,非常便捷。」來醫院就診的患者開心地說。
據了解,本次系統上線是醫院和建設銀行、廈門智業合作的銀醫通項目。醫院原有信息化基礎薄弱,不能實現網上預約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查詢,門急診病歷均採用手寫。作為區域性醫療中心,未來醫共體牽頭醫院,信息化建設必須走在「六統一」的前面。本次升級改造涉及HIS、EMR、LIS、PACS四大系統,患者也通過「一卡通」完成掛號、就醫、檢查、開藥、繳費全流程,有效解「三長一短」問題,使就醫體驗更便捷、高效。
據區人民醫院院長馮姝婷介紹,新系統上線有三大特點:一是目標起點「高」。定位在上線就要實現國家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三級,明年爭取達到四級,並逐步建設網際網路醫院。雖然信息基礎薄弱,但不存在先期建設造成的信息「孤島」隱患,可塑性強,極有可能實現信息管理「後來居上、彎道超車」。二是現實定位「準」。「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是醫院信息建設追求的目標,逐步實現窗口零排隊。同時,醫院沿用傳統服務模式,保留人工服務窗口滿足老年人、農村居民等特殊患者掛號需求。三是精細管理「強」。對醫院內部管理來講,能夠用「數據說話」,運用大數據和決策支持對醫院進行成本管控、效率評估、用藥監管、臨床路徑落實診療規範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