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早上7:30,鄭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毛傑做客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政府在線》直播室談鄭州教育發展情況並解答聽眾疑問。
毛傑與廣大聽眾及網友互動,介紹鄭州教育發展採取的做法並解答聽眾的疑問。
(本網訊 記者 孫宏偉)2月7號早7:30,鄭州市教育局局長毛傑受邀走進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政府在線》直播室,為廣大聽眾和網友詳細介紹鄭州市教育局怎樣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如何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及鄭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等內容,並現場與聽眾和網友互動,解答熱點和疑難問題。
在訪談中,毛傑就推進鄭州市推進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計劃」談了自己的理解,她指出,鄭州這幾年一直推進「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計劃」,就是如何在「優質」上做文章,如何通過這一抓手提升鄭州教育的內涵和品質。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啟迪智慧,點化生命的過程。優質教育,應該具有先進性(即應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高效性(即講求低投入,高產出)、生命性(即充分重視師生成長的生命質量)、社會性(即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要)、人本性(即以師生為本,以師生的發展為本)、整體性(即注意諸因素的整體優化)、創新性(即要體現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色性(即要體現學校師生的特點)。我們這幾年通過推進「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計劃」,一校多區、強校託管、聯合辦學等管理模式日益成熟,10餘所中小學通過資源重組和優質學校成功管理經驗的輸入,規模效益得到顯著提升,已經成為老百姓心目中新的優質學校。
毛傑還就入學難、大班額等每年秋季入學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她指出,目前鄭州市建成區面積比2001年擴大了將近兩倍,人口增長了將近200萬,再加上每年近7萬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鄭州就讀,我們一方面要解決「能上學」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在此基礎上解決「上好學」的問題。為此我們重點實施了4大策略:
一是強化基礎。繼續每年向社會承諾開工新建、改擴建市區中小學校30所;繼續實施優質教育資源推進計劃,不斷擴充資源。
二是深化均衡。通過實施學區制改革和辦學條件標準化工程,在消除區域、城鄉、校際硬體差距的基礎上,逐步消除隊伍建設、教學資源、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差距。
三是提升內涵。通過開展學校三年規劃發展性評價和學校文化建設工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
四是抓住關鍵。無論是從各階段教育的特徵和現狀來看,還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初中的優質學校相對較少。從2013年起,加強初中建設將被列為鄭州教育的重大任務項目。2013年,我們計劃投入1億元,啟動市區初中硬體條件的標準化建設;投入1.4億元,支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的初中內涵提升建設。
毛傑還就廣大家長關注的民辦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加強學生體育鍛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訪談最後,毛傑向一直以來關注、關心、關愛鄭州教育的社會各界和家長、聽眾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新年的祝福!
視頻連結地址:http://v.hnr.cn/zfzx/201302/t20130207_331324.html,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