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出現確診病例的家庭互不相識,但調查後他們的感染過程卻關鍵在了一起。
廣州市在1月22日報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的幾天時間裡,新發病例一直以從湖北輸入性病例為主。但進入2月份,廣州市報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開始出現了本地居民發病的報告。
近期,廣州市、區疾控機構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時,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等手段,將3個互不相識的家庭聚集疫情成功關聯在一起。
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2月13日,相關部門還原了完整的追查過程。
A家庭:一家三口相繼發病
2月初的一天晚上,廣州市某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內某大型三甲醫院送檢的一份病例標本,經過檢測,結果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發病的是A家庭中的女主人,本地人。疾控部門對她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她本人在發病前14天沒有湖北或武漢的居住史和旅行史,一直生活在廣州,也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疫區人員。
在調查過程中,女主人主要描述了她發病前聚餐、活動經過以及和朋友同事的接觸情況,同時也提到了大年三十外出就餐的情況。
在女主人發病的第二天,A家庭的男主人和女兒也出現身體不適,經過採樣、檢測,同樣被確診。
忙碌中,疾控工作人員心中暗自納悶:「沒有相關疫區人員接觸史,也沒有去過湖北等地,難道這麼快,廣州就出現了本地社區傳播?」
B家庭:女主人確診
疾控人員這邊才剛做完對A家庭的流行病學調查,當天晚上又接報,轄區內B家庭的女主人發病了,而且,她也是本地居民。
「這回麻煩了,本地居民報告越來越多,形勢不妙啊。」疾控部門馬上對B家庭的女主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卻出師不利。因為在調查過程中,B家庭女主人總是說自己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就記得年三十下午去了趟花市,去一個親戚家吃了個飯,還表示懷疑自己是被前幾天不舒服、可能得了流感的母親傳染的。
原來,這戶家庭的女主人與82歲的母親同住,老人家在1月下旬就出現了發熱、咳嗽、流涕等不適,就醫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本次就診,母女一起在醫院就醫,不過,她的母親採樣檢測結果卻是陰性。
B家庭的女主人堅決表示,從沒有接觸過湖北或武漢來廣州的人員,也沒有接觸過類似病人。那麼,她是怎麼被傳染的呢?
面對B家庭的女主人因生病導致的不良情緒,疾控調查人員沒有繼續追問,但放下電話後,又打通了B家庭男主人的電話。
男主人此刻正在某三甲醫院的發熱門診隔離,等待其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結果。在疾控調查人員的慢慢引導下,男主人回憶起發病前的就餐、活動、接觸的人員,也打開了話匣子,每天的活動軌跡開始逐漸明朗。
此時,男主人提供了一個信息:大年三十中午,他們全家人曾外出到一家餐館就餐。
線索:
大年三十中午,兩家人在同一餐館同一層樓用餐
「嗯?這家餐館的名字怎麼這麼耳熟?!」疾控調查人員警覺地想起,之前調查過的A家庭也說去過同一家餐館就餐,而且正正是同一個時間段!
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聯繫?疾控人員繼續追問A、B兩家當日就餐的就坐位置發現,當時兩家人就坐在同一樓層靠窗的位置!
A家庭和B家庭表示,彼此並不認識。可是,兩個本地家庭發病前同時在一個時間段在同一餐館就餐,發病時間相近,難道是同時接觸了什麼傳染源?
C家庭:武漢來穗家庭
C家庭:5人早前相繼被確診,所住酒店就在A、B就餐餐館附近
調查人員看著餐館的地址陷入了沉思,很快,前期處理完畢的一個家庭聚集性疫情再次進入了腦海——
過年前的某天早上,來自湖北武漢的C家庭一行10人抵達廣州展開了他們的羊城之旅,他們搭乘地鐵,品嘗羊城美食,到景點遊玩,一切看似都很正常。
大年三十下午,C家庭在午餐後回到入住的酒店。當天下午,其中一位老年女性開始出現低熱和乾咳等不適,便和老伴打的士到市內某大型三甲醫院就診。
「武漢來穗,發熱、乾咳」,臨床醫生發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警號」,很快就為病人進行了咽拭子採樣,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疾控部門馬上按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其發病前活動史及接觸史進行調查。
C家庭中其餘9個人相繼被送到廣州市的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而在此後的一周內,其中有4人相繼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C的家庭聚集性疫情早前都被認為武漢輸入引起的,事件在此時已處理完畢。不過疾控調查人員回想起來發現,C家庭所住的酒店就在該A、B家庭所提到的餐館附近,這裡面是否也暗藏玄機?
「破案」:
年三十中午聚餐餐桌擺放密集
C家庭感染相鄰就餐的A、B兩家
疾控調查人員馬上調取了C家庭前期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並再次打通電話,對C家庭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經對方回憶確認,大年三十中午C家庭一家人也在A家庭、B家庭就餐的餐館聚餐。
「你們的座位靠近哪裡?」調查人員緊抓著這一點不放。「靠窗!」電話那頭的回答,讓一切似乎有了眉目。
於是,疾控部門立即趕赴三個家庭所共同提的那家餐館,調取了餐館當天的監控錄像顯示,三個相互不認識的家庭,當天就坐在同一排靠窗相鄰的三桌——
來自湖北的C家庭坐在中間,A、B家庭分別為C家庭的左右鄰座。C家庭當天中午聚餐後,下午隨即有人發病,而A、B家庭發病的時間也符合新冠肺炎的潛伏期。
由於當天是年三十,許多市民在餐館內歡聚吃團年飯,餐館內餐桌擺放得比較擁擠,相鄰距離在1米之內,而且用餐時間比較長。綜合分析,疾控部門認為這是一起由於有共同就餐餐廳暴露史而導致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提醒:
聚餐有風險,近期減少外出
發生疫情時請配合疾控人員調查
依據疾控機構的這一判斷,衛生健康部門立即採取措施,追蹤餐廳員工和當日就餐的其他客人,將他們作為密切接觸者全部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待觀察14天以後無不適才能解除隔離。通過這一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可疑傳染源,斬斷傳播途徑,阻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疾控機構嚴謹的流行病學調查,好似偵察破案,一層一層揭開疾病傳播與蔓延背後的真相,對疫情研判、疫情控制和防控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疾控專家表示,還原這一流行病學調查的過程,是希望提醒廣大市民,人群聚集是導致疫情蔓延的重要因素,聚餐有風險,請各位市民減少外出、減少聚餐,取消不必要的聚會,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在發生疫情時,請認真配合疾控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如實告知自己的活動軌跡,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做法。
延伸閱讀
與確診友人共同聚餐,成都女子4次檢測陰性第5次被確診
1月26日,49歲的四川成都人李麗(化名)和丈夫在攀枝花與友人聚餐,並於1月30日自駕返回成都。回成都後,兩夫妻得知,聚餐中有一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李麗和丈夫便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
2月2日,李麗的丈夫就診後經核酸檢測為陽性,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立即被隔離收治。李麗作為密切接觸者,且有發熱,也立刻隔離觀察,期間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但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觀察期間,李麗再次發燒,首次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做了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下葉感染,考慮病毒性肺炎,血常規改變也符合病毒感染相關指標。經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放射科、重症醫學科「新冠核心專家組」會診,結合患者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等考慮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立即收住隔離病房。入院當天患者體溫38.7℃,經治療後體溫恢復正常,沒有咳嗽、氣緊症狀。隔離治療期間,又進行了兩次新冠肺炎核酸(咽拭子)檢測,結果仍呈陰性。
經過風險評估,醫院呼吸科醫生為李麗做了纖支鏡肺泡灌洗,取樣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查。2月9日,李麗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後,李麗被送往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救治。
針對這個案例,華西醫院傳染病中心唐紅主任說,核酸檢測是目前確診新冠肺炎的科學考量辦法,經過2次檢驗結果為陽性能確診是基於大多數人的考量,李麗的情況屬於個例,不必造成恐慌。任何流行性疾病的確診,新冠肺炎也好,流感也好,都需要綜合許多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數據,包括醫生的一些經驗來綜合判斷。
警惕!男子至今17天無症狀,被確診!有家人被感染
近期,鍾南山團隊對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的總計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
2月10日,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傑回應,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24天,是否具有一定普遍性,是否需要延長隔離期?關偉傑表示,仍是個例。
儘管24天潛伏期是個例,但仍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確診前連續17天無症狀!曾兩次家庭聚餐。
據河南省長垣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河南省長垣市9日確認無症狀感染者1例,截至目前已連續17天無症狀。
患者王某某,男,60歲,長垣市蒲西街道辦事處人,在長垣市糧食局家屬院(蒲東街道辦事處管轄)居住,是當地第5例確診患者陶某某次子,和陶某某有直接接觸史。
1月25日,王某某與親屬共9人家庭聚餐,其中有當地第5例確診患者陶某某。
1月26日,王某某在家中接待來訪侄女。
1月27日,王某某與妻子到大哥家中看望母親陶某某,中午共14人家庭聚餐。
1月28日至2月7日,王某某在家未外出。
2月8日,陶某某被確診,王某某是陶某某的密切接觸人員,長垣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按要求對其進行了咽拭子樣本採集,送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篩查。
2月9日,經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結果為陽性,確認為長垣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現在長垣市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連續10天無新增的舟山,昨天新增3例!
均與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有關
2020年2月10日0-24時,浙江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確診病例25例,其中舟山市3例。
截至2020年2月10日24時,舟山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例,累計治癒出院5例,現有重症病例1例。3例新增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均與江蘇省無錫市發現的1名無症狀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史(該人已在無錫住院隔離治療)。目前,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病情總體穩定。
一些案例中,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怎麼防?
最好的辦法還是做到這幾點!
1、儘量少出門,在家裡是風險最小的。
2、不聚餐。
3、萬不得已不要出門,戴口罩,儘量與別人保持1-2米的距離。
4、回家勤洗手,換衣服。
專家:無症狀感染者傳播力較弱,未接觸感染者偶爾咳嗽不必恐慌
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李興旺: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更多的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他們本身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這樣病人帶有病毒,可能會造成傳播。但是從情況來看,無症狀感染者病情相對偏輕,病毒量的多少跟病情輕重有相關性,因此在傳播能力上會弱一點。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李興旺表示,未接觸感染者偶爾咳嗽兩聲不需要恐慌。「在傳染病診斷上,除了關注臨床症狀,更多的要關注流行病學表現。無症狀感染者多是在和病人接觸較多的情況下發生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感染比較明顯。因此如果沒有接觸過感染者,偶爾咳嗽一下,沒有必要恐慌。」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廣州日報、央視新聞、杭州日報、楚天都市報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