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性是檢驗醫學的永恆主題

2021-01-11 科學網
溯源性是檢驗醫學的永恆主題 ——訪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振華

 

□本報記者 姜炯

 

長久以來,在體外診斷(IVD)產業中,一直存在由於不同時間、不同實驗室,不同的試劑、儀器和參考品的組合所導致的報告結果不一致現象。因為這個客觀存在的現象,檢驗界對於「測量結果能否準確」產生了劇烈的爭論。很多專家一度認為檢驗結果很難溯源,因此強調「系統化」,即追求系統內、而非系統間的一致。

 

溯源性與系統化

 

雖然檢驗界一直有上述爭論,而計量界卻一直追求檢驗結果的可溯源性,於是推出了ISO/IEC 17025標準,即《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後來又根據醫學實驗室的特點,制定了ISO 15189標準,即《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21世紀初,國際標準化組織臨床實驗室檢驗和體外診斷檢驗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 TC 212)又針對生物測量通過了一系列國際標準。

 

關於溯源性與系統化,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衛生部臨檢中心原主任楊振華說:「溯源性和系統化,二者的最終目的都是追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使不同檢驗科(臨床實驗室)的報告結果可以通用。溯源性是檢驗醫學的永恆主題,系統化可能只是檢驗醫學發展某一時期的一個概念和過程。」他從歷史發展來解釋此觀點:「中國在改革開放前,一直沿用的是在20世紀初由福林(Otto Folin)和吳憲兩位學者在經典分析化學基礎上建立的測量方法——要先除去血清(血漿)樣本中幹擾物質,然後用化學反應進行測量,常需使用強酸、強鹼或高溫處理,這類測量不存在特定的配套標準溶液。每個檢驗科都可稱取高純度物質,如葡萄糖加一定量的水溶解後就成為測量血糖的標準液。在那時並未發現不同檢驗科血糖檢驗報告結果有明顯差異的情況。」

 

「隨自動分析儀出現,問題就出現了。自動分析儀很難使用酸、鹼、高溫和有機溶劑,這樣就發展了一套嶄新的完全不同以往的分析方法。這套方法最大特點是不處理血清(血漿),以各種酶為試劑在近中性溫和條件下進行測量。雖然簡單,但不可避免受到血清中除被測物以外眾多物質的影響和幹擾,也就是基質效應(Matrix Effects),如果仍用以前水溶液標準液必然得到不準確結果。因此,在上世紀70~80年代,不同檢驗科的報告結果出現明顯差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首先提出要求試劑廠商在供應試劑時必須同時有配套的校準品和質控品,即實施CLIA 』88(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of 1988)。隨後,歐盟在本世紀初也通過關於外診斷的指令性文件IVDD(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對試劑廠商提出了這一要求。這大概就是目前人們所稱的系統化。」楊振華說。

 

系統化打擊中小企業

 

「1995年,我擔任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主任,當時最頭痛的是由於儀器、試劑不同引起檢驗結果的混亂。為此我曾到歐美進行訪問,專門和一些歐美檢驗專家討論。在當時,檢驗界普遍錯誤認為檢驗結果很難溯源。似乎通過廠家的系統化,可以解決問題。回國後,我在不少場合發表了這些似是而非的論點。對開放式儀器提出批評,提倡系統化或封閉式的檢驗系統,給一些廠家和檢驗科造成壓力。一位美國科學家就告訴我,上世紀90年代美國實施CLIA 』88,明顯有利於跨國大企業。一批中小型試劑廠因此而倒閉。現在看來,我的這些觀點是片面的。脫離溯源性的系統化並不能帶來準確的結果。」楊振華講述了自己對系統化的認識過程。

 

要達到「系統內的一致」,首先就必須保證各實驗室所用的這個「系統」是相同的。事實上,市場上並沒有出現一個通用的系統,各個國際體外診斷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系統,或者稱為系統化產品。而這些系統往往是封閉的,其他廠商的產品很難與其相配套。這就意味著,一旦實驗室採購了某個品牌的儀器,就必須採用該品牌的試劑和校準品、質控品,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進而達到與其他採用同一系統的實驗室所出具的結果一致。於是,「系統化」客觀上逐漸成為國際巨頭打壓中小企業有力武器。

 

我國的體外診斷產業在製造自動化儀器的能力和水平上與國際巨頭存在客觀差距,因此性能好、速度快的各類全自動分析儀還基本有賴於進口。作為耗材,進口儀器配套的試劑和參考品,就成了一項長效而昂貴的開銷,於是很多國內企業開始製備試劑與進口儀器相配套,這也催生了我國第一批體外診斷試劑企業。但是正是因為國外系統的封閉性,在市場競爭過程中,我國的企業往往處於下風。

 

為了適應市場的既成規則,國內企業也紛紛開始了系統化的研究。進入21世紀,我國民族企業首先實現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產品的系統化,隨後在全自動生化分析產品上,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自動分析儀、生化分析試劑以及生化分析所需質控品、校準品均已問世,並且已經可以組成相配套的系統。

 

國際溯源取得進展

 

「2002年退休後,我有機會多做一些工作。了解到檢驗結果的溯源工作在本世紀取得了明顯進展,2002年國際上成立了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2007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衛生部臨檢中心(NCCL)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等機構聯合成立了與此相應的委員會,即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我有幸成為該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通過這幾年工作和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使測量結果達到準確並通用,主要應使常規檢驗結果溯源到上一層的參考體系。目前雖然相當一部分測量尚無參考體系,但大部分生化和血液常規檢查都已建立參考體系。目前中國診斷企業的問題應是如何使一部分試劑結果溯源到參考體系。」楊振華說,「2009年IFCC(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摩羅·潘特基尼(Mauro Panteghini)到中國演講時提到,現在看來,歐盟希望系統化能達到測量結果一致的IVD法令是失敗的。他舉了一個例子,在歐洲,經過近10年努力,比較6個知名檢驗系統對6種常用酶測量結果仍存在明顯差異,而這6種酶都已有國際共認的參考方法。」

 

楊振華呼籲衛生行政部門、檢驗科和企業家聯合起來,使我國檢驗結果準確、通用。衛生行政部門要重視檢驗醫學參考體系的建設,給予財力、人力支持。檢驗界要研究國內外經驗,做好測量結果的溯源工作。企業界工作可能更多,既要使校準品能溯源上層參考體系,又能正確地傳遞到常規測量。事實上,國外大公司產品在這方面問題不少,例如國外有文獻指出同一廠家不同型號儀器肌酐測量結果可差10%以上。「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們並不一定比國外差。」楊振華說。

 

最後楊振華說,他目前正在研究日本如何解決檢驗結果準確通用問題:「日本並不存在歐美所謂的『系統化』。儀器廠家和試劑廠家是完全分開的,和中國檢驗界很類似,在一臺儀器上可能使用幾種不同廠家的試劑。但從最近一次中日合作實驗來看,日方結果非常一致。看來不通過歐美所謂的『系統化』也不是沒有可能使測量結果準確通用。我們需要很好地研究他們的經驗。」

 

國際標準化組織臨床實驗室檢驗和體外診斷檢驗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 TC 212)針對生物測量制定的相關標準:

 

ISO 15193(Requirements for content and presentation of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s),關於參考方法。

 

ISO 15194(Requirements fo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the content of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關於參考物質。

 

ISO 15195(Requirements for reference measurement laboratories),關於參考實驗室。

 

ISO 17511(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values assigned to calibrators and control materials)ISO 18153(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values for catalytic concentration of enzymes assigned calibrators and control materials),關於參考體系在生物測量中應用。

 

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與參考實驗室

 

2002年,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FCC)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聯合成立了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下設兩個組,一個組針對參考方法和參考物質,另一個組針對參考實驗室。

 

JCTLM為參考實驗室明確了標準:1.能進行JCTLM公布的參考方法;2.參加JCTLM組織的參考實驗室能力比對(RELA);3.通過ISO/IEC 17025和ISO 15195的參考實驗室認可。至今,JCTLM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促進測量結果的溯源,保證部分測量結果的準確。

 

《科學時報》 (2010-11-12 B3 檢驗醫學)

相關焦點

  • 標準物質的缺乏是溯源性的根本障礙
    而實現檢驗結果準確可比的核心便是開展量值溯源工作。 「這實質就是建立公認標準,校準臨床使用的測試系統,使得不同型號的測試系統能夠得到一致的檢驗結果。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此項工作任重而道遠,其主要障礙就在於國家標準物質的缺乏,從而給產品的溯源性帶來困難。」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副所長孫京昇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說。
  • 這68家檢驗機構存在問題將被處理!
    責令改正 16 內蒙古路易精普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未按標準規範實施檢驗檢測,原始記錄缺乏溯源性。 責令改正 24 焦作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原始記錄缺乏溯源性,檢驗檢測報告不規範。
  • 有部分醫學檢驗專業的本科生,當初第一填報志願並不是醫學檢驗
    醫學檢驗作為醫學專業中最貼近基礎研究的一門學科,許多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接觸到許多基礎研究方面的內容,出於學術深造的訴求[4],這部分考生自主地選擇了考研,其考研動機純粹,考研勁頭也很足。
  • 千麥醫學檢驗
    項目介紹 千麥醫學檢驗是一家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布《標準物質計量溯源性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現批准《標準物質計量溯源性的建立、評估與表達計量技術規範》等20個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發布實施。編號 名稱 批准日期 實施日期 備註 JJ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現批准《標準物質計量溯源性的建立、評估與表達計量技術規範》等20個國家計量技術規範發布實施。
  • 高端檢驗能為中國檢驗醫學帶來什麼?
    以高端檢驗為特色的獨立醫學實驗室 在本次年會上,武漢協和醫院幹細胞中心教授黃士昂也作了有關獨立醫學實驗室方面的報告。黃士昂的另一個頭銜是康聖環球醫學特檢集團CEO。 據介紹,康聖環球醫學特檢集團全國實驗室是向全國各級醫院提供先進專科檢驗服務的大型特檢中心。該中心由武漢康聖達醫學檢驗所(武漢市血液腫瘤分子特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海思特臨床檢驗所、復旦新培晶分子臨床醫學中心、融恆環球基因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臨床檢驗所和緊密戰略結盟的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分子醫學中心、上海美眾臨床檢驗中心、香港標準病理檢驗所等7個檢測中心組成。
  • 一起走進北大醫學專業之醫學檢驗技術
    人才培養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有較強的臨床醫學檢驗實際工作能力,有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發展潛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臨床檢驗專業人才
  • 醫學檢驗兼職「月薪6000」
    其中包括醫學檢驗專業人員,大專及以上學歷。2020年12月4日-6日8:30至17:30到縣衛生健康局A棟203室報名。諮詢電話:3574700  3578660  3577816 2020.11.30    天津市寧河區醫院招聘編制外合同制工作人員公告。其中包括醫學檢驗專業人員,本科及以上學歷。
  • 臨床醫學檢驗中級試題題庫!
    【答案】D臨床醫學檢驗中級試題題庫【解析】免疫固定電泳是區帶電泳與免疫沉澱反應相結合的技術。臨床醫學檢驗中級試題題庫【解析】如屍檢組織、支氣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標本應保存在4℃環境中。【答案】D臨床醫學檢驗中級試題題庫【解析】溶血空斑實驗原理是將綿羊紅細胞免疫家免或小鼠。
  •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題庫全套!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題庫全套是2021年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考試》的題庫,包括歷年真題(部分視頻講解)和章節題庫兩個部分: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題庫全套第一部分為歷年真題(部分視頻講解
  • 中日聯合打造高質量醫學檢驗實驗室 助力國家分級診療政策落地
    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22日,以「精準·高效·共贏」為主題的「中日醫學檢驗高峰論壇」暨廣州平安好醫醫學檢驗實驗室(以下簡稱「廣州檢驗中心」)開業盛典舉行。目前,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已在廣州、武漢、合肥、杭州等地建立省級醫學檢驗實驗室,接下來還將在北京、上海、成都、南昌、瀋陽等地進行全國布局,致力於推動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精準、高效、快速發展。
  •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士試題全套!
  • 崛起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
    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前景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於醫院之外的從事醫學檢測的醫療機構。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歐美已有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史,在我國則起步較晚,直到本世紀初才有獨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出現,發展歷史也就十幾年。
  • 【高招特輯之專業介紹】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人們對於健康服務、健康體檢需求的日益增長帶來了對於醫學檢驗技術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依託於學校臨床醫學教育的辦學優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於2011年順利開辦。經過不懈努力,砥礪奮進,專業建設初見成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現為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醫學檢驗實訓基地為鄭州地方高校示範實訓基地。
  • 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業介紹
    但是同時,檢驗科工作相對複雜繁瑣,有夜班,沒有節假日,也是很考驗人的,在工作之前自己最好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一、學醫學檢驗技術的優勢1、好就業,尤其是男生,女生比男生難找工作2、沒有臨床以及護理那麼辛苦,醫患糾紛少。
  • 醫學檢驗技術考研全攻略
    檢驗醫學平臺建立至今,見證了大量優秀的檢驗人才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大放異彩,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高學歷,也不在三甲醫院工作(有興趣了解的話下次檢驗君開個單章專門給大家介紹~~)。所以說繼續學習的能力才是關鍵,區別在於有的人用學歷來證明,有的人用實際工作來證明。用於醫學檢驗專業「5改4」之後變成了理學學位,部分專業方向已經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關上了大門。
  • 醫學檢驗就業前景_就業方向怎麼樣
    近幾年,國內醫學檢驗的就業發展趨勢有所較大的提升,由於醫學檢驗在醫院裡屬於比較輕鬆的工作、不用接觸病患者、多以操作儀器為主,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女生學習醫學檢驗是比較好的選擇。醫學檢驗就業前景怎麼樣?醫學檢驗就業方向好嗎?
  • 2020年豫東中西醫結合醫學檢驗論壇在市中醫院成功舉辦
    12月12日下午,2020年豫東中西醫結合醫學檢驗論壇在商丘市中醫院舉行。此次論壇由商丘市中醫院主辦、商丘市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協辦鄭州大學海普醫學檢驗所所長金雨琦;河南省中醫院檢驗中心主任李永偉;濮陽市臨床檢驗中心主任李世傑;商丘市中醫院副院長張士蘭;商丘市衛健委中醫科高玉霞;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社會事務局楊秋麗;商丘市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主任、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中心殷衛兵及來自省內各地區醫療機構單位的專家學者20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 中國檢驗專業哪家強?2020年醫學檢驗專業排行榜發布
    蚌埠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重慶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大連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廣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杭州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江蘇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南方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寧夏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溫州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中國檢驗專業哪家強?2020 年醫學檢驗專業排行榜發布
    目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已確認獲批的首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包括(按首字母拼音排序):北華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蚌埠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重慶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大連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廣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杭州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江蘇大學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