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電競看到希望 可大神卻說打職業比考清華北大還要難

2020-12-15 電科技

近日,電競迷們迎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拳頭公司宣布S7總決賽落戶中國。這則消息瞬間沸騰了電競圈,這不僅是國內第一次承辦該項賽事,也是中國目前為數不多的世界級頂尖電競賽事。

同時這次S7總決賽落戶中國也驗證了2016年是中國的電競元年的說法。確實,過去一年,中國電競領域動作頻密。先是國家體育總局在電競領域引入運動員註冊制度,這一舉動算是對電競的正名,電競成為「名副其實」的體育項目;九月份,教育部又正式將「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列為增補專業;到了年底,國家體育總局甚至還組織了全國性的電競大賽。這一系列動作無不證明,電競產業在中國的春天來了。

據統計,在2017年電競的受眾人群將增至3.35億人其中電競迷將達1.45億人,接近2014年美式橄欖球的球迷數量,風靡程度堪比熱門體育賽事。 可電子競技這項運動在中國並不是從最開始就受到關注的。

國內電競萌芽初誕生 選手窘境得到改變

1.依舊活躍在電競圈的老電競人

說起電競的最初,一定要從1998年說起,藉助網際網路春風,中國大地上網吧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了出來,網吧的興起,讓《星際爭霸》《CS》等遊戲在中國玩家群中興起,這種遊戲的強對抗性使得遊戲的比賽開始出現,同時也湧現了國內第一批電競人,這一批電競人直到現在也還有活躍在電競圈內的。

WE戰隊現任的俱樂部經理裴樂KING就是這一批人當中的一員,但裴樂KING只是懂遊戲卻不擅長玩遊戲,無論是星際爭霸、CS、WAR3、DOTA再到現在的英雄聯盟,這些遊戲他都會玩,但裴樂KING從不沉迷深陷於任何一款遊戲。他清楚之前的好多老友都是因為太過於偏愛某一款遊戲而無法從事這一行了。

畢竟任何電競項目都是有生命的周期的,一旦黃金時代過去,雖然固守自己的愛好從小的層面講是「愛吾所愛」,但從大的格局上說,這些人也就隨著這個項目的邊緣化而邊緣化了,當然離開了的說不定去向更好,但夢想也就另起一章了。所以正是因為裴樂KING這多年對這個理念的堅持,才能讓WE戰隊在這十幾年裡也不會因為一個遊戲的衰落而衰落。

2.瑞典戰隊做客央視《電子競技世界》

國內的電競正是因為這一批老電競人的努力推動,才讓電子競技在2003年成為了國家承認的第99個體育項目,同樣也是因為國家的正式承認,才讓瑞典的CS戰隊SK有機會來到央視CCTV5做客《電子競技世界》,並且在節目中他們也談了一些他們眼中的電子競技。

他們覺得目前國內的電子競技高水平的戰隊和隊員還不是很多,希望未來可以在世界大賽上和中國隊交手,並且他們覺得電子競技的最大魅力就在團隊之間的配合可以彌補單個隊員的不足。另外,談到電競,他們還說到,電競的未來一定是不可限量的,因為他之前玩過很多遊戲,無論是花時間還是花金錢,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與自己更強的玩家PK,但電競省去了前期的升級、刷裝備等枯燥的時間,遊戲開始就可以盡情享受PK的樂趣。除此之外,他們還透露,電競的職業選手除了能享受遊戲的樂趣之外,還會有可觀的收入。

據了解,當時的電競在國外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了,各個俱樂部也會請教練和領隊等,並且背後的老闆也大都是腰纏萬貫,所以錢在國外的職業選手眼裡從來都不是問題。

但在國內情況卻不太一樣,由於電競的剛剛興起,各方面制度都不成熟,導致選手的薪資過低,有的甚至只夠租房,連飯都吃飽。不僅如此,在國內舉辦的不少比賽獎金少得可憐,有的甚至都不夠路費,這讓不少選手都萌生退意。

3.人皇SKY打破中國電競無冠史

直到2005年冬天這樣的窘境才被打破,「人皇」SKY在當年WCG上力克眾多實力選手奪冠,這個黃皮膚的中國男孩身披五星紅旗走上WCG的最高領獎臺,無數人熱淚盈眶。這個冠軍承載了太多,它改變了電子競技的整體形象,可以說是中國電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突破,為國爭光的榮耀讓每個電競人都歡呼雀躍,這種激動是空前絕後的。

SKY奪冠的艱辛之路,不僅在國內影響巨大,同時也影響了不少國外的知名電競人,甚至在2009年有荷蘭導員Jose de Putter執導的紀錄片還講訴了中國人皇Sky的電競奪冠歷程。

在奪冠之後,當SKY拿著40W的冠軍獎金時,無形中也打破了職業選手連吃飯都吃不起的窘境。同時,榮譽帶來的關注度讓不少俱樂部老闆開始了大手筆的投入,自此職業選手的薪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金融危機爆發 電競遇寒冬

雖然SKY的奪冠讓中國電競瞬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但好景不長,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不少俱樂部再次出現了入不敷出的狀況,紛紛都開始了大裁員,國內的一些小比賽逐漸停辦,只有一些大型賽事還在勉強支撐。隨後的兩年裡,金融危機蔓延全世界,眾多豪門俱樂部紛紛解體,PGL、IEST等一大批中國玩家耳熟能詳的大型賽事相繼停辦,整個中國電競遭遇前所未有寒冬。

外部環境遭到激烈打壓,電競遊戲本身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暴雪全力推廣新遊《星際爭霸2》對《魔獸爭霸》則是處於長期放養的狀態,版本更迭速度慢,比賽觀賞性大幅度降低,而CS也已經到了遊戲壽命的終點,與此同時,從07年開始國內的網路遊戲市場迎來了爆發性增長,也在衝擊著電競市場,這兩方面的衝擊讓電競再難吸引新玩家的關注。

5.現象級產品激活電競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款名為《英雄聯盟》的遊戲順勢崛起,它的到來又一次給了電競產業希望。自2011年9月公測起,依託於騰訊巨大的平臺優勢,《英雄聯盟》迅速在國內電競市場中開始騰飛,《英雄聯盟》相比於DOTA更易於上手,女性玩家更容易參與到遊戲中來,這讓《英雄聯盟》更加大眾化。

同時隨著《英雄聯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各種比賽也隨之而來。2011年夏天的TGA大獎賽,就是《英雄聯盟》最早期的比賽之一了,CCM戰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戰勝了如日中天的WE戰隊,一戰成名。同時CCM戰隊的上單位選手孫亞龍漸漸被觀眾們熟知。

6.孫亞龍的電競之路

孫亞龍從小就是個網癮少年,只出生在工薪家庭的他上學期間就曾因為長時間泡網吧而屢次被學校以及家長打罵,但家長以及學校的阻止並沒有影響這個少年對電競嚮往。在英雄聯盟還沒有崛起時,他就已經在地下城與勇士這款遊戲中嶄露頭角,在TGA和亞洲爭霸賽上,他都以絕對的優勢強勢奪冠。

雖然已經在電競領域初露鋒芒,但依舊沒有得到家裡的支持,萬分不解的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了張去北京的車票加入當時還不怎麼出名的CCM戰隊。至此,孫亞龍的電競夢終於實現,因為CCM戰隊成績優越,被王思聰慧眼識珠收購,改名IG戰隊,並且為IG拿下了無數的榮譽後,最終退役。

退役後的孫亞龍和一部分職業選手一樣選擇了籤約直播平臺繼續在電競領域發光發熱,當孫亞龍回顧自己的電競之路時,總是感慨道,當時下決心打電競時差點和家裡鬧翻,並且職業選手也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每天都要堅持訓練到凌晨。電競選手吃的苦並不比任何一個體育項目少,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電競想說愛你不容易

1.打電競不易 職業選手難做

但像孫亞龍這樣成功的電競人並不多,一切以成績說話的電競行業競爭殘酷淘汰率極高,因此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也是家常便飯。日前,圈內知名俱樂部OMG的女子電競隊宣布解散,讓大家再次意識到,看似光鮮的背後,電競行業其實充滿了殘酷的競爭和數量眾多的炮灰,處於金字塔尖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

英雄聯盟知名戰隊EDG就是很好的例子,據EDG的媒介經理張某介紹:從中午吃過午飯,就是EDG英雄聯盟分部的訓練時間,而這往往要進行到凌晨兩三點鐘才會結束,隊員每天都要訓練十幾個小時,從補刀、對線等基本功到團隊的整體戰術、配合等都是隊員需要反覆思考和訓練的東西,在這期間教練、數據分析師也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指導。」

這樣長時間的重複訓練,玩遊戲帶來的樂趣會在一段時間後慢慢消失,一些苛刻的職業標準也讓遊戲本身變得枯燥,因此並不是所有的人能夠堅持下來,這也導致了這個行業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湧入,同時也有同樣多的人走出,但能堅持到最後的沒幾個人。

2.電競吃的是青春飯 職業壽命很短

隨著如今電競水平越來越高,「低齡化」成為這個行業的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據電競選手介紹,電競項目與其他身體對抗的體育運動項目一樣,都是吃青春飯的,甚至他們退役年齡會更早。這一點,已退役的lol選手草莓深有感觸,23歲,都算是老人了。

選手永遠是最苦的,他們真的是值得尊敬的。我之前也是職業選手,我會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在他看來,規則制定者ACE聯盟更多的是在保護俱樂部的利益,而非選手。 「電競選手的職業只有幾年,我算好的,如果沒有名氣的選手,很快就會被淘汰掉,這個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他承認中國電競這幾年已有進步,但遠遠不夠,「我希望能更好點,讓選手們的待遇也更好一點。一個好的俱樂部不僅要能培養隊員,還能保障他們退役後有出路和工作。」

一般而言,現今主流電子競技項目,選手的黃金年齡在16到22歲,平均運動生涯只有2-4年。隨著年齡增長,選手的反應和靈敏度會明顯下滑,相對於傳統體育項目,電子競技的淘汰率驚人。

究其原因,就是選手的操作水準往往受限於其年齡。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大部分電競項目都有操作上的要求,其中一項就是APM值。像前幾年《星際爭霸》、《魔獸爭霸》這類需要控制多兵種的遊戲一般需要選手超過250,《英雄聯盟》的要求相對較低,一般的職業水準也在120以上,而普通人就連100都很難做到。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反應速度會越來越慢,狀態較差的選手面臨著不得不離開的困境。

3.資本注入催生行業困境

近幾年,隨著資本的大量注入,職業選手的薪資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而隨之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俱樂部為了衝擊更好的成績各處挖角,選手的轉會費也隨之越來越高,頂級明星選手的轉會費已從2013年的幾十萬暴漲至現在的幾百萬。

而隨著直播平臺的崛起,提高了選手收入的同時,開始慢慢成為俱樂部的競爭對手。「職業選手的出路原本就不多,成績好一點退役後可能會成為教練、解說,但是直播平臺的出現無疑給大家多了一個選擇。」某戰隊經理坦言,「現在主播的收入越來越高,一些普通選手做主播的收入甚至已經遠遠超過所在俱樂部的工資。」

相對於在俱樂部接受職業化的管理和高強度的訓練,做主播則輕鬆很多,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直播任務,就會有不菲的收入,兩相對比之下,做「主播比做選手賺錢」成為現在不少職業選手選擇離開的重要原因。

4.電競與傳統體育相同 退役後出路成迷

當然能做主播這都算是相當不錯的職業選手了,其實電競和傳統體育在隊員退役後基本上差不多,金牌選手退役之後生活潦倒的新聞也屢見不鮮,何況是電競呢?

電競選手於是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打遊戲,打不了幾年;不打遊戲,又沒有一技之長,轉型困難。教練往往是職業電競選手退役後的主要選擇,但是電競圈的現實是,俱樂部並沒有那麼多的教練職位讓這些退休的選手從不到30歲就開始打算養老。

除了教練,電競解說是第二個退休後留在電競圈的選擇,很多職業電競選手在厭倦了長時間的競技比賽後選擇轉投解說界,但不幸的是電競解說這個職業面臨著與教練一樣的尷尬,囿於賽事和視頻資源的限制,電競解說的職位也相當有限。而且電競解說還對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目前職業選手能夠成功轉型解說的比例並不大。

在中國,整個行業哪怕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依然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解說畢竟「席位」極有限,把它作為選手群體退役以後的出路明顯不夠。曾經拿過CS世界冠軍的選手如今在開計程車,具體是誰我不透露了。而這個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單純依靠更多的選手來「追求夢想」明顯沒用,不能讓人用生命最好的年華來「堆積」出一個完善的產業。

5.天亮了夢醒了 該對職業電競說再見了

對於年輕人打電競,中國電競第一人李曉峰曾經說過:「打職業比考清華北大的機率還小太多,真是九死一生。」因為,在2016年全年全部電競同盟新進來的合格職業選手,基本上不超過30個,這樣的概率簡直比考清華和北大還要難。

所以有夢想固然是好的,但不是誰都能成為下一個UZI,不是誰都能在24歲的時候像Marin一樣還能拿到總冠軍,所以告誡那些想報名電競專業的人,電競這個行業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雖然如今電子競技不再是單純的玩某一個遊戲,而是所有以遊戲為載體的人與人的對抗,它是《魔獸爭霸3》對抗中所進行的每一場對局,是CS中為勝利擊發出的每一顆子彈,是DOTA裡同伴間每一次精彩的配合,是《英雄聯盟》中所完成的每一個華麗擊殺。

但正是因為目前國內的電競職業化道路仍未健全,所以蒙蔽了不少年輕人的雙眼。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考」的三所「非211」,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不得了
    清華、北大是中國的頂尖學府,是中國千萬考生、家長夢寐以求的「聖地」。然而,清華、北大也是中國「最難考」的幾所大學之一,各地區的錄取分680起步,上不封頂。那麼,在中國真的有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的大學嗎?答案是有的,而且既不是211大學,更不是985大學。
  • 中國「最難考」的3所「非211」大學,難考於清華北大,考上很值
    下面小熙要介紹到的這3所大學非211,也非985辦學層次的高校,但是卻難考於清華北大,學科建設實力也是趕超了不少的985、211大學,考上可真的很值。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有中科院作為發展的基礎和背景,因此其學科建設實力不容小覷,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內一所研究型大學,在前些年只招收研究生,因此對於那些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也考不入這所大學,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大學才開始實行本科階段的招生,而且錄取分數線非常高,僅次於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難考的一所「雙非」大學之一
  • 那些從清華北大退學,又考回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怎麼樣了?
    北大和清華,取其一即可笑傲江湖。這兩所國內的頂尖學校,難考程度不必多說,中國人都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幾乎每年都有那麼1-2個從清華、北大退學又考回去的大神。考清華北大對他們來說好像吃大白菜那樣簡單。第二、大一轉系雖然難,但是到了大二轉系卡得就不嚴格了。
  • 中國這2所大學,比清華北大還難考
    每年6、7、8月,都有一批又一批學子實現名校夢,從錄取分數來看,清華、北大無疑是最中國內地最難考的大學。是許多家長和學生最嚮往的大學。進清華北大有哪些途徑呢?第一、高考這是進入清北最簡單粗暴霸氣的方法,只要分數高,清華北大就要你。第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對我國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自2003年我國啟動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以來,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學校從最初的22所增加至目前的90所,招生人數約佔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這其中,北大、清華兩校的自主選拔測試尤其令人關注。
  • 同樣是世界名校,在美國考哈佛耶魯比在中國考清華北大還難
    清華北大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也是很多人遙不可及的世界名校。我們都知道,想要考進這兩所學校是很難的,那麼在美國,同樣優秀的哈佛耶魯,是不是也這麼難考呢?有人覺得美國這兩所名校更難!因為在中國,考清華北大的標準很簡單,你只能依靠自己,達到學校的招生標準,基本就是高考分數決定的。而美國呢,那哈佛大學來說,錄取標準非常的寬泛,較為複雜。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外,還要依靠家庭的幫助。也就是說,在美國,出身的好壞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 親歷者揭秘:當職業電競選手比考清華還難
    打遊戲"成為一種競技項目,你怎麼看?電子競技近年來成為了青少年群體中一種十分流行的文化現象,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統計報告,中國7.51億網民中就有4.2億人玩遊戲,佔比過半;從人群結構和遊戲類型兩個維度統計,青少年群體和電子競技類遊戲在其中的佔比也均過半。
  • 巔峰賽全國前10和考上清華哪個難,玩家給出的答案一個比一個秀
    大家好,我是十三,現在電競行業是越來越火爆了,很多遊戲天賦的年輕人靠著打職業年入百萬甚至是千萬,遠遠的趕超普通職業的同齡人,早早的實現了自己有房有車的夢想。所以最近啊王者榮耀論壇就有一些玩家發起了話題,那就是電競既然這麼火,當職業選手這麼賺錢,那麼年輕人為什麼不去打職業而還要好好讀書呢?要知道很多名校畢業的學生也沒有職業選手掙得多。
  • 為什麼有人會說國防科技大學比清華北大還要難考?
    可能很多人會說清華北大是中國高校梯隊中的第一霸主,每年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高分考生都會毋庸置疑的選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肯定沒有其他高校,比這兩所大學還難考的。其實不盡然,如果我們單純的排除分數這個因素來看,在中國有這麼一所學校,整體的考進難度就是會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更難。
  • 不上學去打職業電競可以嗎?聽聽職業玩家怎麼說的
    「4400分也僅僅是有資格試訓而已,而這個分數在天梯中早就是大神級別的玩家了。」徐珮瑄說,「『守望先鋒聯賽』是這個項目的頂級聯賽,20支隊伍滿打滿算也就240人,想從3500萬玩家中脫穎而出參加『守望先鋒挑戰者聯賽』就已經很難了,就更不用說在次級聯賽發揮優異被頂級聯賽俱樂部看中並買走了。」作為電競俱樂部的教練,孫雪飛對選手選拔制度感觸頗深。
  • 國防科技大學,真的清華北大還要難考?學姐來分析分析
    國防科大目前是一個橫跨5個城市的大學,是中國第一個有異地校區的大學(哈工大,山大那個是分校改制,性質不一樣)。那麼國防科大難考不難考呢?到底比清華北大難考麼?我個人覺得,國防科大肯定不好考,最主要是作為軍事院校,分數太高,更難的是對身體要求太苛刻,不能近視等條件,很多高分考生不能報考,因此國防科大顯的比較難考。但是國防科大在各省的最高分基本都在600左右,和清華北大的680多分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國防科技的分數和清華北大基本上有60分以上的差距。
  • 中國最低調的4所大學,卻比清華北大還難考,考上的人都是學神
    我國大學有各種各樣的高校,但提起高校中的頂級大學,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清華或者北大了。毫無疑問,這兩所大學非常難考,而且綜合實力特別強。能考上的人也是實力成績拔尖的人。其實在我國不僅有清華北大,還有這幾所大學,雖然很低調,但是實力卻不遜色於清華北大,甚至比清華北大更難考。1.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成立於1902年。是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高校。姐在國外的排行榜上,有時能排到內地高校的前三名,其實力也是很強大。
  • [電競] 親歷者揭秘:當職業電子競技選手比考清華還難
    打遊戲不應該成為逃避現實的工具李曉峰表示,很多朋友諮詢他應該如何進入電競行業以及電競行業的前景,有的是家長不理解不支持,但孩子一心想進入電競行業;有的是中學生不想上學了,想當職業選手,但苦於沒有門路。李曉峰給出的建議是,最起碼要完成9年制義務教育,為自己將來的再學習和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 考清華北大難嗎?
    普通學子要考上清華北大確實挺難的。首先我們來講下如何進入清華北大。第一種就是我們所有學子都。參加的高考以裸分的形式考入,這個難度比較大,適合於全國各地學霸,記住學霸級人物。第二種方法就是參加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這個主要針對對象是全國各地的學霸或者優秀學科特長生。
  • 中國「最難考」的5所大學,清華北大不算啥,考生:知道有啥用
    小時候總是在為上北大,還是上清華而糾結,等自己真的到了高中才知道,北大清華不是那麼好考的。清華北大是數一數二的高等院校,但中國「最難考」的大學卻不是它們,我國僅存的7所「特殊」大學,不屬於教育部管理,畢業卻有金飯碗,其中有5所比清華北大還難考。
  • 這幾所學校非常難考,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考上人生已贏了一大半
    說起比較難考的大學,人們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清華和北大。確實清華以及北大錄取的分數線高,也是我國的最高學府,在國際上也是排名靠前的大學。但是清華和北大並不是最難考的大學,今天所介紹的這幾所大學的難考程度很大,有的甚至比清華北大還難考,不過考上了之後,職業前景非常好,甚至不少人說考上了這幾所學校,人生已經贏了百分之九十了,擁有「金飯碗」那是毫不誇張。
  • 學霸女生直呼「考砸了」,夢碎北大,卻被清華錄取,網友炸鍋了
    學霸成為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高考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是很簡單的事情,考高分成為了家常便飯,每年高考分數放榜以後我們都會看到清華北大的錄取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可以看到無論是提前批次還是一批次招錄階段,清華北大各地的錄取線成為了網友熱議的對象。
  • 2019河北考生考出680分的成績,但不要驕傲,清華北大還是沒希望
    2019河北考生考出680分的成績,但不要驕傲,清華北大還是沒希望6月眼看著就要結束了,現在的高考學習就要進行最後一項——填報志願了,隨著考生分數和各省分數線的出爐,也讓大家的心理有了一定的打算。高考成績的公布也會直接代表著優秀和普通,這也直接和高校、就業問題產生了掛鈎。
  • 我國「最難考」的大學,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這所985
    說起我國的頂尖大學當屬清華北大,這兩所大學實力是我國最強的,每年招生人數不多,很多學霸都把兩所大學定位自己心中的目標,但是這兩所大學相當難考,基本要在全省前一百才有機會,能考上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但是要說起最難考的大學,其實並不是這兩所,而是一所位於湖南的985大學,他就是國防科技大學,接下來我就介紹介紹這所大學。
  • 中國6所最難考的大學,比清華北大還難,考上夠吹一輩子了
    在國內,我相信很多人還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愛灌輸一種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好好學習,然後上清華北大。清華北大作為國內的最高學府,綜合實力很強。但是除了清華北大之外,其實國內還有另外一些優秀的大學,這些學校無論是在專業領域還是社會影響力方面,都非常優秀。
  • 國內除了清華北大,這4所大學最難考 考上了就是金飯碗!
    一說到國內的名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清華、北大這兩大名校,但我國除了這兩所頂尖的名校難考以外,還有幾個大學難考的程度不亞於清華北大。這些大學也是國內非常有名的大學,而且綜合實力很不錯,有的甚至比考清華北大還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