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多語遲?」小孩子說話晚別著急,5個妙招巧化解!

2020-12-22 法瀾秀媽咪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古今中外也有很多很晚才開口說話的才子佳人,比如我們都熟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據說他到三四歲才開始說話,那麼,說話晚就意味著是「貴人語遲」?

其實孩子的個體差異決定了每個人的發育速度都是不盡相同的,有人快有人慢,你走路早我說話早……就拿語言發育來說吧,開口晚的這些孩子真正最後診斷為是智力低下或者其它什麼嚴重問題的,幾乎很少很少,絕大部分孩子最後都能順利學會開口說話,經過一段時間後語言水平也都能達到同齡孩子水平,智商也並不比別人低。

那為什麼一些寶寶會存在語遲的情況呢?

扒一扒:小孩子說話晚有哪些原因

1、大人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很多媽媽喜歡和寶寶說疊音,如「吃飯飯」「看車車」,以為這種表達方式生動有趣,寶寶容易聽懂。其實,這樣做弊端很多,既影響寶寶抽象思維的培養與發展,也人為延長了寶寶從疊詞過渡到說簡單句的時間。

2、大人包辦代替剝奪了寶寶開口的權利

寶寶能聽、但還不會說的時候,喜歡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指著奶瓶表示要喝奶,指著玩具表示想要這個玩具玩。大人通常都很明白寶寶的意圖,於是搶著為他服務。時間長了,寶寶有了依賴性,就懶得開口表達需要了,反正你總是能猜出他的心意。

3、強行糾正寶寶的語言錯誤

有一種父母恰恰相反,什麼都逼著寶寶開口說,一旦寶寶說錯了,就反覆予以糾正。例如,寶寶一開始喊爺爺為「呀呀」,就一個勁地糾正寶寶,非要他說對不可。這種做法只能讓寶寶對說話產生厭煩心理,甚至不高興說話,寧可用肢體語言來交流。

4、語言學習環境混亂複雜

很多家庭有老人或保姆幫忙照顧寶寶,家裡存在多種方言;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從小就教寶寶學英語,使寶寶生活在普通話+英語+各種方言的環境中,這讓寶寶無所適從,體驗不到語言學習的樂趣,嚴重時還會造成失語。

5、大人沉默寡言

寶寶的語言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照顧人的影響。如果照顧人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能給寶寶提供較為豐富的語言環境,寶寶受到的語言刺激少、模仿成人說話的機會少,語言發展自然緩慢。

孩子說話晚你得這麼做,5個妙招要學起~

1、注意培養說話意識

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注意訓練孩子的說話意識。比如,對孩子的要求要延遲滿足,儘量讓他說出來,再把東西給他;把孩子說話與遊戲結合在一起,如「寶寶接球」,每天穿衣服時說「寶寶伸胳膊」等。

2、創造社交環境

創造與小朋友社交的環境,讓年齡差不多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耍,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語言;對大一些的兒童,應加強語言訓練,給他們創造語言交流的機會,鼓勵小寶寶說話、唱兒歌、講故事等。

3、採用「聽力轟炸」

創造情景,讓寶寶看著父母的唇、舌、下頜的運動和口形,模仿發音,並迅速給予應答;採用「聽力轟炸」,用單詞或疊詞作語言刺激;鼓勵兒童用姿勢、發聲作交流,不必理會其發音不佳。

4、設計遊戲情境

父母可選擇一些符合兒童的句子,採用放慢說話速度、重複說、模仿說、與兒童一起說等方式,循序漸進。

年幼兒童的語言不流利與口吃難以區分,可以設計一些遊戲情境如故事接龍、兒歌、童謠等促進語言的流利性。

5、口腔運動

口腔運動功能問題有時也會影響說話的清晰度。

因此,臨床上發現這類問題的兒童必須進行口腔功能訓練,用軟硬適中的牙刷或矽膠棒刺激口腔內的舌、牙齦、頰黏膜和硬顎;改善食物質地,從軟向硬。改善口腔協調運動如教吹泡泡、喇叭、用吸管吸食,模仿動物叫聲、口腔快速輪替運動等。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語遲」?教娃說話的5大誤區,第2個最常見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的?」這基本是寶媽圈裡經久不衰的話題。有的孩子不到1歲就能蹦出好多詞,1歲多就能很流暢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而有孩子2歲多了還依然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就很讓人著急了。
  • 闢謠: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當然,每個孩子學會說話的時間不同,有的也許從十個月開始就會蹦幾個詞語,有的也許一歲多才剛開始嘗試發音。先學會說話的孩子在語言上具備一定天賦,語言組織起來會更加流利,意思表達也會更清楚。如果自家孩子學說話比較早,父母的虛榮心似乎也被滿足了。01闢謠:貴人語遲?人們常說「貴人語遲」,這樣的說法科學嗎?首先,這顯然是人們一種美好的想像,並不科學。
  • 孩子說話晚,真是貴人語遲?不需要擔心嗎?
    經常看網上有說自己家孩子都兩歲多,三歲多了,還不能說一句完整的話,也不願和別的小朋友交流,擔心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下面很多有著過來人的父母留言都說:不要擔心,我家孩子說話也晚,遺傳。別擔心,孩子就是害羞或者內向;貴人語遲,過段時間就會說。當然了,真正遇到說話晚的孩子,父母肯定是最著急的,等等。因為我們愛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同樣年齡的鄰居孩子已經成話癆了,而自己家的還一個字一個字的說。任誰都會著急。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還不開口,當心腦發育滯後
    在面對孩子說話晚的情況時,大人們通常會說一句:「這是貴人語遲,說話晚說明小傢伙更有心眼兒!萌寶1歲半還未開口說話,奶奶稱「貴人語遲」,醫生:再晚就麻煩了球球是一個十分可愛呆萌的小傢伙,不過已經快一歲半的他卻很少開口說話,連簡單的「爸爸」「媽媽」都還沒有學會,球球的媽媽為此很是擔心:「我閨蜜家的寶寶早就會叫媽媽了,咱家寶寶還比人家大上一個月呢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是大富大貴的體現,長大點就好了。」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貴人語遲」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
  • 知識分享 | 語遲,真的是貴人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過一句話「貴人語遲」,包括我們所了解的很多位名人,例如愛因斯坦、牛頓,都會聽說過他們有說話晚的經歷。
  • 別把「貴人語遲」當真,寶寶這個年紀還不說話,可能是腦發育滯後
    現實生活中,有些爸爸媽媽很苦惱,說自己家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格太過內向,不願開口;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在古代貴人語遲指的是明智的人不會急於發表意見,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字面意思。當然孩子的語言天賦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很早就開始說話,有的人則相對晚一些,但相差不會太大。語言發育正常的寶寶,從8個月開始,就應該表現出對說話的興趣,他們會模仿一些聲音,或開始發出一些音節。到了一歲左右,能夠叫「爸」或者「媽」等一些單音節的詞。
  • 「貴人」語遲?別開玩笑!關於孩子說話,這些情況家長要重視
    別人家的孩子說話都可以說句子講故事了,我的孩子怎麼說話像「火星文」一樣一點都聽不懂呢?貴人語遲,君子訥言都是自我安慰的美麗藉口,說話早晚只是語言的發育的現象,雖然孩子語言發育都各不相同,但差異過大,還是要從身心健康方面考慮為好。2、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項治療手段,希望一次性,短時間內徹底治癒。
  • 「貴人開口遲」?孩子說話晚,要警惕語言發育遲緩
    平時也很少開口說話,每次想要什麼,就用手拼命地指著,咿咿呀呀地喊著。即使家裡來了人,他也不理,只是蒙頭玩自己的玩具。小明媽媽說:「我很著急,可是老人都說這是『貴人語遲』,說這樣的孩子將來長大了聰明,福氣好。」孩子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卻遲遲未開口。這真是老話說的「貴人開口遲」嗎?
  • 孩子遲遲不說話,家長別著急,避開七個誤區、學會兩個方法
    現在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只要你帶孩子下樓玩兒,就能注意到有孩子說話有問題,或者說話晚。當到了該說話的年齡了,孩子語言有問題了,家長就特別著急,尤其是在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叫爸爸和媽媽的聲音那麼好聽,而自己的孩子還是在無意識地與自己呼應的時候。
  • 貴人語遲?別耽擱了孩子,還自以為驕傲
    全依賴那些誤區:貴人語遲,晚說話的孩子更聰明,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長大就好...所以這一期的內容是關於「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科普視頻,放心,不涉及艱澀難懂的腦科學。首先問一個略顯RZ的問題:如果不教孩子,他們能自己學會說話嗎?好了,我知道你已經在屏幕前開罵了,接下來我說兩個故事,然後你再接著罵...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孩子會說話晚,代表有福氣?真是這樣嗎?
    我之前有個同事,她家的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叫媽媽,我們都替她著急,但是她自己一點也不急,還說小孩子說話晚,是有福氣的表現,因為有個詞語叫貴人語遲。我們聽了之後都很無語,所謂貴人語遲,是說有才能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的說話或者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不是指會說話晚。
  •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其實是因父母的4個行為
    中國老人遇到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的時候,總會說:&34;那麼老人常說的貴人語遲,真是這樣嗎?孩子說話晚或說不清,多和父母有關&34;這句話,當然只是以前迷信老人自我安慰的話語而已,並不具備科學依據。孩子語言發育是有跡可循的:最早在2-3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已經基本懂得利用語言表達需求,比如通過哭聲,向父母傳遞自己餓了、不舒服了等信息。
  • 貴人語遲,真的科學嗎?孩子這些特徵家長要格外注意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貴人語遲」,讓許多人深信不疑。認為小孩子說話晚不是什麼壞事,反而說明這個孩子是「貴人」。會更加的聰明。比如我們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再比如,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四歲還不會走路說話。人們常常拿這句話安慰擔心孩子的家長。但是這句話真的科學嗎?
  • 貴人語遲?如果寶寶在這個時間開口說話,恭喜,說明大腦發育很好
    不過生活中有的寶寶說話比較早,很早就知道叫媽媽,有的寶寶說話卻比較晚,遲遲不會開口說話。對於這種情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寶寶說話早,是智商比較高的表現。而有人卻認為,貴人語遲,說話比較晚的寶寶長大了更聰明。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寶寶100問|貴人語遲,還是早說更聰明?
    下面就來聊一聊孩子開口說話早晚的秘密。1~3歲學說話,循序漸進有規律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在1~3歲語言發育的幾個階段:▶12~16 月齡:能夠聽懂 100~150個詞彙,能聽懂簡單的句子,能夠對接收到的請求作出反應,能夠說出20~30個詞。
  • 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3個表現,你的娃有嗎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不少孩子在1歲左右就有了說話的能力,只要父母在平時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產生模仿與表達的欲望,一般情況下,孩子在這一段時間這內就能夠解鎖語言表達的能力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說話都是在這個時間段發生的,有的孩子說話時間比同齡人要晚上不少。很多父母為此感到焦慮,生怕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
  • 貴人語遲?太天真
    孩子遲遲不說話,媽媽們很著急,但很多人都說:「聰明的孩子都說話晚,貴人語遲嘛!  5-6歲時已經具備比較成熟的語法知識,可以講簡單的故事了。說話晚的孩子就算是沒有任何器質性問題,到了三歲多甚至四歲,終於學會了流利說話,他也會因為晚說話了一兩年付出代價:他多半會在叛逆的兩歲,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變得性情暴躁,這也非常可能會改變父母的養育風格。
  • 寶寶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別再用「貴人語遲」坑娃了!
    說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線。有的孩子遲遲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家長卻常常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那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孩子正常不正常?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我們通常說的「語遲」,主要指孩子2-3歲還不會說話,醫學上稱「語言語音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