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我還在日本仙臺的東北大學做交換生。這次大阪之行純屬偶然,只是因為畢業想去英國讀書,報了考點在大阪的雅思考試。之前課業的繁重、升學的焦慮、失眠自不必說,還要額外犧牲劍道訓練的時間複習雅思,心裡十分愧疚。到出發的那天,累得都不想多走一步,但另一個聲音告訴我說:轉機來了。
一路狼狽趕到機場,卻遭遇誤機,退機票失敗,改乘新幹線失敗,重訂機票失敗,ATM取錢失敗!因為自己不了解日本的國情——女孩子出門必化妝!!!當天晚上走得急,沒有化妝,碎頭髮也沒有紮起來,導致遇到所有服務人員冷漠的彬彬有禮的臉上,都明明白白地擺著「鄙視」兩個大字——強作不屑,回宿舍大哭一場,第二天改乘早班新幹線直抵大阪(還好用的都是公家給的獎學金),沒曾想,被老天當猴耍的作死之旅,竟然是這樣的神展開。
在兩天的雅思考試面前,一向淡定自若的我也一度緊張得頭暈噁心。考完了反而屁事沒有,暗笑自己可笑,發了條朋友圈「考好了出國裝逼,考不好回家種田」,逍遙去也。
憑著實力和運氣,考試結果不錯,這是後話。如你所見,現在的我,正在英國,裝逼。(別人說留學是見世面,是奮鬥,是成長,啥啥啥,而我是從來不會這樣好好說話)
——————————————
原定要尋訪幕末時期的維新志士——坂本龍馬的足跡,地點都已查好,按圖索驥一番發現,故跡全無,找到的不是小飯館,就是會社大樓——果然要找龍馬,還是要去京都和高知縣啊。
(上圖為演員福山雅治飾演的坂本龍馬)
龍馬的性格和路飛很像,是一個能給我光明和力量的傢伙。現今的我找不到他了,自己的精神力和體力都像被白骨夫人吸乾了一樣,行屍走肉一般撞進地鐵站邊的小酒店,破天荒點了一大杯日本酒和下酒菜,自顧自地喝。
於是我們開始討論東亞各國人的日語發音,文化差異,說到日本人更尊重個人意見,不強加於人,深得我心,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專業、愛好和過去的經歷全和他說了,他也向我敞開心胸(這在冷漠和生分的日本社會裡真是太難得,我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外國人,還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伸出手來,讓我摸他練某種弦樂練出的老繭。我問道:「不辛苦嗎?」回答是「想做的話,就不辛苦!」聽我的事情聽得不住讚嘆,我有些受之有愧,他察覺到了,大聲對我說:「要自信,挺起胸來!」指著牆上一個箭靶形狀的圖案說,「你有目標,那麼不要猶疑,筆直地向它前進就好了!」
老人吃罷先行一步,對我喊道,「加油哦~」我輕輕鬆鬆回了一句,「嗨~」沒當回事地,甚至沒來得及目送老人挺拔的背影一步步遠去。而當結帳之時,店員笑了,「先前那位先生已經幫你付過了哦。」
此事無疑給我加了一記強力buff。慚愧沒有好好和他告別,一飯之恩無以為報,只得謹遵前輩教誨,挺胸抬頭地向前走,成就自己,大概就是對老人最好的報答:直到今天我都忘不了這件事,走在路上心情down的時候,都會有意識地挺起後背,抬起頭。
香甜地睡一覺起來,準備趁在大阪的最後一天,去看大阪實業家五代友厚和廣岡淺子的生平展覽。然而按日本的慣例,周一大多是休館日,於是我輾轉兩個展館換乘三趟地鐵的努力也成了白費。於是一邊感嘆壞運氣還沒用完,一邊無意撞進了大阪最大的食品街,不由得驚呼:「臥槽這不是成都麼!」
這歪歪扭扭的街道,髒兮兮油膩膩的店面,熱情喧鬧的店家,質優價廉的食物——無一不像成都,無一不體現著大阪人,這群最不像日本人的日本人,享樂、市井、不拘一格、精於算計的性格,和樂天的生活態度。當晚去北御堂聽一場免費的古典音樂會,演奏時大家都很嚴肅,但樂師在曲子中間的插科打諢讓觀眾每回爆笑幾十次,且笑點奇低——這真的是演奏會,不是德雲社?
大阪在地域性格上類似成都,而在功能上類似上海:在這個商業城市,不了解它的商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笑夠了吃爽了,果斷翹了周二的課,延遲一天行程,去找我的另兩位榜樣——五代友厚和廣岡淺子。
首先去的大阪企業家博物館展出了105位企業家的事跡,首當其衝便是五代友厚。此人年輕時放棄藩國武士的優厚俸祿,為學習經商,冒死隨兵船偷渡至上海;後去歐洲留學,明治維新後回國,辭去江戶的高官厚祿,來到大阪開掘礦山、整頓市場、改革幣制、興辦船廠、開展國際貿易,最後49歲英年早逝之際,也不忘為大阪捐出所有遺產。
而廣岡淺子,也是五代惺惺相惜的好朋友,經歷就更加波瀾壯闊:在那個時代,她突破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種種桎梏,自小讀書,相撲,學習經商,經營煤炭,創辦早期銀行,創辦日本第一所女子大學,合併全日本數家保險公司,創辦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大同生命」……其人的名言是「九轉十起」(跌倒九次,第十次也要爬起來),提倡超越滿足個人慾望的「自我」、實現社會價值的「真我」,主張女性接受教育,以克服自己的第二天性「猜忌、嫉妒、偏狹、虛榮、任性、愚痴」。在那個年代尚有如此氣魄,今天的我們眼前已經沒有那麼多的障礙,又有什麼藉口作繭自縛呢?
大阪由販米起家,江戶時代幣制改革,過渡到金銀交易;隨著明治維新後的近代化與打開國門,陸續興起了紡織、金融、貿易、建築、西藥、鐵路、重工業……是商人們自發的能動性所創造出來的碩果。我一邊看一邊驚奇:誒,昨天走過的那座橋就是他搭的!誒,今天做的那條地鐵線就是他建的!誒,桶裝方便麵是他發明的啊!誒,我還有他家銀行卡呢……
可以說,正是這些人一生懸命的努力,奠定了大阪,甚至整個日本,高度成熟的物質文明和商業文明的基石。
至此大阪之行圓滿結束,看今天的日本,也是暮氣沉沉,萬馬齊喑。大阪企業家博物館赫然掛著代表大阪企業家精神的七個關鍵詞:壯志、預見性、挑戰、創意、自助、意志。或許這座城市快樂、熱情、不拘一格的空氣,孕育出的什麼人,會在這個時代再一次拯救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