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展覽在日本大阪中央區TWIN21一層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阪總領事李天然,日本經產省代表等政府部門代表共200餘人出席活動。
展覽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承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裡擔任本次展覽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主任孫立軍,副主任金城、金日龍、常光希、吳冠英,秘書長李劍平等10位藝術家擔任專家委員會委員;策展顧問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金城、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林帝浣擔任。
此次活動是中國動漫第一次以「國家隊」名義大規模在日本展出,共有130多部作品,從中國動漫的歷史回顧出發,以中國動漫蓬勃發展的全新面貌作為主軸,以中日動漫交流合作情況為重要點綴,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動漫藝術創作的成果,為即將召開的G20領導人大阪峰會增添一筆靚麗的中國色彩,增進中日人文交流,深化日本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識與理解。
「中國動漫日本行」展覽啟動儀式
開幕當天還舉辦了中日動漫名家對話論壇、「新國漫,正風華」籤約儀式、中日動漫產業合作與人才交流對話、《白蛇緣起》等中國風動畫電影電視片展映展播及相關特色活動陸續展開,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象徵中日兩國友好的、由日本動漫名家手塚治虫繪製的《孫悟空與阿童木》在本次展覽亮相,吸引了不少日本民眾特地前來觀摩,成為展覽一道亮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對「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充分肯定此次活動對推動中日兩國文明互鑑,增進理解,深化友誼有著重要意義。郭衛民在致辭中呼籲中日兩國全面深化包括動漫在內的人文交流,豐富合作內容、創新合作形式,廣泛凝聚共識,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懷不斷推動中日文明互鑑,弘揚傳統友誼,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致辭
名家薈萃,共同譜寫中日動漫精彩篇章
開幕當天,中日名家齊聚一堂,中國方面,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速達,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動漫中心總經理廖懷南,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動漫業務部總經理鄒正宇,中國電影基金會(動漫人才專項基金)創始人高亞麟等國內動漫界知名人士;日本方面,則有株式會社手塚製作公司、日本映像產業振興機構理事長松谷孝徵,東映動畫董事長森下孝三,日本藝術動畫協會理事長古川肇鬱,日本動畫專家方明的女兒持永伯子,日本地圖工作室社長齋藤優一郎等重量級嘉賓出席。現場中日動漫名家通過交流對談、主旨發言的方式,回顧中日動漫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展望中日動漫合作的前景,深化了本次展覽的內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巡視員、副局長凌厲在中日動漫名家對話論壇致辭,指出動漫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是兩國人民了解彼此、溝通心靈的重要橋梁紐帶,表示真誠歡迎日本各類動漫機構與中方深化合作,合力創新,共同創作更多精彩的動漫作品,攜手推動中日文明、中外文明交流互鑑,助力中日關係行穩致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馬黎在論壇作主題發言,回憶了中日動畫友好交流合作歷史,介紹了「中國學派」的經典作品,呼籲兩國動畫行業共同推動內容合作製作,搭建影視交流平臺,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努力為深化兩國人民友誼呈現更多具有東方美學特色的精彩故事。
《山水情》
《小蝌蚪找媽媽》
《大鬧天宮》
《哪吒鬧海》
中國風吹拂大阪城,「阿童木」再會「孫悟空」
開幕當天,展覽現場聚集了許多日本民眾。有研究動畫交流史的學者專門前來,他表示,自己親眼目睹眾多作品原稿,見證這一歷史時刻非常激動,期待看到更多中國優秀的作品。
《小二黑結婚》
《弧光閃閃》
《十五貫》
《三打白骨精》
本次展覽共有130多部原創動畫、漫畫作品出展,既有《大鬧天空》《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等「中國動畫學派」的扛鼎之作,也有《美麗的森林》《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近年來湧現的中國風動畫佳作,同時還展出了林帝浣(小林漫畫)、聶峻等中國新生代代表漫畫家的優秀作品。讓人驚喜的是,《寶蓮燈》導演常光希、《喜羊羊與灰太狼》導演黃偉明、知名漫畫家TANGO以及旅日漫畫家胡蓉、於彥舒等參展作者親臨現場,與當地觀眾進行親切有趣的互動。
展覽分為「動畫區」、「漫畫區」兩大板塊,運用作品原稿、影音視頻、互動體驗等多種方式和元素,呈現出中國動漫藝術的演進過程和階段變化。同時,展廳以古城牆、綠竹、籬笆等元素穿插其中,營造出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氛圍,與展品相得益彰,讓人耳目一新,流連忘返。動漫作品中蘊含的中國文化之美,引發日本民眾「打卡」拍照的小熱潮。
觀展群眾
觀展群眾
觀展群眾
觀展群眾
而備受矚目的作品,莫過於「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親手繪製的作品《孫悟空與阿童木》。1980年,中央電視臺引進手塚治虫創作的動漫名作《鐵臂阿童木》。這是中國電視螢屏上的第一部系列動畫片,善良勇敢的「阿童木」也因此成了許多「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據說手塚治虫曾提過能飛能武的「阿童木」靈感來源於「孫悟空」。
展覽現場
原來,早在40年代,萬氏兄弟的動畫電影《鐵扇公主》越過國境登上日本大熒幕,讓手塚治虫從此結下「悟空情緣」。他曾專程到中國來拜訪《鐵扇公主》《大鬧天宮》作者萬籟鳴,並為此畫下了孫悟空和阿童木的「合影」,祝願中日永遠友好。該幅作品吸引了不少日本民眾駐足讚嘆。許多年輕的日本觀眾表示:「以前我真的不了解這段故事,而今看到這個作品,我感覺好像回到了那個年代。」
手塚治虫《孫悟空與阿童木》漫畫手稿
日本映像產業振興機構理事長、株式會社手塚製作公司董事長松谷孝徵在發言中提到:「手塚治虫先生非常重視國際交流,他認為,漫畫和動畫是超越國境的,無國界之分的。」他表示,「阿童木」與「孫悟空」的跨海再會,就像是提醒我們能延續前人的精神,將這份友好與尊重傳達下去。
松谷孝徵發言
中日動漫交流互鑑,產業合作未來可期
此前中日動漫一直處於民間交流狀態,而這次中國動漫「國家隊」集體出訪日本,實屬史無前例,獲得日本業界廣泛關注。
80年代起,「中國動畫學派重鎮」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日本非常有名,曾與日本動漫界有過多次交流。此次三代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速達、常光希和金國平齊聚大阪,與非常重視兩國動漫界交流的日方嘉賓小野耕世、古川肇鬱和松谷孝徵等重逢,共同見證新時代中國動漫的發展,探索新的互動可能性,是一場值得載入史冊的盛會。
在開幕式活動上,中日動漫名家圍繞中日兩國動漫藝術與產業的交流與合作等角度展開討論,共同探尋中日兩國動漫行業目前處境、未來突破的路徑等話題。
日本動畫專家方明的女兒——持永伯子動情地回憶起父親持永只仁與中國動漫結下的一生緣分。方明(持永只仁)是協助中國動漫起步的重要人物。木偶片《皇帝夢》、動畫短片《甕中捉鱉》,便是由中國藝術家陳波兒與持永只仁先生等攜手完成。持永伯子現場講述了父親與中國動漫人一起製作木偶片遇到的挑戰,以及解決問題後的欣喜。她說,「父親的中國名字——方明就是陳波兒先生給他取的,代表著中國的美術片事業前途光明。」她表示,希望中日兩國未來會有更多的方明和陳波兒出現,也希望中日動漫能在相互交流中共同發展。她的深情發言令現場觀眾無不動容。
持永伯子發言
國際動畫協會(ASIFA)副主席、中國區秘書長李中秋則從文化貿易的合作與共贏的角度講述中日動漫交流的必要性。他表示,在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中日雙方在動漫領域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探討創新文化貿易模式。他用昨日在中國上映的《千與千尋》,宣傳海報由中國漫畫家早稻設計作為例子,說明中日動漫合作共贏的未來可發展性。其幽默風趣的演講深入人心,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作為本次活動的策展顧問,金城表示,此次巡展是中日動漫界一次親密接觸,是中日兩國進行動漫文化交流合作的一次良好嘗試。他在發言中說道:「我相信,未來中日動漫藝術家可以聯手進行創作,致力於提升動漫作品的美學價值,優化文學性與美術性,共同創造中日動漫的美好未來。」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金城在開幕式上發言
「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大阪展將從2019年6月20日持續至2019年7月3日,在日本大阪中央區TWIN21中心大堂展出;奈良展將從7月9日持續至7月15日,在奈良文化會館展出。在此期間,《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秋實》《京劇貓》等一批優秀的中國風動畫作品也將通過東京電視臺網絡平臺進行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