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發現關帝廟非常多,為何關公的形象倍受中華文化推崇?

2020-12-18 落榜進士

遊歷臺灣途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其本身是坐落於中國東南部的海島,卻在三千六百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建立了諸多寺廟,儒釋道三家廟宇皆香火不斷,究其原因還是臺灣地理位置所致。

臺灣地處我國東海海域,島嶼面積狹小,易受颱風、地震影響,並且臺灣地區海上貿易頻繁,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寄託百姓福祉的廟宇便應運而生。在臺北市就有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廟宇,這就是行天宮,據說每天進出的遊客、信徒多達兩萬人。

行天宮主宮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另外還有兩處行宮,分別為北投分宮和三峽分宮。行天宮,又名恩主宮,主祀為關公爺,是臺灣關帝廟的代表。初見關帝廟,廟門具有濃厚的文士之風,建築風格方面與臺北孔廟十分類似。

行天宮中的命相館是這裡的一大特色,不少信徒會在廟裡或者沿街一帶測算運勢。從左右邊門「嚴嚴」「赫赫」中進入,不少香火、貢花、美食的售賣吆喝聲此起彼伏,與內陸廟宇的清淨悠然不同,行天宮一派喧囂熱鬧的景象。

原本以為工作日廟內的信徒不會太多,未曾想當天祈福誦經的人依舊絡繹不絕,將整個寺廟圍堵的水洩不通,可見行天宮的香火旺盛程度。

在行天宮中還有一個特點,凡祭拜者均不用焚香祭拜,大概是為了為了安全起見吧,規定所有信徒一律雙手合十祈福即可。

行天宮每天都有宣講儀式,為人們傳播道德觀、善行善為等,而且為信徒提供象徵著安康的平安袋與平安卡,還為人們義務普及宗教科儀,收驚、祭元辰、祭關限、祭星、掩魂、收契孫等。

關公忠誠和勇武的形象倍受中華文化歷代所推崇,關公在我國北方代表著兄弟情義,而在南方地區,關公則被人們賦予了財神爺的形象,臺灣把關公稱為「恩主」,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自鄭成功時代起,便開始有人奉禮關聖帝君。其實關公最早為儒家所敬仰,後來逐漸成為了民間的神祇:軍人奉為武神,商人敬為財神,甚至稱為了為商業的保護神,想必這與關公重情義有關,中國人經商重在義字,便將關公作為神來供奉,久而久之,關公便有了招財進寶、利祿亨通的功能。

行天宮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中葉,正殿門匾上的「行天宮」為中國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書,筆勢圓潤,遊雲驚龍,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不光普通老百姓經常來這裡參拜,不少知名人士也會在這裡祈福,例如小豬羅志祥等。自廟宇建立以來,香火從未間斷,是寄託當地老百姓「恩主公信仰」的地方,穿過喧囂的算命街,站在神明著露的地方,雙手合十,與身處鬧市的自己來一場心靈對話,為焦躁不安的心尋找安放的港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相關焦點

  • 臺灣民眾過年忙祭拜 寺廟香火鼎盛「關公」很忙
    龍年春節,臺灣的寺廟香火鼎盛,民眾們拜媽祖、拜菩薩,也拜關公。相比而言,這個春節,臺灣的關公非常忙,求財、求官、求學、求平安、求姻緣樣樣都要顧到。  關公為何受推崇  如果說崇奉關公的根在大陸,那麼繁茂的枝葉就在臺灣。在臺灣,供奉關公極為普遍,主神供奉關公的廟宇就有300多座。
  • 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關公信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關聖文化建築群」,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
  • 解州關帝廟 以僑為媒,助推關公文化出「海」行
    12月6日從解州關帝廟景區獲悉,以「僑架文化橋,合作促共贏」為主題的山西省僑聯國際文化交流聯盟第二次全體會議,日前在山西省博物院召開。作為聯盟理事單位代表之一,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所長衛龍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關公作為中華民族的道德楷模,備受尊崇。
  • 關公文化引來韓國學者
    就關公文化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關公武術精神的文化傳承。林辰宣一行先後參觀了關帝廟景區,拜謁了關帝聖像,了解關公的生平以及歷史上各個王朝對關公以及關公精神的推崇、關公在民間的巨大影響等。林辰宣在韓國平時就特別喜歡漢字,經常練習書法,可以說是一個中國迷。通過這次考察,他了解了關公「忠、義、智、勇」的精髓和內涵,深深地感受到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忠義誠信的關公文化更是中華文明寶貴的精神財富。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其中關公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關公也被稱為人民學習的榜樣,值得人民學習。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是關羽的老家,當地人民為紀念關公修建的廟宇。關帝廟創建於南北朝陳朝、隋朝時代,位於山西運城解州,佔地面積20多萬平米,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宮殿式道教結構建築群,也被稱為武廟之祖。
  • 關公夢 ——「義行天下:關公獎·臺灣行」考察紀實
    2016年6月12日至19日,受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的邀請,中華關公文化促進會、「關公獎」組委會代表團一行走進祖國的「寶島」臺灣,就兩岸關公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和關公獎未來發展的戰略構想,與同仁們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 「視頻」華安黃棗彰顯廟與南靖東坂關帝廟開展文化互動交流
    2020年12月7日上午(農曆十月二十三吉日),由福建省海峽關公文化發展促進會牽線搭橋引導下,漳州華安新圩鎮黃棗彰顯廟(桃園三結義關帝廟)首次組織朝聖文化進香團600多人前往漳州南靖東坂關帝廟進行民俗文化互動交流,主題共同攜手弘揚傳統文化和關帝文化,傳承關公忠義仁勇禮智信道德精神,助推鄉村振興與文化自信。
  •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2016-05-09 08:4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 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追蹤 高雄東照山與解州關帝廟千裡因緣
    本報臺灣訊(特約記者 任海波)4月1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經過開幕、高雄東照山巡遊後,抵達臺南市溪南地區,並舉辦安座等典儀。省臺辦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巡遊活動期間,頗具臺灣南部特色的電音三太子、五彩舞獅口吐「忠孝節義聖帝君,文化交流淨心靈」對聯等表演,為巡禮助興。  3月30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高雄隆重拉開帷幕。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出席開幕儀式。與會嘉賓為舞獅點睛祈福,將開幕儀式推向高潮。
  • 運城:關帝廟祭祖盛典舉行,弘揚關公文化
    4月5日清明節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關氏後裔、關公信眾、關公文化專家學者等4000餘人,相聚常平關帝家廟,參加祭祀活動,緬懷關公功德,弘揚其精神。在現場,來自鹽湖區、稷山等地的民間鑼鼓隊、腰鼓隊、舞蹈隊,以及河南焦作的舞獅隊紛紛獻上了精彩表演。表演結束後,各個祭拜團隊有序進入關帝家廟,虔誠祭拜關公。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蒙古王公等到避暑山莊朝見乾隆皇帝,就安排他們住在關帝廟,整修一新的廟宇,供奉著關公等諸位英雄武神,這對於盤馬彎弓,縱橫馳騁的蒙古民族來說,在被關羽忠君事跡所感召的同時,還有更高一層的深刻喻義。他們感到倍受恩寵,自然傾心託命,又效仿關羽的忠義的一面,一心一意忠於清王朝,這就建成一座精神與實際統一的城防,一座築起在北部邊疆的牢不可破的萬裡長城!滿族皇室崇奉關羽,還可以給漢人看,緩和民族矛盾。
  • 泉州城寺廟那麼多,為何關帝廟香火最旺?看完來歷想去拜一拜!
    福建泉州市是一座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民間信仰文化豐富,宗教繁榮,因此被稱為「泉南佛國、宗教博物館」。泉州的寺廟非常多,開元寺、府文廟、天后宮、清源山、清淨寺等,其中香火最旺要屬關帝廟了。
  • 山西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臺灣桃園圓滿閉幕
    中國臺灣網4月17日桃園消息 4月17日上午,「兩岸關公文化巡禮——山西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臺灣桃園明倫三聖宮圓滿結束,並舉行了盛大的閉幕儀式。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杜善學,運城市政協主席柴林山及山西省有關部門、廳局的負責人出席了閉幕式;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臺灣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總會長陳展松、高雄市新聞記者工會理事長馬道明等嘉賓和臺灣各界民眾共1500餘人參加了閉幕儀式。
  • 湖北當陽市市長張世敏率團赴臺開展關公文化交流
    中國臺灣網8月24日當陽訊 8月22日,受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邀請,當陽市市長張世敏率兩岸關公文化交流考察團踏上赴臺的徵程。此次赴臺,考察團將主要圍繞文化交流、經貿合作、農業發展等,與臺灣相關機構、企業及各界人士進行交流和對接,介紹大陸和當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密切兩地的友誼和感情,推進兩地的交流與合作。
  • 全球華人精神信仰之一關公,其故裡運城解州關帝廟怎麼如此破敗
    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是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接下來要去瞻仰的是關公故裡,是號稱「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的解州關帝廟。去之前查過資料,解州關帝廟自隋朝開建,宋元明清時不斷擴建或重修,新中國建國之後也不斷的整修大修,現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關帝廟宇,也是國家4A旅遊景點。
  • 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旗艦店,帶你雲遊關公故裡
    運城文化和旅遊局與攜程聯袂推出「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旗艦店」,將運城的景點、酒店、人文薈萃、非遺特色、地道美食融匯聚合,在旗艦店中,可以找到詳細的運城攻略,了解地道美食,入住品質酒店,足不出戶,就能將旅途安排的妥妥噹噹。
  • 關公像睜眼會殺人,所以只能雕刻閉眼形象?老木匠:事實並非如此
    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被後世評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時期的許多人物都因其名垂千古,但其中最受後人推崇的並非是「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也並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而是「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的關羽。
  • 弘揚關公文化的現實歷史意義
    ——佚名今日,應邀參加了「華夏論壇」在鄭州召開的第五屆關公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討大會。此次大會的主旨是弘揚關公文化,深入挖掘關公文化的時代價值影響力,廣泛傳播關公忠義、仁勇、禮孝、誠信精神,喚起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道德的熱情,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促進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依據精神文化的力量,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 考生考前為何要拜關公?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讀書人考前必然會拜文廟,祭拜孔夫子。武聖人關公是是忠義神勇、文武全才的儒將代表,是忠義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1800年來,關公跨時空、跨階層、跨信仰、跨行業,被朝廷民間、儒釋道教、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所共同尊崇,共同美化、神化、聖化。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關公是中華社會各界共同禮拜,萬民爭相效仿的道德楷模和信仰中心。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祭祀、崇信、膜拜關公的活動,幾乎進入了中華各行、各業、各階層民眾所有的社會活動及精神思想領域。關帝廟是人民群眾紀念、崇奉、祭祀關公的主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