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獨的旅程,孤獨才是生命的答案。——賈平凹
如果要問現代人"你覺得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大概有不少人會回答"生命"或者"健康"。這個世界就像那瓶最經典年份的紅酒,在還沒品嘗到之前,總是有著無窮大的吸引力——我還有那麼多地方沒有去過,那麼多感情沒有體會,那麼多驚喜等待著我去發現,我怎麼捨得去死呢?
然而世界足夠大,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例外——曾經有一位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長壽者"的老人,在他跨過122歲、142歲的門檻時,至少兩次躲過了死神的召喚;然而,正當所有人都向他祝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時,他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決定。在過完146歲生日之後,他選擇不再進食,並在十天後如願以償地結束了生命。這就是長壽世界紀錄保持者——馬巴高索的漫長人生之路。
生於印尼,跨越世紀
1870年,馬巴高索出生於上上個世紀的印度尼西亞。光禿禿的年份數字看上去沒什麼真實感,讓我們來看看那一年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1870年,清朝還是同治皇帝在位的時期,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而在五年之後登上帝位的光緒皇帝,還要等一年後才會出生。
1870年,英國文豪狄更斯、法國文豪大仲馬相繼辭世,也是在這一年,斯拉夫民族的巨人列寧出生;1870年前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在席捲世界,發電機、電燈、電車相繼問世;同樣是在1870年,美國GDP首次超過了英國。
從19世紀到21世紀,世界上的人事物發生改變何止千千萬萬。但對於馬巴高索來說,卻只是壽命的增加過程而已——如果與"同齡人"列寧、光緒皇帝做個對比,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不但那兩位名人本人早已逝世(列寧終年54歲,光緒只活了37歲,加起來也不如這位一人的壽命長),就連他們背後的國家,也已經變成了歷史名詞。
馬巴高索只是地球上億萬普通人的一個,金氏世界紀錄之所以記載他,是因為他的長壽,不少人甚至想要模仿他的生活方式,也只是因為羨慕他的長壽而已。
除此之外,他的人生堪稱平平無奇——和普通人一樣由父母所生,也和普通人一樣結婚娶妻,和普通人一樣生兒育女、然後再迎接孫子孫女的降臨。然而,也正因為他的壽命超越了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這些看似普通的人生經歷到最後竟然也成為一種折磨,並最終導向他為自己選擇的結局。
送別親人,孑然一身
當馬巴高索成為著名的百歲老人時,有不少人前去向他尋求長壽秘訣。他給出的回答既不是什麼養生之道,也沒有什麼飲食秘方,他說是因為"有愛他的人在照顧他"。事實上,馬巴高索對於飲食並不怎麼小心翼翼,他15歲就開始抽菸,直到步入老年也沒有過節制菸酒的行為,甚至還曾有一段時間大量抽菸酗酒、希望得到死神的"光顧"。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太長壽了。他曾經父母雙全,還曾經有過幾位兄弟姐妹,這些人曾經構成了他熟悉的世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親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他。
他還曾經有過四位妻子,並一共生育了12個兒女——妻子們存在的時間並不重疊,他總是在失去一個妻子之後,再娶另一個妻子。然而即使這樣,他也經歷了四次喪妻之痛。與他同輩的兄弟姐妹和妻子們並不能與他同樣的長壽。順便,不同於有的人一聽到"四個妻子"就難免展開的聯想,馬巴高索認為這個問題上的節制對長壽是有好處的。
在他跨過100歲門檻之後,這種送別親人的痛苦變得更加頻繁而劇烈了——我國有句古話,最痛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對馬巴高索來說,正是如此,失去父母、失去兄弟姐妹和妻子們之後,他開始失去自己的兒女、甚至孫輩。
118歲那年,他送別了第四任妻子。122歲的時候,他得了一場大病。然而這場大病帶給他的並沒有多少恐懼,他將之視為命運的降臨,相當開心地讓人為他準備後事,連棺材都置辦好了。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一次棺材並沒有用上。他還是活過了122歲,大量抽菸酗酒、試圖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糟糕也就是這次"大病不死"之後的事。
告別世界,終於孤獨
但抽菸也好、酗酒也好,這一切並沒有什麼用,死神好像完全就是在"玩忽職守",簡直就是躲著他走的——在他142歲那年,他又一次經歷"大病不死",不得不繼續接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命運,而到了這個年齡,他眼睜睜送走的,已經是玄孫一輩的親人了。
這種漫長而反覆的離別,或許正是馬巴高索種種"主動尋求死亡"舉動的內在原因。對於追求長壽而不得的人來說,他的舉動簡直就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從古到今,有多少人醉心於長生之道,追求不老仙丹?然而這個人,明明擁有了被死神遺忘的體質,卻偏偏要去主動尋求死亡?
這世上還有比疾病更大的敵人,那就是孤獨。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假設一個人從清朝末年的光緒年間一直活到現在,身邊熟悉的、可以交談的人早就一個個離開,只有他一個人被遺忘在這個每天都在加速的世界上,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遺忘了他的不僅僅是死神而已,也許是由於年事已高,他的大腦再不能用全盛時期的速度跟隨這個世界的變化,而曾經與他有過親密交流、共同話題的兒子輩、甚至孫子輩,也變成了一場又一場的葬禮。由於遠遠超過人類平均的壽命,他們都先馬巴高索而去,留下他一個人活在這日新月異的人世間。
結語
對於馬巴高索來說,在跨過146歲之後絕食,是他為自己選擇的結局。在那十天內,他先是象徵性地動一些食物,之後就完全不再進食了。如果孤獨才是生命的最終答案,那麼這位老人可以說是主動交上答卷的。
如你我這樣的芸芸眾生,在熱衷於養生、長壽之類的信息轟炸之餘,我們也不妨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位老人的一生。或許,對於生命來說,一味追求生命的延續並不是最優解,"活得長久"與"活得精彩"並不是一對二選一的矛盾關係,在追求健康長壽的同時,也追求生命的深度和廣度,這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